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鹅肠草的处方

浏览

鹅肠草(别名抽筋草、伸筋藤、伸筋草、壮筋丹、鸡卵菜、鹅儿肠、白头娘草、鸡娘草),甘;酸;性平,清热解毒;散瘀消肿。主肺热喘咳;痢疾;痈疽;痔疮;牙痛;月经不调;小儿疳积,本文介绍了含有鹅肠草的处方16个。

处方1、钓钩藤散

处方钓钩藤、伸筋藤、石南藤、羊带归根、天灯心、狗骨子根、珍珠帘根、豨莶草根。

功能主治马(疒其)肿疡病后,筋脉拘急。

用法用量水煎,入酒和服。

摘录《准绳·疡医》卷五

处方2、麻黄温痹汤

处方麻黄10g,羌活10g,独活10g,制川乌10g,制草乌10g,八里麻1g,桂枝10g,黄耆20g,川牛膝12g,木瓜12g,威灵仙12g,鸡血藤10g,细辛3g,制附块10g,伸筋草10g,寻骨风10g,苍耳子10g,秦艽10g,桑寄生10g,炙甘草10g。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舒筋活络。主风寒湿邪侵袭经络,留滞关节,关节肿大疼痛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气血虚亏,可酌加党参、枸杞、当归、白芍以扶正气。

摘录《千家妙方》卷上引范国(木梁)方

处方3、活血舒筋汤

处方归尾、赤芍、片姜黄、伸筋草、松节、海桐皮、落得打、路路通、羌(独)活、防风、续断、甘草。

功能主治活血祛瘀,舒筋通络。主伤筋与筋错、筋挛,关节行动不舒,肿痛。

用法用量水煎,内服。病在上肢,加用川芎、桂枝;下肢,加用牛膝、木香;痛甚者,加乳香、没药。

摘录《中医伤科学讲义》

处方4、虎骨药酒

处方当归2两,川芎1两,熟地3两,白芍1两5钱,羌活8钱,杜仲1两,独活5钱,川续断1两,红花5钱,木瓜1两,虎骨1两,三七1两,黑枣4两,骨碎补2两,淫羊藿8钱,五加皮8钱,破故纸2两,菟丝饼2两,海风藤1两,胡桃肉4两,伸筋草1两,刘寄奴1两。

制法上为细末,装布袋内。放入好烧酒15斤中浸泡7天。

功能主治陈旧性跌打损伤,筋骨疼痛。

用法用量每日早、晚各服3钱。

各家论述方中当归、川芎、熟地、白芍、红花、木瓜、三七、伸筋草、刘寄奴活血补血,羌活、独活、海风藤、五加皮祛风除湿止痛,虎骨、骨碎补、淫羊藿、补骨脂、菟丝饼、胡桃肉、黑枣、杜仲、川续断补元阳、壮筋骨、利腰膝,合成活血祛风除湿之剂。

摘录《实用正骨学》

处方5、劳伤药酒

处方大血藤4两,小血藤4两,红牛膝3两,白牛膝3两,舒筋草4两,刺五加5两,白花草1两,白龙须4两,木通根3两,接骨丹根5两,随手香3两,老颧草4两,碎补3两,红毛七3两,松节3两,见血飞3两,金腰带3两,红泽兰4两,猪毛七4两,伸筋草4两,破骨风4两,黄龙须4两,八爪龙1两,地胡椒5两,红酸浆草4两,筋骨草5两,乌骨鸡3两,石兰藤4两,还魂草4两。

制法用干酒15斤泡10日后即成。

功能主治跌打损伤腰部痛。

用法用量成年病重者每服2两,轻者1两,日3次。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重庆方)

处方6、坚骨壮筋膏

处方骨碎补3两,川续断3两,马钱子2两,白及2两,硼砂2两,生草乌2两,生川乌2两,牛膝2两,苏木2两,杜仲2两,伸筋草2两,透骨草2两,羌活1两,独活1两,麻黄1两,五加皮1两,皂角核1两,红花1两,泽兰叶1两,虎骨8钱。

制法上药加香油10斤、黄丹5斤,熬成膏药后温烊摊贴。又用血竭1两,冰片5钱,丁香1两,肉桂2两,白芷1两,甘松、细辛各2两,乳香、没药各1两,麝香酌加5分,共为细末。

功能主治强壮筋骨。主伤筋骨折后期。

用法用量临贴时撒于药面。

摘录《中医伤科学讲义》

处方7、化瘀通络洗剂

处方骨碎补15g,苏木15g,桑寄生15g,伸筋草15g,威灵仙15g,桃仁9g,续断9g,当归尾9g,桑枝9g,川芎6g,红花6g。

功能主治活血舒筋,化瘀通络。主上肢骨折脱位后期,筋络挛缩酸痛者。

用法用量水煎,熏洗,每剂加黄酒60g,每日1剂,熏洗2次。

各家论述本方用桃仁、红花、归尾、川芎、苏木活血化瘀;桑枝、威灵仙、伸筋草祛风除湿,舒筋通络;桑寄生、续断、骨碎补强筋壮骨;川芎、桑枝等药性上浮,主上升而向外,因而本剂适合于上肢熏洗。

摘录《林如高骨伤验方歌诀方解》

处方8、化坚油

处方透骨草1钱,伸筋草2钱5分,茜草2钱,木通2钱5分,松节1钱5分,紫草根2钱5分,地榆2钱,昆布2钱,刘寄奴1钱,香油12两。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通络软坚。主烫烧伤后大面积增生性瘢痕,红斑落屑角化性皮肤病

用法用量油浸群药二昼夜,用文火将药炸成焦黄色,去滓备用。用时微加温,直接涂于皮损。

摘录《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处方9、蠲痹解凝汤

处方黄芪20克,葛根20克,山萸肉10克,伸筋草10克,桂枝10克,姜黄10克,田三七5克,当归12克,防风12克,秦切15克,甘草6克。

功能主治补肾养肝,益气活血,祛风胜湿。主肝肾亏虚,外邪内侵,气虚血瘀。

用法用量水煎加黄酒少许温服。每日1剂,日服3次。

摘录王西周方

处方10、坐骨神经Ⅰ号方加味

处方川牛膝60-120克,黄柏9-12克,生苡仁30-40克,川芎10-12克,木瓜12-18克,细辛4-6克,苍术10-15克,独活10-15克,土鳖虫10-15克,桑寄生30克,淫羊藿30克,鸡血藤30克,伸筋草30克,赤芍15克,白芍15克,生地15克,熟地15克。

功能主治散寒祛湿,舒筋活络。主寒热瘀阻。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宋新家方

处方11、解痉汤加味

处方白龙须15-20克,钩藤根15克,当归尾15克,紫丹参20克,制乳没各6-10克,延胡索12克,白芍35克,炙甘草20克,伸筋草15克,生麻黄3克,熟地18克,草红花3克,川续断12克,香附10克。

功能主治行气活血,舒筋解痉。主气血阻滞,腰络不通。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姜佐柏方

处方12、中风回春片

处方当归(酒制)30g 川芎(酒制)30g 红花10g 桃仁30g 丹参100g 鸡血藤100g 忍冬藤100g 络石藤60g 地龙(炒)90g 土鳖虫(炒)30g 伸筋草60g 川牛膝100g 蜈蚣5g 茺蔚子(炒)30g 全蝎10g 威灵仙(酒制)30g 僵蚕(麸炒)30g 木瓜50g 金钱白花蛇6g

性状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棕褐色;味苦。

炮制以上十九味,当归、川芎、地龙、土鳖虫、蜈蚣、金钱白花蛇、全蝎、僵蚕、丹参各半量,粉碎成细粉,过筛,剩余量与其余红花等十味,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静置24小时,倾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30的稠膏,加入细粉,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压制成1000片,包糖衣,即得。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舒筋通络。用于痰瘀阻络,中风偏瘫,半身不遂,肢体麻木。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6片,一日3次;或遵医嘱。

注意脑出血急性期忌服。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13、九制豨莶草药酒

处方九制豨莶草712g 海风藤80g 炒苍术80g 千年健80g 威灵仙80g 油松节80g 川牛膝80g 伸筋草80g 熟地黄80g 桑寄生80g 制乳没各80g 炒白术80g 地枫皮80g 防风80g 狗脊80g 木瓜80g 防己110g 秦艽80g 茜草80g 独活80g 川芎80g 红花80g 杜仲80g 玉竹130g 当归80g 肉桂60g 陈皮80g 川断80g 麻黄20g 红糖4~5kg 白酒25000ml

炮制1. 将所有药材一同放入酒瓮中,加酒密封浸泡;2. 每天搅拌1次;1周后每周搅动1次;3. 1个月后余滤取上清液,药渣压榨过滤,合并滤液;4. 将红糖用少量白酒加热溶化,过滤,和入药酒坛内,搅匀;5. 静置10天,取上清液,滤过即得。

功能主治祛风利湿,通利关节,补肾活血,和调血脉。主治肝肾不足,骨痛膝弱,四肢麻痹,腰酸足软,口眼歪斜,语言蹇涩等症,于久痹体虚患者最宜。

用法用量每次服20ml,每日3次。

摘录《药酒与膏滋》

处方14、除湿酒

处方虎胫骨9克 防己9克 独活6克 云苓9克 杜仲9克 萆薢9克 晚蚕砂9克 松节9克 茄根12克 木瓜12克 苍耳子12克 枸杞子12克 秦艽9克 桑枝15克 牛膝3克 狗脊9克 续断9克 伸筋草9克 豨莶草12克 白酒2.5千克

制法虎胫骨炙酥为面,防己等十八味药共研粗末,再将虎胫骨面掺入粗末中,用消毒纱布包好,用绳悬于酒中泡两周备用(冬季泡一月)。

功能主治除湿通经。主风寒湿痹。

用法用量每日服二次,每次服9~15克。勿须多服。

注意孕妇禁用。

摘录《中医正骨经验概述》

处方15、洗药方

处方宣木瓜9克 秦艽6克 防风6克 防己6克 伸筋草6克 白芷6克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舒筋止痛。治风湿外侵,筋骨疼痛。

用法用量用水熬透,洗患处。

备注方中宣木瓜善于祛风湿,宜经络,秦艽养血祛风;防己、防风合用,可治风湿疼痛,并除手足顽痹;伸筋草善于舒筋通络,白芷止痛消肿。适用于风湿所致的筋骨疼痛。

摘录慈禧光绪医方选议》

处方16、补肝益肾通络汤

处方当归9克,杜仲9克,黄芪12克,党参9克,川断9克,菟丝子9克,羌活9克,鹿角霜9克,枸杞9克,伸筋草6克,何首乌9克,城草3克,山楂9克,谷芽9克。

功能主治补肝益肾,活血通络。主肝肾亏损,风湿痹阻,经络凝滞。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李明智方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