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如霜雪

冷如霜雪,冷得象霜雪一样。比喻待人接物毫无感情,象霜雪一样冷。也比喻态度严正,不可接近。

冷如霜雪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lěng rú shuāng xuě
成语简拼
LRSX
常用程度
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
冷如霜雪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冷得象霜雪一样。比喻待人接物毫无感情,象霜雪一样冷。也比喻态度严正,不可接近。

相关成语

近义词

艳如桃李,冷如霜雪、艳如桃李,冷若冰霜

成语用法

成语示例

(1)为人不言,亦不笑,艳如桃李,而冷如霜雪。▲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侠女》

(2)…子得非嫌吾贫乎?为人不言亦不笑,艳如桃李,而冷如霜雪,奇人也!』母子猜叹而罢。一日生坐斋头,有少年来…——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侠女

成语造句

(1)抚州曾巩高中的府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冷如霜雪”。

(2)含含不会写成语“冷如霜雪”的最后一个字。

(3)练习本的封面上写着“冷如霜雪”几个大字。

(4)萌萌写不出成语“冷如霜雪”的拼音。

(5)锐大爷给圆圆和杰杰讲解了“冷如霜雪”的成语典故。

(6)成语「艳如桃李,冷如霜雪」是一个复句式成语。

(7)打开笔记本,第二页赫然是“艳如桃李,冷如霜雪”几个大字。

(8)小洋大哥哥给姿菀和钰若讲解了“艳如桃李,冷如霜雪”的典故。

(9)震旦中学的侯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艳如桃李,冷如霜雪”。

(10)为人不言,亦不笑,艳如桃李,而冷如霜雪。见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侠女》。

(11)去往巴南区鱼胡路初级中学校的火车上,俊文叔叔给雯惜和思战讲了『冷如霜雪』的历史故事。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汉·王逸《正部论》:『谚曰:政如冰霜,奸宄消亡;威如雷霆,寇贼不生。』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俺老夫人治家严肃,凛若冰霜。』

分字解释

冷:lěng 1、<形>寒冷;温度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布衾多年冷似铁。』2、<形>冷清;萧条。《琵瑟行》:『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3、<形>冷淡;不热情。《智取生辰纲》:『那挑酒的汉子看着杨志冷笑道。』

如:rú 1、<动>往;到……去。《涉江》:『入溆浦余儃佪兮,迷不知吾所如。』2、<动>依照;遵从。《中山狼传》:『先生如其指,内狼于囊。』3、<动>顺;符合。《赤壁之战》:『邂逅不如意,便还就孤。』4、<动>像;如同。《两小儿辩日》:『日初出大如车盖。』5、<动>及;比得上。《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6、<动>用于短语『如……何』中,表示『对待……怎么办』、『把……怎么办』。《愚公移山》:『如太行、王屋何?』7、<副>不如;应该。《子鱼论战》:『若爱重伤,则如勿伤。』8、<连>如果;假如。《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9、<连>或者。《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10、<连>至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如其礼乐,以俟君子。』11、词缀。用于形容词后,表示『……的样子』,也可不译。韩愈《答李翊书》:『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

霜:shuāng 1、<名>霜。《长亭送别》:『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又] <动>结霜。《江水》:『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2、<名>白色的看来像霜的物体。《秋浦歌》:『不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滕王阁序》:『紫电清霜,王将军之武库。』苏轼《送金山乡僧归蜀》:『冰盘若琥珀,何似糖霜美?』3、<形>白;白色。《江城子·密州出猎》:『鬓微霜,又何妨。』4、<形>比喻高洁。《南齐书·沈驎士传》:『玉质逾洁,霜操日严。』5、<名>比喻冷酷或威严。《晋书·索琳传》:『孤恐霜威一震,玉石俱焚。』6、<名>年。贾岛《渡桑干》:『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夜忆咸阳。』[霜操] 坚贞高洁的节操。[霜毛] (1)洁白的毛羽。(2)白发。

雪:xuě 1、<名>雪。《史记·秦始皇本纪》:『大雨雪,深二尺五寸。』2、<动>揩拭。杜甫《丈八沟纳凉》:『佳宾雪藕丝。』[又] 洗刷。李白《独漉篇》:『国耻未雪,何由成名。』

冷:《子集下·冫字部》《唐韵》《集韵》鲁朾切《韵会》《正韵》鲁杏切,□令上声。《说文》寒也。从仌,令声。《六书正伪》别作泠,非。泠乃水名。《南史·齐乐预传》人笑褚公,至今齿冷。《增韵》清甚也。又姓。《广韵前赵录南徐州刺史令道,字安义。又《唐韵》力鼎切《集韵》朗鼎切,□灵上声。□冷,寒也。又《集韵》《韵会》□郞丁切,音灵。冷凙。吴人谓冰曰冷凙。令道当作冷道。

如:《丑集下·女字部》《唐韵》人诸切《集韵》《韵会》《正韵》人余切,□音鴽。《说文》从随也。一曰若也,同也。《书·舜典》如五器,如岱礼,如初,又然也。《易·离卦》突如其来如。《前汉·扬雄传》雄家产不过十金,晏如也。又往也,至也。公如棠,如齐。见《左传》。《刘伶·酒德颂》幕天席地,纵意所如。又月名。《尔雅·释岁》二月为如。又语助辞。《论语》恂恂如也。《孟子》驩虞如也,皥皥如也。又凉如。县名。《前汉·郊祀志》上遂北巡朔方,还释兵凉如。又肥如,古国名,在辽西郡。《应劭曰》肥子奔燕,燕封于此。又姓。如罗氏,攺为如氏,见《统谱》。又本觉为如,今觉为来,见《道院集》。又真如,有变易性相,如如常住不迁,□见《禅灯录》。又□如,兽名。瞿如,鸟名。□见《山海经》。又通作而。《前汉·五行志》引左传,星陨如雨。〈注〉如,而也,星陨而且雨。又《广韵》人恕切《集韵》《韵会》如倨切,□音茹。《东方朔·七谏》忽容容其安之兮,超荒忽其焉如。苦衆[音zhòng]人之难信兮,愿离情而远举。〈注〉举去声。又《集韵》《类篇》□乃个切,音那。亦若也。

霜:《戌集中·雨字部》《唐韵》所庄切《集韵》《韵会》《正韵》师庄切,□音驦。《玉篇》露凝也。《释名》其气惨毒,物皆丧也。《大戴礼》阳气胜,则散为雨露。阴气胜,则凝为霜雪。《易·坤卦》履霜坚冰至。《诗·秦风》白露为霜。又《字汇补》国名。《西域记》屈霜国。又姓。见《姓苑》。又《正字通》正年曰霜。《李白诗》陛下之寿三千霜。又《集韵》《类篇》□色壮切,音孀。陨霜,杀物也。或作灀。《潘岳·马汧督诔》马生爰发,在险弥亮。精贯白日,猛烈秋霜。

雪:《戌集中·雨字部》《唐韵》《集韵》相绝切《韵会》《正韵》苏绝切,□音□。《说文》本作□。凝雨。《元命包》阴凝为雪。《释名》雪,绥也。水下遇寒气而凝,绥绥然下也。《埤雅》雪六出而成华,言凡草木华五出,雪华独六出,阴之成数也。《诗·邶风》雨雪其雱。又《广韵》除也。《韵会》洗也。《庄子·知北游》澡雪而精神。《战国策》得贤士与共国,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又《广韵》拭也。《家语》以黍雪桃。《史记·郦食其传》沛公遽雪足杖矛,曰:延客入。又小雪、大雪,□节□名。见《后汉·律历志》。又山名。《后汉·明帝纪注》天山即祈连山。一名雪山。又阳春白雪,古曲名。又姓。《正字通》明洪武中巡□雪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