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读书笔记作文6篇1500字

浏览

文章有丢了影子的女孩读后感(1542字)、音乐之声读后感(1554字)、阿q正传读后感(1511字)、西点军校经典法则读后感(1548字)、屈原贾生列传读后感(1532字)、分钟与千年(1464字)等1500字左右的高二读书笔记作文6篇,供您参阅。

丢了影子的女孩读后感_1500字

灰色的书皮中间,一双金色的舞蹈鞋,熠熠发光。作者:〔美〕莎朗?德蕾珀,一段詹姆斯。马修。巴利《彼得。潘》文字映入眼帘,我们对她的最后一瞥是:她站在窗前看着她们消失在天际,直到像星星一样渺小。

读着书名,脑子里快速地旋转,这会是一本怎样的书呢?书下赫然几行字提醒着我,这是一本国际名校名师推荐的书,六度赴白宫依次领奖,美国年度最佳老师继畅销书《听见颜色的女孩》之后最新力作。带着疑问我翻开了这本带点神秘色彩的书。

这本书与其他书不一样,没有看见目录,而是在一段话“献给全世界的舞者,舞蹈学院的克里斯特尔小姐和她出色的学生们。”之后,开始了故事的叙述。

全书共分42章节,每个章节都是以人物、时间,一段引自詹姆斯。马修。巴利《彼得。潘》的文字,故事的描述为主体结构。故事中四个主要人物:贾斯汀、黛蒙德、莱拉、默西迪丝每天放学后,都在水晶足尖舞蹈学院上课和排练,贾斯汀是他们之中唯一的男孩,在这儿跳舞也有着自己独特的原因,但是他们都想在即将上演的音乐剧《彼得·潘》中争得一个角色。

放学后,爱跳舞的男孩贾斯汀,用自己的方式给予嘲笑他的两个男孩重重的回击;来到舞蹈学院后,贾斯汀如鱼得水,用他精湛的舞技得到了金杰老师的肯定;而明年公演的舞台剧《彼得·潘》的演出名单就在金杰老师的手里,女孩黛蒙德热切地期盼自己获得演女主角温迪的机会,而此时距离当天晚上的春季汇报演出开始已不到24小时。

就在这样步步紧逼的节奏下,女孩黛蒙德却突然失踪了,她最后留给好友默西迪丝的,是一个让人匪夷所思的短信。这是一桩简单的儿童安全意外吗?还是一起有预谋的绑架案?黛蒙德的命运到底如何?故事在一连串的疑问中推进开来,感觉在象看一幕幕情景剧。

书中的四个主角的轮流讲述,黛蒙德被诱惑和利用,每天挂念着朋友,想念家人;好友默西迪丝的深深自责;老师、家人、朋友为黛蒙德举行的祈祷平安的烛光晚会;莱拉从情感的冲突到父亲长期监禁后回家……

相比之下,黛蒙德的故事更具有深深的悬念,难以想像黛蒙德以怎样的信念度过这段艰难时光。这部扣人心弦的校园小说,结合了悬疑及多幕剧的写作手法。阅读这个故事,感觉仿佛置身于真实、立体的美国中学校园,看着一群翩翩起舞的精灵,原本美好的事情却被一件件“突发事件”不断打破。

这个故事不仅写出了青春期孩子独有的心理特点,更深刻地揭示了突发事件背后的原因——儿童的安全不仅是身体的安全,更是心理的安全。如果说这个突发事件是全书的最高悬念,那么舞蹈可以说是这个故事的灵魂,这群孩子如同起舞的精灵,而黛蒙德更是如同一只正要翩翩起舞的蝴蝶,一头栽倒在飞往永无岛的路上。这个架构精巧的故事不仅写出了青春期孩子独有的心理特点,更深刻地揭示了突发事件背后的原因——儿童的安全不仅是身体的安全,更是心理的安全。

书中《彼得?潘》的经典故事与主角黛蒙德的心灵历险相互映照,这段不寻常的经历就像始自彼得?潘的那条长长影子,或歪斜,或颠簸,或含混,可假使不经历这一切,青春的绽放该何时到来?丢了影子的女孩黛蒙德。

舞蹈如贯穿着整本书的灵魂,支承着黛蒙德坚强地活着,鼓舞着孩子们的精神,书中黛蒙德坚决地说:“我还想跳舞,我想永远地跳舞。”

故事中莱拉情感中受到的伤害和黛蒙德所经历的形成鲜明对比,也显得微不足道。却分明突显了黛蒙德想要逃出魔掌的坚强信念和勇敢,心理的治疗需要时间来抚慰。

这本书警示我们:作为家长和老师,要呵护青春期少年成长中的心灵;青春期的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要学会接受那个不完美的自己和这个有缺陷的世界,但不因此而灰心失落,而是仍然爱自己、爱世界。应该怎样保护自己,应对突发事件的发生?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必修课,也是老师、家长们越来越要重视的问题。

成语匪夷所思: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如:《周易·涣》:“涣有丘,匪夷所思。”又如:孙莱山入枢廷,是在意中,乌少云则匪夷所思了。——高阳《清宫外史》下册

成语如鱼得水:好像鱼得到水一样。比喻有所凭借。也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很合适的环境。如:《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又如:若使他回来了,我们就应该如鱼得水,欢喜的了不得,那里还有功夫在这里纳闷呢! ——清·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第三回

音乐之声读后感_1500字

老师在音乐课上为我们播放了音乐之片——《音乐之声》。看完后,我深有感触——《音乐之声》原是百老汇舞台上作为保留节目的音乐剧,从一九五九年公演后一直盛况空前。该剧取材于一个真实的故事:纳粹时斯奥地利的一位修女在一户富家当家庭教师。由于他们看不惯纳粹的所作所为,逃到美国并组成了“特拉普家庭合唱团”,在各地巡回演出,事迹十分感人。这些真实人物事件都被移植到影片里。

这是一个发生在战争时期的故事,讲述了年轻活泼的修女玛丽亚到退役海军上校特拉普的家中,照顾他的七个孩子。特拉普上校虽然冷漠严厉,但终究还是抵挡不住玛丽亚的纯洁善良,两人终于结婚,可惜刚刚渡完蜜月,他们的安静生活因被纳粹占领奥地利而破碎了。令人欣慰的是,在最后,特拉普一家与纳粹军官斗志斗勇,在修女院的帮助下逃出国境,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全剧都有音乐贯穿始终,其中流传最广的几首经典音乐,如表达玛利亚对大自然热爱的《音乐之声》,轻松愉快的《孤独的牧羊人》,特拉普上校演唱的无限深情的《雪绒花》,欢乐有趣的《哆来咪》,以及调皮可爱的孩子们演唱的《晚安,再见!》等等,都已成为人们记忆中最值得珍惜以及细细回味的艺术佳作。

正是因为这一曲曲艺术佳作,在看电影的过程中观众能一直保持着轻松愉快的心情,没有对人物的猜疑,有的只是涟漪般的轻快。在这部影片中,观众所能感到的只是人世间那种最淳朴、最简单的友爱和挚爱之情。无妒忌,无怀疑,无痛苦,无暴力,无悬疑,永远只是那轻松愉快的节奏!

看完电影,我感受很深,特别是玛利亚的温柔、善良、耐心以及她的坚强、勇敢和无私纯洁的爱!我觉得原来那十二个家教为什么没有最后留下来的原因应该是他们没有耐心、他们并不真心喜欢孩子们、他们并不真正了解孩子们,而玛利亚正好相反!她从一开始就喜欢这七个个性不同的孩子,并用心地去了解他们、爱护他们、教导他们,用心地去爱他们,所以最后孩子们从心里接受了她,从心里喜欢她,并在她与上校结婚后亲热地喊她“妈妈”。妈妈说一个好女人就是一所好学校,我看完这部电影后开始有点理解了。

自由与专制的斗争、爱与邪恶的较量,永远是人类文明史上最壮烈的场景。一曲音乐之声,就是一声自由战胜专制,爱征服邪恶的颂歌。

自由与爱,源自于自然,源自于心灵,是人类最久远、也是最永恒的追求。但专制与邪恶,总不愿意见到人类沐浴在自由与爱的光明中,不愿让人们自由地爱,恐惧人们热爱自由,总要千方百计将自由窒息,将爱毁灭!但自由与爱的伟大,正在于他们不惧任何压迫,不惧任何威胁,不惧任何邪恶。因为爱与自由源自心灵,源自自然,源自上帝赐与人类的无穷的力量,因此,爱与自由终将战胜专制、战胜邪恶、同时也战胜自己达到新的辉煌。有史以来,每一次专制对自由的压迫,每一次邪恶对爱的污辱,换来的都是自由的更高的境界,是爱的更美的表现。但是我们必须敢于面对专制与邪恶,必须敢于与专制与邪恶说不!

自由地爱,热爱自由,我们将无往而不胜!

影片中优美的音乐和动人的歌曲《哆、来、咪》、《雪绒花》、《再见》等等,在我国广为流传。

《音乐之声》以音乐剧的形式塑造了一群各具清晰性格特色的鲜活人物形象,讲述了一个既富有生动活泼的浓郁生活气息,又充满理解与爱心的真实感人的故事。与其他影片不同的突出风格是:它不仅具有浓厚的戏剧性情节,而且有优美悦耳的歌声和大量自然而又精彩的人物对白。与同类影片相比,其语言独具特色:既有用词精练、韵律整齐、节奏规范、艺术性强的高雅诗歌歌词,又有大量朴实、自然而又颇具风趣的日常生活对话。由于主人公大都是受过教育或有身份的人,尽管对话是口语体,其中有许多省略句,但总体上对话语言比较标准,适合模仿和借鉴。听者可在轻松愉快的娱乐中得到美的享受,同时也会受到地道英语听说情景的熏陶。

成语所作所为:指人所做的事。如: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六回:“自此凤姐胆识愈壮,以后所作所为,诸如此类,不可胜数。”又如:二弟从前所作所为,我岂不知,只是我做哥哥的,焉能认真。——清·石玉昆《三侠五义

成语千方百计:千方百计[qiān fāng bǎi jì],意指费尽心机,想尽一切办法、计谋。语或出宋·彭龟年〈论小人疑间两宫乞车驾过宫面质疏〉。[源] 宋·彭龟年〈论小人疑间两宫乞车驾过宫面质疏〉(据《止堂集·卷三》引)迩者群臣抗章,无不切至,而天听穹窿,未见昭格,此固群臣孚诚有所不足,词语有所未明。然臣窃料必有植此疑根于陛下之胸中者,见外庭纷纷有奏疏,将千方百计误陛下之听,使陛下不省群臣之言,未可知也。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三五·论语·泰伯篇》“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如今学者却恁地慢了。譬如捉贼相似,须是着起气力精神,千方百计去赶捉他,如此犹恐不获。今却只在此安坐熟视他,不管他,如何奈得他何![典故]“千方百计”的“方”和“计”,指的是方法和计谋,“千”和“百”,则都是用来表很多,所以“千方百计”就是用了很多的方法和计谋。此一成语可见於宋代彭龟年的〈论小人疑间两宫乞车驾过宫面质疏〉。彭龟年,字子寿,清江人。南宋乾道进士,历任焕章阁待制、知江陵府,迁湖北安抚使。諡忠肃。在朝言事,善恶是非,辨析甚严。他的〈论小人疑间两宫乞车驾过宫面质疏〉,即是劝谏君王应以古代圣君为榜样,当朝中小人费尽心机,想尽一切办法、计谋,想要蒙蔽圣上的时候,不要轻易听信谗言。他批评朝中奸佞小人“千方百计误陛下之听”,使皇上无法省察群臣的谏言。“千方百计”这句成语可能出於此,就用来形容费尽心机,想尽一切办法、计谋。

阿q正传读后感_1500字

《阿Q正传》最初发表于《晨报副刊》,后收入《呐喊》。是鲁迅唯一的一部中篇小说。鲁迅在谈到这篇小说的写作动机时曾经说过,主要是为了揭示“国人的灵魂。”(《阿Q正传·英文版序》)鲁迅在这篇小说中表现出来的改造“国民性”的思想;鲁迅对阿Q表现表现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

小说的中心人物是乡村流浪汉阿Q的。《阿Q正传》通过阿Q和他周围人的冷漠形象地揭示了中国农民的麻木和不觉悟,揭示了人性的弱点。也折射出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致命弱点。

阿Q是一个贫苦的流氓无产者的典型。

阿Q是个受压迫的农民。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无名无姓。有个姓氏却被赵太爷剥夺了。只能靠打短工为生活。——“别人舂米,他便舂米;别人插秧,他便插秧。”

阿Q性格的最主要的特征是“精神胜利法”。所谓的“精神胜利法“就是在现实中无法获得满足只好在精神上、在幻想中寻求自我安慰。小说中的《优胜记略》和《续优胜记略》都是他的这种精神胜利法的表现“行状”。归纳起来,精神胜利法的主要特征有:自欺欺人、自我安慰。阿Q只求在精神上战胜对方,既自尊自大,又自轻自贱,死要面子又欺软怕硬,麻木健忘而糊涂终生。比如,被人打了,就用“儿子打老子”来自我安慰;别人说他混得差,他就用“祖先比你阔”来搪塞。具有惊人的健忘症。前面被人打了,转身之间忘得一干二净。转嫁痛苦,耍无赖。畏强凌弱是他性格的重要特点之一。刚刚被强者假洋鬼子用“哭丧棒”打得鼻青脸肿,转眼之间就去欺辱小尼姑,强行摸小尼姑的头,还说“为什么和尚摸得,我摸不得”。偷了别人家的萝卜,却要萝卜说话。等等。

但“精神胜利法”不是阿Q最根本的特征,他的根本性格是缺乏起码的自我意识和个性意识。

阿Q的身上还有封建的正统思想和传统意识。他认为,凡是革命都是与他作对,革命党捉住都要杀头。这体现了阿Q身上的保皇意识。他自己虽然经常受到别人的侮辱,但却以欺侮女人为乐。并且认为“女人是祸水”,自认为“男女之大防甚严”,超过了古今的圣贤。尽管到处流浪,还要传宗接代,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就是这种宗法家族思想的体现。

阿Q参加革命,其实对革命并不了解,一个把自由党变成了“柿油党”的流浪汉眼中的革命,是完全根据自己的本能来确定其含义的。在阿Q的眼中,革命就是古代戏曲中的场面——“银盔银甲。三尖两刃刀”;所谓的革命,就是抢得财产,把秀才家的宁式床搬来;就是抢得女人,把秀才老婆和女儿等女人抢来,享受他得三妻四妾式的帝王生活;就是仇杀,把秀才等杀掉,把王胡杀掉;就是欺压别人,让小D搬东西,搬不快就打。所以,阿Q的革命一旦成功将比失败让人更加可怕。

阿Q性格有着深刻的文化根源。它与中国历史,特别是近代中国屡遭外国侵略的屈辱历史相联系。是那种虽然破落,但还自认为是天朝上国的鸵鸟精神的折射;它也是中国小农经济社会的产物。中国小生产者的保守落后、不觉悟等弱点使阿Q这样的农民更容易染上“精神胜利法”。同时,阿Q的性格还与传统的儒家文化尤其是道家和释家文化相连接。回避现实和不敢面对现实,是阿Q和传统的道家和释家文化的相通点。

《阿Q正传》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鲁迅写作这部小说的目的,就是要揭露“国民的劣根性”,因此,阿Q的性格就是现代中国国民性的象征。小说特通过阿Q身上的“精神胜利法”揭露了中国的民族劣根性,揭示了病态社会人们的病苦,“以引起疗救者的注意”。阿Q时代属于过去,但阿Q性格包含的内容并未绝迹,所以现在阿Q是现代中国国民的灵魂。鲁迅对阿Q性格的揭露,意在对整个旧社会的批判,对整个旧的意识形态的批判。这体现了鲁迅深刻的启蒙主义的思想。

《阿Q正传》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成语鼻青脸肿:鼻子发青,脸部肿起。形容脸部伤势严重。如:《三侠五义》第四四回:“这恶贼原想着是个暗算,趁着军官作下揖去,不能防备,这一脚定然鼻青脸肿。”又如:两条大汉子飞步闯出来,把沈建华拉下去,打得鼻青脸肿。——杨大群《草头屯恩仇》第十四回

成语自欺欺人: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如:《朱子语类》:“因说自欺欺人曰:欺人亦是自欺,此又是自欺之甚者。”又如:有人说中国的实业就会借此促进,那是自欺欺人之谈。——鲁迅《两地书·二九》

西点军校经典法则读后感_1500字

在《西点军校的经典法则》这本书中,着重总结了这所美国初级军官学校所具有的典型品格,在这十三种最具代表性的品格中,居于首位的是“责任”。通读这本书,我深刻体会到,责任才是西点军校所有优秀品格中的灵魂,正是因为西点军校的学员们在心里已经深深地根植进了“责任、荣誉、国家”这样崇高的理念,他们才能在强烈的责任感的驱使下,做到以荣誉为准则,以永不放弃的坚强意志和战胜一切逆境的勇气,满怀热忱地去服从于铁一般的纪律;也正是因为责任,他们才具有必将实现目标的坚定信念和善于合作的团队精神;他们懂得尊重上司和合作伙伴,他们以全力以赴的忠诚和积极主动的自发精神去严格履行自己的职责,他们正直地追求着真理,终生都在竞争和拼搏,也同样是因为责任使然。

西点人之所以具有这些优秀的品格,是因为他们肩负着维护国家利益的崇高责任。不仅如此,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人,无论是身在市井的平民百姓还是位极人臣的高官显要,都在承担着一份责任,只不过是承担的责任有大小轻重之分而已,并无有无之别。父母养儿育女,儿女孝敬父母,老师教书育人,学生尊师好学,医生救死扶伤,军人保家卫国,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岗位上,每一个人都在承担着自己的责任,有的是为自己、为家庭,有的是为集体、为国家。

古人说:天地生人,有一人当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作为这个社会中的一份子,任何人都不可能脱离责任而独自生存,无论是对个人、企业还是国家,都应该负起应有的责任。

进入一个企业,在这个企业中担任了某个岗位的工作,也就同时承担了这个岗位应有的责任,也许这份责任对这个企业来说极其重要,也许微不足道,但它们都是实现企业共同目标的组成部分,就象一部机器的零部件,共同促成了机器的完美运转,缺一不可。

在这个世界上,责任和利益是相辅相成的,没有毫无责任的利益,也没有毫无利益的责任,如果你想在某个岗位上获取更多的利益,那么你就必须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对于不愿意承担责任而想获取利益的人,那只能是停止不前,或是一事无成,甚至被时代所淘汰、抛弃。

无论身在何处,都要忠实地履行了自己的职责,不断地去肩负更大的责任,必将走向人生的成功。

忠实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就要正确对待自己承担的责任。责任就是每个人份内应该尽力去做好的事,是任何人都无法逃避的,也是任何人都逃避不了的。也许有的人会认为,承担责任太沉重了,会让人活得很累,一点也不轻松,不潇洒。如果这样消极地对待责任,只图坐享其成,而不愿付出,那就只能虚度光阴最终一事无成,完全失去了人生的意义。只有勇敢地担负起自己的责任,人生才会充实,生活才有意义。

忠实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就要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虽然在人的一生中,有无数次选择职业的机会,但是在某一个阶段,也许那份工作并不称心如意,既然选择了这份工作,就应该全力以赴,全身心地去热爱它,做好它。如果认为自己做的工作无足轻重,就放弃努力,则是完全错误的认识,任何一项伟大的事业,都是从平凡的小事开始做起的,所以说,一旦选择了这份职业,就应该坚持下去,努力去做好,这样自身的能力和职业道德都会得到很快的提高,从而去适应新的工作,承担更大的责任。

忠实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就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责任无论大小,其中都必然包含着无数点点滴滴的小事,工作中,如果只抓了主要的环节,而忽视了那些小事,或者说不屑于去处理工作中的细节,必定会导致整项工作的失败,可以说,工作中无小事,每一项工作都是由一件件看似简单不足挂齿而实际上可能会影响全局的小事构成的。同样的道理,一项伟大事业的成功,也是由无数的小事积累而成的,抓住了工作中的小事,就是抓住了机遇,成功正是蕴藏在这些点滴小事中的。

忠实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必定会成就辉煌人生。

成语点点滴滴:一点一滴,形容数量非常少。如: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四回:“眼光四射,口中流出涎来,点点滴滴,滴在水内。”又如:学习要靠点点滴滴地积累。

成语救死扶伤:扶:扶助,照料。抢救生命垂危的人,照顾受伤的人。现形容医务工作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如: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与单于连战,十有余日,所杀过半当,虏救死扶伤不给。”又如:做外科医生的能够以肉补肉,以血补血,则救死扶伤,造福人群,岂不大哉!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十四章

屈原贾生列传读后感_1500字

放假以来,一直在读《史记》。近日,读到了《屈原贾生列传》,记载的是我国古代两位国家重臣、名臣,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中央级别的高官,同时都是文学史上的名家,一个是战国时代楚国的“左徒”、“三闾大夫”,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浪漫主义诗人屈原,另一个就是东汉文帝朝的“博士”“太中大夫”“长沙王太傅”“太子太傅”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也有表述为散文学家)贾谊

关于这两个人,很多年前就接触过他们的一些作品,如屈原的《国殇》《离骚》,贾谊的《过秦论》等,但从来没把这两个人往一起联系过。因为前一个生活在战国末期,后一个生活在汉文帝时代,两人相差一百三四十岁,而且一个是浪漫主义诗人,另一个是散文家,所以感觉很难把他们联系在一起。这几天读到《史记》中的这一部分,发现司马迁居然把这两个人放在一起列传,颇感费解——怎么会把他们俩放到一起呢?于是查一查是否有人对此有过论述,可惜没有找到,便凭着个人认识进行一些浅薄的论证,抛砖引玉,希望得到大家的指点。

一、两个人都是大知识分子,都做过“太傅”,都曾经位高权重。

屈原被司马迁描述成“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左徒是楚国的大夫,我理解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总理,同时“左徒”还是“太傅”,就是太子的老师。从这段描写看,屈原“博闻”,而且善于“治乱”“辞令”,还负责“图议国事”“号令”“应对诸侯”。可以看出屈原负责国家“公安”“司法”“外交”“商议国事”“发布命令”等,在楚国怀王时期他真是学识最渊博的知识分子,而且是位置最高、权力最大的一位重臣。

贾谊被司马迁描述成“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博士”就是在朝中侍候在皇帝身边、随时准备接受帝王咨询问题的官员。还有“……乃拜谊为梁怀王太傅。”“太傅”就是太子的老师。梁怀王虽然没有立为太子,但从班固在《汉书》记载“梁怀王揖,文帝少子也。好《诗》《书》,帝爱之,异于他子。”可见,汉文帝对这个小儿子是很偏爱的,如不是梁王坠马早亡,历史会怎样书写还真就难说了。贾谊能先做皇帝博士,后入选太傅,可见贾谊不仅是通晓诸子百家的少年才俊,而且也曾经是很受汉文帝的信任和重用的,是皇帝的智囊团中的重量级人物。

二、这两个人有着相同的政治理想。

屈原为楚国能在七国中称雄争霸,不被强秦所灭,治国主张“章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保障民生”。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致力于“改革”和“法制”建设。

贾谊在汉文帝朝中央政府工作期间,“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其实也是致力于“变法”,改良治国制度。

三、两个人有着相同的人生遭遇。

两人都由被重用到受到排挤、没有同志知音,最终被弄臣陷害失宠而流放,而且都流放到了长沙。屈原流放了十多年后听到颖都被秦军攻破的消息,写下了有名的《怀沙赋》,然后怀石投江而死,这成了他生命的绝笔。贾谊流放到长沙后,路过屈原投江的地方,触景生情,写下了著名的《吊屈原赋》和《鹏鸟赋》,三年后被召回国都,不久因梁怀王坠马而亡,便郁郁而终,这也成为生命的绝唱。

司马迁正是读到了贾谊的《吊屈原赋》和《鹏鸟赋》,才对屈原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联想到李陵兵败投降匈奴、自己因言获罪、惨遭宫刑生不如死的人生遭遇,感觉和他们二人非常相似,便对他们有了更深刻的同情,尤其在屈原的描写上,我们看到的更多的应该是司马迁自己的影子。

这就是读《屈原贾生列传》后,在“司马迁把屈原与贾谊放一起列传”这个问题上我个人的一点思考,希望得到大家的指正。

成语举贤任能:举:推荐,选拔。举荐贤者,任用能人。如:《礼记·大传》:“三曰举贤,四曰使能。”又如:举贤任能,使各尽力以保江东,我不如卿。——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九回

成语触景生情:受到眼前景物的触动,引起联想,产生某种感情。如:元·无名氏《闺怨》曲:“风,吹灭残灯,不由的见景生情,伤心。”又如:人在触景生情的时候,能联想起很多往事。

分钟与千年_1500字

——读《巴黎圣母院》有感

“您听我说,我们这里的钟楼很高,很高,一个人从上面掉下去的话,不等碰到地面,老早就死了。您要是愿意我掉下去,您不用说话,使个眼色就行了。”他的语气像是说着一句再不过平常的话。

这书中演绎着最为伟大,诚挚的真爱,却在苦难的社会中被活活埋没。书中的美与丑,善与恶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卡席莫多天生独眼,驼背,坡足,是所有人眼中的怪物,吉普赛少女爱斯美腊达漂亮,纯洁,是人们心中的天使。人人皆知的副主教克洛德—弗罗洛那正经的面孔下所匿藏的卑鄙,无耻的心——

广场上那个跳舞的少女,牵着一只小绵羊,到哪里都受到人们的喜爱。她的天真与善良,她不与世俗混淆的心灵与眼睛,让她给那在绞台上受刑的卡席莫多送水,那时卡席莫多的丑恶,让人们百般嬉戏,凌辱着他。而这个少女,却穿过群众无动于衷的哄笑声的道路上,在群众质疑的目光下毅然温柔地把水送到他嘴边。于是,人们看见了卡席莫多那一直干枯的眼睛里滚出了一大颗眼泪。那也许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流出的一滴泪水,饱含滚烫的温度和生命的微亮,就像人快要跌掉山崖而被好心人拉了一把,即使再怎么铁石心肠牵肠的人也会有所感念。在绝望的深渊中找到了希望,而那个在他生命中从此照亮的人诞生了。

又有谁不为这个场面所感动?是啊,这么善美的一个姑娘,本该受到上天的恩宠,可却生生地剥夺了她这年轻如花的生命。也许,就是因为她的天真吧,天真得不知道这世间的丑恶嘴脸竟会那般严重。

可能,也就是从那刻起,卡席莫多就仿佛只是为了她而活。卡席莫多深爱着吉普赛少女,这种爱,是让所有人都不可能会产生质疑的。不是彼埃尔肤浅的喜欢:不是孚比斯队长的胆小,虚伪与欺骗:更不是克洛德教主爱得强烈的自私与占有。他永远只是默默地坚持,付出,他深知自己丑恶人厌的相貌是无法与她相匹配的,他站在她背后,望去的,永远也都是她忧伤的背影,他怕吓着她。我想说,卡席莫多对她的爱俨然已成了刻骨铭心的保护,他对她倾注所有,甚至生命。对他来说,他只要看到她,听到她讲话,能守着她,这些,就够了。可是,她却没有,哪怕是一个眼神,一个笑容也好啊,她都没有赠予给他,而他的付出就成了无边的沉默,不会有所回应。我想起一句话,不是所有付出的爱都会得到同等的回报。也许,在他抱住爱斯美腊达的尸体时,那才是他最为幸福的时刻吧。

他是很丑,丑的让人不想多看一眼,对于他的爱,人们送来的都是蔑视,都觉得他这个样子怎么配喜欢她?真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可,对于他的爱,我们不要嘲讽,不要奚落’不防用心去感受,忽略他的面貌,看到的是他对少女那颗永不泯灭的真心。他有爱人的权利,而别人接不接受那又是另一回事,因为,这世上,没有哪一种爱叫做卑微。

还记得那篇文章《丑娘》,初时看完便心生触动,而今想起仍是同样的感受。丑娘她不丑,她用自己的一生都来照顾自己从未喊过她一声娘的儿子:丑娘她不傻,只因儿子说了句“桃子好甜‘,便高兴得匆匆跑回去给儿子摘悬在山崖旁的桃子,失足间,摔下山崖——母亲爱儿子,这便天生就是,她不在乎儿子如何待她,说她不在乎,那是假的,儿子是她生命里最亮的星,她又怎能不在乎?而儿子,也只能在太迟了的时候,才悔悟起来,磨出一种痛苦的,后悔的心情。

这便是爱了,爱上了,便不顾一切,连生命也变得淡漠。

《巴黎圣母院中》,少女的舞蹈已俨然成了最完整的绝唱,而他死别的心的悲哀的步调,穿过他,和她走到了一个遥远的梦里去。在梦里,他抱着她,和她永远在一起。

几分钟的感动,让他好似在漫漫时光中一直等待与付出,恍如一千年。

成语刻骨铭心:刻骨铭心[kè gǔ míng xīn],意指刻在骨头,刻在心上。形容感受深刻,难以忘怀。语本唐·李白〈上安州李长史书〉。[源]唐·李白〈上安州李长史书〉(据《全唐文·卷三四八·李白》引)白少颇周慎,忝闻义方,入暗室而无欺,属昏行而不变。今小人履疑误形似之迹,君侯流恺悌矜恤之恩。戢秋霜之威,布冬日之爱,睟容有穆,怒颜不彰。……白孤剑谁托,悲歌自怜。迫於凄惶,席不暇暖。寄绝国而何仰?若浮云而无依。南徙莫从,北游失路。远客汝海,近还 城。昨遇故人,饮以狂药,一酌一笑,陶然乐酣。……昔徐邈缘醉而赏,魏王却以为贤;无盐因丑而获,齐君待之逾厚。白妄人也,安能比之?上挂〈国风〉相鼠之讥,下怀《周易》履虎之惧。愍以固陋,礼而遣之,幸容甯越之辜,深荷三公之德。铭刻心骨,退思狂愆,五情冰炭,罔知所措。昼愧於影,夜惭於魄,启处不遑,战局无地。[典故]这篇〈上安州李长史书〉是唐代诗人李白,在安州游历时写给李(京之)长史自我推荐的书信,期望得到赏识而受到任用。在这之前,李白曾经得罪李长史,但李长史原谅了他,所以在书信中,他引用《世说新语·政事》:晋代王承任东海郡太守时,有一个人因为在老师家读书读到太晚,回家时犯了宵禁,王承就说:“鞭打像甯越一样勤学的人来树立威名,恐怕不是治理政事的根本之道。”於是派人送他回家。李白以这则故事来赞扬李长史的宽宏大量,并且表明会将李长史的恩德刻在骨头,记在心上。後来“刻骨铭心”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形容感受深刻,难以忘怀。

成语铁石心肠:心肠硬得象铁和石头一样。形容心肠很硬,不为感情所动。如:唐·皮日休《宋璟集序》:“宋广平刚态毅状,疑其铁石心肠。”宋·苏轼《与李公择书》:“虽兄之受我厚,然仆本以铁石心肠待公。”又如:如果再不给你回信,那简直是铁石心肠了。——闻一多《给臧克家先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