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治头

头痛治头,指针对疼痛部位医治,不追究病因。比喻做事缺乏通盘计划,被动应付,不从根本上彻底的解决。

头痛治头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tóu tòng zhì tóu
成语简拼
TTZT
常用程度
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
頭痛治頭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指针对疼痛部位医治,不追究病因。比喻做事缺乏通盘计划,被动应付,不从根本上彻底的解决。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相关成语

近义词

头痛灸头,脚痛灸脚、头痛治头,足痛治足

成语用法

成语造句

(1)草稿本的第二页赫然是“头痛治头,足痛治足”几个大字。

(2)慧慧写不出成语“头痛治头,足痛治足”,因此语文考试才考了98分。

(3)竞西叔叔给易飞和聆珊讲了“头痛治头,足痛治足”的历史故事。

(4)那拉提镇一中的国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头痛治头,足痛治足”。

(5)小格不会写成语“头痛治头,足痛治足”的最后一个字。

(6)打开练习本,第二页赫然是“头痛治头”几个大字。

(7)恒瑞哥哥给钰滢和恋蒂介绍了“头痛治头”的成语典故。

(8)桥头光明学校的蔚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头痛治头”。

(9)在去夏邑县车站镇第二初级中学的巴士上,之乐大哥哥给瑜亭和逸影讲述了『头痛治头』的历史典故

(10)在去江西省恒丰企业集团中学的车上,藩玉大哥哥给筱宠和仲红介绍了『头痛治头,足痛治足』的历史典故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明·张居正《与张心斋计不许东虏款贡》:『语曰:「头痛治头,足痛治足」。今虏祸方中于辽,辽以一镇当全虏之势,病在足之时矣。』

分字解释

头痛

头痛:[tóutòng] (1)凡整个头部以及头的前、后、偏侧部的疼痛,总称头痛。(2)比喻感到厌烦或为难。这件事令人头痛。

头:、tou(1)(头儿)名词后缀。a)接于名词性词根:木头;石头;骨头;舌头;罐头;尺头;苗头。b)接于动词词根:念头;扣头;饶头;接头儿;看头儿;听头儿。c)接于形容词词根:有准头;尝了甜头儿。(2)方位词后缀:上头;下头;前头;后头;里头;外头。、tóu(1)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2)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剃头;留头;梳头;平头;分头。(3)(头儿)物体的顶端或末梢:山头;笔头儿;中间粗,两头儿细。(4)(头儿)事情的起点或终点:话头儿;提个头儿;这样一条线一条线地,织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儿呀!(5)(头儿)物品的残余部分:布头儿;蜡头儿;铅笔头儿。(6)(头儿)头目。(7)(头儿)方面:他们是一头儿的;心挂两头。(8)第一:头等;头号。(9)领头的;次序居先的:头车;头马;头羊。(10)用在数量词前面,表示次序在前的:头趟;头一遍;头半本;头几个;头三天(=前面的三天)。(11)<方>用在『年』或『天』前面,表示时间在先的:头年(=去年或上一年);头天(上一天);头两年(=去年和前年,或某年以前的两年);头三天(=昨天、前天和大前天,或某天以前的三天)。(12)临;接近:头五点就得动身;头鸡叫我就起来了;头吃饭要洗手。(13)用在某两个数字之间,表示约数,兼表数目不大:十头八块;三头五百。(11)量词。a)用于牛、驴、骡、羊等家畜:一头牛;两头驴。b)用于蒜:一头蒜。

痛:tòng 1、<形>疼痛。《扁鹊见蔡桓公》:『居五日,桓侯体痛。』2、<形>悲痛;悲哀。《<指南录>后序》:『痛定思痛,痛何如哉。』3、<形>痛心。《出师表》:『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4、<形>痛恨;怨恨。《五人墓碑记》:『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5、<副>痛快地;尽情地。《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

治:zhì 1、<动>治理。《论积贮疏》:『民不足而可治者,自下及今未之尝闻。』2、<动>惩处。《出师表》:『不效则治臣之罪。』3、<动>医治。《扁鹊见蔡桓公》:『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4、<动>建造。《西门豹治邺》:『为治斋宫河上。』5、<动>整理;备办。《冯谖客孟尝君》:『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6、<动>训练。《左忠毅公逸事》:『史公治兵,往来桐城。』7、<动>对付;抵御。《赤壁之战》:『同心一意,共治曹操。』8、<动>处理。《苏武传》:『单于使卫律治其事。』9、<动>讲求;研究。《齐桓晋文之事》:『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10、<名>地方政府所在地。《过小孤山大孤山》:『州治德化县,即唐之浔阳县。』11、<形>治理得好;太平。《屈原列传》:『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治具] (1)置办酒食。(2)治国措施。[治剧] 处理难办的事情。[治世] 治理得好的时代,太平盛世。[治严] [治装] 均为整理行装。

头:《戌集下·页字部》《唐韵》度侯切《集韵》《韵会》《正韵》徒侯切,□音投。《说文》首也。《礼·玉藻》头容直。《释名》头,独也,於体高而独也。又古者谓一人为一头。《春秋元命苞》十纪,其一曰九头纪,即人皇氏。人皇兄弟九人故也。又《仪礼·士相见礼》贽,冬用雉,夏用腒,左头奉之。〈注〉头,阳也。〈疏〉执禽者左首。雉以不可生服,故杀之。虽死犹尚左,以从阳也。又人名。《左传·僖二十四年》晋侯之竖头须,守藏者也。〈注〉竖,小吏,名头须。又药名。《本草纲目》百头,贯衆[音zhòng]也。一名鸱头。《陶弘景曰》叶似大蕨,毛芒似老鸱头。又《唐韵》《正韵》古音徒。《古诗》东方千余骑,夫壻居上头。何用识夫壻,白马从骊驹。《延寿·鲁灵光殿赋》上纪开辟,邃古之初。五龙比翼,人皇九头。又与兜通。《山海经》讙头国。〈注〉讙兜,尧臣,有罪投南海而死,帝怜之,使其子居南海而祠之。《博物志》作讙兜国。考证:(《广韵》《正韵》古音徒。)谨按广韵正韵无此音。查系唐韵正文。今改广韵正韵为唐韵正韵。

痛:《午集中·疒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他贡切,音□。《说文》病也。《内经》有举痛论。又《增韵》楚也。疼也。《易·说卦》坎为耳痛。《后汉·邓皇后纪》后曰:非不痛也,难伤老人意,故忍之耳。又《玉篇》伤也。《左传·成十三年》斯是用痛心疾首。《前汉·楚元王传》言多痛切,发於至诚。《史记·秦本纪》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於心。又《字汇补》甚也。《前汉·食货志》以稽市物痛腾跃。又凡事尽力为之者,皆曰痛。《世说新语》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又姓。《姓谱》本盛国后,实姬姓也。周穆王嬖宠盛姬早卒,穆王哀痛不已,遂改其族,谓之痛氏。

治:《巳集上·水字部》(古文)乿《唐韵》直之切《集韵》《韵会》澄之切《正韵》陈知切,□音持。水名。《说文》水,出东莱曲城阳丘山,南入海。又水,出泰山。《前汉·地理志》泰山郡南武阳冠石山,治水所出,南至下邳入泗。又《集韵》汤来切,音胎。水名。水出鴈门郡。《前汉·地理志》鴈门郡阴馆累头山,治水所出,东至泉州入海。又理也。《周礼·天官》大宰以九职任万民,七日嫔妇,化治丝枲。又盈之切,音怡。义同。又《广韵》《集韵》《韵会》直利切《正韵》直意切,□音穉。亦理也。《荀子·修身篇》少而理曰治。又□习也。《周礼·春官·大宗伯》治其大礼。又校也。《战国策》皆无敢与赵治。又有所求乞也。《周礼·地官·旅师》凡新甿之治,皆听之。又监督也。《周礼·地官·乡师》用役则帅其民而至,遂治之。又听狱之成辞亦曰治。《周礼·秋官·方士》凡都家之士所上治,则主之。〈注〉所上治,谓狱讼之小事,不附罪者也。又才多亦曰治。《左传·庄九年》鲍叔曰:管夷吾治于高傒,使相可也。〈注〉言管仲治理政事之才多于敬仲。又道家静室曰治。《六朝诗话》送谢灵运於杜治,犹今之宫观也。又所都之处曰治。《前汉·田儋传》更王胶东,治即墨。〈注〉治,谓都之也。又州郡所驻曰治,如蜀刺史曰治成都,扬刺史曰治会稽。《毛氏韵增》治字本平声,修治字借为去声,经典释文治字平声皆无音,假借治道平治字,□直吏切。考证:(《周礼·春官·大宗伯》治其大体。)谨照原文体改大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