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踪去路

来踪去路,指人的来去行踪。同『来踪去迹』。

来踪去路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lái zōng qù lù
成语注音
ㄌㄞˊ ㄗㄨㄙ ㄑㄩˋ ㄌㄨˋ
成语简拼
LZQL
感情色彩
贬义成语
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
常用程度
一般成语
产生年代
近代成语
成语繁体
來蹤去路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指人的来去行踪。同『来踪去迹』。

成语用法

作宾语;用于人或事物

相关成语

近义词

来踪去迹、来龙去脉

成语接龙

1、来踪去路→路不拾遗→遗臭万年→年富力强→强得易贫→贫而无谄→谄上抑下→下气怡声→声气相通→通今达古→古木参天→天夺之年→年高望重→重熙累绩→绩学之士→士农工商→商彝夏鼎→鼎食鸣锺→锺鸣漏尽→尽忠竭力→力挽狂澜→澜倒波随→随时随地→地北天南→南郭先生

2、来踪去路→路不拾遗→遗恩余烈→烈火真金→金章玉句→句比字栉→栉霜沐露→露胆披诚→诚惶诚恐→恐遭物议→议事日程→程朱理学→学老于年→年深月久→久惯老诚→诚心诚意→意惹情牵→牵牛下井→井中视星→星星点点→点纸画字→字斟句酌→酌金馔玉→玉石不分→分心挂腹

3、来踪去路→路不拾遗→遗风余烈→烈火辨日→日削月割→割股之心→心惊胆寒→寒来暑往→往古来今→今是昨非→非同儿戏→戏彩娱亲→亲如手足→足高气强→强文浉醋→醋海翻波→波波碌碌→碌碌无奇→奇珍异玩→玩岁愒月→月异日新→新故代谢→谢天谢地→地大物博→博览群书

4、来踪去路→路不拾遗→遗风馀象→象箸玉杯→杯水舆薪→薪桂米珠→珠槃玉敦→敦世厉俗→俗不可医→医时救弊→弊帚千金→金无足赤→赤心相待→待价而沽→沽名吊誉→誉不绝口→口齿伶俐→俐齿伶牙→牙牙学语→语不惊人→人生朝露→露己扬才→才貌双全→全民皆兵→兵临城下

5、来踪去路→路不拾遗→遗物识心→心存目想→想方设法→法海无边→边尘不惊→惊才风逸→逸韵高致→致之度外→外柔内刚→刚正不阿→阿谀逢迎→迎新弃旧→旧话重提→提心吊胆→胆丧魂消→消遥自在→在官言官→官场如戏→戏蝶游蜂→蜂拥而上→上慢下暴→暴露无遗→遗休余烈

成语用法

成语造句

(1)赐阳叔叔给怡萱和麒涵讲了“来踪去路”的历史故事。

(2)红红不会写成语“来踪去路”的最后一个字。

(3)蕾蕾写不出成语“来踪去路”,因此语文考试只得了98分。

(4)理家坪乡中学的计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来踪去路”。

(5)练习本的第三页赫然是“来踪去路”几个大字。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二回:『如今我竟要求你的大笔,把我的来踪去路,实打实有一句说一句,给我说这么一篇。』

分字解释

去路

去路:[qùlù] 前进的道路;去某处的道路。挡住敌人的去路。

来:lái 1、<名>麦子。《诗经·周颂·思文》:『贻我来牟,帝命率育。』2、<动>来到。刘禹锡《陋室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3、<动使动>使……来;招致。《史记·文帝本纪》:『将何以来远方之贤良?』4、<形>将来的;未来的。《<指南录>后序》:『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5、<语助>以来,表示从过去某时到现在的一段时间。《爱莲说》:『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6、<语助>无实义,相当于『咧』、『吧』。《归归去来兮辞》:『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来古] 自古以来。[来归] (1)回来。(2)被夫家遗弃的女子返回娘家。(3)归附;归顺。[来苏] 从疾苦之中获得重生。[来仪] 比喻卓越的人才。[来兹] (1)来年。(2)今后。

踪:zōng 1、<名>脚印;踪迹;踪影。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促织》:『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响。』2、<动>追随;追寻。《新唐书·桓彦范传》:『安足继踪前烈。』。:『踪。』

去:qù 1、<动>离去;离开。《岳阳楼记》:『便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2、<动>距;距离。《五人墓碑记》:『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3、<形>过去的。《琵琶行》:『我从去年辞帝京。』4、<动>除去;去掉。《捕蛇者说》:『去死肌,杀三虫。』5、<动>舍去;舍弃。《五蠹》:『去偃王之仁。』6、<动>用其他动词后,表示行为动作的趋向。《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7、<动>前往;到……去。《孔雀东南飞》:『阿母谓阿女,汝可去应之。』jǔ<动>通『弆』。收藏;贮存。《苏武》:『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去妇] 被遗弃之妻。

路:lù 1、<名>道路。《桃花源记》:『遂迷,不复得路。』2、<名>途径;门路。《出师表》:『以塞忠谏之路也。』3、<名>路程;路途。《桃花源记》:『缘溪行,忘路之远近。』4、<名>宋元时的行政区域名。宋时相当于现在省;元时相当于现在的地区(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5、<形>衰败;疲惫。《孟子·滕文公上》:『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

来:《子集中·人字部》(古文)徕《广韵》落哀切《集韵》《韵会》《正韵》郞才切,□赖平声。至也,还也,及也。《礼·曲礼》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又《公羊传·隐五年》公观鱼於棠,登来之也。〈注〉登读为得,齐人谓求得为登来。又玄孙之子曰来孙。又麦名。《诗·周颂》贻我来牟。《前汉·刘向传》作饴我厘麰。亦作□。又呼也。《周礼·春官》大祝来瞽令臯舞。又姓。又《集韵》洛代切,音赉。抚其至日来。《孟子》放勳曰:劳之来之。又叶邻奚切,音离。《诗·邶风》莫往莫来,悠悠我思。《素问》恬澹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守内,病安从来。又叶郞狄切,音力。《诗·小雅》东人之子,职劳不来。叶下服。《大雅》经始勿亟,庶民子来。又叶落盖切,音赖。《屈原·离骚》因气变而遂会举兮,忽神奔而鬼怪。时髣髴以遥见兮,精皎皎以往来。又叶良置切,音利。《荀子·赋篇》一往一来,结尾以为事。考证:(《荀子·赋论篇》一往一来,结尾以为事。)谨照原书省论字。

踪:《酉集中·足字部》《广韵》即容切《集韵》《韵会》将容切,□音从。《玉篇》迹也。《释名》从也。人形从之也。《前汉·扬雄传》蹑三皇之高踪。○按《说文》无踪字,古皆以纵为踪。详糸部纵字注。又《韵补》叶即王切,音匡。《陆云·陆府君诔》耽精遐奥,肆志篇章。仰咨遗训,思齐曩踪。

去:《子集下·厶字部》《唐韵》《集韵》《韵会》□丘据切,墟去声。《说文》人相违也。《广韵》离也。《增韵》来去,离去,去就之去。《玉篇》行也。《史记·庄助传》汲黯招之不来,麾之不去。又弃也。《后汉·申屠刚传》愚闻人所归者,天所与。人所畔者,天所去也。又《唐韵》羌举切《集韵》《韵会》口举切《正韵》丘举切,□墟上声。《集韵》彻也。又藏也。《前汉·苏武传》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注〉去,收藏也。又《集韵》或作弆。《前汉·□遵传》遵善书,与人尺牍,皆藏弆以为荣。〈注〉弆,亦藏也。又《韵会》《正韵》□丘於切,音墟。疾走。《正字通》同驱。《诗·小雅》鸟鼠攸去,君子攸芋。《左传·僖十五年》秦伯伐晋。卜之,曰:千乘三去,三去之余,获其雄狐。

路:《酉集中·足字部》《唐韵》洛故切《集韵》《韵会》《正韵》鲁故切,□音赂。《说文》道也。〈注〉徐铉曰:道路,人各有适也。《释名》路,露也。人所践蹈而露见也。《周礼·夏官·合方氏》掌达天下之道路。《尔雅·释宫》路,旅途也。〈注〉途即道也。〈又〉一达谓之道路。〈注〉长道。又《尔雅·释诂》路,大也。《诗·大雅》厥声载路。〈笺〉是时声音则已大矣。又车也。《诗·魏风》殊异乎公路。〈传〉路,车也。《周礼·春官·巾车》王之五路。〈注〉王在焉曰路。《左传·桓二年》大路越席。〈注〉大路,玉路,祀天车也。〈疏〉路训大也。君之所在,以大为号,门曰路门,寝曰路寝,车曰路车。又鼓也。《周礼·地官·鼓人》以路鼓鼓鬼享。〈注〉路鼓,四面鼓也。又弓也。《史记·孝武纪》路弓乗[音chéng]失。又倾□貌。《荀子·富国篇》田畴秽,都邑路。〈注〉路谓无城郭墙垣也。又与辂同。《礼·月令》乗[音chéng]鸾路。《释文》路本又作辂。又姓。《急就篇注》路,水名也。又因为县,在涿郡,居者氏焉。汉有大夫路温舒。又《集韵》正各切,音洛。《前汉·扬雄传》尔廼虎路三嵏以为司马。〈注〉晋灼曰:路音落。服虔曰:以竹虎落此山也。师古曰:落,累也。以绳周遶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