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盲目进补弊端多

浏览

现在许多家长对儿童的溺爱有加,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长得更加健康,经常给孩子们吃些高级的滋补品,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

许多滋补品含多种激素,如胎盘、冬虫夏草、蛤士蟆等,有些会促使儿童早熟。大家都知道,早熟就意味着早衰。所以多数的滋补品,当属“儿童不宜”。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孩子们的成长速度不一致。家长们经常在同龄孩子间互相比较,许多家长为增强自己孩子的体质,达到所谓成长“标准”,常给他们添加各种营养品、滋补品,其实是拔苗助长,结果造成许多儿童的“早熟”现象。某市曾对部分小学10~12岁的1007名女生进行了专题调查发现。10岁的女孩进入青春期发育的占9.02%,11岁占20.9%,12岁占53.2%。调查认为,除高糖、高蛋白、高脂肪食物造成肥胖这一潜在早熟因素外,值得注意的事实是,在260名已有月经的小女孩中,68.5%常吃各种营养保健品,这些保健品多数含有补品。这个比例惊人,应引起人们警惕。

许多高级补品,还容易引起儿童的过敏反应。现在临床上儿童的过敏性疾病,较过去有明显的增加,据有关专家的调查,主要与饮食失调有密切的关系。马来西亚国大医院对124起15岁以下儿童过敏症病例进行调查发现,燕窝、海鲜和奶制品是导致儿童过敏症多发的主要因素,其中燕窝是导致过敏症的“首祸”。调查报告说,许多小病人是因为吃了燕窝后引发了严重的过敏症。这种病例在儿童过敏症中占27%,其次是贝类,占24%。临床上经常碰到儿童因食用这类“高级营养滋补品”,而发生不良反应,而就诊于医院。而且有关的研究表明,燕窝之类的食品,所含的营养成分,存在缺陷,不如豆制品、蛋类、牛奶等营养来得全面,所以高档的补品,对儿童没有大的益处,不要给儿童轻易尝试。

由于儿童的各器官的形态发育及生理功能都未至成熟,故中医学称小儿为“稚阳未充,稚阴未长”,意思是指儿童的体质娇嫩,机体的阳生阴长发育均处于幼稚和不完善。所以儿童的营养保健要注意:儿童在生长发育时期,既需要丰富的营养供应,又不可片面强调营养而使尚未健全的儿童消化功能超过负荷。中医认为小儿“脾常不足”,所以小儿的喂养不可单纯地追求营养丰富,而忽视了儿童消化吸收功能尚未健全的特点。日常所谓的高营养食物,大都是属于高蛋白、高脂肪、高能量的,儿童食用必然会增加肠胃的负担。由于家长们缺乏儿童保健知识,对儿童不辨体质虚实寒热,滥用营养保健、滋补食品,忽视了人类所需食品的基本结构。家长们给子女补充营养往往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儿童过于进食营养品,使胃肠负担过重,损伤了消化功能。不少儿童造成了偏食、厌食、爱吃零食等不良饮食习惯,导致儿童营养不良,精神疲软,体质下降。在婴幼儿的体检中发现缺锌、缺钙,贫血者并非少数,多数属于喂养不当所致。据北京医科大学妇婴保健中心,对29个城市36000名7—12岁儿童的调查研究发现:7岁儿童的贫血患病率,男孩子达42.1%,女孩子达44.8%;以后随年龄增大,患病率渐低,但12岁男孩子仍达27%,女孩子为32.9%。大家都知道,即使是轻度贫血,也会造成生长迟滞、机能下降和体质虚弱。导致的原因大都由于不合理的营养。

可见经常食用高级营养滋补品,不辨体质盲目进补,对儿童来说是弊多利少。说句实在的话。平淡才是真,对儿童最为有益的食物,是最普通的日常食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