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泊养生 荣登寿域

浏览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473010)

诸葛亮在《戒子书》中有句名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淡泊明志”,可使人去品味人生领略人生顿悟人生;“宁静致远”,让人心净如水,胸襟开阔,洞察秋毫,潜心修炼,达到物我两忘的“空灵”境界。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何为“情”?由阴阳二气相互感应而生,不通过人为的加工而自然生成,从本性产生出来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便是“情”的流露,即中医说的“七情”。在正常情况下,七情调摄得当,可使人心身康泰;若七情太过,则成为致病之源。所以,老子的“致虚极,守静笃”的养生思想,倍受历代养生学家的推崇。古代哲人庄子在《养生主》中说:“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夫大地载我以形,劳我一生,佚我以志,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以善吾死者”。庄子认为,人本来是“无”,到了还要归于“无”。大地生我,最终是要归纳我的。生,就要活得自由潇洒,逍遥自在,不去追逐名利,不为物欲所累;死,就应坦坦荡荡地去回归自然。有了这样的人生观,就会使人处于一种淡泊宁静的境界,凡事看得开,无忧生忧死之虑。晋代医家葛洪说得好:“心内澄则真神守其位”,“常其宽泰自居,恬淡自守,则身安静,灾害不干”,“仙法欲静寂无为,忘其形骸,天下悠悠,可以长生”。南北朝医家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中得出养性两条准则,一是“养寿之法,但莫伤之”。即养宜适度,不可太忧愁太悲伤;二是“恬淡无为”。是说遇事应顺其自然,莫为物欲累,则可神气自满,尽其天年。他的“教人修道,即修心也”。可谓养性箴言。唐代名医孙思邈是养生大家,极注重修心养性,他在《千金要方》中谆谆告诫人们:“夫养性者,性自为善……性既自善,内外百病皆悉不生,祸乱灾害亦无由作,此养性之大径也”。他将人的“精、气、神”喻为灯中之油,人的生命活动犹如灯光。若灯芯用大柱,油易尽而灯易灭;若灯芯用小柱,则油有余而灯难熄。生命就像一盏灯,精、气、神是“生命之油”,平时注重修心养性,淡泊处世,随其自然,“生命之油”消耗得慢,寿命便可延长。

然而,在人生旅途中,不可能百事顺心样样如意。既有花好月圆,金光大道;也会遇到风雨阴霾,急流险滩。人在顺境时容易保持住一颗平静的心,一旦被贪、、痴所迷,或遭到打击处于逆境时,往往产生过度紧张、焦虑、忧愁、抑郁、烦恼等不良情绪,心理失衡,导致多种心身疾病而影响健康。所以,要想活得健康、过得潇洒,需有淡泊宁静的心态。

说淡泊宁静,请莫误认为只是要人们远离社会远离生活,一天到晚坐在屋子里修行,啥也不干;也不是叫你到深山老林里去做隐士。而是在红尘扰攘的大千世界的日常生活中应保持一颗平常心,工作时以入世的心态积极认真地去拼搏去奋斗,敢于在竞争中取胜。该休息时以出世的心态把一切都放下,让心境处于一种淡泊自然状态。有人调查,诺尔奖获得者的寿命都长,但他们的工作是相当艰苦的,尤其是众多的科学家们,他(她)们的情绪却是愉悦的、静谧的、恬淡虚无的。由此,笔者想起近代几位名人和高僧的感人事迹。一是在哲学等各个领域研究享有盛名的任继愈,他从不服用任何补品,而是从中医学的“血由气生,气由神全”中得出“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神补”的养生道理。他认为,养生,顺其自然最好。另一位大学者梁漱溟,他一生经历过大起大落的磨难,饱受心灵创伤之苦,但他对名利荣辱,以平常心去对待。梁老说得好:“情贵淡,气贵和。惟淡惟和,乃得其养,苟得其养,无物不长”。正因为他有恬淡无我的心境,才享有95岁高龄。特别是弘一大师,堪称我们学习的楷模。他出家之前风流倜傥,以出类拔萃的书法、绘画、篆刻、音乐、戏剧、诗文而名扬四海。声望之高,旁人不可企及;世俗快乐,自然享受不尽。但他不满足于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追求的是灵魂生活,去探索人生的真谛,揭开生命的本源,于是他毅然遁入空门。就是为了让生命之光得到进一步升华,弘一大师在出家的24年中,持斋甚严,生活极简,潜心于修炼,把全部精力奉献给佛学事业,精心于对佛学经典的整理和研究,写出了《四分律戒相表记》、《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篇》等等大量重要著作,为弘扬佛家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也在探索人生真谛的道路上不断攀登,在灵魂生活中不断修炼,终于成为一代佛学大师。

淡泊是一种修养,一种气质,一种智慧,一种境界。禅宗六祖慧能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则是他对淡泊的最高境界——“空”的深刻体验,对佛性的彻悟。作为一个凡夫俗子,要达到认识自心、自性这一禅者的最高境界,则需身处于红尘扰攘的大千世界之中进行自我修炼,去除一切私心杂态,从行为上尽量做到返朴归真,回归科学、自然、简朴、淡泊宁静的生活方式,为社会为人类做出积极的、无私的奉献,而不被物欲所累,方可体现出自我人生价值,使生命之光得到进一步升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