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市的历史沿革

浏览

武威市

武威市

武威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早在5000多年前这里就有人类活动。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骠骑大将军霍去病远征河西,击败匈奴,为彰其武功军威而得名。自汉武帝开辟河西四郡,历代王朝曾在这里设郡置府,东晋十六国时,前凉、后凉南凉北凉国和隋末的大凉政权先后在此建都,成为长安以西的大都会,中西交通的咽喉,丝绸之路的重镇,民族融合的熔炉。

历史文物

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绚丽的五凉文化、西夏文化、佛教文化和民族民间地域文化,名胜古迹众多,文化遗产丰富,是甘肃省的文物大市。现已普查清楚的文物保护单位543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8处,馆藏文物4.7万多件,其中国宝级文物3件,一级文物177件,二级文物346件,三级文758件,突出的特色是“一马”(铜奔马)、“一碑”(西夏碑)、“一寺”(白塔寺)、“一窟”(天梯山石窟)、“一塔”(罗什寺塔)、“一庙”(文庙)。铜奔马是中国旅游标志,被誉为“古典艺术品的最高峰”;西夏碑是独一无二的稀世珍宝,是我国研究西夏历史少有的实物资料;白塔寺是元代阔端太子与西藏佛教领袖萨班举行“凉州会盟”之地,是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的历史见证;天梯山石窟被称为中国“石窟之祖”,是我国早期石窟艺术的杰出代表;罗什寺塔是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讲经说法之地,鸠摩罗什被称为我国古代四大佛经翻译家之首,被誉为译经泰斗;文庙是全国三大孔庙之一,其规模“壮伟宏耀”,为“陇右学宫之冠”。同是还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处,省级自然保护区3处,雪域高原、绿洲风光和大漠戈壁等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交相辉映,具有较高的文化旅游价值。

文物分布

城北1公里的雷台汉墓为史称“天马行空”的东汉铜奔马及金、 铜、玉等231种器皿的出土处。城西北2.5公里有宋、元2代建的海藏寺、西凉皇娘娘台及齐家文化遗址,均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城南约40公里的天梯山石窟(又名大佛寺或天梯寺)始凿于北凉王沮渠蒙逊时期(401~432),北魏、隋、唐以至宋、元、明、清各代均有新建或重修。石窟群开凿在红砂岩陡崖上,今存3层26窟,其中有8窟内藏壁画和塑像。规模可与敦煌千佛洞、安西万佛峡相比。有高约30米的石雕大佛坐像,但头、臂、手等部分已遭破坏。山上原有广善寺,又名石窟寺

1959年因修建黄羊河水库,窟址属淹没区,除大佛像仍保留外,其余窟存佛像、汉藏写经及绢画等,已于1957年分别迁往甘肃省博物馆和中央文化部保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