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加苇鹪鹩的简介、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

浏览

印加苇鹪鹩的图片

印加苇鹪鹩(学名:Pheugopedius eisenmanni,英文名:Inca Wren)是鹪鹩科苇鹪鹩属的鸟类。

苇鹪鹩属是一些小型鸣禽,身长在9-15厘米之间。共有28种123个亚种。分布于美洲地区。栖息环境具有多样性,从海平面到2000米的高度均有活动。主要食物是无脊椎动物和昆虫。

中文学名:印加苇鹪鹩

拉丁学名:Pheugopedius eisenmanni

英文俗名:Inca Wren

命名作者:Parker, TA & O'Neill, 1985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鹪鹩科(Troglodytidae)

中文属名:苇鹪鹩属(Pheugopedius)

繁殖区:南美洲 : Peru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鸟种简介

中文名称印加苇鹪鹩外文名称:Inca Wren界:动物界门:脊索动物门目:雀形目

属:苇鹪鹩属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科:鹪鹩科

种:Thryothorus eisenmanni命名时间:Parker and O’Neill, 1985

外形特征

印加苇鹪鹩 印加苇鹪鹩

印加苇鹪鹩是一种小型鸣禽,成鸟上体和翅膀红棕色,头顶黑色,自脸颊至胸部是黑白两色组成的各种斑点和放射状斑纹。白眼眉又宽又长,自喙基延至颈。黑喙、黑腿爪。

嘴长直而较细弱,先端稍曲,无嘴须。鼻孔裸露或部分及全部被有鼻膜。翅短而圆,初级飞羽10枚。尾短小而柔软,尾羽10枚者。跗蹠强健,具盾状鳞,趾及爪发达。

地理分布

印加苇鹪鹩分布图分布于南美洲,包括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拉圭、巴西、智利、阿根廷、乌拉圭以及马尔维纳斯群岛(也称福克兰群岛)。

生活习性

栖息范围很广泛具有多样性。沿溪流和河岸,主要是灌木、树木繁茂的地区,也活动于密布的耕地和郊区环境,经常流连于其他植被类型,如各种松树,杨树等林区。不是特别胆小的鸟类,甚至接近人类的居住区。喜欢鸣叫。飞行高度距地面低,距离短。在地面落叶中搜寻食物。定居,部分迁徙。主要食物是无脊椎动物和昆虫。

生长繁殖

印加苇鹪鹩 印加苇鹪鹩

营巢于天然溶洞的各种石隙里,也在森林中筑巢。或在建筑物的窗台外、棚屋、谷仓筑巢。巢杯状,呈开放或半开放状态。雌雄双方共同营建,但是,当第二窝雏鸟开始孵育,雄鸟会主动离开去帮助孵第二窝的幼鸟。巢的大小视情况而定,但一般规模是长6.5厘米,直径4.5厘米深,以细枝、草叶、苇叶、羽毛等物交织而成。每巢产白色卵3至8枚,有黑斑和褐色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