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泉州泉港区界山镇的历史沿革

浏览

仙游县地理位置相近,山水相连,历史上通行莆仙话。 现在界山镇范围内的村历史上曾隶属于兴化府仙游县下区连江里(即今莆田市枫亭镇),讲的是莆仙方言,莆仙习俗——镇村的婚丧节庆的诸多繁文褥 节,还保留着浓厚的莆仙色彩。由于地理位置邻惠北,明万历年间,曾任湖广按察副使的惠安籍的李恺,把同在枫亭境内的岑兜、秀溪(今属涂岭镇)等与惠 安北边邻,便于管辖为名,提议把这些村从仙游县划出,划给惠安。尔后,李恺出面筹得一笔资金,把这些村买下,从此这七个村落计有10000多亩土地、几万多人,便划给惠安县,并把原先位于白水坑的惠仙两县界碑北移几公里到本来属于兴化府,现在属界山镇界山村的交界塘。 后界山划入南埔镇,1999年从南埔镇分出设立界山镇。据《莆田县志》、《枫亭志》载,那时上述七个村落虽划归惠安管辖,但这些村税粮在解放前仍然为枫亭负责、附近的镇的方言介于泉州话与莆仙话之间,由于两种方言片区的交叉同化融汇,部分莆仙话被泉州话同化而有泉州话的词汇,而形成独特的“头北话”或称“下路话”;而界山镇等镇,特别是相接枫亭的语言则仍然保留是莆仙腔还没有被泉州话完全同化——人称“顶路话”。由于界山一带和莆仙相接,交流频繁,不像泉州或漳州的其他地方不与莆仙直接相接或离莆仙距离很长,部分莆仙话得以保留还没有被泉州话完全同化。 2000年泉港区成立,从惠安划入泉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