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忽断忽行是怎么回事,如何辨证治疗

浏览

妇女行经,忽断忽行,迁延数日可自尽者,称为“月经忽断忽行”。本病当与“漏下”相区别,后者为持续出血,量少不断,迤逦不能自止。
  经来忽断忽行,时有时无,既不同于月经骤止,又有异于崩中漏下,究其病因,多以气机不利或瘀血阻滞为患。
  ⑴气滞血瘀:情怀不舒,肝气郁结,血行不畅,瘀滞胞宫,使血行不利而忽断忽行。
  ⑵气虚不运:素体脾气不足,中气虚弱,经行脾气益虚,运血无力,故经行排泄不畅,忽断忽行。
  本病辨证以月经量、色、质为主,结合伴随出现的症状加以分析,以明辨病之虚实。治疗则分别针对不同的病机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并酌情参入理气通经之品,以助经血顺利而下。
  ⑴气滞血瘀:经来忽断忽行,经量或多或少,血块多,经色黯,小腹胀痛或绞痛。胸胁胀满,乳房胀痛,嗳气频作。舌黯或有瘀点,苔薄白,脉弦涩。治宜行气活血调经。首选方药为血府逐瘀汤。桃仁、牛膝各12克,当归、生地、赤芍、枳壳各10克,川芎、柴胡各6克,桔梗、甘草各3克。腹痛重者加元胡15克,荔枝核12克,以理气止痛。伴有瘀血者加丹皮15克,黄柏、知母各10克,以凉血清热;伴有寒凝者加乌药艾叶各10克,以温煦冲任。
  ⑵气虚不运:经来忽断忽行,经量时多时少,经色淡而质稀。面色萎黄,神疲乏力,腹满纳差,大便溏稀。舌淡胖,苔薄白,脉虚弱无力。治宜补气助运调经。首选方药为八珍益母汤。熟地24克,当归、白药、党参各12克,白术、茯苓各10克,川芎、甘草各6克,益母草20克。大便溏稀者加山药、扁豆各15克,以健脾祛湿;出血量多者加仙鹤草、炒地榆各15克,以止血;冲任虚寒者加小茴香、艾叶各12克,以温暖冲任;小腹痛者加乌药12克,香附10克,以行气止痛。
  参考方药
  芪术调经汤(《辨证录》)。
  人参、三七各9克,黄芪、当归、生地各15克,白术18克(适用于气阴两虚而兼气滞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