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云秋月

晴云秋月,晴空飘浮的白云,秋高气爽时的明月。比喻人胸襟高洁明朗。

晴云秋月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qíng yún qiū yuè
成语简拼
QYQY
常用程度
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
晴雲秋月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晴空飘浮的白云,秋高气爽时的明月。比喻人胸襟高洁明朗。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景物或为人

成语用法

成语造句

(1)成语「晴云秋月」好像和二十四史有关。

(2)君君不会写成语“晴云秋月”的最后一个字。

(3)练习本的第三页上面写着“晴云秋月”几个大字。

(4)秋秋写不出成语“晴云秋月”的拼音。

(5)容融大哥哥给草草和诺诗讲了“晴云秋月”的典故。

(6)香港耀中国际学校的贝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晴云秋月”。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宋史·文同传》:『与可襟韵洒落,如晴云秋月,尘埃不到。』

分字解释

云:yún 1、<动>说。《兰亭集序》:『古人云:「死生亦大矣。」』2、<动>有。《荀子·法行》:『其云益乎。』3、<代>如此;这样。《师说》:『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4、<助>用于句首、句中、句末,无意义。《诗经·卷耳》:『云何吁矣』《左传·成公十二年》:『日云莫矣。』《核舟记》:『盖大苏泛赤壁云。』5、<名>话。《苏武传》:『勿复有云。』6、<名>云彩。《归去来兮辞》:『云无心以出岫。』7、<形>盛多的样子。《过秦论》:『天下云集响应。』[云云] (1)众多,又作『芸芸』。(2)如此如此。

秋:qiū 1、<名>年成;收成。《尚书·盘庚》:『若农服田穑,乃亦有秋。』2、<名>年。《五蠹》:『穰岁之秋,疏客必食。』3、<名>秋天;秋季。《诗经·氓》:『将子无怒,秋以为期。』《滕王阁序》:『秋水共长天一色。』《琵琶行》:『明年秋,送客湓浦口。』4、<名>时机;时候。《出师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秋娘] 唐代歌女常用名字,泛指美人。[秋水] (1)秋天的水。(2)喻剑。(3)喻境。

月:yuè 1、<名>月亮。《赤壁赋》:『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2、<名>时间单位,一年分为十二个月。《邹忌讽齐王纳谏》:『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3、<名>月份。《陈情表》:『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月旦] 农历每月初一日。品评人物。[月桂] (1)岩桂之一种,四季开花,又名真桂。(2)月亮。

晴:《辰集上·日字部》《唐韵》疾盈切《集韵》《韵会》慈盈切,□音情。夝或作晴暒。《玉篇》雨止也,晴明也,无云也。《史记·天官书》天晴而见景星。又《韵补》叶慈良切。《张籍·祭韩愈诗》公因同归还,居处各一方。中秋十六夜,魄圆天差晴。又《说文》夝,雨而夜除星见也。〈注〉今俗作晴,非。

云:《子集上·二字部》《唐韵》《集韵》王分切《韵会》《正韵》于分切,□音云。《说文》山川气也。象回转形。后人加雨作云,而以云为云曰之云。《正字通》与曰音别义同。凡经史,曰通作云。又运也。《管子·戒篇》天不动,四时云下,而万物化。〈注〉云:运动貌。又狎昵往复也。《诗·小雅》昏姻孔云。《朱传》云:旋也。《左传·襄二十九年》晋不邻矣,其谁云之。〈注〉云:犹旋。旋归之也。又语助。《诗·小雅》伊谁云憎。《史记·封禅书》秦文公获若石云于□仓北坂。又陆佃曰:云者,有应之言也。《左传·襄二十六年》子朱曰:朱也当御。三云:叔向不应。又云云:衆[音zhòng]语也。《前汉·汲黯传》上曰,吾欲云云。〈注〉犹言如此如此也。又云云:山名。《前汉·郊祀志》封大山禅云云:〈注〉云云:太山下小山。又云为。《易·系辞》变化云为。又姓。汉云敞。又与芸同。《庄子·在宥篇》万物云云。〈注〉盛貌。老子作芸芸。又纷云:兴作貌。《吕览·圜道篇》云气西行云云然。《前汉·司马相如传》威武纷云。俗作纭。又《韵补》叶于先切,言也。《韩愈·剥啄行》我谢再拜,汝无复云。往追不及,来可待焉。考证:(《史记·封禅书》秦文公获若云云于陈仓北坂。)谨照原文获若云云改为获若石云。又按云是语助。谨将此十七字移於伊谁云憎之下。(《汲黯传》武帝曰,吾欲云云。〈注〉犹言如此如此也。)谨照原书改前汉汲黯传上曰,吾欲云云。

秋:《午集下·禾字部》龝《唐韵》七由切《集韵》《韵会》雌由切《正韵》此由切,□音鰌。金行之时。《尔雅·释天》秋为白藏。〈注〉气白而收藏也。《释名》秋,就也,言万物就成也。又缯也,缯迫品物使时成也。又《说文》禾谷熟也。《礼·月令》孟夏麦秋至。《□澔曰》秋者,百谷成熟之期,此於时虽夏,於麦则秋,故云麦秋。《书·盘庚》乃亦有秋。又《礼·乡饮酒义》西方者秋。秋,愁也。愁之以时,察守义者也。〈注〉愁读为揫,敛也。察严杀之貌。《春秋·繁露》秋之言犹湫也。湫者,忧悲状也。又九月为三秋。《诗·王风》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又四秋。《管子·轻重乙篇》岁有四秋,而分有四时。故曰:农事且作,请以什伍农夫赋耜铁。此谓春之秋。大夏且至,丝纩之所作,此谓夏之秋。大秋成,五谷之所会,此谓秋之秋。大冬营室中,女事纺绩缉缕之所作,此谓冬之秋。又《广韵藻》竹秋,三月也。兰秋,七月也。又秋秋,马腾骧貌。《前汉·礼乐志》飞龙秋游上天。又《扬雄·羽猎赋》秋秋跄跄入西园。《荀子·解蔽篇》凤凰秋秋。〈注〉秋秋,犹跄跄。谓舞也。又春秋,鲁史名。又大长秋,皇后官名。《前汉·百官表》景帝更将行为大长秋。《师古注》将行,秦官名。秋者,收成之时,长者,恒久之义。又姓。又七遥切,音鍫。《扬雄赋》秋秋跄跄。萧该读。又《荀子·解蔽篇》凤凰秋秋,其翼若干,其音若箫。秋与箫为韵。又楚俱切,音蒭。《水南翰记》北方老妪八九十岁,齿落更生者,能於夜出,食人婴儿,名秋姑。秋读如蒭酒之蒭。

月:《辰集上·月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鱼厥切,音軏。《说文》阙也。太阴之精。《释名》月,缺也,满则缺也。《易·系辞》阴阳之义配日月。《礼·祭义》月生於西。《公羊传·庄二十五年注》月者,土地之精。《史记·天官书注》月者,阴精之宗。《淮南子·天文训》水气之精者为月。又《书·尧典》以闰月定四时成岁。〈传〉一岁十二月,月三十日,三岁则置闰焉。又《洪范》二曰月。〈传〉所以纪一月。〈疏〉从朔至晦,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礼·礼运》月以为量。〈注〉天之运行,每三十日为一月。又姓。金月彦明首建孔子庙,明洪武中有月辉、月文宪。又外国名。《前汉·霍去病传》遂臻小月氏。又《韵补》叶危睡切。《曹植·七启》世有圣宰,翼帝霸世。同量乾坤,等曜日月。又叶鱼橘切。《黄庭经》洞房灵象斗日月,父曰泥丸母雌一,三光焕照入子室。《类篇》唐武后作囝。《正字通》肉字偏旁之文本作肉。石经改作月,中二画连左右,与日月之月异。今俗作月以别之。月中从冫,不从二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