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穿三叶

杨穿三叶,原指射技高超。也比喻兄弟三人相继科举及第。

杨穿三叶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yáng chuān sān yè
成语注音
ㄧㄤˊ ㄔㄨㄢ ㄙㄢ ㄧㄜˋ
成语简拼
YCSY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复杂式成语
常用程度
生僻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
楊穿三葉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原指射技高超。也比喻兄弟三人相继科举及第。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用法

成语示例

(1)唐·白居易《喜敏中及第偶示所怀》诗:『自知群从为儒少,岂料词场中第频。桂折一枝先许我,杨穿三叶尽惊人。』

成语造句

(1)草稿本的第二页写着“杨穿三叶”几个大字。

(2)成语杨穿三叶的形成和名人有关。

(3)城北区山川学校的相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杨穿三叶”。

(4)杰杰写不出成语“杨穿三叶”的拼音。

(5)琪搏叔叔给国彤和会晤讲了“杨穿三叶”的历史故事。

(6)小都不会写成语“杨穿三叶”的最后一个字。

(7)唐·白居易《喜敏中及第偶示所怀》诗:『自知群从为儒少,岂料词场中第频。桂折一枝先许我,杨穿三叶尽惊人。』。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战国策·西周策》:『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

分字解释

杨:yáng(1)杨树,落叶乔木,叶子互生,卵形或卵状披针形,柔荑花序,种类很多,有银白杨毛白杨、小叶杨等。(2)姓。

穿

穿:chuān 1、<动>穿透,突破。《赤壁之战》:『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2、<动>凿,掘。《察传》:『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3、<动>通过,经过。《登泰山记》:『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4、<动>贯串。《孔雀东南飞》:『赍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5、<形>破,破损。《五柳先生传》:『短褐穿结,箪瓢屡空。』6、<动>穿戴。《[般涉调] 哨遍·高祖还乡》:『拿着些不曾见的器仗,穿着些大作怪衣服。』7、<名>洞,孔。《宋书·刘秀之传》:『柱有一穿。』[穿鼻] 1.听命于人,如牛鼻之穿绳而不能自主。2.古代某些地区少数民族的习俗。《梁书·武帝纪上》:『徐孝嗣才非柱石,听人穿。』[穿穴] 1.洞穴。2.强求其通。[穿杨] 《战国策·西周策》载:『楚国的养由基善于射箭,能够在百步之外射穿杨柳的叶子。后人以『穿杨』比喻文章技艺能够得到世人的承认。唐彦谦《送樊琯司业还朝》:『惬心频拾芥,应手屡穿。』[穿逾] 穿壁翻墙。[穿凿] 1.凿通。王充《论衡·答佞》:『穿垣墙,狸步鼠窃,莫知谓谁。』2.牵强附会。任意牵合意义,强求其通。《论衡·奇怪》:『儒生穿,因造禹、契逆生之说。』

三:sān 1、<数>三;第三。2、<数>再三;多次;多(年)。《硕鼠》:『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鸿门宴》:『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三尺] (1)剑。剑长约三尺,所以这样称。(2)法律。古代把法律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所以用『三尺』代称法律。[三辅] 汉代治理京畿地区三个行政长官的合称,也指他们所管辖的区域。后代泛指京城附近的地区。[三宫] (1)儒家称天子六宫,诸侯夫人减半,称作三宫。(2)三个星座。明(3)堂、辟雍、灵台。(4)皇帝、太后、皇后。[三军] (1)古代诸侯大国军队分上军、中军、下军,其三万七千五百人。(2)古代指步、车、骑三军;现代指海陆空三军。(3)全军,通称军队。

叶:(一)yè 1、<名>植物的叶。《采草药》:『用叶者取叶初长足时。』2、<名>世;时期。肖统《文选序》:『自炎汉中叶。』3、<名>书页。一张称为一叶。王彦泓《寓夜》:『鼠翻书叶响。』(二)xié<形>和洽。王充《论衡·齐世》:『叶和万国。』[引] 合;共同。《旧五代史·汉隐帝纪》:『股肱叶谋,爪牙宣力。』[注] 1.『叶』是『协』的古字,古代不当树叶讲。除『叶韵』、『叶句』等少数情况外,一般写『协』,不写『叶』。2.在古代,『葉』和『叶』是两个字,意义各不相同。上述(一)义项都不写作『叶』。现『葉』简化为『叶』。

杨:《辰集中·木字部》《唐韵》与章切《集韵》《韵会》余章切《正韵》移章切,□音阳。《说文》木名。《尔雅·释木》杨,蒲柳。详柳字注。又《诗·秦风》隰有杨。《崔豹·古今注》白杨叶圆,青杨叶长,栘杨圆叶弱蔕,微风大摇。又有赤杨,霜降则叶赤,材理亦赤。又黄杨。《埤雅》黄杨性坚致难长,岁长一寸,闰年倒长一寸。又《博雅》白杨刀也。又县名。《前汉·地理志》杨县属河东郡。又姓。《姓苑》出弘农、天水二望。又叶以征切,音盈。《马融·广成颂》珍林嘉树,建木丛生。椿梧栝柏,柜柳枫杨

穿

穿:《午集下·穴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昌缘切,音川。《说文》通也,穴也。《诗·召南》谁谓□无牙,何以穿我屋。《前汉·食货志》彭吴穿秽貊,朝鲜置沧海郡。〈注〉本皆荒梗,始开通之,故言穿。又《增韵》委曲入也,钻也,凿也。《前汉·沟洫志》穿渠漑田。又《广韵》孔也。《史记·邓通传》孝文梦欲上天,有一黄头郞从后推之,上顾见其衣裻带后穿。《后汉·耿恭传》衣履穿决。又国名。《尔雅·释地八狄疏》六曰穿胷。又《本草》百穿,蜂房也。又《拾遗记》江东谓正月二十日为天穿日,用红缕系饼置屋上,谓之补天穿。又《广韵》尺绢切《集韵》《韵会》《正韵》枢绢切,□音钏。贯也。《前汉·司马迁传》贯穿经传。又叶枢伦切,音春。《扬雄·长杨赋》逮至圣文,随风乗[音chéng]流,方垂意於至宁,躬服节俭,绨衣不敝,革鞜不穿,大厦不居,木器无文。〈注〉宁,读近寅。穿,枢伦切。又《韵会小补》於权切,音渊。火起貌。

三:《子集上·一字部》(古文)弎《唐韵》《集韵》《韵会》苏甘切《正韵》苏监切,□飒平声。《说文》三,天地人之道也。谓以阳之一合阴之二,次第重之,其数三也。《老子·道德经》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史记·律书》数始於一,终於十,成於三。又《周礼·冬官考工记》凡兵无过三其身。又《左传·昭七年》士文伯曰:政不可不慎,务三而已。一择人,二因民,三从时。又《晋语》民生於三,事之如一。又《周语》人三为衆[音zhòng],女三为粲,兽三为羣。又姓。明三成志。又汉复姓。屈原之后有三闾氏,三饭尞之后有三饭氏,三州孝子之后有三州氏。又去声。《韵会》苏暂切。《论语》三思而后行。又本作参。《博雅》参,三也。《周礼·冬官考工记》参分其股围。《前汉·□法志》秦造参夷之诛。□与三同。又《韵补》叶疏簪切,音森。《诗·召南》摽有梅,其实三兮。下叶今。叁。

叶:《丑集上·口字部》《玉篇》古文协字。《后汉·律历志》叶时月正日。余详十部六画。又《集韵》同旪。《前汉·五行志》次四曰旪用五纪。〈注〉师古曰,旪读曰叶。又《正韵》同汁。《张衡·西京赋》五位相汁,以旅于东井。〈注〉汁、叶同。(叶)《唐韵》与涉切《集韵》《正韵》弋涉切,□音枼。《说文》草木之叶。《陆游诗注》吴人直谓桑曰叶。又世也。《诗·商颂》昔在中叶,有震且业。又《博雅》聚也。又书册。《欧阳修曰》唐人藏书皆作卷轴,后有叶子,似今策子。又姓。《通志·氏族略》叶氏,旧音摄,后世与木叶同音。又与□通。《仪礼·士冠礼》赞者洗於房中,侧酌醴,加柶,覆之面叶。〈注〉古文叶为□。又式涉切,音摄。《左传·及叶注》叶,今南阳叶县。又《韵补》叶,逆约切,音虐。《易林》桑芳将落,陨其黄叶。又叶於急切。《易林》同本异叶,乐人上德。东邻慕义,来兴吾国。又《集韵》徒协切,音牒。与□同,书篇名。《韵会》或作□,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