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当归的处方(一百七十)

浏览

当归(别名干归、马尾当归、秦哪、马尾归、云归、西当归、岷当归),味甘;辛;苦;性温,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主血虚诸证;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结聚;崩漏;虚寒腹痛;痿痹;肌肤麻木;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疡;跌扑损伤,小编整理出含有当归的处方共10669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10141~10200共60个。

处方1、团参汤

处方新罗人参 川当归各9克

功能主治治小儿自汗盗汗;大惊卒恐。

用法用量上药锉细,用雄猪心1个,切成3片。每服6克,用猪心1片,井水220毫升,煎至150毫升,空腹时服。

摘录《直指小儿方》卷四

处方2、热六合汤

处方熟地黄 川芎 芍药 当归 黄连 栀子

功能主治养血清热。治血虚有热,发热而烦,不能睡卧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垒元戎》

处方3、芪忍归草汤

处方黄芪(盐水炙)50克,忍冬藤50克,忍冬叶50克,当归12克,甘草节8克。

功能主治益气活血,清热解毒。主气虚凝滞,热毒炽盛。

用法用量先将药入砂锅内,加水适量,浸泡30分钟再煎煮,每日1剂,日服3次。

摘录王秋侠方

处方4、散聚汤

处方半夏(汤洗七次)槟榔 当归各22克 陈皮 杏仁(麸炒,去皮、尖)桂心各60克 茯苓 甘草(炙)附子(炮,去皮、脐)川芎 枳壳(麸炒,去瓤)厚朴(姜汁制)吴茱萸(汤洗)各30克

制法上药锉细。

功能主治治气机郁结,痰湿内阻,血行不畅,致生积聚,随气上下,发作有时,心腹绞痛,攻刺腰胁,上气室塞,喘咳满闷,小腹腆胀,大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煎至160毫升,去滓,空腹时服。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八

处方5、阳和解凝膏

别名阳和膏(《经验方》卷上)。

处方新鲜大力子根、叶、梗1.5千克 活白凤仙梗120克 川附 桂枝 大黄 当归 肉桂 官桂 草乌 川乌 地龙 僵蚕 赤芍 白芷 白蔹 白及各60克 川芎120克 续断 防风 荆芥 五灵脂 木香 香橼 陈皮各30克 乳香末 没药末各60克苏合油120克 麝香30克

功能主治温经和阳,行气活血,驱风散寒,化痰通络。治寒湿凝滞所致之阴疽、流注、瘰疠、冻疮、乳癖等阴性疮疡;兼治筋骨酸痛,寒性疟疾(贴背心)。现用于淋巴腺结核及胸壁结核硬结期、I~Ⅱ度冻伤、骨与关节结核初期等。

用法用量先以菜油5千克煎大力子、白凤仙,煎枯去滓;次日除后四味外,余药入油内煎枯,去滓滤净;经一宿油冷后称准份量,每500克油加黄丹(炒透)210克,搅拌,熬至滴水成珠,不粘指为度,离火稍冷;将后味研为细末,加入油内搅和。半月后加热烊化,摊布上,贴患处。

摘录《外科全生集》

处方6、祛风除湿汤

处方当归(酒洗)3克 川芎2.5克 橘红3克 赤芍药3克 半夏(姜制)3克 苍术(米泔制)片术各3克 白茯苓3克 乌药3克 枳壳3克 桔梗2.5克 黄连(酒炒)3克 黄芩(酒炒)3克 白芷2.7克 防风2.5克 羌活3克 甘草1.5克

制法上哎咀。

功能主治治中风瘫痪,筋骨疼痛。

用法用量加生姜5片,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空腹时服。身痛,加姜黄3克;脚痛,加牛膝、防风、威灵仙各3克。

摘录《古今医鉴》卷二

处方7、凉血地黄汤

处方黄柏(去皮,锉,炒)知母(锉,炒)各3克 青皮(不去皮、瓤)槐子(炒)熟地黄 当归各1.5克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养血凉荣,治湿热下注,肠澼下血。

用法用量上药哎咀,都作一服,用水300毫升,煎至210毫升,去滓温服。如小便涩,脐下闷,或大便则后重,调木香、槟榔细末各1.5克。

摘录《脾胃论》卷中

处方8、三分散

别名三合散(《医学纲目》卷三十五)。

处方白术 茯苓 黄耆 川芎 芍药 熟地黄 当归各30克 柴胡48克 黄芩18克 人参48克 半夏18克 甘草18克

制法上药研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虚劳日久。

用法用量每服 30克,用水150毫升,煎至75毫升,日一服。

摘录《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下

处方9、补气黄耆汤

处方黄耆(锉)人参 茯神(去木)麦门冬(去心,焙)白术 五味子 桂(去粗皮)熟干地黄(焙)陈橘皮(去白,焙)阿胶(炙燥)各30克 当归(切,焙)白芍药 牛膝(酒浸,切,焙)各23克 甘草(炙,锉)15克

制法上十四味,粗捣筛。

功能主治主肺劳。饮食减少,气虚无力,手足颤抖,面浮喘嗽。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2枚(擘破)同煎至90毫升,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六

处方10、防风至宝汤

处方当归 川芎 白芍药 防风 羌活 天麻 僵蚕(炒)白芷 青皮 陈皮 乌药 牛膝(酒洗)南星(制)半夏(制)黄连(姜汁炒)黄芩(酒炒)山栀仁(炒黑)连翘 麻黄 甘草各2.4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诸风瘫痪痿痹。久病者,去麻黄。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服。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葱,蒜,猪、鸡、羊肉。

摘录《古今医鉴》卷二

处方11、通幽汤

处方炙甘草 红花各0.3克 生地黄 熟地黄各1.5克 升麻 桃仁泥 当归身各3克

功能主治养血活血,润燥通幽。治噎膈。幽门不通,逆气上冲,吸门不开,饮食不下,或食入反出,大便燥结。

用法用量上药用水600毫升,煎至300毫升,去滓,调槟榔细末15克,食前,稍热服之。

摘录《兰室秘藏》卷下

处方12、补肝散

处方山茱萸肉 当归 五味子(炒,杵)山药 黄耆(炒)川芎 木瓜各15克 熟地黄 白术(炒)各3克 独活 酸枣仁(炒)各12克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补肝肾,益气血。主肝肾气血亏损,胁胀作痛;或胁胀头眩,寒热,或身痛,月经不调,或视物不明,筋脉拘急,面色青,小腹痛者。

用法用量每服15克,加大枣数枚,水煎服。

摘录《证治准绳·类方》卷四引滑氏方

处方13、蜈蚣矫正饮

处方蜈蚣1条(去头足),地龙12克,当归12克,赤芍10克,鸡血藤15克,羌活10克,防风10克,白芷10克,川芎9克。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去瘀化痰,通经活络。主风湿痰阻,瘀停经脉。(面神经神炎)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马瑞宣方

处方14、鸡鸣散

处方大黄(酒蒸)30克 桃仁7粒(去皮、尖)当归尾15克

功能主治治跌打损伤,瘀血凝积,痛不可忍,大便秘结者。

用法用量上药为末,用酒250毫升煎,去滓,五更鸡鸣时服,取下恶血即愈。若气绝不能言,急以小便灌之即苏。

摘录《古今医统》卷九十三

处方15、振中汤

处方白术18克(炒)当归身6克 陈皮6克 厚朴4.5克 生明乳香4.5克 生明没药4.5克

功能主治健脾化湿,活血通络。治腿疼、腰疼,饮食减少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备注本方重用白术,以健补脾胃,脾胃健则气化自能旁达。且白术主风寒湿痹,《本经》原有明文。又辅以当归、乳香、没药等通活气血之药,不惟风寒湿痹能开,而气血之痹作痛者亦自开也。

摘录《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

处方16、草豆蔻

处方泽泻0.3克(小便数减半)柴胡0.6~1.2克(消息胁痛多少用)神曲 姜黄各1.2克 当归身 生甘草 熟甘草 青皮各1.8克 桃仁(汤洗,去皮、尖)2.1克 白僵蚕 吴茱萸(汤洗去苦烈味,焙干)益智仁 黄耆 陈皮 人参各2.4克 半夏3克(汤洗七次)草豆蔻仁4.2克(面裹烧,面熟为度,去皮用仁)麦蘖面(炒黄)4.5克

制法上药十八味,同为细末,桃仁另研如泥,再同细末一处研均,汤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主脾胃气虚,恶风怕寒,耳鸣,腰背疼痛,鼻息不通,不闻香臭,额寒脑痛,目眩,食入反出,心胃疼痛,咽膈不通,四肢厥逆,身体沉重,不能转侧,头项转动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白开水送下。

摘录《脾胃论》卷下

处方17、鹿角胶丸

处方鹿角胶500克 鹿角霜 熟地各250克 当归身120克 人参 川牛膝 菟丝子 白茯苓各60克 白术 杜仲各60克 虎胫骨(酥炙)龟版(酥炙)各30克

制法上为细末,另将鹿角胶用无灰酒450毫升烊化,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肾益精,强筋壮骨。治痿证。血气虚弱,两足痿软,不能行动,久卧床褥者。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空腹时用姜盐汤下。

摘录《医学正传》卷四

处方18、补肝汤

处方生地 当归 白芍 枣仁 川芎 木瓜 炙甘草

功能主治养血滋阴,柔肝舒筋。主虚劳肝血不足,筋缓不能行走,眼目昏暗;或头痛,眩晕,耳鸣,目干畏光,视物昏花,急躁易怒;或肢体麻木,筋惕肉瞤,舌干红,脉弦细数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备注本方由四物汤加味而成。方中四物汤滋养阴血;酸枣仁、木瓜、甘草酸甘化阴,柔肝舒筋。合用共奏养血滋阴,柔肝舒筋之功。

摘录《医学六要》卷七

处方19、三灵汤

处方当归6克 白芍3克 羚羊角4.5克 龙齿6克 石决18克 半夏曲9克 柴胡3克 葛根6克 茯神6克 白术3克 青皮3克

功能主治治肝痹,夜卧则惊,口渴多饮,小便频数,脾虚作胀,腹大如怀。

用法用量用冬瓜子9克煎汤代水,煎药服。

摘录《医醇剩义》卷四

处方20、加减全虫方

处方全虫9克,生地15克,当归12克,赤芍9克,白藓皮15克,蛇床子9克,浮萍6克,厚朴9克,陈皮6克,炙甘草9克。

功能主治活血散风止痒。主汗出当风,风邪客于肌肤。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赵炳南方》

处方21、乳癖消方

处方丹参18克,麦芽18克,白芍12克,首乌12克,淮山药12克,当归9克,党参9克,香附9克,女贞子15克。

功能主治疏肝养血,通络化痰。主肝郁血虚,痰凝气滞。(男性乳房发育症)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周子容方

处方22、小营煎

处方当归6克 熟地6~9克 芍药(酒炒)6克 山药(炒)6克 枸杞6克 炙甘草3克

功能主治养血滋阴。治阴虚血少,头晕心悸,面色萎黄,脉象细弱,妇女月经后期,量少色淡,小腹虚痛。

用法用量上药用水400毫升,煮取280毫升,空腹时温服。若惊恐怔忡,不眠多汗者,加枣仁、茯神各6克;营虚兼寒者,去芍药,加生姜;如有气滞疼痛者,加香附3~6克。

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处方23、温经活血汤

处方泡附子15克,干姜6克,当归15克,赤芍30克,地龙12克,鸡血藤30克,牛膝15克,丹参30克,炙甘草6克,蜈蚣1条(研末冲服)。

功能主治温经散寒,活血通络。主寒邪外邪,络脉不通,气血阻滞。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兰少敏方

处方24、通玄二八丹

别名通元二八丹(《类证治裁》卷三)。

处方黄连220克 白芍药 当归 生地 乌梅各15克

制法为末,用雄猪肚一具,入药子内,以线缝之,将韭菜1千克铺底面,于锅内蒸之,候汤干,再添,蒸一日,以药热为度,取出俱入石臼内捣,丸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清热化积。治积聚、泄痢,内有积热者。

用法用量每服70丸。如治饮食积聚等症,侵晨生姜汤下,或不泄,或泻—二次,即以温粥补住。如治泄利,饭后茶清下即止。以姜汤则行,茶清则止。

摘录《医学入门》卷七

处方25、秦艽防风汤

处方秦艽 防风 当归身 白术各4.5克 炙甘草 泽泻各1.8克 黄柏1.5克 大黄(煨)橘皮各0.9克 柴胡 升麻各0.6克 桃仁30个 红花少许

功能主治治痔漏,每日大便时发疼痛。

用法用量上药锉碎,用水45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稍热服。

注意服药期间,忌房事,避风寒,不吃辛热之物。

摘录《兰室秘藏》卷下

处方26、补中芎藭汤

处方当归(洗,焙)干姜(炮洗七次)川芎 黄耆(蜜炙)吴茱萸(汤洗七次)白芍药 甘草 熟干地黄(洗,焙)杜仲(炒令丝断)人参(去芦头)各30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主妇人劳损冲任,月水不调,崩中暴下,腰重里急,淋沥不断,妊娠胎动不安,下血连日,小便频数,肢体烦倦,头晕目暗,不欲饮食,产后失血过多,虚羸腹痛。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225毫升,煎取150毫升,去滓,空腹时热服。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五

处方27、七味安神丸

处方黄连 当归身 麦门冬 白茯苓 甘草各30克 朱砂(飞)15克 冰片0.75克

制法上药为末,汤浸蒸饼和豮猪心血捣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治心经蕴热,惊悸不安。

用法用量每服10丸,灯心汤送下。

摘录《景岳全书》卷六十二

处方28、三黄补血汤

处方牡丹皮 黄耆 升麻各3克 当归 柴胡各4.5克 熟地黄 川芎各6克 生地黄9克 白芍药15克

制法上药嚼咀,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补气养血。治亡血血虚。面赤善惊,六脉俱大,按之空虚者。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600毫升,煎至300毫升,去滓,空腹时稍热服。

摘录《兰室秘藏》卷中

处方29、补中益气汤

处方黄耆 甘草(炙)各1.5克 人参(去芦)0.9克 当归身0.6克(酒焙干或晒干)橘皮(不去白)0.6~0.9克 升麻0.6~0.9克 柴胡0.6~0.9克 白术0.9克

药理作用(1)对子宫、心肌、小肠等不同器官的药理作用 《天津医药杂志》1960(1):4~12,本方对在体或离体子宫及其周围组织有选择性兴奋作用,尤其是加入益母草、枳壳等药物时,其作用更为突出。小量补中益气汤可以兴奋心肌,过量则呈抑制作用。对小肠的作用较复杂,当蠕动亢进时呈现抑制作用,使之蠕动减慢,张力降低;肠管处于抑制状态时,则使之蠕动增强。从而证实了本方具有双向调节作用。从实验中还可看出,在有升麻、柴胡的制剂中,对动物的作用明显。而去掉升、柴时,其作用减弱,说明此二药能增强其它药物之作用强度,尤以对肠蠕动作用更为明显。(2)抗基因突变及抗肿瘤作用 《中成药研究》1985(12):27,本方的抗基因突变和抗肿瘤作用,强于四君子汤。同时,本方还能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延长动物存活时间。提示在临床上使用抗肿瘤化疗药物时,配合应用本方,可提高疗效,降低化疗药物毒副反应。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主脾胃气虚,少气懒言,四肢无力,困倦少食,饮食乏味,不耐劳累,动则气短;或气虚发热,气高而喘,身热而烦,渴喜热饮,其脉洪大,按之无力,皮肤不任风寒,而生寒热头痛;或气虚下陷,久泻脱肛。现用于子宫下垂;胃下垂或其它内脏下垂者。病甚劳役、热甚者,黄耆加至3克,咳嗽者,去人参;腹中痛者,加白芍药1.5克、炙甘草1.5克;若恶热喜寒而腹痛者;再加黄芩0.6~0.9克;恶寒冷痛,加桂心0.3~0.9克;头痛,加蔓荆子0.6~0.9克;痛甚者加川芎0.6克;顶痛、脑痛,加藁本0.9~1.5克。

用法用量上药哎咀,都作一服。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稍热服。

注意阴虚内热者忌服。

备注方中黄耆补中益气、升阳固表为君;人参、白术、甘草甘温益气,补益脾胃为臣;陈皮调理气机,当归补血和营为佐;升麻、柴胡协同参、耆升举清阳为使。综合全方,一则补气健脾,使后天生化有源,脾胃气虚诸证自可痊愈;一则升提中气,恢复中焦升降之功能,使下脱、下垂之证自复其位。

摘录《脾胃论》卷中

处方30、加味茯苓汤

处方苍术6克 白术9克 茯苓3克 甘草(炙)1.5克 猪苓2.4克 泽泻3克 升麻1.5克 肉桂2.1克 柴胡1.8克 黄芩3克 生草1.5克 当归3克 白芍2.1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健脾利湿。治中气不足,水湿壅盛,阳气郁遏,不得上达,以致水泄注下,日夜无度,小便短少,口渴咽干,腹中疼痛,或变成赤白痢疾者。

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温服。

备注方中苍术、白术、茯苓、甘草等补中健脾;猪苓、茯苓、泽泻利小便,分消水湿;升麻升阳气上行,兼助柴胡、黄芩消热;生草泄火;下多则亡阴,故佐当归,白芍,以助阴血。

摘录《杏苑生春》卷四

处方31、胜金散

处方当归(洗、焙)延胡索 五灵脂(去砂石)各30克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行气和血止痛。治腹胁胀满,心腹作痛。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酒40毫升,同煎至120毫升,食前温服。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五

处方32、白头翁汤

处方白头翁 厚朴 阿胶 黄连 秦皮 附子 黄柏 茯苓 芍药各6克 干姜 当归 赤石脂 甘草 龙骨各9克 大枣30枚 粳米12克

制法上十六味,叹咀。

功能主治清热止痢。治赤痢下血,里急后重,连月不愈。

用法用量以水1.2升,先煮米令熟,出米纳药,煮取300毫升,分三次服。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五下

处方33、疏筋活血汤

处方川芎1.8克 当归(酒洗)3.6克 白芍(酒洗)7.5克 生地黄(酒洗)4.5克 羌活1.8克 白茯苓(去皮)2.1克 苍术(米泔浸,炒)3克 桃仁(炒)3克 牛膝(酒炒)6克 汉防己1.8克 陈皮3克 白芷1.8克 龙胆草(酒洗)2.4克 威灵仙(酒洗)3克 防风1.8克 甘草(炙)1.2克

功能主治疏筋活血。治遍身走痛如刺。

用法用量水煎服。有痰,加南星、半夏各3克(用姜汁、白矾、皂角煎汤浸一日),如上体及臂疼,加薄桂9克;如下体并足疼,受风寒湿热所感,加木瓜、木通、盐炒黄柏、薏苡仁(炒)各3克;如气虚,加人参、白术、龟版各2.1克。

摘录《古今医鉴》卷十

处方34、清衄汤

处方当归 芍药 生地 香附(炒)黄芩各3克 栀子(炒)3克 黄连2克 赤芍 桔梗各1.5克 生甘草 柏叶7枚 藕节5个

制法上药锉碎,作一剂。

功能主治治衄血。

用法用量水煎,入童便和服。

摘录《万病回春》卷四

处方35、顺气归脾丸

处方陈皮 贝母 香附 乌药 当归 白术 茯神 黄耆 酸枣仁 远志 人参各30克 木香 甘草(炙)各9克

制法上药研末,用合欢树根皮120克煎汤,煮老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健脾益气,理气消肿。治思虑伤脾,脾气郁结,致生肉瘤,软如绵,肿似馒,脾气虚弱,日久渐大,或微疼或不疼。

用法用量每服60丸,空腹时用开水送下。

摘录《外科正宗》卷二

处方36、九味流气饮

处方赤芍、羌活、荆芥、防风、桂、川芎、当归、连翘、金银花。

功能主治遍身流痰,起泡作赤肿者。

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服。湿,加苍术。

摘录《证治宝鉴》卷十二

处方37、石子汤

处方猪肾1对(去脂膜,四破。无则以羊肾代之)香豉 葱白 粳米 当归 芍药各60克

功能主治治蓐劳。妇人产理不顺,忧劳过度,虚羸喘乏,寒热如疟,头痛自汗,肢体倦怠,咳嗽痰逆,腹中绞刺。

用法用量上为锉散,分二剂。每一剂用水600毫升,煮取250毫升,去滓,分三次服。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八

处方38、瞿麦散

处方瞿麦 白芷 黄耆 当归 细辛 芍药薏苡仁 芎藭 赤小豆末各30克

制法上药九味,先以清酒或苦酒渍小豆,取出置于铜器中,熬干复渍,渍后复熬,反复五次。然后研末,过筛。

功能主治治痈疽已溃未溃,疮中疼痛,脓血不绝。

用法用量温酒服1克,昼夜各五次。三日后,痛痒者,肌肉生也。多痛,倍瞿麦;疮口未开,倍白芷;脓多,倍黄耆。

摘录《刘涓子鬼遗方》卷四

处方39、苏气汤

处方乳香末3克 没药末3克 苏叶9克 荆芥9克 当归15克 丹皮9克 大黄3克 桃仁14粒 羊踯躅1.5克 山羊血末1.5克 白芍15克

功能主治治从高坠下,昏死不苏。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辨证录》卷十三

处方40、槲叶散

处方槲叶30克 地榆23克(锉)木贼23克(锉)当归23克(锉)赤芍药23克 伏龙肝23克

制法上药捣细罗为散。

功能主治治时气,大肠实热,下血不止,脐下疴痛。

用法用量每服不计时候,以粥饮调下6克。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十六

处方41、胜金丸

处方鹿茸(烂去毛,切片,酥炙青为度)白茯苓(去皮)桑螵蛸(酒浸一宿,瓦上焙)龙骨(煅,别研)川当归(去芦,酒浸)熟干地黄(洗)各30克 附子24~27克(炮,去皮、脐)

制法上为细末,以肉苁蓉90克,洗净,切作片子,用酒煮干,研作膏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温补肾阳,养血涩精。治男子妇人诸虚不足,小便白浊,以及妇人子宫久冷。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后温酒或盐汤送下,妇人醋汤下。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四

处方42、地榆散

处方赤芍药 茯苓(去皮)各180克 地榆(炒)干葛各250克 罂粟壳(蜜炒)360克 当归(去苗)90克 甘草(炙)120克 干姜(炮)60克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调和脾胃,涩肠止痢。主下痢已久,赤多白少,脐腹绞痛,里急后重,口燥烦渴,小便不利;或下痢纯白,或下血紫黑,肠滑不禁。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温开水调下。小儿视年龄大小,每服1.5~3克。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

处方43、四味鹿茸丸

处方鹿茸(酥炙,另捣成泥)五味子 当归身各30克 熟地黄60克

制法上为细末,酒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肝肾督脉皆虚,咳嗽吐血,脉虚无力,上热下寒。

用法用量每服40~50丸,空腹时用温酒送下。

摘录《张氏医通》卷十三

处方44、通灵黄金膏

处方木香 当归(洗,焙)金毛狗脊(去毛)防风(去芦头)白及 白蔹 香白芷 白术 乳香(别研)松脂(别研)枫香(别研)杏仁(去皮、尖,别研)各30克

制法上药除乳香、枫香、松脂外,各焙干细锉,用清油1.5千克,炼熟放冷,浸药子银石器内,文武火养三日,勿令大沸,恐损药力,常似鱼眼,候香白芷黄为度。滤过,别入净锅内,入黄蜡250克,细罗黄丹60克,次入已研之枫香、乳香,用槐、柳枝子不住手搅,再上慢火熬少时,候凝膏成。

功能主治治跌打损伤,痈疽,疮疖,瘰窃,发背,脑疽,远年恶疮,臁疮,缠喉风,痔疮,鼻内生疮,牙疼。

用法用量每先用膏药3.7克,蛤粉为衣,温酒送下,次用药涂病处。如损折者,以竹夹夹直,用药涂之。患缠喉风,服药不下者,先用药于喉外摩之,候喉宽,然后服之。牙疼齿浮出血者,以药填齿缝内,如有清水吐之。耳内停风气,疼痛作声,纸捻纴药在耳内。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二

处方45、和中益胃汤

处方苏木0.3克 藁本 益智仁各0.6克 热地黄 炙甘草各0.9克 当归身1.2克 柴胡 升麻各1.5克

制法上药哎咀,都作一服。

功能主治治太阴、阳明腹痛,大便或泄或秘,或下鲜血,腹中微痛,胁下急缩,脉缓而洪弦,按之空虚者。

用法用量用水30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摘录《兰室秘藏》卷下

处方46、柴归饮

处方当归6~9克 芍药(或生或炒)4.5克 柴胡3~4.5克 荆芥穗3克 炙甘草2.1~3克

功能主治养营透疹。主痘疮及麻疹初起,发热未退者。

用法用量用水220毫升煎服。血热者,加生地,防虚者,加熟地;气虚脉弱者,加人参;虚寒者,加炮姜、肉桂;火盛者,加黄芩;热渴者,加干葛;腹痛者,加木香、砂仁;呕恶者,加炮姜、陈皮。若治麻疹,或以荆芥易干葛;阴寒盛而邪不能解者,加麻黄、桂枝。

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处方47、大营煎

处方当归6~15克 熟地9~ZI克 枸杞6克 炙甘草3~6克 杜仲6克 牛膝4.5克 肉桂3~6克

功能主治主真阴精血亏损,及妇人经迟血少,腰膝筋骨疼痛,或气血虚寒,心腹疼痛。

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前至280毫升。空腹时温服。如寒滞在经,气血不能流通,筋骨疼痛之甚者,必加制附子3~6克;如带浊腹痛者,加破故纸3克(炒用);如气虚者。加人参、白术;中气虚寒呕恶者,加炒焦干姜3~6克。

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处方48、秦艽牵正汤

处方秦艽15克,白芍15克,茯芩15克,川芎10克,当归10克,白附子10克,僵蚕10克,全蝎10克,羌活10克,生地18克,防风6克,白术12克。

功能主治养血祛风。主风痰阻络。(面神经麻痹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邓铁涛方

处方49、当归龙骨丸

处方当归 芍药 黄连 染槐子 艾叶(炒)各15克 龙骨 黄柏各30克 茯苓15克 木香7.5克

制法上药研末,滴水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主月经不调,经水过多,带下,妊娠漏血,胎动不安,产后恶露不止;大人小儿泻痢。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热米汤下,每日三至四次。

摘录《宣明论方》卷十一

处方50、取渊汤

处方辛夷6克 当归30克 柴胡3克 炒栀子9克 玄参30克 贝母3克

功能主治治鼻渊。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辨证录》卷三

处方51、紫苏饮

别名紫苏和气饮(《古今医鉴》卷十二)。

处方大腹皮 人参(去芦)川芎(洗)陈橘皮(去白)白芍药各15克 当归(洗,去芦,薄切)9克 紫苏茎叶30克 甘草3克(炙)

制法上药各细锉。

功能主治治妊娠胎气上逼,胸膈胀满疼痛,谓之子悬;兼治临产惊恐气结,连日不产者。

用法用量分作三服,每服用水220毫升,加生姜4片,葱白22厘米,煎至160毫升,去滓,空腹时服。

摘录《普济本事方》卷十

处方52、三乌茵陈汤加味

处方首乌15克,乌豆衣9克,乌梅9克,绵茵陈15克,丹皮9克,蝉衣4克,生地12克,当归6克,甘草6克。

功能主治养阴,补肝肾,利湿。主肝阴虚夹湿。(迁延性肝炎)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李文亮方

处方53、三黄宝蜡丸

处方藤黄(以秋荷叶露泡之,隔汤煮十余次,去浮沉,取中,将山羊血拌入,晒干)120克 天竺黄(无真者,九转南星代之)红芽大戟 刘寄奴 血竭各90克 孩儿茶 雄黄各90克 朴消30克 当归尾45克 铅粉 汞(即水银)乳香 麝香各9克 琥珀6克

制法各研极细末,称准和一处,将水银同铅粉在铁锅内火上热研成末,入前药内,共研匀;用炼净黄蜡750克,放瓷器内,坐滚水中化开,将药人内搅匀,待半冷,作小丸,贮瓷罐内。

功能主治治跌打损伤,瘀血奔心;妇人产后恶露不尽,痰迷心窍,致成怪症;癫狗、蛇虫咬伤及恶癌肿毒。现临床有用于头部外伤,脑震荡昏迷。

用法用量病重者每服3克,病轻者每服1.5克,热黄酒调服;倘受伤至重,连服数次。服药后,饮酒出汗更妙。如外用治疮,以香油隔滚汤化开,敷之。甚效。

摘录《医宗金鉴》卷七十五

处方54、通经丸

处方当归尾 赤芍药 生地黄 川芎 牛膝 五灵脂各30克 红花 桃仁各15克 香附60克 琥珀22克

制法用苏木屑60克,以酒煎,和砂糖熬化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活血通经。治妇人经水先断,以后周身浮肿者。

用法用量每服9克,酒下。血寒,加肉桂9克。

摘录《医学心悟》卷三

处方55、七味苍柏散

处方苍术 黄柏 杜仲 故纸 川芎 当归 白术各3克

功能主治治湿热腰痛,动作重滞,不能转侧。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学入门》卷七

处方56、平肝流气饮

处方当归3克(酒洗)白芍1.2克(酒炒)川芎1.8克 橘皮3克(盐汤洗)茯苓3克(去皮)半夏(姜制)青皮各1.8克(醋炒)黄连2.4克(酒炒)柴胡2.1克 香附2.4克(童便浸,炒)厚朴2.1克(姜汁炒)栀子2.4克(盐水拌炒)甘草1.2克(炙,去皮)吴茱萸1.2克(煮三次,去水,炒)

制法上锉一剂。

功能主治疏肝理气,养血活血。治胁痛。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空腹时热服。

摘录《万病回春》卷五

处方57、补肝细辛散

处方细辛7.5克 桃仁23克(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前胡23克(去芦头)当归23克(锉,微炒)附子23克(炮裂,去皮、脐)陈橘皮23克(汤浸,去白、瓤,焙)人参23克(去芦头)柏子仁4克 芎藭23克 木香23克 白茯苓23克 吴茱萸15克(汤浸七遍,焙干)桂心23克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主肝脏虚寒,胸膈气滞,四肢厥逆,两胁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9克,以水250毫升,入生姜4克,大枣3枚,同煎至15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三

处方58、伏龙肝汤

处方伏龙肝 禹余粮(烧通赤,湿土内培一复时)赤芍药 生干地黄(焙)地榆 白茅根各30克 龙骨 当归(切,焙)各45克 甘草(炙)麒麟竭(细研)各15克

制法上十一味,粗捣筛。

功能主治主治妇人经血不止,脐腹撮痛,或时烦渴。

用法用量每服5克,用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每日三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二。

处方59、五虎下西川

处方穿山甲(炙,研)黄耆 白芷 当归 生地各9克

功能主治活血消肿。治无名肿毒,痈疽发背。

用法用量用黄酒750毫升,或酒水各半,煎取250毫升。在头面者,加川芎15克;在身上者,加杜仲15克;在两腿者,加牛膝15克;在肢臂手足者,加桂枝15克。

摘录《串雅内编》卷二

处方60、加减秦艽汤

处方黄芪30克,黄精15克,鸡血藤30克,秦艽30克,乌梢蛇6克,丹参30克,莲子心12克,玉竹9克,白人参6克,白芍15克,当归15克,女贞子30克,熟地30克,川连6克。

功能主治养阴补血,凉血解毒。主阴血虚损,毒热未清。(系统性红斑狼疮)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摘录赵炳南方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