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奸巨猾

神奸巨猾,指有势力的奸狡恶人。同『神奸巨蠹』。

神奸巨猾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shén jiān jù huá
成语注音
ㄕㄣˊ ㄐㄧㄢ ㄐㄨˋ ㄏㄨㄚˊ
成语简拼
SJJH
感情色彩
贬义成语
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
常用程度
一般成语
产生年代
当代成语
成语繁体
神姦巨猾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指有势力的奸狡恶人。同『神奸巨蠹』。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为人等

相关成语

近义词

神奸巨蠹

成语用法

成语示例

(1)茅盾《雨天杂写之一》:『宁以为他这一生足使后来的神奸巨猾知所炯戒,然而我们也不能抹煞他的失败了的雄图。』

成语造句

(1)楚楚写不出成语“神奸巨猾”的拼音。

(2)打开笔记本,第二页赫然是“神奸巨猾”几个大字。

(3)小琅不会写成语“神奸巨猾”的最后一个字。

(4)阳城镇第二中学的御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神奸巨猾”。

(5)雨石叔叔给瑛琪和馨菩介绍了“神奸巨猾”的成语故事。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邹韬奋、茅盾等《我们对于国事的态度和主张》:『过去政府虽有所惩治,然仅窃钩者诛耳,神奸巨猾未损毫末。』

分字解释

巨猾

巨猾:[jùhuá] (1)特别狡猾的人。老奸巨猾。(2)非常狡猾。

神:shén 1、<名>神灵。《愚公移山》:『操蛇之神闻之。』[又] 人死后变成的『精灵』。《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2、<名>精神。《庖丁解牛》:『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3、<名>神采;动人的表情。《林黛玉进贾府》:『俊眼修眉,顾盼神飞。』4、<形>神奇;神异。《活板》:『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神明] (1)人的聪明才智。(2)敬称神灵。[神气] 人的表情。也指人的精神面貌。[神器] 帝王的王位。

奸:jiān 1、<形>邪恶;狡诈的。《教战守策》:『如使平民皆习于兵,彼知有所敌,则固已知彼其奸谋而折其骄气。』2、<名>邪恶伪诈的人或事。《出师表》:『庶竭驽钝,攘除奸凶。』

巨:jù 1、<形>大。《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事无巨细,亮皆专一。』2、<副>通『讵』,表示反问。难道,哪里。《汉书·高帝纪上》:『沛公不先破关中兵,公巨能入乎?』

猾:huá 1、<动>乱;扰乱。《晋书·文帝纪》:『孙峻猾夏。』2、<形>狡诈;狡猾。《促织》:『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

神:《午集下·示字部》《唐韵》食邻切《集韵》《韵会》乗[音chéng]人切,□音晨。《说文》天神,引出万物者也。《徐曰》申即引也,天主降气,以感万物,故言引出万物。又《皇极经世》天之神栖乎日,人之神栖乎目。又神明。《书·大禹谟》乃圣乃神。《孔传》圣无所不通,神妙无方。《易·系辞》阴阳不测之谓神。《王弼云》神也者,变化之极,妙万物而为言,不可以形诘。《孟子》圣而不可知之谓神。又鬼神。阳魂为神,阴魄为鬼。气之伸者为神,屈者为鬼。又諡法。《史记》民无能名曰神。又姓。汉骑都尉神矅。又升人切,音伸。《张衡·东京赋》神荼副焉。〈注〉海中神名。神,音伸。荼,音舒。又叶时连切,音禅。《焦仲卿诗》念与世间辞,千万不复全。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班固·答宾戏》言通帝王,谋合圣神,殷说梦发於傅岩,周望兆动於渭滨。〈注〉神,叶时连切。滨,叶□眠切。○按:顾炎武《金石文字记》曰神,古□多作□,下从旦。《礼·郊特牲》所以交於旦明之义。郑康成云:旦当为神,篆字之伪。《庄子》有旦宅而无情死,亦读为神。盖昔之传书者遗其上半,因伪为旦耳。此说甚是,非旦可作神也。

奸:《丑集下·女字部》《广韵》古颜切《集韵》《韵会》《正韵》居颜切,□音菅。《说文》私也。一曰诈也,淫也。《书·舜典》□贼奸宄。〈注〉劫人曰□,杀人曰贼,在外曰奸,在内曰宄。《礼·乐记》政以一其行,□以防其奸。《管子·君臣篇》止诈拘奸,厚国之道也。《张衡·西京赋》禁御不若,以知神奸。魑魅罔两,莫能逢旃。删天韵本通。《字汇叶音坚,非。又高丽用中国书,独以奸为好字,好为奸字。见《正字通》。考证:(《礼·学记》政以一其行,□以防其奸。)谨照原书学记改乐记。

巨:《寅集中·工字部》《唐韵》其吕切《集韵》臼许切,□渠上声。《说文》□巨也。从工,象手持之。又《玉篇》大也。《孟子》为巨室。又巨万,数也。《史记·平准书》京师之钱累巨万。〈注〉巨万,今万万。又姓。《何氏姓苑》巨氏出南昌。《广韵》汉有巨武,为荆州刺史。又巨毋,复姓。《前汉·王莽传》有奇士,长丈,大十围,自谓巨毋霸。莽更其姓,曰巨母氏。谓因文母而霸王符也。《后汉·光武纪》作巨无霸。又《韵会》通作钜。《前汉·食货志》庶人之富者累钜万。《李贺·高轩过诗》文章钜工。又与讵同。《前汉·高帝纪》公巨能入乎。《师古曰》巨读曰讵,犹岂也。又《类篇》求於切,音蕖。未央也。《韵会》亦作渠。诗小雅庭燎注,夜未渠央。义与遽同,言未便至夜也。

猾:《巳集下·犬字部》《广韵》《集韵》《韵会》《正韵》□户八切,音滑。《玉篇》乱也。《书·舜典》蛮夷猾夏。〈传〉猾,乱也。又《玉篇》黠也。《扬子·方言》小儿多诈而狯,或谓之猾。《左传·昭二十六年》无助狡猾。《史记·高祖纪》为人僄悍猾贼。又《叔孙通传》不能进臣等,专言大猾。〈注〉狡猾也。又《晋语》齿牙为猾。〈注〉猾,弄也。又《山海经》尧光之山,有兽焉,状如人而□□,穴居而冬蛰,名曰猾褢,音如斲木,见则县有大繇。又《正字通》海兽名,猾无骨,入虎口,虎不能噬。处虎腹中,自内啮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