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重视自我养护

浏览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与工作的紧张度也大大增强,造成身体体质出现不同程度的减退,使一些疾病成为常见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简称腰突症,是近几年来临床十分常见的疾病,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尤其是临床诊断技术的提高,该病的检出率也不断提高。腰突症以中老年人为主要发病对象,以腰痛并向一侧或二侧下肢放射性疼痛或麻痹为主要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与工作,甚至致病人不耐站立或久坐,以致卧床不起。本病目前临床治疗方法很多,但无特效之法,合理有效的治疗是解除病痛的关键,但自己的养护对帮助病人康复也十分重要,而这一点又常为病人所忽视。患者究竟应该如何加以自身养护呢?首先应该明白,腰突症是如何发生的。

腰突症发病机理

我们知道腰椎间盘位于上下两个椎体之间,解剖上椎间盘是由软骨板、纤维环、髓核三部分组成。软骨板由透明软骨组成,在椎间隙上各有一块附于椎体的上下面,与椎体紧密相连,其周围与纤维相连,作用是防止髓椎突入椎管内。纤维环由致密的纤维组织和纤维软骨组成,围绕上下软骨的边缘,并与上下椎体紧密连在一起,作用是防止髓核向周围突出,纤维环前宽后薄,后侧中部有后纵韧带加强,后中线的两侧比较薄弱,是髓核易于突出的部位。髓核是一种含有粘液多糖软骨素的含水分的灰白色半胶状组织,无一定形态,正常时位于椎间盘中心偏后,青年人则含水分较多,故富有弹性,并能随姿势改变而调整其位置,当受体重、肌肉和韧带张力的影响时,髓核产生强大的反抗性弹力,吸收脊柱的震荡。髓核的反抗性弹力过强,也即其所受到的压力过大,就会冲破纤维环而突出。椎间盘本身没有明显的血液供应,它所需的营养是依靠上下椎体海绵骨的渗透作用获得。随着年龄的增长,椎间盘内含物与水分会发生改变,从而出现退行性变,而使其功能减退。同时由于椎间盘组织相对缺少血液供应,营养相对不足,其修复能力较差,在劳动与运动中,腰部的负担最重,活动度也最大,下腰部椎间盘承受的压力最大,故腰椎盘突出发生在腰椎4~5和腰椎5与骶椎之间的概率最高,有资料统计90%以上的腰椎间盘后突发生在上述两处。突出的髓核压迫神经根,并使纤维环和纵韧带绷紧并向后膨出,从而产生腰痛与坐骨神经痛。外伤和积累性劳损是引起腰椎间盘突出的主要原因之一。积累性(慢性)劳损常是本病的根本性原因,劳动、运动用力不当常是本病发作的诱因,有积累性劳损存在,外伤则更易致腰突症的发生。

中医学认为,腰为肾之府,肾又主骨生髓,为作强之官,故腰突症的发生根本病因在于肾亏。肾之精气不足,腰府失养,骨髓不充,筋脉松弛,在外邪或外力的作用下,极易引起腰突症的发生。腰突症在中医学属腰痛范畴,其辨证虽有虚实之分,但总以肾虚为发病之关键所在。中医学在治疗腰痛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理论有实践,且疗效较好。如《七松岩集•腰痛》篇中指出:“然腰痛有虚实之分,所谓虚者,是两肾精神气血虚也,凡言虚证,皆两肾自病耳。所谓实者,非肾家自实,是两腰经络血脉之中,为风寒湿之所浸,闪肭锉气之所碍,腰内空腔之中,为湿痰瘀而凝滞不通而为痛,当依据脉证辨悉而分治之”。《杂病源流犀烛》中也指出:“腰痛,精气虚而邪客病也……肾虚其本也,风寒湿热痰饮,气滞血瘀闪挫其标也,或从标,或从本,贵无失其宜而已。”至于治疗法则,《证治汇补•腰痛》篇指出:“治惟补肾为先,而后随邪之所见者以施治,标急治标,本急治本,初痛则宜疏邪滞,理经隧,久痛宜补真元,养血气。”这些论述,对于指导我们自我养护腰突症,是很有意义的。

腰突症自我养护

得了腰突症,目前从临床症状表现及相关检查不难诊断,而CT与核磁共振(MRI)检查常是临床确诊的依据。绝大部分病人都可以采用保守方法治疗,如卧硬板床休息及腰围保护,物理治疗(急性期或急性发作期,可适当牵引、按摩及理疗),封闭注射治疗,抗炎镇痛药物治疗,针灸推拿治疗,中医药治疗。只有极少数严重者,因保守治疗无效或多次反复发作者,以及神经根、脊椎或马尾神经受压明显者,才可考虑用手术治疗。在接受治疗的同时,患者应积极加强自我养护来配合治疗,以加快疾病康复,巩固疗效,减少复发。具体可采用如下方法。

1. 放松精神状态。患者常因疼痛而精神紧张,精神紧张一方面会加重疼痛,不利于疼痛缓解,另一方面因精神紧张不利血液循环的改善和经脉的通畅,不利于疾病的缓解与康复。因此,应坚持精神调摄,放松心情,积极乐观地配合治疗,以求早日康复。

2. 坚持卧硬板床。不要因不习惯或不舒适而放弃卧硬板床,坚持卧硬板床能减轻身体对腰椎的压力,使病变局部得到放松,以利于局部血液循环与营养的改善,从而加速愈合,病变局部得到修复。

3. 局部应注意保暖。以防风寒湿邪的侵袭加重病变,同时有利于经脉气血的流畅,使原有之风寒湿邪尽快化解,以利于病变局部的修复。下肢的保暖也很重要,无论伴不伴有下肢的痛麻,都应重视下肢的保暖,尤其是夜间睡眠时。

4. 适当合理地运动。急性或急性发作期应卧硬板床休息,病情有所缓解后,应适当运动,但应是合理地运动,以活动肢体,流畅气血,舒展经脉,不加重腰部的负担为原则,具体运动方法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同时还应量力而行,运动也不可过度,以免因运动过度,造成身体的疲劳,加重腰椎的负担,不利于病痛康复。

5. 合理饮食。饮食应以清淡而富有营养为主,不宜食用辛辣及高热量之油炸食品,生冷之品尤其是冷饮当忌。酒类也应慎重,急性期当忌,病情稳定后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滋补、活血、通络等药酒,但千万不能过量。也可适当用滋补类药膳,如用冬虫夏草3克,三七6克,怀牛膝9克,与老鸭一道炖煲,喝汤吃肉;也可以用杜仲9克,枸杞9克,狗脊9克,黑木耳适量,与猪骨头或子排一起炖煲食用。这类药膳均有滋补作用,对肾虚明显者有效。

6. 外治法。包括自我按摩与外敷,主要有:①按摩委中穴,委中穴位于膝关节后面腘窝横纹中央,一般腰突症患者此穴都有明显压痛,如自己不方便也可请旁人点按此穴,但需注意适当控制力度,刺激不能太强。也可适当按抚腰部,以促使局部气血经脉通畅,改善血液循环。②外敷热熨,对于腰部喜暖畏冷的患者,可用肉桂15克,小茴香15克,吴茱萸15克,花椒10克,葱头适量,捣匀,炒热,用绢帕包裹熨痛处,冷则再加热熨之,一天可重复几次,秋冬季节可用热水袋压迫,以加强热药力。此外,也可外敷膏药贴之,如温灸膏、狗皮膏、镇痛膏等,可酌情选用。有条件者,局部还可用拔火罐等方法治疗。

7. 注意预防复发。由于本病有反复发作的可能性,因此治愈后除了巩固治疗外,还应注意预防。预防最有效的措施是加强腰部椎体、韧带、肌肉的功能,坚持做以腰部运动为主的医疗体育活动,以加强椎体、肌肉、韧带的稳定性,提高腰部肌肉、韧带的张力,加强局部的血液循环,以利于经脉气血的通畅。同时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还应防止受凉及坐卧冷湿之地,避免劳欲太过,耗损肾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