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芥子

浏览

白芥子的基本资料,古籍论述22条,相关中药材3味。

芥子的基本资料

白芥子(《外治方》)

处方白芥子、甘遂各21克,元胡、细辛各12克。

功能主治据报道,治疗支所管哮喘1000例,3年显效率为60%,总有效率为98%[肺俞穴位置:俯伏位,在背部第三椎下凹窝左右向外各量5厘米(1.5寸)的地方。心俞穴位置:俯伏位,在背部第五椎下凹窝左右向外各量5厘米(1.5寸)的地方。膈俞穴位置:俯伏位,在背部第七椎下凹窝左右向外各量5厘米(1.5寸)的地方。

用法用量共研细末,每次取1/3药末,加生姜汁调成稠膏(每次用鲜姜60克,浸泡后捣碎,挤汁),分摊在6块边长为5厘米的方玻璃上或塑料薄膜上(药膏直径为3厘米)再取麝香0.3克(无麝香时可用冰片1克,或丁香粉、肉桂粉共1克)分撒在药膏上,并贴在背部双侧肺俞、心俞、和膈俞穴上,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在三伏天共贴3次(即初伏、中伏、末伏的第一天,从上午11时开时贴药,至下午2~3时为止,如贴后局部有烧灼疼痛时,可提前取下),连贴3年为1疗程。

白芥子古籍论述

白芥子《中药学》

【药用】本品为十字花科植物白芥的成熟种子。【性味与归经】辛,温。入肺经。【功效】袪痰利气,散结消肿。【临床应用】1.用于寒痰壅滞、胸满胁痛、咳嗽气逆痰多等症。白芥子辛散利气,温通袪痰,故可用治寒痰壅滞肺络、胸膈之间所引起的胸满胁痛、咳嗽气逆、痰多稀薄而色白等症。以本品配苏子、莱菔子,用于痰多咳嗽;如配甘遂、大戟,用以豁痰除饮,可治痰涎停留胸膈。2.用于痰注肢体、关节疼痛及流注阴疽等症。本品辛散温通,能逐痰散结以消肿,治痰注肢体、关节疼痛,可与肉桂、没药、木香等配伍;治流注阴疽,可与麻黄、肉桂、熟地、炮姜、鹿角胶、甘草等同用。此外,本品捣烂外敷,有活血消肿、散寒逐饮的功效,可用于胸胁刺痛、寒痰哮喘的轻症。【处方用名】白芥子(炒至微焦用)【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外用适量。【按语】1.白芥子辛散温通而利气,既能祛寒痰壅滞于肺络,以治肺寒喘咳;又能祛寒饮壅滞于胸膈,以治胸满胁痛;并可搜皮里膜外或筋骨间之痰结,以治流注阴疽等症。因它的袪痰力量较强,故称它有豁痰之功。2.本品辛散容易耗气,性温容易动火伤阴,故对肺虚久咳、阴虚火旺及胃火炽盛者忌用。【方剂举例】控涎丹《三因方》:白芥子、甘遂、大戟。治痰涎停留胸膈。

白芥子《本草害利》

〔害〕辛热泄气,昏目动火伤精。经云∶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多食则筋急爪枯。即此类也。凡肺经有热,与阴虚火炎,咳嗽生痰,气虚久咳者,法在所忌。切勿误投。茎叶动风,动气,有疮疡,痔疾,便血者忌。芥叶久食则积温成热,辛散太甚,耗人真元,昏目发疮。同兔肉食,成恶邪病,同鲫鱼食,发水肿。陆金云∶望梅生津,食芥坠泪,为肝木受病也。大叶者良,细叶有毛者害人。〔利〕辛温,入肺胃二经,通行经络,发汗散寒,利气疏痰,温中消冷滞,辟邪伏祟魔。酒服治反胃,醋涂散痈疽,痰在皮里膜外者,非白芥子不能达。〔修治〕四月收子,晒干入药。

白芥子《玉楸药解》

味辛,气温,入手大阴肺经。破壅豁痰,止喘宁嗽。白芥子辛温利气,扫寒痰冷涎,破胸膈支满,治咳逆喘促,开胃止痛,消肿辟恶皆良。

白芥子《药笼小品》

辛温入肺。能发汗散寒,祛皮里膜外之痰,消肿止痛。芥菜辛热,多食昏目发疮。

白芥子《本草求真》

(荤辛)除胁下皮里膜外风痰 白芥子(专入肺)。气味辛温。书载能治胁下及皮里膜外之痰。非此不达。古方控涎丹用之。正是此义。盖辛能入肺。温能散表。痰在胁下皮里膜外。得此辛温以为搜剔。则内外宣通。而无阻隔窠囊留滞之患矣。是以咳嗽。反胃痹木。香港脚。筋骨痈毒肿痛。因于痰气阻塞。法当用温用散者。无不借此以为宣通。(韩 用三子养亲汤以治老人痰气。盖白芥子主痰下气宽中。紫苏子主气定喘止嗽。莱菔子主食开痞降气。各微炒研。看病所主为君。)然此大辛大热。中病即已。久服耗损真气。令人眩晕损目。若肺热阴虚火盛者忌之。芥菜豁痰利气。主治略同。但较北芥子力微有别。

白芥子《得配本草》

辛,温。入手太阴经气分。通经络,散水饮,除疟癖,治喘嗽。痰在胁下皮里膜外,非此不达。炒研蒸饼丸,治腹中冷气。生研,水调贴足心,引毒归下,令痘疹不入目。肺气虚、胃中热者禁用。

白芥子《本经逢原》

辛温微毒。发明 痰在胁下及皮里膜外,非此不能达,控涎丹用白芥子正此义也。辛能入肺,温能散表,故有利气豁痰,散痛消肿辟恶之功。昔有胁痛诸治不效,因食芥齑而愈者,偶中散结开痰之效。其治射工疰气上气发汗者,亦取辛散祛毒力耳。此虽日常用品,然多食则昏目动火,泄气伤精。肺经有热、虚火亢者切忌。陈年咸芥卤治肺痈,吐尽臭痰秽毒即愈,然惟初起未溃宜之。

白芥子《顾松园医镜》

〔辛热,入肺经。研用。〕善豁寒痰,能除冷冻饮料。〔若痰在肋下,及皮里膜外者,非此不能达,祛胸膈之痰,是其剩馥矣。〕阴虚痰嗽者甚戒,茎叶有疮、痔便血者大忌。

白芥子《本草便读》

白芥子 辛能发汗.热可温中.入肺胃以搜痰.并走皮间与膜外.宽胸膈而利气.却能散冷耗营阴.(白芥子此芥种类少异.茎叶青白色.其子黄白色.非如食芥之叶青绿色而子紫黑也.味大辛.性大热.入肺胃二经.散寒下气.宽胸膈.利风痰.其辛散之性.食之泪出.又能达肝.故治痰在胁下.及皮里膜外者.非此不除.但耗阴散气.昏目圣神.虚人禁用.)

白芥子《外科全生集》

炒研,皮里膜外阴寒之痰,非此不消。

白芥子《本草从新》

宣、利气豁痰. 辛温入肺.通行经络.发汗散寒.温中开胃.利气豁痰.(丹溪曰∶痰在胁下、及皮里膜外、非此不能达行、韩 三子养亲汤、白芥子主痰、下气宽中、苏子主气、定喘止嗽、莱菔子主食、开痞降气、各微炒研、看所主为君、治老人痰嗽喘满、懒食而气实者.)消肿止痛.(痰行则肿消、气行则痛止、为末、醋调敷、消痈肿.)治咳嗽反胃.痹木香港脚.筋骨诸痛.(痰气阻滞.)阴虚火亢.气虚久嗽者.勿服.北产者良.煎汤不可太熟.熟则力减.茎叶、动风动气.有疮疡痔疾便血者.俱忌.芥菜子、豁痰利气.主治略同.芥菜辛热而散.能通肺开胃.利气豁痰.久食则积温成热.辛散太甚.耗人真元.昏目发疮.

白芥子《本草分经》

辛温入肺,通行经络,发汗散寒,温中利气豁痰,痰在胁下及皮里膜外者非此不行,煎太熟则力减。芥菜子主治略同。芥菜辛热而散,通肺开胃,利气豁痰,久食发疮昏目。

白芥子《本草择要纲目》

【气味】 辛温无毒. 【主治】 胸膈痰冷上气.醋研敷射工毒.辛能入肺.温能发散.有利气豁痰.温中开胃.散痛消肿辟恶之功.凡痰在胁下皮里膜外者.非此不能达.古方控涎丹用之.执此义也.

白芥子《本草经解》

气温.味辛.无毒.发汗.主胸膈痰冷.上气.面目黄赤.醋研敷射工毒.芥子气温.禀天春升之木气.入足厥阴肝经.味辛无毒.得地西方之金味.入手太阴肺经.气味俱升.阳也.味辛入肺.肺合皮毛.辛温发散.所以发汗.胸者肺之分也.膈者肝之分也.白芥子辛温疏散.所以入肝肺之分而消痰冷也.肺主气.气温则下行.所以主上气也.面目黄赤.肝乘脾也.气温达肝.肝不乘脾.黄赤自退也.醋研主射工毒.亦辛温条达之功效也. 【制方】 白芥子同白术.枣肉丸.治胸膈痰饮.同甘遂、大戟、蝎尾、巴霜、辰砂丸.名控涎丹.治痰迷心窍.

白芥子《本草分经》

见肺散。

白芥子《本草撮要》

味辛温.入手足太阴经.功专通行经络.发汗散寒.温中开胃.利气豁痰.研末酒服一钱.治反胃上气.与白芷等分为末.姜汁和涂香港脚肿痛神效.有疮疡痔疾便血者俱忌.芥菜子主治略同.

白芥子《药性切用》

性味辛温,入肺而通行经络,利气豁痰,能彻皮里膜外。芥菜∶辛热性散,久食耗

白芥子《本草新编》

白芥子,味辛,气温,无毒。入肝、脾、肺、胃、心与胞络之经。能去冷气,安五脏,逐膜膈之痰,辟鬼祟之气,消癖化疟,降息定喘,利窍明目,逐瘀止疼,俱能奏效。能消能降,能补能升,助诸补药,尤善收功。近人不知用白芥以化痰,而频用半夏、南星以耗气,所不解也。白芥子善化痰涎,皮里膜外之痰无不消去,实胜于半夏、南星。半夏性燥而烁阴,南星味重而损胃。独白芥子消化痰涎,又不耗损肺、胃、肝、心之气,入于气分而实宜,即用于血分而亦当者也。或疑白芥子止能消膜膈之痰,而不能消胃肺之痰,似乎消肺之痰必须贝母,消胃之痰必须半夏也。而谁知不然。夫膜膈之痰,统胃、肺而言之也。胃、肺中之膜膈,尤善藏痰者也。白芥子消膜膈之痰,是有痰之处无不尽消,况且肺、胃浅近之间,岂有反不能消之理。试看疟疾,正痰藏于膜膈之中也。用白芥子一两,炒为末,米饮为丸,一日服尽,而久疟顿止,非消痰之明验乎,疟止之后,神气不倦,非消痰而不耗气之明验乎。故白芥子消痰,实胜于贝母、半夏,谁谓肺、胃之痰不能消也。或谓白芥子虽消膜膈之痰,未必气之不耗,天下安有消痰之药而不耗气者乎?曰∶白芥子实不耗气,能安五脏。耗气则五脏不安矣,岂有五脏安而耗气者乎。其余消痰之药,或安肺而不安胃,或安胃而不安肺,总不如白芥子之能安五脏也。此所以实胜于各消痰之药耳。或疑白芥子消痰而不耗气,然用之而痰仍未消,是消膜膈之痰,未可全信也。曰∶白芥子只可消膜膈之痰,而肾中之痰,不能消也。服白芥子而仍有痰者,宜补其肾,肾足而痰自化,何疑白芥子非消膜膈之痰乎。或疑白芥子消阴分之痰,不消阳分之痰,然乎?曰∶非也。芥子阴分、阳分之痰,无不尽消,不必分阴阳也。但肾经水泛火沸之痰不能化,余则尽消而无疑矣。或问白芥子即芥菜之子,人食芥菜,觉消食之甚多,是白芥子大能消食,似未可多食也。谁知芥菜消食,而芥子消痰,各不相同,不可疑其菜,而戒其子也。或疑白芥子消膜膈之痰而不耗气,发明几无遗议,但不知膜膈之痰在于何处?曰∶在胃脘之上下之中,而不在胃脘上下之外。虽痰分五脏六腑,要皆存于胃脘膜膈之中。白芥子善消膜膈之痰,亦于胃脘中消之,岂各入五脏六腑而后消之乎。

白芥子《本草害利》

(见肺部)

白芥子《冯氏锦囊秘录》

禀火金之气以生,而白芥又得金气之胜,故味辛,气温,无毒。辛温入肺而发散,故有温中除冷,发汗辟邪,豁痰利气之功。凡痰在胁下,皮里膜外,非白芥子莫能达,盖取其辛温之性,能搜剔内外痰结,及胸膈寒痰,冷涎壅塞者殊有神效。茎叶煮食,动风动气,有疡疮痔疾,便血者勿食。其青芥菜,与白芥所禀相同,气味无异温而辛,食则气先归鼻,故窍利而耳目明也。辛散温行故能利气,消痰开胃辟寒也。其主除肾邪气者,辛能润肾,温能暖水脏也。然亦动风发气,功不掩过者耳。子与白芥子相近,而功微不及。百年陈芥卤久窨地中者,以辛温之性,得盐水久窨,土中之气变为辛寒,所以极散痰热,且芥通肺气,故神治肺痈喉痹,饮以数匙立消。三子养亲汤,治老人苦于痰气喘嗽,胸满懒食,不可妄投燥利之药,反耗真阴,因有求治其亲,遂制此方治之,随试随效,用白芥子、紫苏子、白莱菔子各微炒研末,看所主为君,每剂不过三四钱,用绢袋盛之,入汤煮饮,勿煎太过,则味苦辣,大便素实者,入蜜一匙,冬月加姜一片。白芥子,消痰癖,治皮里膜外痰涎,久疟蒸成癖块,解肌发汗,利气疏痰,温中而消,冷滞醋涂,而散痈毒。菜冷气堪除,五脏能补,青芥子,扑损瘀血,冷疼生姜研贴,麻痹风毒肿痛,酽醋和敷,酒调末服,心脾痛止。菜温中,归鼻利九窍,明耳目。去头面风,咳嗽冷气,煮食动膈气风气,生食发丹石毒,同兔肉生恶疮,同鲫鱼发水肿。按∶白芥子,诚为利气疏痰,温中去滞,凡痰在皮里膜外之要药。然大辛大散中病即已,久服耗伤真气,令人眩晕损目,若肺热阴虚火盛者忌之。

白芥子《雷公炮制药性解》

味辛,性温无毒,入肺胃二经。主下气,止翻胃,消疟癖,辟鬼邪,驱疰气,除皮里膜外痰涎;醋研可敷射工毒;其茎叶,堪却冷气,能安五脏。按∶白芥子辛宜于肺,温宜于胃,故俱入之。气虚及肺胃中有火者,咸禁食之。

白芥子《本草备要》

宣,利气,豁痰 辛温入肺。通行经络,温中开胃,发汗散寒,利气豁痰,消肿止痛(痰行则肿消,气行则痛止。为末醋调敷,消痈肿)。治咳嗽反胃,痹木香港脚,筋骨诸病(痰阻气滞)。久嗽肺虚人禁用(丹溪曰∶痰在胁下及皮里膜外,非此不能达行。古方控涎丹用之,正此义。韩 三子养亲汤,白芥子主痰,下气宽中;紫苏子主气,定喘止嗽;莱菔子主食,开痞降气。各微炒研,看病所主为君。治老人痰嗽、喘满、懒食)北产者良。煎汤不可过熟,熟则力减。芥菜子豁痰利气,主治略同。

白芥子相关中药材

1、白芥子

别名辣菜子。

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白芥的种子。夏末、秋初果实成熟时割取全株,晒干后,打下种子,除去杂质。

生境分布主产安徽、河南、山东、四川、河北、陕西、山西等地。以安徽、河南产量为大。

性状种子呈圆球形,直径1.1~2.5毫米,较黄芥子为大。表面类白色至淡黄色,光滑。在扩大镜下观察,可见细微的网纹及一暗色小点状的种脐。种皮脆薄易压碎,剥去后有薄膜状的胚乳粘着于种皮内表面。胚黄白色,袖质,二子叶相叠,并于中脉处折起呈马鞍状,胚根亦折转而藏于其间。气无,味先觉油样而后微酸,继感辛辣。以个大、饱满、色白、纯净者为佳。

功能主治利气豁痰,温中散寒,通络止痛。治痰饮咳喘,胸胁胀满疼痛,反胃呕吐,中风不语,肢体痹痛麻木,脚气,阴疽,肿毒,跌打肿痛。①《别录》:“发汗,主胸膈痰冷上气,面口黄赤。又醋研敷射工毒。”②陶弘景:“御恶气暴风,毒肿流四肢疼痛。”③孙思邀:“治咳嗽胸胁支满,上气多唾者,每日温酒吞下七粒。”④《医学入门》:“利胸膈痰,止翻胃吐食,痰嗽上气,中风不语,面目色黄,安五脏,止夜多小便。又治扑损瘀血。”⑤《纲目》:“利气豁痰,除寒暖中,散肿止痛。治喘嗽反胃,痹木脚气,筋骨腰节诸痛。”⑥《现代实用中药》:“捣烂如泥,外用作皮肤刺激引赤药。”⑦《药材资料汇编》:“功能暖胃,增进食欲,并可为中毒后之催吐剂。”⑧《东北药植志》:“大量用可作麻醉剂。”

2、细辛

别名小辛,细草,少辛,独叶草,金盆草,山人参,小辛,细条,绿须姜,万病草,卧龙丹,铃铛花,四两麻,玉香丝。

来源马兜铃科植物辽细辛或华细辛的带根全草。5~7月间连根挖取,除净泥土,及时阴干。(不宜晒干,勿用水洗,否则会使香气降低,叶变黄,根变黑而影响质量)置干燥通风处,防止霉烂。

性状①辽细辛 又名:北细辛(《理伤续断秘方》)。叶片1~2枚,下连根茎及根,有时可见花或果实。叶柄长,有纵纹,叶片多皱缩或破损,质薄,灰绿色,有时带黄,质脆易碎。花单1,暗紫褐色,碗状。根茎为不规则圆柱形,纤细弯曲,具分枝,长1~4厘米,直径2~4毫米,灰棕色,粗糙,有节,节间约2~3毫米。根细长,密生节上,灰棕色,表面平滑,或有微细纵皱纹,下端常有细须根.质脆易断。断面平坦,黄白色。气甚芳香,味辛辣,后具麻木烧灼感。以根灰黄色、叶绿色、味辛辣而麻舌者为佳。产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②华细辛 外形与辽细辛相似,但根茎较长,长约3~8厘米,直径约1~2厘米,节间极短,仅达1毫米。香气及辛辣味较弱,而麻木的烧灼感较强。产陕西。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行水,开窍。治风冷头痛,鼻渊,齿痛,痰饮咳逆,风湿痹痛。①《本经》:“主咳逆,头痛脑动,百节拘挛,风湿痹痛,死肌。明目,利九窍。”②《别录》:“温中下气,破痰,利水道,开胸中,除喉痹,齆鼻,风痫癫疾,下乳结。汗不出,血不行,安五脏,益肝胆,通精气。”③陶弘景:“患口臭者,含之多效,最能除痰明目。”④《药性论》:“治咳逆上气,恶风,风头,手足拘急,安五脏六腑,添胆气,去皮风湿庠,能止眼风泪下,明目,开胸中滞,除齿痛,主血闭,妇人血沥腰痛。”⑤《日华子本草》:“治咳,消死肌疮肉,胸中结聚。”⑥《本草衍义》:“治头面风痛。”⑦《珍珠囊》:“主少阴苦头痛。”⑧《纲目》:“治口舌生疮,大便燥结,起目中倒睫。”⑨《本草通玄》:“主风寒湿头疼,痰歇气壅。”⑩《本经逢原》:“主痰结湿火,鼻塞不利。”(1)发散风寒:用于风寒感冒或风寒所致的头痛,可配麻黄、藁本。(2)温经止痛:用于寒邪入络之肌肉关节痛。(3)温化寒痰:用于稀痰壅盛的慢性支气管炎。(4)宜通肺窍:用于鼻炎、鼻窦炎。

备注除上述正品外,少数地区尚以下列各种作细辛使用,一般称为土细辛。①杜衡的根茎及根,亦称马辛,使用于江苏、浙江等地。参见“杜衡”条。②大花细辛的根茎及根,使用于四川等地。参见“花脸细辛”条。③花叶细辛的根茎及根,使用于广东、广西等地。④圆叶细辛的根茎及根,使用于广西。⑤盆草细辛(又名:毛细辛)及双叶细辛的全草,使用于四川、陕西。⑥长花细辛的根茎及根,使用于陕西,参见“黄细辛”条。⑦茨菇叶细辛的带根全草,使用于湖北、广西,参见“苕叶细辛”条。⑧金耳环的全草,使用于广西,参见“金耳环”条。

3、甘遂

别名猫儿眼,化骨丹,甘泽,肿手花,萱根子,主田,重泽,甘藁,陵藁,苦泽,白泽,鬼丑,陵泽,肿手花根,九头狮子草,头痛花,猫儿眼,陵津。

来源为大戟科植物甘遂的根。春季开花前或秋末茎苗枯萎后采挖根部,除去泥土、外皮,以硫黄熏后晒干。

生境分布生于山沟荒地。分布陕西、河南、山西、甘肃、河北等地。主产陕西、山东、甘肃、河南等地。

性状干燥根呈连珠状纺锤形、长椭圆形,长3~9厘米,直径0.6~1.5厘米;亦有细长呈不规则的棒状者,略弯曲或扭曲,长3~10厘米,直径2~5毫米。表面白色或浅黄白色,常残留少数淡黄色的须根或末去净的赤褐色栓皮。质轻,易折断,断面粉性,皮部白色,约占半径的1/2,本部浅黄色。气微,味微甘而有持久的刺激性。以肥大饱满,表面白色或黄白色,细腻,断面粉性足,无纤维者为佳。根细长,黄棕色,粉性少,断面纤维性强者为次。

功能主治泻水饮,破积聚。通二便。治水肿胀满,留饮,结胸,痢痫,噎膈,症瘕积聚,二便不通。①《本经》:“主大腹疝瘕,腹满,面目浮肿,留饮宿食,破症坚积聚,利水谷道。”②《别录》:“下五水,散膀胱留热,皮中痞,热气肿满。”③《药性论》:“能泻十二种水疾,治心腹坚满,下水,去痰水,主皮肤浮肿。”④《纲目》:“泻肾经及隧道水湿,脚气,阴囊肿坠,痰迷癫痫,噎膈痞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