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污模式与源分离的基本思想

浏览

人粪尿含生活污水中的大部分有机物和绝大部分营养盐,传统的污水排放和处理模式是将人粪尿成百倍地稀释、输送,再消耗能量去去除(见图1)。污水中所含的氮磷等营养盐一部分随出水流失,一部分被降解或成为污泥的组成部分。由于混合废水的污泥成分复杂,难以将污泥作为农业营养源,所以这一模式影响了营养物质的有效利用。

 

建立在传统排水模式基础上的污水深度处理与再利用(中水回用模式,见图2),虽然可以通过替代使用自来水来达到节水的效果,但在系统能耗及营养盐回收循环方面并没有摆脱传统排水模式的缺陷。。

 

 

近十年来兴起的源分离理念主要体现在将高浓度的人粪尿与其他杂排水分离,从人粪尿中回收能量和资源。不含人粪尿的杂排水与混合污水排放相比,由于不含冲厕水,其总量可减少1/3~1/2,又由于污染负荷已经大大降低,可以用远低于传统水处理厂所需的能量投入与资金投入得到净化和分散的再利用效果(可作为地表景观水、绿化用水、生态水等),同时还可以减少甚至避免耗资巨大的污水下水管道进行长距离输送(见图3)。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