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危地马拉城

浏览

危地马拉城位于危地马拉南部的萨卡特佩克斯省阿瓜斯火山与富埃戈火山之间的肥沃谷地内,距首都危地马拉西南40千米,曾是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地中最大的都市之一,也是当时势力范围延及整个中美洲的危地马拉王国执政者和总督居住的地方。旧危地马拉城在其鼎盛时期的人口达7万,城市富庶,其艺人和工匠誉满全美洲乃至西班牙。市内著名的殖民时期建筑有总督府、大教堂、司法楼和大学。1979年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今天美丽的旧危地马拉城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旧危地马拉城的原址创建于16世纪早期。建在海拔1500米以上,处在地震带内,它在1773年一场大地震中遭到了严重破坏,但它主要建筑的遗迹却保留了下来。这座城池格局的灵感来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在至少三个世纪之内汇集了大批气象庄严而风格华丽的建筑作品。

地震中不断重生的危地马拉

旧危地马拉城是1524年西班牙殖民者在卡克奇克尔印第安人旧都伊希姆切附近建立的,命名为圣地亚哥德洛斯卡瓦列罗斯(今安提瓜),建于海拔1500米的潘乔亚山谷,其位置靠近阿瓜和富埃戈(Fuego)火山顶峰。这个地区的中心受到地震的威胁。当时称危地马拉城。危地马拉都督辖区建立后,为其首府,因屡遭地震破坏,城址多次更易。1776年迁至拉埃尔米达,即危地马拉城现址,改称新危地马拉。

地震中重生的旧危地马拉城

这座城市曾遭受过多次地震。在历史上,几乎没有一个世纪该城不发生一次大地震。1586年,这座城市由于地震而变成废墟后,又进行了重建,沿着东西向和南北向的笔直街道,耸立着一座座教堂、修道院和宫殿。这些哥特式建筑与受意大利文艺复兴影响产生的各种风格的建筑浑然一体。1717年地震以后,人们曾设想将此城迁移他处,但后来却又顽固地做出了重建的决定。这时出现了巴洛克式和超巴洛克式建筑,出现了装饰华美的圆柱和半露柱,以及在灰泥饰面上勾画出的动植物图案。1751年,地震再次爆发,部分地摧毁了这座城市,一位目击者说:“两分钟内全城变成一片废墟,泉水也枯竭了。”随之而来的则是大火与鼠疫。根据国王的圣旨,一座新城在距安提瓜危地马拉不远的地方,即危地马拉城现址上拔地而起。1976年安提瓜危地马拉又一次遭受大地震。

由于1976年大地震,过去殖民时期的西班牙风格的建筑群已荡然无存。但说来也奇怪,那次地震几乎把所有高层建筑都毁为废墟,惟独安提瓜大教堂却完整地保存了下来。宗教信徒认为是上帝保佑,于是更加笃信天主,而科学家们则认为教堂是因建筑结构严谨而使它安然无恙。正因为双方争执不下,因而远方游客纷纷慕名前来参观这座教堂。

这座城市每次地震后虽被夷为平地,但许多体现西班牙建筑风格的房屋,特别是总督府在19世纪还是得到了重建。在1976年安提瓜危地马拉遭受地震严重破坏之前,危地马拉政府已经提出一项雄心勃勃的维修计划,尽力保护这个美丽却又不幸的城市的遗址。国际社会也立即作出反应。如今新的古建筑防震措施已在这里得到验证。

巴洛克风格的旧危地马拉城建筑 美丽又不幸的城市

旧危地马拉城位置在中美洲的中部,是闻名世界的巴洛克(Barroco Antigueno)艺术风格的诞生地,而且扩散到拉丁美洲。它输出宗教艺术作品到西班牙。作为殖民时代的总督府它显示了巴洛克时代美洲殖民城市的特征,体现了18世纪建筑整体卓越的典范。作为一个考古学地点,它精确的勾勒出过去年代日常生活的脉络。该地区的主要观光地有:阿蒂特兰湖、老首都旧危地马拉、古老的玛雅城市蒂卡尔和一些其它著名的城市如克萨尔特南戈和奇奇卡斯德南哥。

当阿尔沃拉杜的佩多被科特派遣到危地马拉建立首都圣地亚哥的时候,玛雅人已经顺从阿兹特克人的统治。三年以后,由于当地的暴力活动,西班牙人放弃了这座城市。1527年,首都重新建立在阿尔莫隆加。1541年城市被地震和火山喷发所摧毁。随后是一系列具有破坏力量的地震。1543年,Santiago de Mayor在现在的安提瓜危地马拉地方重新建设。

随后的岁月中,它成为港口总监办公活动中心,而且它的范围扩展到整个中美洲。安东尼利(Antonelli)勾勒出第一个都市规划。1590年,在另一次地震以后城市得到重建。在17世纪期间,城市的建筑汲取中世纪和文艺复兴的灵感建立起来。1717年的另一次地震导致一次建筑的繁荣。在这1775年西班牙当局决定重新建造危地马拉首都。朱安·包蒂斯塔·安东尼利(JuanBautista Antonelli)(他也负责卡塔纳赫、哈瓦那、圣胡安、波多黎各防御工事的设计)的计划是根据东西向四个基本点,设计互相垂直的网格。广场和安提瓜危地马拉的通道设计的十分精致,其设计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些特点。

这个具有50多公顷的小殖民城镇的建筑,景观最好的是18世纪的巴洛克教堂和修道院。城市的整体随着几次连续的地震而重新建设,城市拥有防御要塞的面貌,城墙是厚的的,塔楼是低的,非常有色彩。但是旧危地马拉城的独特之处也并不只在于它那装饰豪华的具有巴洛克风格的建筑,这种风格曾遍及整个美洲地区,也不在于该城所处的三座火山间的谷地多么肥沃富饶、风光绮丽,而在于它奇迹般地保留了18世纪的城市轮廓和城市结构。

城墙厚、塔楼低的旧危地马拉城 旅游宝典

危地马拉首都危地马拉城古迹名胜甚多,如著名的西班牙时代圣海梅大教堂,古代玛雅人建筑物卡明纳尔胡尤遗址等。玛雅遗址为著名的旅游胜地,被人们称为“玛雅文化的摇篮”。阿蒂特兰湖位于首都危地马拉城的西南部,该湖被认为是“当今世界上最美丽的火山湖”。附近为咖啡产区,有制革、木材加工、纺织、陶瓷、酿酒、水泥等工业。泛美公路枢纽。市内多殖民时期建筑,有大学,大教堂、博物馆等。山色壮丽,气候宜人,为旅游胜地。

美食:危地马拉居民的饮食习惯虽然受欧洲的影响,但仍是以玉米、小麦和大米为主食,喜欢面包、三明治等。当地盛产咖啡,人们每天都要喝咖啡,大多数人的午餐都要有一杯咖啡,当地人以午餐为正餐,晚餐一般在晚上8点以后才开始。

购物:危地马拉中央市场位于大教堂的后面,市场内排满了农产品、日用品及印地安人的手工艺品,物品充裕、堆积的很高,高到几乎可达天花板。市场内的街道复杂且深 入、狭窄,旅客徒步在此最须对随身携带的物品提高警觉。危地马拉当地特有的马雅民俗艺品、针织品、木制品、银饰、翡翠玉器等手工艺品及烧陶器皿等也是游客 经常购买的。

交通:危地马拉有2个国际机场,危地马拉城的拉.奥罗拉国际机场和佩藤市的圣塔.埃莱娜的国际机 场,危地马拉国际航空公司有通往中美洲各国、巴拿马多米尼加共和国、墨西哥、美国、西班牙、荷兰等国的航线。中国香港并无直航机到达危地马拉,可乘UA 经美国的航班,价钱约HK$11000。但因签证问题还是以陆路入境为佳,其中以伯利兹的口岸最多香港人选用。也可以从墨西哥的Palenque过境,需 转车乘船,价钱250墨西哥披索。

最佳旅游时间:热带与温带性气候,雨量充沛,但首都地处高原地带气候温暖舒适,五月至十月是雨季,而在海岸地区的雨季却很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