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座谈会:人畜共患病(上)

浏览

人畜共患病每年都有发生,为了让农民朋友学会更多的预防知识,更好地保护自己。所以策划了本期别开生面的人与动物的对话。

主持人:咱们中国有句老话叫远亲不如近邻,还有一句话叫好邻居赛金宝,我们想跟各位动物邻居好好聊聊。首先介绍今天的主要“嘉宾”,它们是鸡、牛、狗、猪、鼠、猫、果子狸、兔、鹦鹉、马。请大家来的目的是谈谈人畜共患病。最近禽流感闹得很凶,所以先请鸡给大家谈谈。

鸡:我就先抛砖引玉,谈一谈为何最近总是发生禽流感。其实,我们正常鸡一般不会带有病毒,只有病鸡和被野生飞禽传染的鸡才带有病毒。被污染的鸡羽毛和粪便是重要传染物,病毒含量高而且存活时间长,在干燥尘埃中可存活2周,在凉爽和潮湿的条件下存活时间更长,在冰冻的肉和骨髓中存活时间分别长达287天和303天。这样长的存活期增加了商品家禽群在暴发流行后再感染的机会,并增加了野生飞禽接触和长距离传播病毒的机会。

主持人:你们身上带的主要是什么病毒?

鸡:我们禽类感染H5N1型病毒后数日内死亡,如果由我们禽类传染给人,发病后死亡率高达60%。H5N1型禽流感病毒目前还处于由鸡鸭传染给人的阶段。然而,如果禽流感反复发作,一旦病毒基因发生变异,就有可能变成人与人之间传播的新型流感,后果不堪设想。

主持人:为什么你们会发病?

鸡:现在的农场主都力求利益的最大化,那么密度也只能是最大化了。在养鸡场,经常看到鸡与鸡之间连动一下的空间都不多。按生态学的基本原理,生物的密度是不能太大的。如果我们的养殖方式相对生态,就会少出问题。所以说禽流感的罪人是人类自己。面对禽流感的流行,大多数人把罪责归于鸡。在这些疾病面前,人们除了杀几只鸡之外,没有其它办法了吗?人类的健康需要大自然的健康、野生动物的健康共同做保证的。其实有很多的疾病是人为造成的,人类必须认识到这一点。

主持人:听了鸡的发言,我们大家应该意识到,保护环境,善待动物是非常重要的。那么下面我们再请牛给大家发言,谈谈他们被疯牛病折磨的经历和痛苦。

牛:我们苦啊!自从发现疯牛病,我们就被看得很严,不准我们随意出国,其实导致我们发病的就是朊病毒。朊病毒疾病或称可传播性海绵状脑病,普通人可能不大了解,但如果说疯牛病恐怕就无人不晓了。这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它可引起人和动物的神经组织退化,包括人的震颤病、克雅氏病、吉斯综合征和致死性家族失眠症,动物病有羊瘙痒症、疯牛病及鹿、猫、水貂等的海绵脑病。由于此类疾病潜伏期长至数年,病原成分有可过滤性,人们起初认为致病因子朊病毒是一种慢病毒,后来逐渐发现,它是一种新的特殊传染病因子,由正常朊蛋白在目前尚不可知的特殊因素作用下,转化成不正常、恶性的朊蛋白引起的。朊病毒疾病同时具备感染性、遗传性和散发性特点。

主持人:据我了解,朊病毒引发的各种病症是十分可怕的。自1986年英国首次发生疯牛病以来,虽然世界各国相继采取一系列预防控制措施,但仍未能阻止它的传播。现在已经在法国、德国、捷克、波兰、日本、以色列、加拿大等国相继发现,正在以跨洲际的趋势不断蔓延,已经渐渐逼近我国。

连线特约专家:目前国家卫生部门应当采取切实措施,积极防治,包括在医院中切断朊病毒的传播,加强对相关人群的调查等等。不过,实际情况并不乐观。因为朊病毒的消毒不同于医院的常规消毒,它需要在136摄氏度以上的高温煮沸60分钟以上,或者用强碱消毒。目前在外科消毒、神经外科手术、器官移植方面,我们至今没有制度化的朊病毒防治规定。朊病毒引发的疾病无药可治,采取及时、有效的监控措施成为当务之急,但现在还没有一种快速、简便、准确的检测方法,比如检测疯牛病要解剖牛脑,活体检测还做不到,这在全世界都是一个难题。如果能找到一种利用尿、体液、血液便可进行的朊病毒检测技术,将是对全世界的贡献。因此及时让国家有关决策部门和老百姓知道朊病毒的危害,了解这类人畜共患病的情况,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刻不容缓。

主持人:由此可知,大家吃牛肉时可要小心,别忘了一定要吃检验过的,特别是进口牛肉。下面有请今年的主角狗给我们谈谈,大家欢迎。

狗:说到我们,就不能不谈狂犬病。至今,人类尚未完全征服狂犬病,全球每年仍有数以万计的人和畜死于狂犬病,是已知死亡率最高的传染病。无论人或畜,一旦发病,现代医药无能为力,只能任其发展,直至死亡。狗是狂犬病病毒的主要携带和传播动物,其次是猫。野生动物狼和狐是病毒的储存宿主。人和多种家畜都可感染,以被狼咬伤发病率最高。

连线特约专家:狂犬病病毒是嗜神经性病毒,对神经组织有特殊亲和力。病毒主要通过损伤皮肤和粘膜入侵,少数由呼吸道吸入感染。病毒侵入后,沿传入神经到达中枢神经,侵害中枢神经细胞,然后再由传出神经侵入各脏器组织,如唾液腺、心脏等。因唾液腺最适宜狂犬病病毒繁殖,故唾液中含病毒最多,早在症状出现前14天即有病毒出现。可通过舔咬感染人和畜,又可通过流涎污染环境,引起吸入性感染。

主持人:狂犬病一旦发病,几无方法可治,死亡率几乎达到100%。所以应重在预防,一旦被动物咬伤或抓伤,一定要尽快正确清洗伤口和应用狂犬病免疫制剂,防止发病。

主持人:下面按照十二生肖的前后顺序,轮到猪发言,有请!

猪:我们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多食用的肉类之一,因此,了解我们非常重要。我们猪链球菌病是由链球菌属中致病性链球菌所致的动物和人共患的一种多型性传染病。猪链球菌病是由C、D、E及L群链球菌引起的多种疾病的总称。急性常为出血性败血症和脑炎,慢性以关节炎、心内膜炎、淋巴结化脓及组织化脓等为特征。病猪和带菌猪是主要的传染源。伤口是重要的传染途径。新生猪仔常经脐带感染。呼吸道为主要传染途径,还可以消化道传播。本病为地方流行性,在新疫区呈暴发,多数为急性败血型,在短期内波及全群,发病率和病死率甚高。慢性型呈散发性,流行无明显的季节性,但以5~11月份多发。C群中的兽疫和类马链球菌,D群的猪链球菌及L群中的猪链球菌常引起猪的败血症、脓毒血症、脑炎、肺炎、关节炎、皮炎、脓肿及子宫炎等。E群链球菌主要引起淋巴结化脓。此菌广泛分布于水、土壤、空气、尘埃和动物与人的肠道、呼吸道、泌尿生殖系内,带菌者与患病者均是此病的传染或感染源,致多种动物、禽类和人死亡。

主持人:发生疫情后,如何有效防止疫情传播到人?

连线特约专家:一旦发生猪链球菌病疫情,各地要严格依照《动物防疫法》和《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的有关规定,及时启动应急机制,按照农业部制定的技术规范,坚决果断地处置疫情,阻断病源传播。采取“三个控制”和“四不准一处理”的防控措施,即小区域封锁控制、路口查验控制、上市检疫控制,强化市场监管,切断疫源,防止疫情扩散蔓延。对病死猪一律不准宰杀,不准食用,不准出售,不准转运,对死猪必须按无害化处理的要求就地消毒深埋。可以说,如果上述措施能够得到切实落实,就可以有效防止疫情传播到人。

(待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