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崩地陷

山崩地陷,山岳崩倒,大地塌陷。

山崩地陷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shān bēng dì xiàn
成语注音
ㄕㄢ ㄅㄥ ㄉㄧˋ ㄒㄧㄢˋ
成语简拼
SBDX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
常用程度
一般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
山崩地陷
成语英文
mountains collapsing and the earth cracking up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山岳崩倒,大地塌陷。

成语用法

作谓语、状语、定语;形容声势巨大

相关成语

近义词

山崩地裂、山崩地坼、山塌地崩、地裂山崩、山崩地塌

成语接龙

1、山崩地陷→陷落计中→中道而废→废然而反→反求诸己→己饥己溺→溺心灭质→质而不野→野人献曝→曝骨履肠→肠肥脑满→满袖春风→风檐刻烛→烛照数计→计无所出→出有入无→无所忌讳→讳疾忌医→医时救弊→弊绝风清→清尘浊水→水火无情→情同一家→家长礼短→短见薄识

2、山崩地陷→陷落计中→中道而废→废书而叹→叹老嗟卑→卑身贱体→体大思精→精金百炼→炼石补天→天无二日→日久歳深→深信不疑→疑似之间→间不容瞬→瞬息之间→间不容砺→砺山带河→河决鱼烂→烂醉如泥→泥牛入海→海约山盟→盟山誓海→海底捞月→月露风云→云交雨合

3、山崩地陷→陷落计中→中风狂走→走胡走越→越古超今→今月古月→月朗星稀→稀世之宝→宝马香车→车马填门→门生故旧→旧瓶新酒→酒后茶余→余妙绕梁→梁孟相敬→敬业乐羣→羣分类聚→聚蚊成雷→雷雨交加→加膝坠渊→渊停山立→立盹行眠→眠花醉柳→柳緑花红→红情绿意

4、山崩地陷→陷落计中→中馈犹虚→虚度年华→华屋山丘→丘山之功→功成弗居→居功自傲→傲然挺立→立足之地→地大物博→博览群书→书不释手→手到擒来→来龙去脉→脉脉含情→情逐事迁→迁怒于人→人莫予毒→毒手尊前→前跋后疐→疐后跋前→前古未有→有目共见→见弹求鸮

5、山崩地陷→陷落计中→中馈犹虚→虚构无端→端本正源→源远流长→长春不老→老蚌生珠→珠零玉落→落落大方→方员可施→施绯拖绿→绿林强盗→盗铃掩耳→耳闻目览→览闻辩见→见怪不怪→怪声怪气→气吞牛斗→斗酒只鸡→鸡鸣狗吠→吠影吠声→声势熏灼→灼艾分痛→痛剿穷迫

成语用法

成语示例

(1)士隐意欲也跟了过去,方举步时,忽听一声霹雳,有若山崩地陷。▼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

成语造句

(1)草稿本的第二页写着“山崩地陷”几个大字。

(2)放放写不出成语“山崩地陷”,因此语文考试仅仅考了98分。

(3)射洪县太和中学的额尔德特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山崩地陷”。

(4)小岑不会写成语“山崩地陷”的最后一个字。

(5)祐[音yòu]体叔叔给岩霓和卓然讲了“山崩地陷”的历史故事。

(6)去往哈密市南湖中学的面包车上,家羽叔叔给泞朵和芩竹讲了『山崩地陷』的历史故事。

(7)士隐意欲也跟了过去,方举步时,忽听一声霹雳,有若山崩地陷。见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

(8)忽然一声响,如山崩地陷,羌兵俱落于坑堑之中;背后铁车正行得紧溜,急难收止,并拥而来,自相践踏。

(9)士隐意欲也跟着过去,方举步时,忽听一声霹雳若山崩地陷,士隐大叫一声,定睛看时,只见烈日炎炎,芭蕉冉冉,梦中之事便忘了一半。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四回:『忽然一声响,如山崩地陷,羌兵俱落于坑堑之中。』

分字解释

山崩

山崩:山上的岩石和土壤塌下来。这种现象往往发生在悬崖、陡坡上。

山:shān(1)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一座山;高山。(2)形状象山的东西:冰山。(3)蚕蔟:蚕上山了。(4)指山墙:房山。(5)姓。

崩:bēng 1、<动>倒塌;崩裂。《口技》:『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又] 专指山坍塌。《列子·伯牙与钟子期》:『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2、<动>用于抽象和比喻意义,表示崩溃;溃烂。《原君》:『视兆人万姓崩溃之血肉,曾不异夫腐鼠。』3、<动>古代称帝王之死。《触龙说赵太后》:『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辨] 崩,薨,卒,死,没。都是古代对死的称呼。《礼记·曲礼》:『天子死曰崩,诸候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没』等于说『去世』,后写作『殁』。

地:dì 1、<名>大地;地面。《赤壁赋》:『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2、<名>土地;田地。《捕蛇者说》:『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人。』3、<名>领土;地域。《邹忌讽齐王纳谏》:『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4、<名>处所;地方。《琵琶行》:『浔阳地僻无音乐。』王羲之《兰亭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5、<名>处境;境地。《史记·李斯列传》:『久处卑贱之位,困苦之地。』6、<名>路程。《红楼梦》:『那轿夫抬进去。走了一射之地。』(一射之地:即一箭之地,约一百五十步。)7、<名>底子。《林黛玉进贾府》:『抬头迎面先看见一个赤金九龙青地大匾。』8、<助>表示前面的词或短语状语。杜甫《陪柏中丞观宴将士》:『几时束翠节,特地引红妆。』冯梦龙《灌园叟晚逢仙女》:『忽地起一阵大风。』[地镜] (1)地面的积水。(2)传说中的宝镜。

陷:xiàn 1、<名>陷阱。《新唐书·百官志》:『凡坑陷井穴,皆有标。』2、<动>陷入;陷没。《中山狼传》:『仁陷于愚,固君子之所不与也。』3、<动>攻陷;沦陷。《梅花岭记》:『二十五日,城陷,忠烈拔刀自裁。』4、<动>陷害。《左忠毅公逸事》:『不速去,无俟奸人构陷,吾今即扑杀汝。』5、<形>缺陷;欠缺。《淮南子·缪称》:『满如陷,实如虚。』[陷溺] 喻处于困境,堕落不能自拔。

山:《寅集中·山字部》《广韵》所间切《集韵》《韵会》师间切《正韵》师奸切,□与删音同。《说文》山宣也。宣气散生万物,有石而高也。《徐曰》象山峰□起之形。《释名》山,产也。产万物者也。《易·说卦》天地定位,山泽通气。《书·禹贡》奠高山大川。《尔雅·释山》河南华,河西岳,河东岱,河北恒,江南衡,《周礼》谓之镇。《郑注》镇名山安地德者也。又《山海经》山分东西南北中五经。南则自蜀中西南至吴越诸山界。西则自华阴嶓冢以至崑仑积石诸山,今陇西甘肃玉门外,其地也。北则自狐岐大行以至王屋孟门诸山,是禹贡冀雍两州之境也。东则自泰岱姑射沿海诸境,则禹贡青州齐鲁之地也。见《读山海经语》。又连山,古易名。《周礼·春官》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注〉似山之出内气也。又姓。古烈山氏之后。又公山,复姓。又《集韵》《韵会》□所旃切,音仙《诗·小雅》幽幽南山。叶上干,干音坚。又《孔子·丘陵歌》喟然回虑,题彼泰山。郁确其高,梁甫回连。○按山在删韵,古转声寒删先通,则非止叶音矣。又叶疏臻切,音甡。《班固·东都赋》吐焰生风,欱野歕[音pēn]山。叶下振。《正字通》本部与土阜石三部通者,□互见。考证:(《尔雅·释山》河南华,河西岳,河东岱,河北恒,江南衡,是为五岳。《郑注》镇名山安地德者也。)谨按是为五岳非尔雅原文。镇名山安地德者也是周礼注非尔雅注。谨将是为五岳改作周礼谓之镇,以起注文。

崩:《寅集中·山字部》《广韵》北滕切《集韵》《韵会》悲朋切,□音绷。《说文》山坏也,从山朋声。《玉篇》毁也。《礼·曲礼·注》郉昺曰:自上坠下曰崩。《诗·小雅》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春秋·僖十四年》秋八月辛卯,沙鹿崩。〈注〉沙鹿,山名。又殂落也。《谷梁传·隐三年》高曰崩,厚曰崩,尊曰崩。又姓。《正字通》明正德中崩愈坚,固始县丞,潜山人。《集韵》作□。亦作□。

地:《丑集中·土字部》“(古文)埊□埅□嶳《广韵》徒四切《集韵》大计切《韵会》徒二切《正韵》徒利切,□音弟。《说文》元气初分,重浊阴为地,万物所□列也。《白虎通》地者,易也。言养万物怀任交易变化也。《释名》地,底也,其体底下,载万物也。《易·说卦传》坤为地。《内经》岐伯曰:地为人之下,太虚之中。黄帝曰:冯乎。曰:大气举之。《周礼·地官》土训掌道地图,以诏地事,道地慝,以辨地物,而原其生,以诏地求。《博物志》地以名山为辅佐,石为之骨,川为之脉,草木为之毛,土为之肉。又第也,但也。《前汉·丙吉传》西曹地忍之。又叶徒何切,音沱。《屈原·橘颂》闭目自慎,终不失过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扬雄·羽猎赋》鸟不及飞,兽不得过,军惊师骇,刮野埽地。○按吴棫收地入个韵,音隋,则过可如字读,沱隋亦平去间耳。本作坔。考证:(《内经》岐伯曰,地为人之下,太虚之中。黄帝曰,何凭。曰,大气举之。)谨照原文何凭改冯乎。”

陷:《戌集中·阜字部》《唐韵》户韽切《集韵》《韵会》《正韵》乎韽切,□音□。《说文》高下也。一曰陊也。《玉篇》坠入地也,没也,隤也。《易·需彖》刚健而不陷。《史记·灌夫传》战常陷坚。又《鲁语》子服景伯戒宰人曰:陷而入於恭。〈注〉犹失过也。《玉篇》亦作錎。《集韵》同埳。《篇海》亦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