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巾长袍

方巾长袍,方形头巾,长袍子。古代儒生的装束。指儒生。

方巾长袍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fāng jīn cháng páo
成语简拼
FJCP
常用程度
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
方巾長袍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方形头巾,长袍子。古代儒生的装束。指儒生。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口语

相关成语

近义词

方领圆冠、方巾阔服

成语用法

成语造句

(1)贝贝写不出成语“方巾长袍”的拼音。

(2)草稿本的第三页赫然是“方巾长袍”几个大字。

(3)贵阳宏志学校的其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方巾长袍”。

(4)牛牛不会写成语“方巾长袍”的最后一个字。

(5)子童叔叔给倩彤和英莉讲述了“方巾长袍”的成语故事。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鲁迅《病后杂谈之余》:『国画呢,方巾长袍,或短褐椎髻,从没有见过一条我所记得的辫子。』

分字解释

方:fāng 1、<名>两船相并,也指并排竹木做成的筏。《诗经·谷风》:『就其深矣,方之舟之。』2、<名>方形,与『圆』相对。《促织》:『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颈。』3、<形>正直。《屈原列传》:『方正之不容也。』4、<名>方向;方位。《赤壁赋》:『不知东方之既白。』5、<名>区域;地方。《<论语>六则》:『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6、<名>方圆;周围。《归园田居》:『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7、<动>比拟;相比。《察变》:『则三古以还年代方之,犹瀼渴之水。』8、<名>方法;计策。《赤壁之战》:『以鲁肃为赞军校尉,助画方略。』9、<道理;礼义>《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比及三年,可使有勇,旦知方也。』《秋水》:『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10、<名>药方;单方。《林黛玉进贾府》:『请了多少名医修方配药,皆不见效。』11、<介>当;在。《伶官传序》:『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12、<副>才;刚刚。《雁荡山》:『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左忠毅公逸事》:『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13、<副>正;正在。《荆轲刺秦王》:『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14、<副>将要;就要。《涉汇》:『吾方高驰而不欧。』15、<动>纵横;方圆。《邹忌讽齐王纳谏》:『今齐之地方千里。』[方技] 指医、卜、星、相之术.[方士] 方术之士,指古代从事仙、炼丹等迷信活动的人。[方夏] 中国。[方舆] 1.指地,古代以为天圆地方,又有天为盖。2.指天下。

巾:jīn 1、<名>手巾;面巾;擦拭用的布帛。《杜少府之任蜀州》:『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2、<名>头巾;覆盖头或缠束头发的织物。《念奴娇·赤壁怀古》:『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3、<动>覆盖;包裹。《庄子·天运》:『夫刍狗之未陈也,盛以箧衍,巾以文绣。』4、<名>古代快信写在帛巾上,因代指快信。《与妻书》:『巾短情长,所未尽者,尚有万千。』[巾车] (1)有帏幕遮围的车。(2)官名。[巾帻] 幅巾制的帽子。

长:cháng 1、<形>长,与『短』相对。《劝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谏太宗十思疏》:『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2、<形>高;高大。《公输》:『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3、<形>长久;久远。《庄子·秋水》:『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石壕吏》:『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4、<形>广;广阔。《柳毅传》:『长天茫茫,信耗莫通。』《岳阳楼记》:『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5、<动>擅长。《冯婉贞》:『莫如以吾所长攻敌所短。』6、<副>经常。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zhǎng 1、<动>生长。《采草药》:『用叶者取叶初长足时。』[又] <动使动>使……生长;扶养;抚育。晃错《论贵粟疏》:『养孤长幼在其中。』2、<动>增长;滋长。《赤壁赋》:『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论积贮疏》:『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3、<形>年纪大;辈分高。《师说》:『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4、<形>排行第一。《屈原列传》:『长子顷襄王立,以其北子兰为令尹。』5、<名>兄;哥哥。常『兄长』、『长兄』连用。《木兰诗》:『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6、<名>首领;头领。《陈涉世家》:『陈涉、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又] 做……首领;当头领。《记王忠肃公翱事》:『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长才] 高才,英才。[长跪] 直身而跪。古人席地而坐,坐时两膝据地以臀部著足跟。跪则伸直腰股,以示庄重。《后汉书·李善传》:『有事则长请白,然后行之。』[长世] 绵续久存。[长亭] 秦汉时十里修亭,谓之长亭,供往来的人休憩。也是送别的地方。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晚,骤雨初歇。』[长君] 1.古称年长之君主。2.称别人长兄。[长吏] 1.吏秩之尊者。2.泛指上级官长。白居易《赠友》诗之四:『长久于政,然后风教敦。』[长者] 1.年纪大,辈分高的人。2.性行谨厚、有德望的人。《史记·魏公子列传》:『市人皆以赢为小人,而以公子为长,能下士也。』

袍:páo(袍儿)中式的长衣服:皮袍;棉袍儿;长袍;旗袍儿。也叫袍子。

方:《卯集下·方字部》《唐韵》府良切《集韵》《韵会》分房切,□音芳。《说文》倂船也。象两舟省总头形。或从水作汸。《诗·周南》江之永矣,不可方思。〈传〉方,泭也。《释文》小筏曰泭。《尔雅·释水》大夫方舟。〈注〉倂两船。《史记·郦食其传》方船而下。〈注〉谓□船也。又《易·坤卦》六二直方大。〈注〉地体安静,是其方也。《周礼·冬官考工记》圜者中规,方者中矩。《淮南子·天文训》天道曰圆,地道曰方。方者主幽,圆者主明。又《易·观卦》君子以省方观民设敎。〈疏〉省视万方。《诗·大雅》监观四方。《周礼·天官·冢宰》辨方正位。〈注〉别四方。《释文》视日景,以别东西南北四方,使有分别也。《礼·内则》敎之数与方名。〈注〉方名,如东西也。又《易·未济》君子以慎辨物居方。〈疏〉各居其方,皆得安其所。《诗·大雅》万邦之方,下民之王。〈笺〉方,犹向也。〈疏〉诸言方者,皆谓居在他所,人向望之,故云:方,犹向也。又道也。《易·恒卦》君子以立不易方。〈注〉方,犹道也。《礼·乐记》乐行而民乡方。〈注〉方,犹道也。又《易·复卦》后不省方。〈注〉方,犹事。〈疏〉不省视其方事也。又术也,法也。《易·系辞》方以类聚。〈疏〉方谓法术性行。《左传·昭二十九年》官修其方。〈注〉方,法术。又放也。《书·尧典》方命圯族。《释文》方,放也。又有之也。《诗·召南》维鹊有巢,维鸠方之。〈传〉方,有之也。又今也。《诗·秦风》方何为期。〈笺〉方今以何时为还期。《庄子·天地篇》方且本身而异形。〈注〉凡言方且者,言方将有所为也。又谷始生未实也。《诗·小雅》既方既皁。〈笺〉方,房也。谓孚甲始生而未合时也。又倂也。《仪礼·乡射礼》不方足。〈注〉方,犹倂也。又旁出也。《仪礼·大射礼》左右曰方。〈注〉方,旁出也。又板也。《仪礼·聘礼》不及百名,书於方。〈注〉方,板也。《礼·中庸》布在方策。〈注〉方,板也。策,□也。又常也。《礼·檀弓》左右就养无方。〈注〉方,犹常也。又文也。《礼·乐记》变成方谓之音。〈注〉方,犹文章也。又义之宜也。《左传·隐三年》臣闻爱子,敎之以义方。又《闵二年》授方任能。〈注〉方百事之宜也。又比方也。《论语》子贡方人。《何晏注》比方人也。又《博雅》方,大也,正也。又祭名。《诗·小雅》以社以方。〈传〉迎四方气於郊也。又地名。《诗·小雅》侵镐及方。〈注〉镐,方,皆北方地名。又姓。《诗·小雅》方叔涖止。〈传〉方叔,卿士也。又官名。《周礼·夏官·司马》职方氏,土方氏,怀方氏,合方氏,训方氏,形方氏。《前汉·朱云传注》尚方,少府之属官也,作供御器物。又医方。《史记·扁鹊传》乃悉取其禁方书,尽与扁鹊。《前汉·郊祀志》少君者,故深泽侯人主方。〈注〉侯家人主方药也。又《广韵》《集韵》□符方切,音房。方与,县名。《前汉·高帝纪》沛公攻胡陵方与。〈注〉音房预,属山阳郡。又《集韵》蒲光切,音旁。彷或作方。《前汉·扬雄传》方皇於西清。〈注〉方皇,犹彷徨也。又文纺切。蝄[音wǎng]或作方。《周礼·夏官·方相氏》敺[音qū]方良。〈注〉方良,罔两也。木石之怪夔罔两。《张衡·东京赋》脑方良。〈注〉方良,草泽之神也。○按《说文》作蝄[音wǎng]蜽。又《集韵》甫两切,音仿。效也。又《韵补》叶肤容切《道藏·左夫人歌》腾跃云景辕,浮观霞上空。霄軿纵横舞,紫盖记灵方。

巾:《寅集中·巾字部》《集韵》《韵会》《正韵》□居银切,音□。《说文》佩巾也。《礼·内则》盥卒授巾。〈注〉巾以帨手。又《正韵》蒙首衣也。《玉篇》佩巾,本以拭物,后人着之於头。《急就篇注》巾者,一幅之巾,所以裹头也。《扬子·方言》覆结,谓之帻巾。《释名》巾,谨也。二十成人,士冠庶人巾,当自谨修於四敎也。又《正韵》羃也。《周语》静其巾羃。〈注〉巾羃,所以覆尊彝。又被巾。《扬子·方言》帍裱谓之被巾。〈注〉妇人领巾也。又《类篇》衣也。《周礼·春官》巾车。〈注〉巾犹衣也。〈疏〉谓玉金象革衣饰其车,故训巾犹衣也。又《正韵》帉也。《说文》楚谓大巾曰□。又《扬子·方言》蔽厀,魏宋南楚之间谓之巨巾。又《急就篇注》巾,一曰裹足之巾,若今裒足布也。又巾车,官名。《周礼·春官·巾车注》巾车,车官之长。又《五音集韵》姜螼切,音卺,饰也。又《集韵》《类篇》□香靳切,音焮。义同。

长:《戌集上·长字部》《唐韵》《集韵》直良切《正韵》仲良切,□音场。《增韵》短之对也。《孟子》今交九尺四寸以长。《前汉·田横传》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又久也。《诗·商颂》濬哲维商,长发其祥。〈笺〉长,犹久也。《老子·道德经》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又远也。《诗·鲁颂》顺彼长道,屈此羣丑。〈笺〉长,远也。《古诗》道路阻且长。又常也。《陶潜·归去来辞》门虽设而长关。《李商隐诗》风云长为护储胥。又大也。《世说新语补》愿乗[音chéng]长风,破万里浪。又善也。《晋书·乐广传》论人必先称其所长。《唐书·韩琬传》文艺优长。又《博雅》长,挟也。又《吴语》孤敢不顺从君命,长弟许诺。〈注〉长弟,犹云先后也。又星名。《博雅》太白谓之长庚。《诗·小雅》东有启明,西有长庚。〈传〉日旦出,谓明星为启明。日既入,谓明星为长庚。又宫名。《班固·西都赋》北弥明光而亘长乐。《谢朓·怨情诗》掖庭聘绝国,长门失欢宴。〈注〉长门,汉□皇后所居。又地名。《玉海》长安,本关中地,西汉建都于此,后因谓天子所都为长安。又山名。《说林》公见东阳长山,曰:何其坦迤。《金史·礼志》有司言,长白山在兴王之地,礼合尊崇。又国名。《山海经》有盐长之国。又兽名。《山海经》有兽焉,其状如禺,而四耳,其名长右。又草名。《尔雅·释草》长楚,铫芅。〈疏〉长楚,一名铫芅。又姓。《左传·僖二十八年》甯子先长牂守门。〈注〉长牂,卫大夫。又仲长,复姓。又长乗[音chéng],神名。《山海经·郭璞赞》九德之气,是生长乗[音chéng]。人状犳尾,其神则凝。妙物自潜,世无得称。又《韵会》《正韵》□展两切,音掌。孟也。《易·乾卦》元者,善之长也。〈疏〉元为施生之宗,故言元者善之长也。《战国策》君长齐奚以薛为。〈注〉长,雄长之长。又齿高也。《书·伊训》立爱惟亲,立敬惟长。《礼·曲礼》年长以倍,则父事之。十年以长,则兄事之。五年以长,则肩随之。又位高也。《书·益稷》外薄四海,咸建五长。〈传〉言至海诸侯五国,立贤者一人为方伯,谓之五长,以相统治。《释文》五长,衆[音zhòng]官之长。又《周礼·天官·大宰》乃施则于都鄙,而建其长。〈注〉长谓公卿大夫,王子弟之食采邑者。又进也。《易·泰卦》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又生长也。《孟子》苟得其养,无物不长。又长养之也。《前汉·董仲舒传》阳常居大夏,而以生育养长为事。又《诗·大雅》克明克类,克长克君。〈笺〉敎诲不倦曰长。又官名。《左传·襄十一年》秦庶长鲍庶长武帅师伐晋,以救郑。〈注〉庶长,秦爵也。又县名。《左传·襄十八年》夏,晋人执卫行人石买于长子。〈注〉长子县,属上党郡。又《集韵》《韵会》《正韵》□直亮切,音仗。《集韵》度长短曰长。又《集韵》余也。《正韵》多也,宂也,剩也。《论语》长一身有半。《世说新语》平生无长物。《陆机·文赋》故无取乎宂长。又《正韵》知亮切,音障。增盛也。《韩愈诗》得时方长王。考证:(《杜甫诗》风云长为护储胥。)谨按筹笔驿诗为李商隐作。杜甫改李商隐。(《周礼·大冢宰》乃施则于都鄙,而建其长。)谨照原书大冢宰改大宰。

袍:《申集下·衣字部》《唐韵》薄褎切《集韵》《韵会》蒲褎切,□音軳。《广韵》长襦也。《释名》袍,丈夫着下至跗者也。袍,苞也。苞,内衣也。妇人以绦作衣裳,上下连,四起施缘,亦曰袍,义亦然也。《后汉·舆服志》袍者,或曰周公抱成王宴居,故施袍。又《尔雅·释言》襺也。《礼·玉藻》纩为襺,縕为袍。《论语》衣敝縕袍。又衣前襟。《公羊传·哀十四年》反袂拭面涕沾袍。又《礼·丧大记》袍必有表。〈注〉亵衣。又《韵补》蒲侯切,叶音抔。《诗·秦风》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又《集韵》薄报切,音暴。《类篇》同袌。或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