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难封

李广难封,以之慨叹功高不爵,命运乖舛。同『李广未封』。

李广难封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lǐ guǎng nán fēng
成语注音
ㄌㄧˇ ㄍㄨㄤˇ ㄣㄢˊ ㄈㄥ
成语简拼
LGNF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主谓式成语
常用程度
一般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
李廣難封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以之慨叹功高不爵,命运乖舛。同『李广未封』。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慨叹

相关成语

近义词

李广未封

成语接龙

1、李广难封→封妻荫子→子夏悬鹑→鹑居鷇食→食马留肝→肝胆照人→人亡物在→在家出家→家贫亲老→老奸巨滑→滑泥扬波→波路壮阔→阔论高谈→谈笑自若→若有所丧→丧天害理→理不忘乱→乱作一团→团花簇锦→锦瑟华年→年衰岁暮→暮爨朝舂→舂容大雅→雅人清致→致之度外→外柔内刚→刚戾自用→用舍行藏→藏锋敛鋭→鋭挫气索→索隐行怪→怪事咄咄→咄咄怪事→事缓则圆→圆顶方趾→趾踵相错→错综复杂→杂乱无章→章父荐屦→屦及剑及→及笄年华→华冠丽服→服牛乘马→马足车尘→尘羹涂饭→饭蔬饮水→水明山秀→秀色堪餐→餐风宿露→露影藏形→形容枯槁→槁形灰心→心忙意乱→乱七八遭→遭逢会遇→遇事生风→风流事过→过门不入→入海算沙→沙里淘金→金钗细合→合盘托出→出处殊涂→涂脂抹粉→粉白黛黑→黑天半夜→夜以继日→日久岁深→深切着明→明火执仗→仗气使酒→酒龙诗虎→虎踞鲸吞→吞声饮恨→恨海难填→填坑满谷→谷父蚕母→母慈子孝→孝子爱日→日积月累

2、李广难封→封刀挂剑→剑拔弩张→张皇其事→事宽即圆→圆凿方枘→枘凿方圆→圆孔方木→木人石心→心不由主→主守自盗→盗名欺世→世济其美→美言不信→信口开河→河奔海聚→聚精凝神→神领意造→造言捏词→词穷理絶→絶甘分少→少吃俭用→用心用意→意出望外→外宽内明

3、李广难封→封刀挂剑→剑戟森森→森罗万象→象齿焚身→身后萧条→条入叶贯→贯盈恶稔→稔恶藏奸→奸淫掳掠→掠美市恩→恩深爱重→重熙累洽→洽闻强记→记忆犹新→新陈代谢→谢庭兰玉→玉箫金管→管鲍之交→交能易作→作善降祥→祥云瑞气→气壮如牛→牛农对泣→泣麟悲凤

成语用法

成语造句

(1)安福叔叔给韵如和婵菽讲了“李广难封”的历史故事。

(2)赫赫写不出成语“李广难封”,因此语文考试仅98分。

(3)练习本的第二页上面写着“李广难封”几个大字。

(4)太保初级中学的夷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李广难封”。

(5)小嘉不会写成语“李广难封”的最后一个字。

(6)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难封缘数奇。

(7)甚勇李广难封侯,虽老黄忠仍上阵。

(8)时运不济,命运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9)所以说,自古选贤任能就很重要,清官难断,李广难封。

(10)阿顾,阿顾,一顾倾心,再见铭记。阿冯,阿冯,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墨舞碧歌

(11)前往肃州区铧尖初级中学的小面包车上,怡雨叔叔给佳耿和池凌讲了『李广难封』的历史故事。

(12)呵呵,古代有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而今有我卫白衣,守着已经落败的书法界,甚至文字界,何苦来哉。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唐·王勃《滕王阁序》:『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成语故事

西汉时期,中郎将李广任边境上谷太守,他英勇善战,匈奴称他为飞将军,闻风丧胆。他一生不被重用,没有受到封侯的奖赏,最后被逼自杀。他的部将因军功而封侯的人很多,他的堂兄弟李蔡才能不如他却官至丞相

分字解释

李:lǐ 1、<名>一种落叶小乔木,花白色,果实圆形可食。《采草药》:『诸越则桃李冬实,朔漠则桃李夏荣。』2、<名>一种果实,即李子。《诗经·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3、<名>使者。《左传·僖公三十年》:『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李代桃僵] 原意以桃李喻兄弟,言桃李能共患难,讽弟兄却不能同甘共苦。后转用为以此代彼或代人受过之意。[李下] 语出《乐府诗集·君子行》:『瓜田不纳履,李不正冠。』以后单用或与『瓜田』合用,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

广

广:guǎng 1、<形>宽阔,与『狭』相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2、<形>宏大。《荀子·修身》:『君子贫穷而志广。』3、<动>扩大;增广。《出师表》:『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4、<动>宽心;安慰。《屈原列传》:『自以为寿不得长,安悼之,乃为赋以自广。』5、<副>广泛;多余地。《孔雀东南飞》:『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6、<名>广州的简称。《孔雀东南飞》:『杂彩三百匹,交广市鲑珍。』guàng 1、<名>春秋时楚国战车建制名,兵画十五辆为一广。2、<形>横。如『广袤』。kuàng 1、<形>通『旷』,空缺,荒废。2、<名>通『圹』,坟墓。《孔子家语·困誓》:『自望其广,则睪如也。』[广坐] 众人聚会场所。

难:nán<形>困难;艰难。《察今》:『以此为治,岂不难哉?』《滕王阁序》:『冯唐易老,李广难封。』nàn 1、<名>灾难;祸患。《出师表》:『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2、<动>责难;质问;驳斥。《答司马谏议书》:『辟邪说,难任人,不为拒谏。』《问说》:『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3、<动>发难;造反。《过秦论》:『一夫难而庙隳。』[难荫] 官员死于王事,例皆录用其子,谓之难荫。

封:fēng 1、<动>在植物的根部培土。《左传·昭公二年》:『宿不敢封植此树。』2、<动>聚土筑坟。《五人墓碑记》:『五亦得以加其土封。』3、<名>疆界;分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又] <名使动>把……作为疆界。《烛之武退秦师》:『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4、<动>帝王以爵位、土地、名号等赐人。《触龙说赵太后》:『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六国论》:『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5、<名>领地;邦国。《尚书·蔡仲之》:『肆予命尔侯于东土,往即乃封。』6、<名>古代帝王或大臣在山上筑坛祭神的活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元嘉草草,封狼居胥。』7、<动>封闭;封合。《鸿门宴》:『籍吏民,封府库。』《记王忠肃公翱事》:『出珠授之,封志宛然。』8、<量>指封缄物的件数。《范进中举》:『一封一封雪白的的细丝锭子。』9、<形>大。《左传·四年》:『封豕长蛇。』

李:《辰集中·木字部》(古文)杍《唐韵》《正韵》良以切《集韵》两耳切《韵会》良士切,□音里。《说文》果名。《素问》东方木也。《尔雅翼》李,木之多子者。《埤雅》李性难老,虽枝枯,子亦不细,其品处桃上。《诗·小雅》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又《韵会》世荐士谓之桃李。《刘向·说苑》树桃李者,夏得休息,秋得其实焉。树蒺藜者,夏不得休息,秋得其莿焉。世谓狄仁杰,桃李皆在公门,正用此事。又《博雅》行李,关驿也。又与理通。《左传·僖十三年》行李之往来。《周语》行李以节逆之。《泊宅编》李理义通,人将有行,必先治□,如孟子之言治任。理亦治也。又星名。《史记·天官书》荧惑为李。《徐广注》内则理兵,外则理政。又司理,□官,亦称司李。《前汉·胡建传》黄帝李法。《管子·法法篇》臯陶为李。又檇李,春秋吴地。又姓。《风俗通》伯阳之后。考证:(《前汉·胡建传》黄帝李治。)谨照原文治改法。

广

广:《寅集下·广字部》《唐韵》《集韵》鱼检切《韵会》疑检切,□腌上声。《说文》因广为屋。象对刺高屋之形。《徐铉曰》因广为屋,故但一边下。《增韵》栋头曰广。《韩愈·游湘西寺诗》剖竹走泉源,开廊架屋广。又《释名》衾,广也。其下广大,如广受人也。又《广韵》鱼掩切,音隒。义同。(广)《唐韵》《集韵》《韵会》□古晃切,光上声。《说文》殿之大屋也。又《玉篇》广,大也。《广韵》广,阔也。《易·系辞》广大配天地。〈疏〉大以配天,广以配地。又州名。《唐书·地理志》岭南道有广州。又姓。《姓谱》出丹阳,广成子之后,宋有广汉。又《玉篇》古旷切,光去声。《周礼·地官·大司徒》周知九州之地域广轮之数。〈疏〉马融云:东西为广,南北为轮。《释文》广,古旷反。又车名。《周礼·春官·车仆》广车之萃。〈注〉广车,横□之车也。《释文》广,古旷反。《左传·僖二十八年》西广东宫。〈疏〉楚有左右广,盖兵车之名。《宣二年》分为二广。〈注〉十五乗[音chéng]为一广。又《正字通》音旷。《荀子·王霸篇》人主胡不广焉。〈注〉广,开泰貌。又与旷通。《前汉·五行志》师出过时之谓广。又姑黄切,音光。《尔雅·释兽》回毛在背,阕广。〈疏〉伯乐相马法,旋毛在背者名阕广。《音义》广,音光。又《韵补》叶果五切,音古。《礼·乐记》今夫古乐,进旅退旅,和正以广,弦匏笙簧,会守拊鼓,始奏以文,复乱以武。

难:《戌集中·隹字部》《广韵》《韵会》那干切《集韵》那肝切,□音□。《说文》鸟也。本作□。又《玉篇》不易之称也。《书·臯陶谟》惟帝其难之。《咸有一德》其难其慎。又珠名。《曹植·美人行》珊瑚间木难。〈注〉《南越志》曰:木难,金翅鸟沫所成碧色珠也。又姓。《正字通》南北朝难从党。见《姓苑》。又《集韵》《韵会》囊何切《正韵》奴何切。□同傩。《集韵》难,却除凶恶也。《周礼·春官·占梦》遂令始难欧疫。《夏官·方相氏》率百隶而时难,以索室驱疫。《礼·月令》季春,命国难。〈又〉季冬命有司大难。又《诗·小雅》其叶有难。〈传〉难然盛貌。《释文》乃多反。又《集韵》乃可切,音娜。同橠。详木部橠字注。又《广韵》奴案切《集韵》《韵会》《正韵》乃旦切,□音□。《广韵》患也。《易·否卦》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礼·曲礼》临难毋苟免。《周礼·地官·调人》掌司万民之难,而谐和之。〈注〉难,相与为仇雠。又诘辨也。《唐史·韦处厚传》张平叔议粜盐,韦处厚发十难以诘之。又《书·舜典》惇德允元而难任人。〈传〉难,拒也。《释文》乃旦反。又《公羊·隐八年·我入邴传》其言入何难也。〈注〉难,辞也。《释文》乃旦反,一音如字。又《孟子》於禽兽又何难焉。〈注〉难,责也。又人名。《左传·文元年》难也收子。《释文》乃多反,一音如字。又叶音臡。《汲冢周书》旁队外权,隳城湮溪。老弱单处,其谋乃难。考证:(《左传·文元年》难也收子。《释文》乃旦反,一音如字。)谨照原文乃旦反改乃多反。

封:《寅集上·寸字部》《唐韵》府容切《集韵》《韵会》方容切,□音崶。《说文》爵诸侯之土也。从之从土从寸。《徐曰》各之其土也,寸守其法度也。本作封,隶作封,从圭所执也。《周礼·春官·大宗伯》王大封,则告后土。〈注〉封,土地之事也。又《大戴礼》五十里而封。又《前汉·□法志》同十为封,封十为畿,畿方千里。又封疆之官曰封人。《周礼·地官》封人掌设王之社壝,为畿封而树之。又《大司徒之职》凡造都鄙,制其地域,而沟封之。〈注〉封,起土界也。土在沟上谓之封,封上树木以为固也。又大也。《诗·商颂》封建厥福。《书·舜典》封十有二山。《孔传》封,大也。每州之名山殊大者,以为其州之镇。又封禅,祭名。积土增山曰封,为墠祭地曰禅。《孝经纬》封於泰山,禅於梁甫。《白虎通》王者封禅以告太平。金泥银绳,封以印玺。孔子登泰山,观易姓而王可得而数者,七十余封是也。又聚土曰封。《周礼·地官·冢人》以爵等为丘封之度与树数。又培也。《吴语》封殖越国。〈注〉壅本曰封。又富厚也。《史记·货殖传》无秩禄之奉,爵邑之入,而乐与之比者,命曰素封。又凡专利自私曰封。《诗·周颂》无封靡于尔邦。《礼·王制》名山大泽不以封。《郑注》与民同财,不得障管也。又缄也。汉制,奏事皁囊封板,以防宣泄,谓之封事。又《前汉·平帝纪》诸乗[音chéng]传者,持尺五木传信,封以御史大夫印。又国名。《礼·明堂位》封父龟。〈注〉封父,国也。又州名。苍梧郡地,隋为封州。又姓。黄帝时有封钜。又贲氏改封氏。又穿封,复姓。又土精。《白泽图》物如小儿手,无指,名封。食之多力。又封豕,大豕名。又去声。《广韵》芳用切,音葑《书·蔡仲之命》往即乃封。徐邈读。又叶府良切,音方。《韩愈·李道古铭》本支于今,其尚有封。叶下亡。封字从□从寸作。考证:(《礼·王制》五十里为封。)谨按王制无此文,查系大戴礼王言篇。谨据改为大戴礼五十里而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