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山濯濯

牛山濯濯,濯濯:光秃,无草木的样子。牛山上光秃秃的。形容寸草不生的荒山。

牛山濯濯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niú shā zhuó zhuó
成语简拼
NSZZ
常用程度
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
牛山濯濯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濯濯:光秃,无草木的样子。牛山上光秃秃的。形容寸草不生的荒山。

成语用法

成语示例

(1)由黑而黄,而灰,而斑,而耄耄然,而稀稀落落,而牛山濯濯,活像一只秃鹫。▲梁实秋《老年》

成语造句

(1)迪迪写不出成语“牛山濯濯”,因此期中考试只得了98分。

(2)弓矗大哥哥给甥映和荷芯讲了“牛山濯濯”的典故。

(3)记事本的第三页上面写着“牛山濯濯”几个大字。

(4)津河中学的邛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牛山濯濯”。

(5)小诚不会写成语“牛山濯濯”的最后一个字。

(6)在去往市场中学的火车上,长洪叔叔给玉誉和钰巧讲了『牛山濯濯』的历史故事。

(7)由黑而黄,而灰,而斑,而耄耄然,而稀稀落落,而牛山濯濯,活像一只秃鹫。见梁实秋《老年》。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孟子·告子上》:『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蘖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苦彼濯濯也。』

分字解释

濯濯

濯濯:1、肥泽貌。《诗·大雅·灵台》:『麀鹿濯濯,白鸟翯翯。』2、光秃貌。《孟子·告子上》:『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蘖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3、清朗,明净。《诗·大雅·崧高》:『四牡蹻蹻,钩膺濯濯。』

牛:niú(1)哺乳动物,身体大,趾端有蹄,头上长有一对角,尾巴尖端有长毛。是反刍类动物,力气大,供役使、乳用或乳肉两用,皮、毛、骨等都有用处。我国常见的有黄牛、水牛、牦牛等几种。(2)比喻固执或骄傲:牛气;牛脾气。(3)二十八宿之一。(4)姓。

山:shān(1)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一座山;高山。(2)形状象山的东西:冰山。(3)蚕蔟:蚕上山了。(4)指山墙:房山。(5)姓。

濯:zhuó 1、<动>洗涤。《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孟子·离娄上》:『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又] 用……洗涤。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濯濯] (1)肥泽貌。(2)光秃貌。(3)清朗,明净。

牛:《巳集下·牛字部》《唐韵》语求切《集韵》鱼尤切《韵会》疑尤切,□□平声。《说文》大牲也。牛,件也。件,事理也。象角头三封尾之形。〈注〉徐锴曰:件,若言物一件二件也。封,高起也。《玉篇》黄帝服牛乗[音chéng]马。《易·无妄》或系之牛。又《说卦》坤为子母牛。《礼·曲礼》凡祭宗庙之礼,牛曰一元大武。又《月令》出土牛,以送寒气。〈疏〉月建丑,土能克水,故作土牛,以毕送寒气也。又树化牛。《玄中记》千年树精,化为青牛。始皇伐大树,有青牛跃出入水。又官名。《周礼·地官》牛人,掌养国之公牛,以待国之政令。又牵牛,宿名。《尔雅·释天》星纪,斗牵牛也。〈注〉牵牛斗者,日月五星之所终始,故谓之星纪。又天牛,虫名。一曰天水牛。《尔雅·释虫》蠰啮桑注似天牛。又紫金牛,药名。见《本草纲目》。又姓。《广韵》微子裔,司□牛父,子孙以王父字为氏。《风俗通》汉有牛崇。又人名。《史记·虞舜纪》瞽瞍父曰桥牛。又叶音疑。《诗·小雅》我任我辇,我车我牛。叶下哉。哉读将黎反。考证:(天牛,虫名。《尔雅·释虫壤啮桑注》似天牛。)谨照原文壤改蠰。(又叶音奚。《诗·小雅》我任我辇,我车我牛。叶下哉。哉读将黎反。)谨按牛与奚不同母,牛字不得叶音奚。谨照字母叶音奚改叶音疑。

山:《寅集中·山字部》《广韵》所间切《集韵》《韵会》师间切《正韵》师奸切,□与删音同。《说文》山宣也。宣气散生万物,有石而高也。《徐曰》象山峰□起之形。《释名》山,产也。产万物者也。《易·说卦》天地定位,山泽通气。《书·禹贡》奠高山大川。《尔雅·释山》河南华,河西岳,河东岱,河北恒,江南衡,《周礼》谓之镇。《郑注》镇名山安地德者也。又《山海经》山分东西南北中五经。南则自蜀中西南至吴越诸山界。西则自华阴嶓冢以至崑仑积石诸山,今陇西甘肃玉门外,其地也。北则自狐岐大行以至王屋孟门诸山,是禹贡冀雍两州之境也。东则自泰岱姑射沿海诸境,则禹贡青州齐鲁之地也。见《读山海经语》。又连山,古易名。《周礼·春官》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注〉似山之出内气也。又姓。古烈山氏之后。又公山,复姓。又《集韵》《韵会》□所旃切,音仙《诗·小雅》幽幽南山。叶上干,干音坚。又《孔子·丘陵歌》喟然回虑,题彼泰山。郁确其高,梁甫回连。○按山在删韵,古转声寒删先通,则非止叶音矣。又叶疏臻切,音甡。《班固·东都赋》吐焰生风,欱野歕[音pēn]山。叶下振。《正字通》本部与土阜石三部通者,□互见。考证:(《尔雅·释山》河南华,河西岳,河东岱,河北恒,江南衡,是为五岳。《郑注》镇名山安地德者也。)谨按是为五岳非尔雅原文。镇名山安地德者也是周礼注非尔雅注。谨将是为五岳改作周礼谓之镇,以起注文。

濯:《巳集上·水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直角切,音浊。《说文》□也。《诗·大雅》可以濯罍。〈传〉濯,涤也。《仪礼·特牲馈食礼》反告濯具。〈注〉濯,漑也。又洗心亦曰洒濯。《左传·襄二十一年》洒濯其心。又《尔雅·释诂》濯,大也。《诗·大雅》王公伊濯。又光明也。《诗·大雅》钩膺濯濯。又《博雅》濯濯,肥也。一曰娱游也。《诗·大雅》麀鹿濯濯。又山无草木之貌。《孟子》是以若彼濯濯也。又饮也。《礼·少仪疏》将饮之,而跪之,曰赐濯。濯,犹饮也。又湖名。《广舆记》濯湖,在江西瑞州府新昌县。又《集韵》式灼切,音烁。水貌。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直敎切,音棹。《博雅》潲濯,滫也。一曰浣衣。又同櫂。《前汉·元后传》辑濯越歌。〈注〉濯,与櫂同。又《韵补》叶□玉切,音逐。《陶潜诗》洋洋平津,乃漱乃濯。邈邈遐景,载欣载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