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拔罐配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

浏览

【摘要】 目的 总结刮痧、拔罐配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及引发的神经性腿痛的效果。方法 对患者进行刮痧、拔罐及手法综合治疗的方式。结果 30例中治愈17例,显效8例,有效4例,无效1例。结论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多种治疗方法综合治疗要比单一方法治疗效果要好。

【关键词】 刮痧;拔罐; 手法;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的病症,现在运用中医传统治疗方法治疗该病已经成为临床常见的重要的方法。我院刮痧治疗中心在2003~2005年以刮痧、拔罐配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临床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治疗的30例病例中,男11例,女19例,年龄21~72岁,病程3个月~5年。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1)有腰部外伤,慢性腰肌劳损或受寒湿史,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2)直腿抬高实验呈阳性,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指背曲力减弱。(3)腰痛时,疼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时,疼痛加重。

1.2 治疗方法

1.2.1 刮痧治疗

(1)刮拭的主要经络腧穴[1]。膀胱经:肝俞、肾俞、大肠俞、志室、殷门、委中、承山、昆仑。 胆经:阳陵泉、环跳。督脉:人中。胃经:足三里。肾经:太溪。配穴:阿是穴。(2)刮拭手法:根据病人的年龄、体质等因素辨别虚实,然后根据虚实采用补法、泻法以及平补平泻法刮拭病人。重刮肾俞、 大肠俞、殷门、委中、承山、环跳、阿是穴。

1.2.2 拔罐治疗

拔罐时,将其分为三组:一组为腰椎两侧;二组为下肢后侧的殷门、委中、承山;三组为下肢的阳陵泉、 环跳、昆仑。

1.2.3 手法治疗

按照上述的经络腧穴,由上到下,由轻到重用手指、手掌、掌根先在腰骶部肌肉上做按揉、点压等手法。然后在臀部梨状肌的体表投影处用手拨理,接下来用手指、手指腹以及肘尖沿坐骨神经走行路线及痛点做推、拧、按、压、揉等手法。最后让病人身体放松,刮拭者用按摩、提捏、扣击等方法对腰骶部、臀部及下肢后部肌肉进行整理。3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

2 疗效观察

2.1 疗效标准

按《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治愈:疼痛消失,行动跑步无障碍,恢复原工作;显效:疼痛基本消失,仅做重活或长时间工作有不适,恢复原工作;有效:疼痛减轻一半以上,行动轻度障碍,不能完全适应以前的工作;差: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

2.2 治疗效果

30例病例中,治愈17例,显效8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67%。

3 讨论

该病在中医上属于“痹证”的范畴,中医上认为[2]该证是由于筋脉失养,正气不足造成的,筋脉失养易造成损伤及劳损,正气不足则易受风、寒、湿邪的侵袭,又“腰为肾之府”,故论治时要从肾、经络入手。人中能通督脉,以行气化瘀利腰脊,可治腰脊强痛;肾俞补肾益气;志室滋补肾阴;委中为治腰脊痛的远治穴,“腰背委中求”;殷门、承山、委中疏通膀胱经气,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昆仑活血化瘀止痛;阳陵泉、足三里疏经活络,消肿止痛;阿是穴疏通局部气血,活络止痛。

刮痧的机械刺激和温热效应等作用可使毛孔扩张,改善皮肤细胞的呼吸及活性,增加汗腺、皮脂腺的分泌,使皮肤通透性增加,促进了具有疏经活络、活血化瘀、消炎镇痛作用的刮痧油的吸收,以达到治疗的目的。其次,拔罐的负压可促进刮痧后毛细血管和小动脉的扩张,增加血管壁的通透性使被刮拭的经络腧穴微循环得到改善,增加经穴部位的营养,提高其传感性。手法可缓解肌肉痉挛,松解组织粘连,纠正组织异位,加大刺激强度和治疗范围,强化了疏经活络,温经散寒,调补气血的作用。

刮痧、拔罐及手法治疗的方法改善了局部的新陈代谢,通过刺激经络腧穴加强了经穴与相应脏腑器官的协调功能,使阴阳平衡,以达到治疗的目的。该方法具有安全、可靠、简便、无副作用、疗效好等优点,也便于广大群众保健和治疗。

参考文献】

1 吕季儒,吕芳宜.吕教授刮痧健康法400种临床医典.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332-334.

2 李家邦.中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125-126.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