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鲫鱼的处方(一)

浏览

鲫鱼(别名鲋、鲫瓜子),味甘;性平,健脾和胃;利水消肿;通血脉。主脾胃胃虚弱;纳少反胃;产后乳汁不行;痢疾;便血;水肿;痈肿;瘰疬,小编整理出含有鲫鱼的处方共88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1~60共60个。

处方1、鲫鱼熟脍

处方鲫鱼2斤(作脍),时萝、陈橘皮(去瓤,焙)、芜荑、干姜(炮)、胡椒各等分(捣罗为末)。

功能主治产后虚冷,下痢腹痛,食少。

用法用量上煎豉汁中煮脍,临熟,合宜下料味调和。空心食之。

摘录《圣惠》卷九十七

处方2、鲫鱼脍

处方鲫鱼1斤(作脍),莳萝1分,橘皮1分,芜荑1分,干姜1分,胡椒1分(作末)。

功能主治产后赤白痢,脐肚痛,不下食。

用法用量上以脍投热豉汁中良久,下诸末,调和食之。

摘录《医方类聚》卷二三八引《食医心鉴》

处方3、鲫鱼膏

处方鲫鱼1头,雄黄半两(细研),腻粉半两,猪脂半斤,乱发一鸡子大。

制法上件药,先将猪脂熬令沸,即下鱼煎令焦,次下发令销,去滓,下雄黄、腻粉搅令匀,泻于瓷器中。

功能主治一切疮癣,或干或湿,痛痒不可忍。

用法用量待冷涂之,不过5-7度,无不愈者。

摘录《圣惠》卷六十五

处方4、鲫鱼散

处方鲫鱼(去肚肠)1枚,黄连(去须)半两,铅丹1钱,密陀僧(碎)1钱,胡粉(研)1钱。

制法上5味,将前3味入鲫鱼肚内,却缠合固济了,烧通红取出,候冷,同粉研为细末,用猪胆汁调。

功能主治下注疮。

用法用量敷疮上。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三

处方5、鲫鱼围药

处方鲫鱼1条,山药3寸,白砂糖少许,火石(即打火石)1小块(一方有苏木屑,生猪油)。

功能主治一切无名肿毒。

用法用量上并打烂,围肿处。

摘录《青囊秘传》

处方6、鲫鱼胆膏

处方鲫鱼胆1枚,乌驴脂少许,生油半两。

功能主治耳聋

用法用量上3味和匀,纳于葱管中7日,滴于耳内,愈。

摘录方出《圣惠》卷三十六,名见《圣济总录》卷一一四

处方7、鲫鱼膏

处方活鲫鱼1个,山药1段(如鱼长)。

制法同捣如泥。

功能主治乳痈初起。

用法用量敷扎,上以纸盖之。2-3日内立消。

摘录《仙拈集》卷三

处方8、鲫鱼汤

别名鲫鱼酒

处方鲫鱼7寸,猪肪半斤,漏芦8两,石钟乳8两。

功能主治下乳汁。主妇人产后乳汁不行。

用法用量鲫鱼酒(《圣惠》卷八十一)。

摘录《千金》卷二

处方9、鲫鱼丸

处方鲫鱼3寸(去肠,以和皮巴豆填满腹中,麻皮缠,以一束干草烧,烟尽研细)。

制法粳米粥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瘰疬。

用法用量每服1丸,粟米饭饮送下,未利加1丸,以利为度。每日以此为准,尽剂乃安,病甚破者,见效尤速。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七

处方10、鲫鱼砒方

处方鲫鱼1个。

功能主治虫牙痛。

用法用量破开,入信于内,放在地孔中,候鱼身上自然霜,扫,灯心点虫牙,咳嗽自落。

摘录《奇效良方》卷六十二

处方11、鲫鱼膏

处方大鲫鱼1尾,巴豆4两,蓖麻仁6两,甘草5钱。

制法用菜油、麻油各1斤,先将鲫鱼炸枯成渣,再入巴豆、蓖麻、甘草熬枯,滤净,熬滚离火,将铅粉徐徐投下,搅匀成膏。

功能主治痈疽,疮疖。

用法用量摊贴。

摘录《疡医大全》卷七

处方12、鲫鱼熟脍

处方鲫鱼肉9两(切作脍),豉汁7两,干姜半两,橘皮末半两。

功能主治老人脾胃气冷,痢白脓涕,腰脊疼痛,瘦弱无力。

用法用量上以椒、酱、五味调和,豉汁沸即下鲙鱼煮熟,下2味。空心食之,每日1次,其效尤益。

摘录《养老奉亲》

处方13、鲫鱼膏

处方鲫鱼1个3钱,皮消5分,杏仁1两,木鳖仁1两,甘遂1两,甘草1两。

制法加葱、密同捣。

功能主治食积痞块,疳疾腿肿,湿气疮毒。

用法用量临用掺麝香,贴。

摘录《理瀹》

处方14、鲫鱼熟脍

处方鲫鱼1斤(鲜者,治如食法)。

功能主治脾胃冷气,不能下食,虚弱无力。

用法用量上细切作脍,以羊肉汁,入椒、干姜、莳萝、荜茇、橘皮、酱、醋等,煮令熟。空心食之。

摘录《圣惠》卷九十七

处方15、鲫鱼散

处方大鲫鱼1枚,砒霜1分,干地黄末1两。

制法上件药,先割破鲫鱼腹,去肠,入砒霜及地黄末,以纸裹鱼,入火烧,烟绝取出,去其纸灰,更入白矾灰、麝香各少许,细研为散。

功能主治齿漏疳宣露,脓血出。

用法用量每用半钱,掺湿纸片子上,贴患处。

摘录《圣惠》卷三十四

处方16、鲫鱼粥

处方鲫鱼1斤半,红米3合。

功能主治产后赤白痢,脐肚痛不可忍,不可下食。

用法用量以纸各裹鱼,于煻灰中炮令熟,去骨,研,煮粥熟,下鲫鱼,搅令匀。空心食,盐、葱、酱如常。

摘录《医方类聚》卷二三八引《食医心鉴》

处方17、鲫鱼丸

处方鲫鱼1斤。

制法不去鳞肠,只于肚下近头处开一孔,入信石一块,重1钱,令深入在内,即以鱼入竹筒内,外以青蒿捣泥固济,候干,火煅竹筒通红,候冷,出泥取负,去烧不过者,研细,入蚌粉3钱,研得所,为丸如绿豆大,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口勾)喘。肺经久受邪气,初发则寒从背起,冷如冰雪,渐渐喘促,气不相续,痰涎壅塞,咯吐不出,坐卧不得,莫可支吾,两肩耸竖,曲背怒目,困惫欲绝。

用法用量每服4或5-6丸,临卧砂糖冷水送下。

注意服后忌热物。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五

处方18、鲫鱼散

处方大鲫鱼1个(去肠,留胆,纳绿矾末填满,缝口,以炭火炙令黄干,为末)。

功能主治引浊下行,扶中。主反胃噎膈。

用法用量每服1钱,陈米饮送下。

各家论述鲫鱼气味甘温,入足阳明、太阴;绿矾气味咸酸微凉,能引浊下行;陈米饮送药,扶中气也。此亦治反胃之病,中宫虽有阴窃踞,不耐辛温之刚燥,甘温酸咸之品引浊下趋,即以陈米饮调中,勿使中土失职,真王道之药也。

摘录《本事》卷四

处方19、鲫鱼脍

处方小鲫鱼1斤(如常脍法),蒜、醋、椒、姜、盐。

功能主治赤白痢。

用法用量上先将鱼切作薄片,以蒜、齑、椒、姜、盐拌和食之,不用别物兼食。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九

处方20、藿菜羹

处方藿菜4两(切),鲫鱼肉5两。

功能主治补益。主老人脾胃气弱,饮食不多,羸乏。

用法用量煮作羹,下五味椒姜,并调少面,空心食之,常以3-5日服。

摘录《养老奉亲》

处方21、鲫鱼粥

处方鲫鱼肉7两,青梁米4两,橘皮末1分。

功能主治和脏腑。主老人赤白痢,刺痛,不多食,痿瘦。亦治劳。

用法用量上相和煮作粥,下五味,椒、酱、葱调和。空心食之。

摘录《养老奉亲》

处方22、鲫鱼羹

处方大鲫鱼2斤,大蒜2块,胡椒2钱,小椒2钱,陈皮2钱,缩砂2钱,荜茇2钱。

功能主治脾胃虚弱,泄痢久不愈者。

用法用量上件酱、盐、料物、蒜入鱼肚内,煎熟作羹,五味调和令匀。空心服之。

摘录饮膳正要》卷二

处方23、瘰疬膏

处方金线重楼4两,金线吊虾蟆4两,蓖麻仁4两,商陆4两,天南星2两,半夏2两,露蜂房2两,防风2两,蛇蜕2两,大黄1两,土木鳖1两,穿山甲1两,番木鳖1两,射干1两,川乌1两,草乌1两,枳壳1两,当归1两,红花1两,白芷1两,僵蚕1两,紫花地丁1两,紫背天葵1两,活雄鼠1个,干蟾1个,芫花1两5钱,巴豆肉5钱,急性子5钱,鲫鱼4尾。

制法用麻油3斤浸七日,熬枯去滓,复入净锅内,熬至滴水成珠,称热油1斤,加银朱8两,收之成膏,下净黄蜡8两,再下乳香(去油)、没药(去油)、血竭、儿茶各5钱,麝香2钱,潮脑2两,乳细下之,搅匀,收贮,摊宜厚些,速效如神。

功能主治瘰疬。

摘录《疡医大全》卷十八

处方24、鲫鱼膏

处方鲫鱼1头(中者),乱发(如鸡头大)2枚,雄黄1两半(细研),硫黄1两(细研),猪脂半斤。

制法上件药,先煎猪脂令沸,即下鱼煎烟尽,次下发令销,滤去滓,下雄黄,硫黄末,搅令匀,盛于瓷器中。

功能主治诸癣疮,或干或湿,痛痒不可忍。

用法用量不拘时候涂之,以愈为度。

摘录《圣惠》卷六十五

处方25、鲫鱼膏

处方净巴豆肉6两,蓖麻子肉6两(去壳),香油1斤半,蛤蟆2个(每个含人发1团),活大鲫鱼5条。

制法先将巴豆肉、蓖麻子入油内浸3日,再将蛤蟆浸1宿,临熬时入活鲫鱼,共熬枯去净渣,慢火熬油滴水成珠,离火,倾于净锅内,再加铅粉2斤半,乳香末5钱,不时搅动,冷定为度。

功能主治诸疮肿毒,溃破流脓,并治脚生鸡眼

用法用量用时重汤炖化,薄纸摊贴。

注意乳岩及一切色白阴疽忌用;永戒食蛤蟆。

摘录《增补验方新编》卷十一

处方26、鲫鱼散

处方鲜鲫鱼1枚(去肠肚、鳞)。

制法以密陀僧细研,满填鱼腹内,用线缝合,用慢火炙令干,不得焦黑,捣为末,入麝香1钱,细研。

功能主治阴生疮蚀欲落者。

用法用量每用药,先以暖盐浆水洗令净洁,用软帛拭干,避风贴散,以帛慢系,每日1洗1换。

摘录方出《圣惠》卷四十四,名见《普济方》卷三○一

处方27、黑圣散

处方鲫鱼1枚大者(去肠肚用),大枣10枚(去核),胆矾1钱(研细,入枣内,以枣入鱼腹),龙骨(另研)1钱,脑子(另研)半钱,麝香(另研)半钱。

制法上将前鱼纸裹三五重,盐泥固济,头上留一窍,炭火内煅,青烟出为度,取出,用土罨1宿,去泥,以龙骨等3味,同研令极细。

功能主治小儿牙疳,牙龈肿痛,及退牙后,久不生者。

用法用量食后用温浆水漱口,以少许敷患处牙龈,1日3次用之。

摘录《医方类聚》卷七十三引《经验秘方》

处方28、鲫鱼膏

处方活鲫鱼1尾(重3-4两,去鳞、肠、骨),鲜山药寸半,发垢1两。

制法共捣烂。

功能主治对口,发背。

用法用量初起者满敷即消,已成形者留头出毒,换1-2次即愈。

摘录《仙拈集》卷四

处方29、鲫鱼膏

处方牛脚合2只,羊角2只,穿山甲1两,番木鳖1两,猪脚合30个,南星1两,赤芍1两,白及1两,商陆1两5钱,地丁1两5钱,白紫英花(即夜合花)1两5钱,巴豆肉5钱,大黄4两,蓖麻子2两,生地2两,当归2两,元参3两,鲫鱼1尾(约10两重)。

制法麻油3斤,将药煎枯,滤去滓,再熬滴水成珠,每油2两,入炒过黄丹1两收之。

功能主治百样疮毒。

摘录年氏《集验良方》卷六

处方30、鲫鱼散

处方鲫鱼1个(破开,去肠,入白矾令满,瓦上烧存性)。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痔漏久不愈。

用法用量用鸡毛卷药敷之。

摘录《万氏家抄方》卷三

处方31、鲫鱼散

处方鲫鱼7枚(长2寸者),莨菪子3钱。

制法将鲫鱼取去肠肚,净洗了,用莨菪子均入在7枚鱼肚内,以线系了,文武火上慢慢炙令通里黄并骨焦,研细。

功能主治痔漏。

用法用量每服1钱,空心温酒调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三

处方32、鲫鱼羹

处方大鲫鱼1头(新鲜者,洗净,切片),小椒2钱(为末),草果1钱(为末)。

功能主治久痔,肠风,大便常有血。

用法用量用葱3茎,煮熟,入5味。空腹食之。

摘录《饮膳正要》卷二

处方33、鲫鱼粥

处方鲫鱼肉1斤,粟米3合(别煮粥)。

功能主治产后赤白痢,脐下痛,不下食。

用法用量用湿纸裹鱼,煨熟,去骨细研,候粥熟,下鱼,入盐、醋调和。空心食之。

摘录《圣惠》卷九十七

处方34、鲫鱼散

别名敛口生肌散、生肌散

处方鲫鱼1尾(不用水洗,去肠,羯羊粪填满鱼腹为度)。

制法上用炭火烘焦,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背疽大溃,脏腑仅隔一膜,脓少,欲收敛者。

用法用量敛口生肌散(《惠直堂方》卷三)、生肌散(《会约》卷十九)。

摘录《疡科选粹》卷八

处方35、鲫鱼丸

处方大鲫鱼(去肠肚)1尾,鼠粪7钱,大风子5钱,巴豆3钱。

制法上研末,共入鱼肚内,用纸包缚,黄泥封固,煅至烟尽为度,取出冷定,研细末,米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内消瘰疬。主马刀瘰疬。

用法用量每服2钱,空心黄酒送下。

摘录《仙拈集》卷四

处方36、锦鳞膏

处方鲫鱼(去鳞)。

功能主治小儿软疖不愈者。

用法用量取皮贴软疖上。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九

处方37、莼羹方

处方莼菜4两,鲫鱼(纸裹烧熟,去鳞,切)4两,陈橘皮(汤浸,去白、切)1两,生姜(切)1两,葱白14茎(擘破),羊骨1斤(熬汁去骨)。

功能主治脾胃气弱,不下食,四肢无力,渐羸瘦。

用法用量将前5味就羊骨汁中作羹。空腹食。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九

处方38、莼菜羹

处方莼菜4两,鲫鱼(纸裹,炮令熟,研)4两。

功能主治脾胃气弱,不下饮食,四肢无力,日渐羸瘦。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鲫鱼羹”。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九

处方39、黑鲫膏

处方鲫鱼(破腹,勿损,纳白盐于腹中,以针缝之,于铜器中火上煎之令干)。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久疽。附骨疽,肿热,未破已破,或脓出不愈。

用法用量敷疽疮中;无脓者,以猪脂和敷之。小疼痛,无怪也,10日愈。

摘录方出《千金》卷二十二,名见《三因》卷十五

处方40、硫黄散

处方硫黄1两,蛇黄1两(金星者,火烧令赤,碎),白矾1两(碎),鳗鲡鱼头1个,鲫鱼(大者)1头(开肚取却肠,入4味药安腹内,以散麻皮缠缚,泥裹之候干,入炭火上烧令烟尽,取出去泥)。

制法上研如粉。

功能主治五痔,出血疼痛,久不愈者。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前以粥饮调服。

摘录《圣惠》卷六十

处方41、鹘突羹

处方鲫鱼半斤。

功能主治脾胃气冷,不能下食,虚弱乏力。

用法用量将鱼细切作鲙,沸豉汁热投之,着胡椒、干姜、莳萝、橘皮(为末)。空心食之。

摘录《证类本草》卷十四引《食医心鉴》

处方42、拔毒膏

处方鲫鱼1个,信1块。

制法入信在鱼腹内,盐泥固,煅过,为末,香油调。

功能主治瘰疬疮。

用法用量疮头上,用艾灸3炷,涂药膏于疮上,勿着好肉,数日后退出。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九○引《修月鲁般经》

处方43、黄龙散

处方鲫鱼1头(大者,不去皮鳞,只去肠肚),荜茇1分,木香1分,黄连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纳鱼腹中,以数重湿纸裹,入煻灰火内烧熟,取去皮骨后焙干,为细末。

功能主治脾毒脓毒下血,肠风下血。

用法用量每服1大钱,空心米饮调下。

摘录《鸡峰》卷十

处方44、离骨散

处方大活鲫鱼1个(去肠)。

制法上入白玉簪花根3钱、皮消令满,缝好,大碗盖住,令出白霜,扫下收贮。

功能主治点牙。主患牙。

用法用量点少许于牙根上,即落。

摘录《串雅补》卷四

处方45、莨菪子散

处方莨菪子1分(水淘去浮者,微炒),细辛1分,鲫鱼(烧灰)1分,黄连1分,人粪灰1两,干蛤蟆半两(烧灰),石胆半两(细研),甘草半两,麝香半分(细研)。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齿(匿虫)作孔,有虫疼痛。

用法用量每取少许,以绵裹纳蛀孔中,1日换3次,即愈。

摘录《圣惠》卷三十四

处方46、保金宣毒饮

处方南沙参3钱,麦冬3钱,百合5钱,贝母3钱,笋尖5钱,糯米5钱,鲫鱼1尾。

功能主治疮症误治,毒气入肺,诸证悉急。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杂症会心录》卷下

处方47、背疽掺药

处方鲫鱼1尾(刳去肠脏)。

制法以羯羊粪实其中,烘焙焦黑,极干燥,为细末。

功能主治背疽。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景岳全书》引作“收口掺药”。

临床应用背疽:龙游有患背疽,已溃,如碗面大,视五脏仅隔薄膜耳,自谓必死。用此方干掺之,疮口遂收,至今无恙。

摘录《洪氏集验方》卷二引童县尉方

处方48、附子膏

处方附子1枚(别捣为末),鲫鱼1枚(长5寸),乱发如鸡子大,猪脂4两。

功能主治一切疥癣、恶疮不愈。

用法用量先以猪脂煎鱼、乱发令消,滤去滓,入附子末,熟搅成膏,旋取涂之。

摘录《圣惠》卷六十五

处方49、季芝鲫鱼膏

处方活鲫鱼肉、鲜山药(去皮)各等分。

制法上共捣如泥,加麝香少许。

功能主治乳岩,肿如复碗坚硬,形如堆栗。

用法用量涂核上。觉痒极,勿搔动,隔衣轻轻揉之,7日1换,旋涂即消。

摘录《金鉴》卷六十六

处方50、拔毒生肌膏

处方羊蹄甲1只,牛抵角5钱,猪蹄甲5钱,商陆5钱,闹洋花1两,西大黄1两半,巴豆2钱半,白及2钱半,白蔹2钱半,苍耳2两,蓖麻1两半,干蝉1个,当归5钱,漏芦5钱,山甲1两,两头尖1两半,鲫鱼1个,玄参1两,木鳖2钱半,生川乌2钱半,生草乌2钱半,杭大戟2钱半,香油10斤,黄丹5斤,没药2钱,乳香1钱,元桂1钱半,芒消1钱半,轻粉1钱半。

制法后5味为面,熬成时兑入,照一般熬膏药法熬制,摊于油纸上。

功能主治拔毒生肌,护膜防菌。主已溃之痈毒疮疡。

用法用量将疮口先以开水洗净,用此膏贴之,1日1换。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西安方)

处方51、当归散

处方当归(末)、鲫鱼(洗去腹中物,留鳞,内当归末令满)。

功能主治揩牙乌髭。主髭发黄白及牙疳出血久不愈。

用法用量上以纸裹泥固济,烧成黑灰,入烧盐同和,揩牙如常漱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一

处方52、附子涂敷方

处方附子1枚(捣末),鲫鱼1个(去肚肠)。

制法上将附子末纳鱼肚中满,以泥固济,炭上火烧通赤,取出去泥,研细为末。

功能主治漏疮昼开出脓,夜复合。

用法用量冷敷疮口内,1日3-5次。以愈为度。

摘录《普济方》卷二九三

处方53、龙脑散

处方鲫鱼1条(破开去肠肚,入谷精草,填满,烧存性)。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痔疮热痛。

用法用量入脑子并蜜调敷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三

处方54、白鱼膏

别名鸡眼膏

处方鲫鱼8两,巴豆3钱。

制法用香油64两将药炸枯,过滤去滓,炼至滴水成珠后温再入官粉64两搅匀,收膏,每张油重3分。

功能主治解毒消肿。主诸毒恶疮,痈疽对口,肿毒坚硬不溃,脚生鸡眼。

用法用量贴患处。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处方55、白玉膏

处方鲫鱼大者2条,铅粉1斤,轻粉5钱,象皮(烘,研)1两,真珠(研)3钱。

制法用麻油1斤,入鲫鱼,煎至枯,滤去骨,再煎10-20沸,离火少顷;然后下铅粉、轻粉、象皮末、珍珠末,搅匀成膏。

功能主治收湿生肌长肉。主湿毒疮,白泡臁疮,烫伤。

摘录《疡科心得集·家用膏丹丸散方》

处方56、白玉膏

处方大鲫鱼1尾,密陀僧(另研,收入)2两,江子肉2两,大黄2两,白蔹2两,黄柏2两,甘草节2两。

制法用麻油1斤4两,煎枯去滓,熬至滴水不散,待温下炒透铅粉12两收之。

功能主治疮毒。

摘录《外科集腋》卷一

处方57、乱发膏

处方乱发如鸭子大1个,鲫鱼1头,雄黄2两,八角附子1个,苦参1两,猪膏1个。

功能主治癣、疥。

用法用量上附子等3物为末,猛火煎猪膏、发、鱼令尽,纳末药。敷疮上。

摘录《医心方》卷十七引《删繁方》

处方58、攻毒汤

处方鲫鱼(活者,不论大小)1个,丹雄鸡头(去毛)1个,穿山甲3钱(煅),生姜5片,鲜笋尖头1两。

功能主治痘不易起发。

用法用量水煮熟,令儿饮汁时加酒浆少许,儿食鸡冠、笋。

摘录《痘疹传心录》卷十五

处方59、白鲫鱼膏

处方北辛、姜虫、虫退、全虫、白芷、黄柏、薄荷、蓖麻子、地榆、生地、鲫鱼、铅粉、麻油。

制法先将各药用麻油熬煎取汁,去滓后加入铅粉制成膏药,用油纸分摊成张,包装成盒,每盒100张,净药2两5钱。

功能主治生肌敛口。

用法用量用开水或茶将患处洗净,膏药熨热贴上。

注意忌入口,孕妇忌贴脐下。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重庆方)

处方60、白玉膏

处方巴豆12两,蓖麻子12两,人发2钱,虾蟆5个,活鲫鱼10尾(约32两),麻油3斤。

制法上药先将巴豆、蓖麻子2味打碎,入麻油内浸3宿,再入虾蟆浸1宿,临熬时人活鲫鱼、人发共同煎枯,去滓滤清,文火煎至滴水不化,离火候至微温,方入铅粉2斤8两,制乳香末5钱,陆续下锅,徐徐搅匀成膏,约4斤10两。

功能主治祛腐生新。主楝疮久溃不敛。

用法用量贴患处。

摘录《中药成方配本》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