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的历史沿革

浏览

西安

西安

西安古称长安,位于中国内陆腹地黄河流域中部关中盆地,是中华民族和东方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早在100万年前,蓝田古人类就在这里建造了聚落;7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这里已经出现了城垣雏形。西安有3100多年的建城史和1100多年的国都史,先后有西周、秦、西汉、东汉、新、西晋(愍帝)、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13个王朝在此建都,又为赤眉、绿林、大齐(黄巢)、大顺(李自成)等农民起义政权都城。自西汉起,西安就成为中国与世界各国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的重要城市。“丝绸之路”就是以长安为起点,西至古罗马。西安是闻名世界的历史名城,与罗马、雅典、开罗齐名,也是中国六大古都中建都历史最长的一个,长安文化代表着中华文化的主干。“西安”之名称,始于明代。元至元九年(1272年),元世祖封三子忙哥剌(la,音腊)为安西王,镇守这里,改京兆府为安西路。元皇庆元年(1312),改安西路为奉元路。明洪武二年(1369),改奉元路为西安府,府城简称西安,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历史上,西安也是地方行政机关――州、郡、府、路、省和长安、咸宁两县的治所。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西安是全国最早响应的省会城市之一。20世纪20年代,随着西安现代工商业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诞生并逐步形成了不同于历史上任何行政建制的新型地方行政建制,即市级建制。

民国16年(1927年)11月25日,陕西省政府议决设立西安市。

民国19年(1930年)11月8日,陕西省政府撤销西安市建制,辖区复归长安县。

民国21年(1932年)3月5日,国民党确定长安为陪都,定名西京,并成立西京筹备委员会,但西京市政府始终未成立,后西京筹备委员会撤销。

民国33年(1944年)9月1日,西安市政府正式成立,为陕西省辖市。

民国36年(1947年)8月1日,西安市升格为国民政府行政院直辖市,为全国12个院辖市之一。

民国25年(1936年)12月12日,这里发生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事变之后,设在西安的国民革命军八路军驻陕办事处,为延安革命根据地输送了大批青年知识分子和军需物资。党和国家领导人周恩来、邓小平、叶剑英等都曾在此领导过革命斗争。

1949年5月20日西安解放。之后,西安是中央西北局和西北行政委员会所在地,中央人民政府的直辖市;1954年6月改为省辖市;1984年10月被国务院列为计划单列市;1992年被批准为内陆开放城市;1994年被批准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和副省级城市。

西安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居中国古都之首,历史上最为强盛的周、秦、汉、隋、唐等朝代均建都于西安,是十三朝古都。西安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早确定的“世界历史名城”和国务院最早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世界著名旅游胜地,被誉为“天然历史博物馆”。如今的西安是陕西省省会,中国六大国家区域中心城市之一,亚洲知识技术创新中心,新欧亚大陆桥中国段和黄河流域最大的中心城市,中国大飞机的制造基地。科技实力仅次于北京、上海,居全国第三位。2011年国务院《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将西安确定为“全国历史文化基地”,着力打造西安为国际化大都市。

西安获评“2013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西安,在西周时称为“丰镐”。“丰镐”,是周文王周武王分别修建的丰京和镐京的合称。至西汉初年,刘邦定都关中,取当地长安乡之含意,

西安

西安

立名“长安”,意即“长治久安”。西周初期的“成康之治”标志着中国奴隶制社会进入鼎盛时期。公元前841年,镐京“国人暴动”是中国历史是最早的大规模群众暴动驱逐国王事件。

丝绸之路开通后,长安成为东方文明的中心。史称“西有罗马,东有长安”,隋时,隋文帝曾被周明帝封为“大兴都公”,因而将新都命名为“大兴城”,长安隋时也被称为“大兴城”。唐朝时,又恢复长安之名。元代,易名为“奉元城”。明洪武二年(1369年),明政府改奉元路为西安府,取义“安定西北”。西安之名由此而来。

西安与雅典、罗马、开罗并称为世界四大古都,从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10世纪左右,先后有13个朝代或政权在西安建都及建立政权,历时1100余年。公元前约11世纪至公元9世纪末,西安曾长期是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并历来为地方行政机关——州、郡、府、路、省和长安、咸宁两县的治所。在多数朝代,西安属于郡、府级建制——京兆府(郡)辖区,元代改京兆为安西路(后改奉元路),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废奉元路设西安府,西安即由此而得名。

1928年,在西安首次设市,1948年由省辖市改为国民政府行政院辖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西安市曾经是陕甘宁边区辖市、西北行政区辖市、中央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从1954年以来,一直为陕西省省会所在地,现属副省级城市,辖九区、四县。

1981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把西安确定为世界历史名城。

中国服务外包中西部最具竞争力城市

建都王朝

在中国历史上,有20个政权被认为在西安建都。但是其中哪些应该称为王朝,其中哪些王朝的首都应该算是个众说纷纭的问题。这是人们对于什么是“王朝”、“首都”和“建都”等概念理解存在的差异,导致对有哪些王朝在某地建都产生了分歧。目前被官方采用的说法是13个王朝。此外主要还有10朝、11朝、12朝、14朝和17朝4种数量上不同的说法;其中14朝和17朝的具体朝代又各有两种说法。

10朝说:10朝——依照时间次序为:西周(前363年)、秦(统一后15年)、西汉(前202年)、前赵(11年)、前秦(33年)、后秦(34年)、西魏(22年)、北周(25年)、隋(38年)、唐(273年)。

11朝说:11朝——在10朝的基础上加上王莽建立的新朝(前15年)。

12朝说:12朝——在11朝的基础上加上西晋(愍帝4年)。

13朝说:13朝——在12朝的基础上加上东汉(献帝6年)。

14朝说:14朝——有两种情形:

(1)在13朝的基础上加上大夏王朝;

(2)在13朝基础上加上武则天建立的武周(15年)。

16朝说:16朝——在13朝的基础上加上西汉末年由刘玄建立的更始政权、由樊崇刘盆子建立的赤眉政权和黄巢建立的大齐。

17朝说:17朝——分两种情形:在14朝第1种情形的基础上加上武周,大齐和李自成建立的大顺;

在13朝的基础上加上更始政权、赤眉政权、大齐和的大顺。

历史上,今天的西安和咸阳同属一个城市。从古时长安与咸阳的关系可见一斑。西安和咸阳是中国地理距离最近的两个城市,两市相距25公里。同时西安市的绕城高速公路已修至咸阳市境内,机场从原西安桃园迁至咸阳。2006年9月,咸阳区号并入西安,与西安共同使用029区号。西咸一体化正在进程中。

秦:都城咸阳。阿房宫大部分面积在今西安市境内,兵马俑和秦陵在今西安市境内。秦的宗庙在渭河南岸,荆轲刺秦王,就发生在秦章台宫(后来的汉未央宫前殿);廉颇蔺相如,秦王坐章台。秦代宫殿布局还没有形成宫城、皇城和三大殿的布局。秦咸阳城地跨渭河南北。

汉:都城长安。汉长安是在秦咸阳遗址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史记》:“汉长安,秦咸阳也”,张衡《西京赋》云:西汉长安“乃览秦制,跨周法”,《三辅黄图·序》也云:“武昭,治咸阳,因以汉都”。《旧唐书地理志》说:“京师,故秦之咸阳,汉之长安也。”秦咸阳从惠文王以后,就不断向南扩展,在渭河以南修建了章台、兴乐宫、甘泉宫、信宫、阿房宫及七庙等建筑。刘邦夺得天下后,经娄敬、张良等的劝说,建都长安。修缮秦的兴乐宫而改为长乐宫,在秦章台基础上建未央宫。即汉长安城是在秦都咸阳基础上建立的,说明在都城选址上是汉承秦制的。汉朝宫阙均在今西安市汉城保护区内,位于北二环以北,而汉代的武帝文帝景帝陵墓,在今咸阳市境内。

唐:都城长安。宫城完全与今西安市重合,皇宫与今西安市明城墙重合。唐代帝王陵,如昭陵、乾陵等则大部分在今咸阳市境内。而在唐代,唐十八陵全部在京兆府的辖县内,乾陵是京兆府奉天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安和咸阳在1966—1971年为同一城市,1971年划为两市,西安为副省级,咸阳为地级。(原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