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令养生说“负暄”

浏览

隆冬腊月,寒凝大地时分,沐浴着一窗晴日、满院暖阳,很容易让人在温煦如春的惬意中遐思翩翩,想起那则“负暄献曝”的典故(《列子·杨朱》),想起故事里那个欲将冬日当成稀罕宝贝献到国君座前去讨赏的“宋国田夫”。多少年来,此公一直是被世人视作浅陋无知,且自以为是的傻瓜来嘲笑的。然而,说实在的,谁又能够否认那一派温馨和畅、其暖融融的冬日,的确是大自然恩赐于人间的一件足堪珍爱的宝物啊!

中国人的养生保健,特别讲究“天人合一”,“应时而动”。譬如,岁入“数九”,由于节气转换,外界环境变化,雪飞冰冻,朔风似刃,人的肢体难免会出现血脉不畅、关节僵滞、肌肉麻痹、筋骨疼等症状;一些原未痊愈的风湿性神经性疾病,在冬季也好复发犯病,病象加剧乃至恶化,使患部增添不适,倍觉痛苦。此时,就需要人们更加注重保健,加强活动,采暖御寒,以固卫摄生。而“负暄”——多去太阳晴好处做做“日光浴”,着实可以算得上是一项既简便易行,又能获益良多的极好的冬令活动。

古人显然很早就意识到了“负暄”对于冬令养生之利。这在历代不少诗文的描叙中,即可清晰现见。

唐代的两位大诗人杜甫与白居易,都曾经在自己的作品中,吟咏过“负暄”的亲身体味。杜诗《西窗曝日》开首一联便是:“凛冽倦玄冬,负暄嗜飞阁。”一个“嗜”字,分明透露出诗人当年已然将冬月登高沐日,当成了自己的一宗素常“癖好”。其诗接着写道:置身于日照之下,“毛发且自和,肤肤潜沃若。太阳信深仁,衰气有托。欹倾烦注眼,容易收病脚。”杜甫在诗里明确认为,“负暄”有益调和气血,疗治痼疾。

白居易则在其《负日》诗中,对自己某次仲冬“负暄”的全程感受,做了相当细腻生动的状摹:“杲杲冬日出,照我屋南隅。负暄闭目坐,和气生肌肤。初似饮醇醪,又如蛰者苏。外融百骸畅,中适一念无。旷然忘所在,心与虚空俱。”你看,他把“负暄”初始,肌肤之温暖舒张,比喻为有如品饮佳酿后的微醺陶然,又如沉沉酣睡后的徐缓苏醒;继而,整个身子随着阳光的亲摩长抚,内外谐和,筋骨放松,血脉疏通,关节活络,其舒爽其畅快,竟至于可以达到心胸澄净、物我两忘的境界!这,真是淋漓尽致地道出了冬令“负暄”之神验妙效。无怪南宋词客周密要击节慨叹:“此深知负暄之味者也!冬日如许可爱,真若可持献者。”他老先生似乎也想仿效“宋国田夫”的“献曝”之举了。

周密之所以会有这末感喟,是因为他对于冬令“负暄”亦有一番独到的实践和心得。他的一位晁姓同僚“尝得冷疾,无药可治,惟日中灸(晒,烤)背乃愈”。此事给周氏印象至深。他在“负暄”时发现,由于冬季夜长昼短,尽管“冬曦”确如“村酿”快人,“奇温”堪珍,怎奈每天日照“须臾(时间极短)”,常常让人有“行行正须此,恋恋忽已无”的遗憾。他决意设法“储延日暖”。于是,在自己的南荣宅邸构筑了一个活动小阁,取号为“献日轩”,周围用白油绢幕帘环裹,“通明而虚白”,阳光能够直接透射到里边,热量却不易外泄逸散,可以保温较长时间。因之,阁子内便“盎然终日”,人居其中,“四体融畅,不止须臾而已”。

周密颇为得意地将自己的这项“‘负暄’创新”,写进了他的那本著名的笔记体散文集《齐东野语》里。在书中,他专门辟出一个章节来谈论“曝日”。我们跟从他的笔触,有幸重睹了发生在宋代坊间的一则不乏风趣的镜头:“正月大雨雪,十日不已。既晴,邻舍相呼负日,曰‘黄绵袄子出矣’。”数九寒天,久晦乍霁,男女老幼雀跃相唤,把到户外、庭前去“孵太阳”,戏称是去享受“大黄棉袄”。此情此景,诚可谓形、声、光、色四者俱备,虽暌隔近千年,那一股质朴、俗直的平民生活气息,依旧鲜活可嗅。

在“曝日”篇,周密还顺带摘录了一首与其同时代的诗人谢无逸所作的“负暄”赋:“忍寒东窗底,坐待朝曦上。徐徐晨光熙,稍稍血气畅。薰然四体知,尤若醉春酿。此法秘勿传,不易车百辆。君胡得此法,开轩亦东向?”诗,写得很巧妙,叙实之余,缀以幽默——先故作稀罕地自矜拥有“负暄”秘术,谁即使愿用一百辆车来换,也不肯漏密;而后又以反诘的口吻,置疑别人何以也晓得拓窗迎晒?由之来衬出:“负暄”,实际上从来就是世间家喻户晓、人皆乐为的一桩冬令“头牌时尚”。

宋代除了周密的《齐东野语》,姚称所撰《摄生月令》、姜蜕的《养生月令》以及陶谷的《清异录》等,也都专题探讨过“负暄”之道。明代小说瞿佑,博学多艺,兼通岐黄,其在自己的《十二月宜忌》一著里,着重强调冬令起居“必待日光”,且宜经常“负背就日,取热助暖”;他并且主张在“负暄”的同时,要静、动结合,多元展开,辅之以阳光下的导引、推拿,或者练拳、舞剑、拔河、玩毽之类,以增益“负暄”祛寒健体的效果。

应当说,古人这种种有关冬令“负暄”养生的见解,从认识论的理性视角审视,大抵尚停留在浅表、直观的层面,犹包含着较多朴素成分。但它同我们今天现代医学的研究成果,基本还是相契的,符合科学道理。

现代医学认为,太阳光主要由紫外线红外线可见光组成。人体接受“日光浴”,在这三种光线的适量照射下,可以产生一系列积极的生理反应。例如,紫外线能够刺激体内钙磷物质的代谢,舒张肌肉,滑利关节,强健筋骨;能够促进血液的细胞新生,健全植物性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能够杀灭皮肤表面及衣物上的细菌,减少人体的病毒感染。红外线则能够加速血液与淋巴液的循环,促使肢体化瘀消肿,驱除风湿,保持脉络的和顺、通畅。可见光呢,能够对身体发生镇静、止痛、解痉的作用。

所以,平素有意识地适当施行“日光浴”,的确可以显著改善人体的新陈代谢,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而且也有助于某些陈伤痼疾的治疗、康复。正是基于这样的科学理念,现代医学提示人们:要学会“利用阳光”来自我保健,争取健康长寿。尤其是中老年人群,岁值冬令,更需要亲近阳光。要根据各人的实际状况开展户外活动,一般每个晴日以不少于一至两小时为宜;“负暄”迎晒,最好安排在无风、小风的上午十时至下午三时进行,酌情裸露身子,让皮肤直接接触阳光,并不断更换体位;受照时间,应循序渐进,由十几分钟始而增至一两小时(某些心脏病较重、发烧、贫血或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宜遵医嘱)。倘在窗前沐日,要注意打开窗户,因为紫外线是无法穿透普通玻璃的。

“冬日融融兮,冬日可宝”。让“负暄”养生这一传统的健身活动,在现代科学的引导下,走进我们更多人的冬天生活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