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奇观钱塘潮

浏览

浙江钱塘江潮为天文大潮,自古蔚为天下奇观,是为浙江省十大旅游景观之一。它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南亚的恒河,并称世界三大强流涌潮河流。但涌潮之优美壮观,以海宁潮为最。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观潮节,国内外数十万观潮者像潮水般涌向海宁,争睹此“天下奇观”。

海宁观潮,由来已久。早在南宋时就把农历八月十八这一天定为“海神生日”,并在钱塘江上检阅水师,使观潮与观看军事演习相结合。后每逢八月十八,民间便自行汇集到海宁盐官(镇)观潮,年复一年,久盛不衰。古往今来,曾牵动无数文人墨客的诗兴,写下了不少气势磅礴的诗章。李白有“浙江八月何如此,涛此连山喷雪来”;杜甫有“天地黯惨忽异色,波涛万顷堆琉璃”;苏东坡有“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刘禹锡有“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此外,孟浩然白居易、陆游、郑板桥等也都留有观潮抒怀之作。乾隆皇帝六下江南中曾四次到盐官观赏海宁潮,并赋诗10余首。孙中山毛泽东等一代伟人也曾观钱塘江潮并留下诗文。

从1992年起,海宁创办了国际观潮节,节庆活动持续一周时间,一年一度的观潮习俗得到了恢复和发扬,构成当地一种独特风情。近年来,海宁观潮已从传统的盐官一个胜地发展为“八堡——盐官——老盐仓”三处观潮胜地,形成了“一潮三看四景”的追潮旅游。观潮者可以乘坐汽车自东向西与潮头赛跑,因潮速每小时只有25公里,而车速则有40公里,完全可以赶上潮头。可先在八堡看东南“双龙相扑碰头潮”,继至盐官饱览“江横白练一线潮”,最后赶至老盐仓欣赏“惊涛裂岸返头潮”;夜间则可观看“月中齐鸣半夜潮”,同时享受听潮之美妙,大饱眼耳之福。

在盐官镇东7公里处的八堡是观赏“碰头潮”的好地方。碰头潮成因是海潮涨入钱塘江口后,因南北岸地势不同,渐成两段;南段快,北段慢;在八堡,南段涌向江塘,荡回重与北段汇合时,出现多变的潮头相撞,满江涌潮,声如山崩地裂,掀起巨浪,雷霆万钧,大有摧枯拉朽之势。

西去约4公里,便到盐官镇。这里潮势不仅最盛,而且潮头齐列一线,绵延数公里,故谓之“一线潮”。潮到时,东方水天相接,泛起一道银线,乍隐乍现,微微起伏,像亿万条白色的鱼在宽阔的江面上跳跃追逐,又似一群洁白的天鹅排成一线,展翅翩翩而来。后浪推着前浪,似满江碎银狂泻;前浪引出后浪,托起一堵耸立江面的潮峰。潮头来到眼前是,观者来不及细细体味,便沉浸在风雷激荡、云水震怒的画卷之中。只见浪涛滚滚而来,如万鼓齐鸣,似千军呐喊,像惊雷掠空,若沙场闹海,直搅得银山流动,雪屋耸摇。顷刻,潮峰呼啸而过,江水猛涨,波涛泛白,经久不息。

老盐仓在盐官以西5公里处。这里自1964年筑起9米高、650米长的丁字大坝截挡江潮后,便成了海宁观潮的第三佳地。当海潮撞上这伸入江心的丁字大坝时,潮头如受惊的猛狮突兀立起,陡起丈高水柱,然后潮头折回,形成了一条反方向的白色潮线,滚滚退去,这就叫“返头潮”。

这些观潮景点,都是昼夜两潮。当月色如洗,江潮忽来时,江面陡寒,水气氤氲,天地变色,也别有一番绝妙的乐趣。

其实,“早潮才落晚潮来”,海宁潮每日都有两潮。农历初一至初五、十五至二十,都是大潮日,一年有120天观潮佳日,只有八月十八日潮最盛而已。

为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数十处以潮为载体的省、市级重点文物古迹得到修葺和保护,其中包括海神庙、御碑亭、汉白玉牌坊、占鳌塔、镇海铁牛、中山亭、小普陀寺、鱼鳞石塘等。尤其是位于海塘的观潮胜地公园,经过近几年的建设,筑起了牌楼、护岸、假山、喷水池、长廊、钟鼓楼、潮神祭广场、潮韵苑,还进行绿化,使公园面貌焕然一新。如今,人们来到这里观潮,总能感受到观潮历史文化在此间积淀的分量。

世界一绝的海宁潮,是大自然的恩赐。大自然在把这里造化成观潮胜地的同时,也孕育了璀璨的“潮文化”,构成一种独具魅力的人文景观。

江流千古!江山千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