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利多销

薄利多销,单个产品或商品赢利少,靠售出数量很大赚钱。

薄利多销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bó lì duō xiāo
成语简拼
BLDX
常用程度
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
薄利多銷
成语英文
small profits but quick turnover
成语日文
薄利多売(はくりたばい)
成语法文
petit profit mais roulement rapide
成语德文
weniger Gewinn,mehr Umsatz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单个产品或商品赢利少,靠售出数量很大赚钱。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生意方面

相关成语

反义词

囤积居奇

成语用法

成语造句

(1)打开本子,上面赫然是“薄利多销”几个大字。

(2)里则一中的丘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薄利多销”。

(3)丘哥哥给馨语和甜茹介绍了“薄利多销”的历史典故

(4)我们采取薄利多销的营销方式。

(5)小赫写不出成语“薄利多销”的拼音。

(6)小红不会写成语“薄利多销”的最后一个字。

(7)货真价实、笃守信誉,让利顾客,薄利多销。

(8)在去东塔公园之前,束老师给梦姝和金慧讲解了『薄利多销』的典故。

分字解释

薄利

薄利:[bólì] 利润很少,生产和销售所赢利不多。

薄:bó 1、<名>草木丛生的地方。《涉江》:『露申辛夷,死林薄兮。』2、<形>(今读báo)厚度小,与『厚』相对。《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狐裘不暖锦衾薄。』3、<形>微少;微薄;浅薄。《孔雀东南飞》:『儿已薄禄相。』《促织》:『不终岁,薄产累尽。』《陈情表》:『门衰祚薄,晚有儿息。』4、<动>减轻。晁错《论贵粟疏》:『薄赋敛,广畜积。』5、<形>(今读báo)贫瘠。白居易杜陵叟》:『岁种薄田一顷余。』6、<动>鄙薄;轻视。《出师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7、<动>通『迫』,迫近,靠近。《涉江》:『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陈情表》:『日薄西山,气息奄奄。』8、<动>通『迫』,附着,混杂。《狱中杂记》:『与饮食之所相薄。』bò薄荷,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叶可入药,有清凉香味。

利:lì 1、<形>锋利;锐利。与『钝』相对。《劝学》:『金就砺则利。』2、<名>利益;好处。与『害』相对。《捕蛇者说》:『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又] <名意动>以……为利。《伤仲永》:『父利其然也,日板仲永环谒于邑人。』3、<动>有利;得利。《苦斋记》:『良药苦口利于病。』4、<形>顺利。《赤壁之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5、<动>盈利;取利。《冯谖客孟尝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又] <名>盈利之物。《促织》:『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6、<名>有利的条件、时机、形势等。《子鱼论战》:『三军以利用也。』《过秦论》:『因利乘便,宰割天下。』7、<名>胜利。《孙膑减灶》:『兵法,百里而趋利者蹶上将。』8、<名>物资;物产。《隆中对》:『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

多:duō 1、<形>数量大。《登泰山记》:『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论语>十则》:『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2、<副>多多地;大量地。《岳阳楼记》:『迁客骚人,多会于此。』《三峡》:『绝巘多生怪柏。』3、<动>称赞;赞美。《五蠹》:『故传天下而不足多也。』《汉书·霍光传》:『众庶莫不多光。』4、<副>只;仅仅。《论语·子张》:『多见其不知量也。』

销:xiāo 1、<动>熔化金属。《过秦论》:『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2、<动>消减;消散;消失。《滕王阁序》:『云销雨霁,彩彻区明。』[销落] 哀落;散落。

薄:《申集上》《草字部》《唐韵》傍各切,音泊。林薄也。《楚辞注》林草不交错曰薄。《扬雄·甘泉赋》列新雉于林薄。〈注〉草丛生曰薄。又帘也。《礼·曲礼》帷薄之外不趋。《史记·周勃世家》勃以织薄曲为生。《索隐曰》织蚕薄也。又厚薄。又少也。《诗·周南》薄澣我衣。又聊也。《诗·周南》薄言采之。又轻也。《前汉·董仲舒传》愍世俗之靡薄。又嫌也。《前汉·张安世传》薄朕忘故。又《扬子·方言》勉也。秦晋曰钊,或曰薄。故其鄙语曰薄努,犹勉努也。又《博雅》薉也。又集也。《司马相如·上林赋》奄薄水渚。又《史记·苏秦传》心摇摇如悬旌,而无所终薄。又被也。《书·益稷》外薄四海。又水名。《山海经》虫尾之山,薄水出焉。又姓。《史记·外戚世家》薄太后父,吴人,姓薄氏。又亭名。《后汉·郡国志》荥阳有薄亭。又草名。薄荷,见荷字注。又通亳。《礼·郊特牲》薄社北牖。〈注〉殷社。《荀子·议兵篇》汤以薄,武以镐。又迫各切,音博。廹也。《易·说卦传》雷风相薄。《左传·僖二十四年》薄而观之。又迫晚曰薄暮。又侵也。《荀子·天论篇》寒暑未薄而疾。又匹各切,音粕。《诗·齐风》载驱薄薄。〈传〉疾驱声也。又薄革切,同欂。壁柱也。《尔雅·释宫》屋上薄谓之筄。又《唐韵古音》读蒲。〈书〉序:成王既践奄,将迁其君於蒲姑。《左传》《史记》作薄姑。考证:(《荀子·天伦篇》寒暑未薄而疾。)谨照原书改天论篇。

利:《子集下》《刀字部》《唐韵》《集韵》《韵会》力至切《正韵》力地切,□音詈。《说文》銛也。从刀和,然后利,从和省。易利者,义之和也。《前汉·鼂错传》兵不完利,与空手同。又《广韵》吉也,宜也。《易·贲卦》利有攸往。又私利也。《庄子·骈拇篇》小人以身殉利。又《礼·坊记》先财而后礼,则民利。〈注〉利犹贪也。又《前汉·高帝纪》徙齐楚大族五姓关中,与利田宅。〈注〉师古曰:利谓便好也。又《周礼·冬官考工记》轴有三理,三者以为利也。〈注〉利,滑密也。又州名。《韵会》巴蜀地。晋西益州,梁改利州。又姓。《韵会》汉有利乾,为中山相。又《韵补》叶音棃。《古乐府》雨雪霏霏雀劳利,长觜饱满短觜饥。

多:《丑集下》《夕字部》《广韵》《正韵》得何切《集韵》《韵会》当何切,□朵平声。《尔雅·释诂》衆[音zhòng]也。《诗·小雅》谋夫孔多。《增韵》不少也。《易·谦卦象传》君子以裒多益寡。《礼·表记》取数多者,仁也。又胜也。《礼·檀弓》曾子曰:多矣乎予出祖者。〈注〉曾子闻子游丧事有进无退之言,以为胜于已之所说出祖也。《史记·高帝纪》臣之业所就,孰与仲多。又刻求也。《左传·僖七年》后之人将求多于汝,汝必不免。又称美也。《前汉·袁盎传》诸公闻之皆多盎。《后汉·冯异传》诸将皆言愿属大树将军,帝以此多之。又战功曰多,见《周礼·夏官·司勲》。又荒俗呼父为阿多。《唐书·德宗纪》正元六年,回纥可汗谢其次相曰:惟仰食于阿多。又姓。汉多军,多卯,宋多岳。又梵语吃栗多,华言贱人。底栗多,华言畜生。又树名。贝多树,出摩伽陀国,长六七丈,冬不凋,见《酉阳亲俎》。又南印建那补罗国北有多罗树,株三十余里,其叶长广,其色光润,诸国书写采用之。见《西域记》。又叶都牢切,音刀。《苏辙·巫山庙诗》归来无恙无以报,山下麦熟可作醪。神君尊贵岂待我,再拜长跪神所多。又《诗·鲁颂》享以騂牺,是飨是宜,降福既多。《正字通》朱传,牺,虚宜虚何二反,宜,牛奇牛多二反,多,章移当何二反。字汇专叶音趋,不知诗有二反也。○按朱子意,若从上虚宜切之牺,牛奇切之宜,则当何切之多宜叶章移切,音赀。若从下多字叶,则牺叶虚何切,音呵,宜叶牛多切,音哦。一在支韵止摄,一在歌韵果摄,《字汇》叶逡须切,音趋,错入虞韵遇摄,《正字通》讥《字汇》不知二反,殊不知其错入虞韵,幷[同并]不知一反也。《说文》多,重也,从重夕。夕者,相绎也,故为多。重夕为多,重日为曡。考证:(《礼·坊记》取数多者,仁也。)谨照原书坊记改表记。(《左传·僖七年》后之人必求多于汝。)谨照原文必求改将求。

销:《戌集上》《金字部》《唐韵》相邀切《集韵》《韵会》思邀切,□音宵。《说文》铄金也。《史记·秦始皇纪》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又释也,尽也。《前汉·邹阳传》积毁销骨。《王勃·滕王阁序》虹销雨霁。《杜甫诗》金吼霜钟彻,花催蜡炬销。又《礼·乐记》礼减而不进则销。〈注〉销,音消。言不自进,则礼道销衰也。又《庄子·则阳篇》其声销。〈注〉销,音消。小也。又《张协·七命》销踰羊头。〈注〉销,生铁也。《淮南子·修务训》羊头之销。〈注〉羊头之销,白羊子刀。又姓。《山海经》帝鸿生白民,白民销姓。又《释名》锸或曰销。销,削也。能有所穿削也。《淮南子·齐俗训》剞劂销锯。〈注〉销,音削。又通作消。《周礼·冬官考工记·栗氏为量攺煎金锡则不耗注》消湅之精,不复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