老人重听 从容应对

浏览

人到老年,衰老不可避免,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耳朵不灵光了。老人听力逐渐减退,听人家说话觉得费力,与人交流困难,有的老人因此说话也少了。有的老人相反说话声音很响,你也不必在意,他们很可能患有重听。

听力逐渐减退,人体衰老体现

人到了一定年龄,听力逐渐减退,这是人体老化过程中在听觉器官中的体现,属生理性改变。老年性渐进性的听力减退在老年病中称为老年性耳聋,是指60岁以上的老年人,随着人体生理年龄的增长,双耳听力出现逐步下降。初起对高频率的声音听不清楚,如戏曲中的高调、乐曲中的高音,而对于一般生活中的对话还没有困难。以后慢慢地对低频率的声音也丧失了听力,表现为别人的一般讲话都听不清楚。其中有段时间出现了“讲轻了听不清,讲重了又嫌太吵”的现象。有的老人即使能听到别人讲话的声音,但不知道人家讲话的意思,这样交流就不轻松了。

老年性耳聋多属神经性耳聋,以高频损失为主,听力曲线呈下降型。何为神经性耳聋,让我们先来看看听力器官———耳的构成。耳是由外耳(包括耳廓与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听骨链等)和内耳三大部分所组成。内耳包括耳蜗等,结构复杂,精巧无比,功能独特,内耳通过神经与大脑颞叶的听觉中枢构成联系。耳科学认为,因外耳和中耳病变所表现出来的听力障碍称之为传导性耳聋,而因内耳耳蜗螺旋器上毛细胞、听神经、听神经传导途径或各级神经元出现病变时的听力下降称之为感音神经性耳聋,其中,仅因内耳耳蜗病变引起的听力下降称之为感音性耳聋,仅因听神经、听神经传导途径或各级神经元病变引起的听力下降称之为神经性耳聋。

一般来说,衰老是人体正常的生理过程。同样在这个年龄段,老年人的耳部组织结构出现退行性变,鼓膜弹性减弱,听韧带及听骨关节钙化、僵硬,内耳神经节细胞退化、萎缩,大脑听觉中枢的神经细胞也退变,自然听力出现较明显的缓慢下降。所以,老年性耳聋还有听力下降缓慢,与年龄大小呈正比的特点。另外,双耳听力呈对称性下降;语言听力下降比纯音听力下降更明显,即感觉能听到声音,但不知道讲什么,且不易辨别声音的来源;鼓膜的检查基本正常,或仅有鼓膜的混浊及轻度内陷。

重听何时开始 个体差异明显

老年人听力逐渐减退既然是人体自然衰老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听力减退也是长期累积的一个漫长过程。人体衰老的表现各人各不相同,有的人刚年过四十,就老态显现,腰酸背痛,头晕脑胀,精神萎靡,查查身体血压高了,血脂高了,血糖高了,可谓未老先衰;有的人已过七十,照样腰板笔挺,精神抖擞,中气十足,雄风不减当年,查查身体基本正常。同样,老年性听力减退的发生在发病年龄与发病速度上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有的五十岁就出现听力障碍,而有的八十岁还听觉敏锐,故不可一概而论,通常认为听力的老化与遗传及人的整个生命历程中所遭受到的各种有害因素的影响有关。

老年人该几岁开始听力下降呢?这没有统一的标准,因为个体差异明显。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讲到,人活到五十岁,身体肥重,耳目开始不聪明了。说明当时的人五十开始听力障碍,耳朵失聪了。但作为现代老年人,人们丰衣足食,精神上也丰富多彩,衰老的进程肯定是大大延后了。专家认为,只要身体基本健康,在生活经历中没有受到过危害耳朵听力的各种伤害,如使用耳毒性药物、受到噪声损害、患老年性血管病变等,那么他们的听力在六十岁以后,才会出现缓慢的听力减退,尤其是高频段听力,但减退速度不会很快。少数老年人,本来体质就好,加上后天重视锻炼,注意保养,即使年愈古稀而耳目聪明。所以报上所说的某百岁老人养生有方耳朵蛮灵,也是可信的。

也有些人五十岁不到,就出现了耳鸣、听力下降,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些人的生理器官提前出现了衰老,耳朵首当其冲,最先表现了出来。也许在年轻时曾在噪声环境中工作、生活过一段时间,或者是生过大病、工作过于劳累、精神压力较大、生活没有规律,而损伤气血,肾精亏损,衰老提前到来,重听也出现得早。

已经出现重听 从容有序应对

当老年人发现自己听力下降时,应及时到医院五官科就诊,除进行听力专科检查外,还要注意整个身体状态的了解。如经检查,被确诊为老年性耳聋时,要引起重视,但也不必害怕,不用担忧,毕竟本病属听觉系统老年性不可逆的退行性改变,是正常的生理衰退现象,应当从容应对,有序生活。一般要做到以下三步。

第一步是乐观面对现实。知道自己出现重听,千万不要精神过度紧张,应乐观地面对现实,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心情舒畅,尽量避免不良的精神刺激和过度的情绪波动。要在心理上克服因听力下降不能与别人流畅交流而产生的孤独感、压抑感,多到大自然中去走走,多交朋友,扩大视野,陶冶情操,提高情趣。作为重听老人的家人,更要关心老人,多给老人讲几句,多听老人说几句,与老人多交流多沟通,在生活起居上给予体贴照顾,帮助老人树立起乐观平和的心态。

第二步是生活起居有序化。即使出现重听,老人原来的生活起居也应尽量保持不变,维持合理的生活方式,该什么时候起来、就寝、吃饭、散步照旧。要适当运动,平时多注意锻炼身体,如散步、慢跑、做操、跳舞、打拳等,以增强体质,改善全身血液循环,延缓衰老进程。原来抽香烟的应把香烟戒掉,因为香烟中的尼古丁易引起血管痉挛,导致耳神经缺血缺氧,加重听力障碍。老年人应合理安排饮食结构,在保证身体基本蛋白质代谢和热量需求的前提下,采用低脂肪、低糖、低盐和高纤维、高维生素的食物,忌食辛辣、油炸、粘腻厚味。主食宜粗细粮搭配,辅食宜荤素菜搭配,以素食为主,多食蔬菜、水果、豆类等清淡食物,以防止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全身性疾病影响耳朵的听力。在生活起居中,尤要注意避免接触噪声性环境,如飞机的轰鸣声、汽车喇叭的尖叫声及各种机器的刺耳噪声。目前在城市居民家庭中,CD机已非常普遍,大的如整套的高级音响,小的像随身听之类也很多,但老年人应避免长时间、大音量地听立体声耳机、CD机,或声音过大的音响等。

第三步积极治疗试戴助听器。如诊断为老年性耳聋,患者应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积极治疗,西药主要是营养神经、扩张内耳血管的药物,如维生素B1、维生素C、维生素E或地巴唑之类,中药要辨证处方,注意补肾精、益气血、通络脉等治法的运用。药物治疗虽不能完全逆转病情,但至少可以改善听力障碍,延缓听力下降的速度。如果听力下降巳影响到老年人正常的交往、生活,则就要考虑戴上助听器。助听器能使声音放大,尤其是适用于那些听觉中枢没有明显衰退的老年患者。助听器分为盒式(挂线式)、耳背式、耳道式、耳内式等,需要者可根据个人不同的爱好、经济状况及听力障碍的情况,在耳聋专家的指导下选配,以老年朋友自己试戴能否听清楚为准。在一般情况下,老年患者戴上耳背式助听器就可以了,既有效又经济,切合实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