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钱之府

三钱之府,古代的钱库。《史记·越王勾践世家》:『王乃使者封三钱之府。』

三钱之府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sān qián zhī fǔ
成语简拼
SQZF
常用程度
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
三錢之府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古代的钱库。

成语用法

成语造句

(1)本子的第二页赫然是“三钱之府”几个大字。

(2)笪大爷给涵涵和小虎介绍了“三钱之府”的历史故事。

(3)黎黎不会写成语“三钱之府”的最后一个字。

(4)芮芮写不出成语“三钱之府”的拼音。

(5)云阳镇一初中的初夏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三钱之府”。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王乃使者封三钱之府。』

分字解释

三:sān 1、<数>三;第三。2、<数>再三;多次;多(年)。《硕鼠》:『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鸿门宴》:『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三尺] (1)剑。剑长约三尺,所以这样称。(2)法律。古代把法律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所以用『三尺』代称法律。[三辅] 汉代治理京畿地区三个行政长官的合称,也指他们所管辖的区域。后代泛指京城附近的地区。[三宫] (1)儒家称天子六宫,诸侯夫人减半,称作三宫。(2)三个星座。明(3)堂、辟雍、灵台。(4)皇帝、太后、皇后。[三军] (1)古代诸侯大国军队分上军、中军、下军,其三万七千五百人。(2)古代指步、车、骑三军;现代指海陆空三军。(3)全军,通称军队。

钱:qián 1、<名>钱币;货币。《卖炭翁》:『卖炭得钱何所营。』2、<形>形状像铜钱的东西。《芙蕖》:『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

之:zhī 1、<动>到……去。《为学》:『吾欲之南海。』2、<代>指示代词,相当于『这个』、『这』、『这种』等。《廉颇蔺相如列传》:『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3、<代>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它』、『它们』、『他们』等。《论积贮疏》:『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郑伯克段于鄢》:『爱共叔段,欲立之。』4、<代>指代说话者本人或听话者的对方。《捕蛇者说》:『君将哀而生之乎?』5、<代>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你』、『您』。《汉书·蒯通传》:『窃闵公之将死,故吊之。』6、<助>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修饰、领属的关系,相当于『的』。《邵公谏厉王弭谤》:『防民之口,甚于防川。』7、<助>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一般不必译出。《师说》:『师道之不传也久矣。』8、<助>定语后置的标志。《劝学》:『蚓无爪牙之利。』9、<助>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词(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作『得』。《捕蛇者说》:『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10、<助>用宾语前置的标志。《师说》:『句读之不知。』11、<助>用在表示时间的副词后,补足音节,没有实义。《赤壁之战》:『顷之,烟炎张天。』12、<助>用在『前』、『后』、『内』、『外』等词语和它们的修饰语之间,表示对方位、时间、范围等的限制。《教战守策》:『数十年之后,甲兵顿弊。』

府:fǔ 1、<名>国家收藏文书。《鸿门宴》:『籍吏民,封府库。』2、<名>官府;衙署。《出师表》:『官中府中,俱为一体。』3、<名>官僚贵族的住宅或尊称别人的住宅。《林黛玉进贾府》:『三间大门,方是荣国府。』4、<名>行政区划名,唐宋大州称府,元明清大抵府领州,州领县。《滕王阁序》:『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三:《子集上·一字部》(古文)弎《唐韵》《集韵》《韵会》苏甘切《正韵》苏监切,□飒平声。《说文》三,天地人之道也。谓以阳之一合阴之二,次第重之,其数三也。《老子·道德经》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史记·律书》数始於一,终於十,成於三。又《周礼·冬官考工记》凡兵无过三其身。又《左传·昭七年》士文伯曰:政不可不慎,务三而已。一择人,二因民,三从时。又《晋语》民生於三,事之如一。又《周语》人三为衆[音zhòng],女三为粲,兽三为羣。又姓。明三成志。又汉复姓。屈原之后有三闾氏,三饭尞之后有三饭氏,三州孝子之后有三州氏。又去声。《韵会》苏暂切。《论语》三思而后行。又本作参。《博雅》参,三也。《周礼·冬官考工记》参分其股围。《前汉·□法志》秦造参夷之诛。□与三同。又《韵补》叶疏簪切,音森。《诗·召南》摽有梅,其实三兮。下叶今。叁。

钱:《戌集上·金字部》《唐韵》昨先切《集韵》财仙切《正韵》才先切,□音前。《玉篇》财也。《集韵》货泉也。其藏曰泉,其行曰布。取其流行无不徧也。《正字通》冶铜为钱,易货也。古之为市,所有易所无,布币金刀龟贝之法穷,钱始行。周制以商通货,太公望立九府圜法,钱外圆而内孔方,轻重以铢。圜者为均通也。九府者,掌财帛之官也。正代便之。周景王铸大钱,曰宝货,肉好有轮郭,以劝农赡不足,百姓蒙其利。钱形似璧,故亦称肉好。或谓肉为边,不知钱边曰郭,肉在边之中也。汉以后,大小轻重不一,名称各殊,国家攺元必更钱,以年号为文,轮郭如旧。纪钱制者,唐张台封演有泉谱,陶岳有货泉录,宋洪遵有泉志,马端临有钱币考,彼此异同,本注不具载。又与泉同。《史记·天官书》下有积钱,金宝之上皆有气,不可不察。〈注〉钱古作泉字。又《朝野佥载》张鷟号青钱学士,谓万选万中也。又县名。《前汉·地理志》会稽郡钱唐县。〈注〉武林山,武林水所出。又《后汉·梁冀传》意钱之戏。《何承天·纂文》一曰诡亿,一曰射意,一曰射数,一曰持掩,即今摊钱也。《潜夫论》或以游博持掩为事。〈注〉博,博六也。掩,意钱也。《欧阳修词》堂上簸钱堂下走。又马饰。《古乐府》铁□金面青连钱。《庾信·杨柳歌》连钱障泥渡水骑。《晋书·王济传》作连乾。又绿钱,苔别名。《沈约诗》賔阶绿钱满,客位紫苔生。又《岑参诗》楡荚小於钱。《张籍诗》莲叶出水大如钱。又连钱,□鴒别名。《广韵》颈有钱文。一名钱母。又姓。晋有正阳太守钱凤。又《唐韵》即浅切《集韵》《韵会》子浅切《正韵》子践切,□音翦。《说文》铫也。古田器。《诗·周颂》庤乃钱鎛。〈传〉钱,铫也。又《集韵》在演切,音践。义同。又《字汇补》古与盏通。酒器也。《续钟鼎铭》有雀钱。考证:(《正字通》冶铜为钱,易货也。太公望立九府图法)谨照原文图法改圜法。(《诗·周颂》痔乃钱鎛。)谨照原文痔改庤。

之:《子集上·丿字部》《唐韵》《正韵》止而切《集韵》《韵会》真而切,□音枝。《说文》出也,象草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玉篇》是也,适也,往也。《礼·檀弓》延陵季子曰:若□气,则无不之也。又於也。《礼·大学》之其所亲爱而辟焉。〈注〉之,适也。《朱传》犹於也。又语助辞。《书·金縢》礼亦宜之。《礼·文王世子》秋冬亦如之。《正字通》凡之字,或句中,或语尾,或层出。如毛诗我之怀矣,共武之服,及女曰鸡鸣章知子之来之,六句九之字,常华章左之左之,六句八之字,可以例推。又此也。《诗·周南》之子于归。〈注〉之子,是子也。又变也。《易传》辞也者,各指其所之。《孙奕示儿编》之字训变,左传,遇观之否。言观变为否也。又至也。《诗·鄘风》之死矢靡他。又遗也。《扬子·法言》或问孔子,知其道之不用也。则载而恶乎之。曰:之后世君子。〈注〉言行道者贵乎及身,乃载以遗后世。又姓。出《姓苑》。又《郝敬读书通》凡言之者,物有所指,事有所属,地有所往,连属之辞也。通作旃。《诗·唐风》舍旃舍旃。又《魏风》上慎旃哉。□与之同。通作至。往彼曰之,到此曰至,音义互通。又《韵补》叶职流切,音周。《楚辞·九章》吕望屠於朝歌兮,甯戚歌而饭牛。不逢尧舜与桓缪兮,世孰云而知之。叶上牛下求。《周伯琦曰》古人因物制字。如之本芝草,乎本吁气,焉本鸢,后人借为助语,助语之用既多,反为所夺,又制字以别之,乃有芝字吁字鸢字。考证:(《礼·文王世子》冬亦如之。)谨照原文改秋冬亦如之。

府:《寅集下·广字部》《唐韵》方矩切《集韵》《韵会》匪父切,□音甫。《说文》文书藏也。《周礼·天官》府六人。〈注〉治藏,史掌书者。〈又〉宰夫八职,五曰府,掌官契以治藏。〈注〉治藏,藏文书,若今起文书草也。又《玉篇》府,聚也。藏,货也。《书·大禹谟》六府三事允治,万世永赖。〈疏〉水火木金土五材,兼以谷为六府。《礼·曲礼》在府言府,在库言库。〈注〉府谓宝藏财贿之处也。又掌财币之官皆曰府。《周礼·天官》大府,玉府,内府,外府。又《地官》泉府。又《春官》天府。《前汉·食货志》太公为周立九府圜法。〈注〉皆掌财币之官,故云九府。又《百官公卿表》少府掌山海地泽之税,以给共养。又《广韵》府,官府,公卿牧守道德之所聚也。《前汉·赵禹传》文深不可居大府。《蜀志·诸葛亮传》开府治事。又《韵会》唐制,为大州曰府。《唐书·地理志》州府三百五十八。又《韵会》州名。汉属太原,魏置岚州,后唐立府州。《前汉·礼乐志》武帝定郊祀之礼,乃立乐府。又姓。《风俗通》汉有司徒掾府悝。又与腑通。《周礼·天官·疾医疏》六府,胃小肠大肠膀胱胆三焦,以其受盛,故谓之为府。又《春官·天府疏》在人身中,饮食所聚,谓之六府。又与俯通。《列子·周穆王篇》王府而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