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山海螺的处方(二十四)

浏览

山海螺(别名地黄、白河车、牛附子、乳夫人、奶树、四叶参、白蟒肉、山胡萝卜、土党参、奶参、乳薯、通乳草、奶奶产头、老奶头、野菜产砂、奶葫芦、奶茵、陈、奶党、羊乳参、白马肉、牛奶参、角参、洋参、哈蜡党、狗头党、狗参、狗头参),味甘;辛;性平,益气养阴;解毒消肿;排脓;通乳。主神疲乏力;头晕头痛;肺痈;乳痈;肠前程;疮疖肿毒;喉蛾;瘰疬;产后乳少;白带;毒蛇咬伤。小编整理出含有山海螺的处方共4460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1381~1440共60个。

处方1、柏子仁散

处方柏子仁半两,远志(去心)半两,人参(去芦头)半两,桑寄生半两,防风(去芦头)半两,琥珀(细研)半两,当归(锉,微炒)半两,熟干地黄半两,甘草(炙微赤,锉)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产后妄言乱语,皆由内虚,是血邪气攻心,产后元气虚弱,瘀血停滞,妄言乱语,乍见鬼神。

用法用量每服以水1大盏,入白羊心1个(切),先煎至7分,去滓,下药5钱,更煎至4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八十

处方2、沉香丸

处方沉香3分,补骨脂1两(微炒),石斛3分(去根,锉),桂心3分,木香半两,牛膝3分(去苗),萆薢3分(锉),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羌活3分,芎䓖半两,杜仲3分(去粗皮,炙微黄,锉),白术半两,熟干地黄3分,防风半两(去芦头),漏芦3分,白茯苓3分,槟榔3分,当归半两(锉,微炒),海桐皮3分(锉)。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肾脏风虚冷滞,腰间久痛,连腿膝痹麻,或时疼,乏力羸瘦。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以温酒送下,晚食前再服。

摘录《圣惠》卷四十四

处方3、保真汤

处方当归5分,生地黄5分,熟地黄5分,黄耆(蜜水炙)5分,人参5分,白术5分,甘草5分,白茯苓5分,天门冬(去心)1钱,麦门冬(去心)1钱,白芍药1钱,黄柏(盐水炒)1钱,知母1钱,五味子1钱,软柴胡1钱,地骨皮1钱,陈皮1钱,莲心5分。

功能主治诸虚百损,五劳七伤,骨蒸潮热,咳嗽,诸汗、诸血。

用法用量上以水2钟,加生姜3片,大枣1枚,煎8分,食远服。

各家论述《法律》:按此方十八味,十全大补方中已用其九,独不用肉桂耳。然增益地黄,代川芎之上窜,尤为合宜。余用黄柏、知母、五味子滋益肾水,二冬、地骨皮清补其肺,柴胡入肝清热,陈皮助脾行滞,其意中实不欲大补也。

摘录《准绳·类方》卷一

处方4、枸杞煎

处方枸杞根(洗,刮,去苗土,细切)3斗(勿取冢墓上者。以水7斗,煮取3升),生地黄汁3斗。

制法上相和,入银锅内,以文火煎如稀饴,用瓷器盛,密封盖。

功能主治大补益,令人充悦,久服延年。主诸风。

用法用量每服半匙,空心时以酒调服,晚再服。

摘录《圣惠》卷九十五

处方5、枸杞酒

处方米1石(黍糯并得酿酒米,用上好曲末1斗,加5升弥佳),枸杞30斤(去赤皮,半寸锉之,以水1石,浸之3日,煮取5斗汁),生地黄20斤(洗去土,细切,共米同炊之),秋麻子3斗(微熬细粉,蒸气出,以枸杞汤淋取计),豆豉2斗(以枸杞汤煮取汁)。

制法上药地黄共米同蒸,余三物药汁,总合得5斗,分半渍米,(饣贲)半及曲和酿饭,如人肌温,总和一殴,盖瓮口,经14日,压取封泥,复经7日。

功能主治补中逐水,破积去瘀,逐热破血,利耳目,长发,坚筋骨,强阴,利大小肠,填骨髓,长肌肉,破除结气。主五内邪气,消渴,风湿,胸胁间气,头痛,五劳七伤,胃中宿食,鼻衄吐血,内湿风疰,恶血石淋,伤寒瘴气,烦躁满闷,虚劳喘息及脚气肿痹。

用法用量方中用法项用量原缺,据《圣惠》补。

注意慎芜荑、生冷、陈宿猪、犬、鸡、鱼、面、蒜、油腻、白酒、房室等。

摘录《外台》卷十七

处方6、姜附汤

处方生姜半两,艾叶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3分,枳壳(去瓤,麸炒)3分,生地黄1两半。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脉痔有虫,时或痒痛,血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1盏,去滓,早、晚食前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二

处方7、肺伤汤

处方人参2两,生姜(切)2两,桂心2两,阿胶(炙)1两,紫菀1两,干地黄4两,桑根白皮1斤,饴糖1斤。

功能主治肺气不足而短气,咳唾脓血不得卧。胁下有痛处。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1斗5升,煮桑根白皮20沸,去滓,纳药;煮取2升5合,次纳饴糖令烊。分3服。

摘录《千金翼》卷十五

处方8、还睛丸

处方蝉蜕(洗,晒)1两,苍术(童尿换浸2宿,焙)1两,熟地黄(洗,焙)1两,川芎1两,白蒺藜(炒,杵去刺)1两,茺蔚子半两,羌活半两,防风半两,木贼(去节,童尿浸1宿,晒)半两,甘菊半两,荆芥半两,蔓荆子半两,杏仁(浸,去皮,焙)半两,菟丝子(研,酒浸)半两,石决明(煅存半生)半两,蛇皮(酒浸,洗净,焙)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眼目昏翳。

用法用量每服1丸,食后细嚼,茶送下。

摘录《直指》卷二十

处方9、建中汤

处方生姜5两,芍药5两,干地黄5两,甘草5两,芎䓖5两,大枣30个。

功能主治五劳七伤,虚羸不足,面目黧黑,手足疼痛,久立腰疼,起则目眩,腹中悬急而有绝伤,外引四肢。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6升渍1宿,明旦复以水5升合煮,取3升,分3服。药入四肢百脉似醉状,是效。无生姜,酒渍干姜2两1宿用之。

摘录《千金》卷十九

处方10、虎骨丸

处方虎骨(酥炙)3两,生干地黄(焙)3两,防风(去叉)1两半,延胡索1两半,芍药1两半,枳壳(去瓤,麸炒)1两半,丹参1两半,五加皮1两半,桔梗(炒)1两半,薏苡仁1两半,巴戟天(去心)1两半,桂(去粗皮)1两,当归(切,焙)1两,茯神(去木)1两,槟榔(锉)5枚,大麻仁(研)2两,羚羊角(镑)2两,郁李仁(汤浸,去皮)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血风劳气,四肢拘急,百节疼痛,身体烦热,经水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20丸,温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

处方11、建脾汤

处方生地黄1两,黄耆1两,芍药1两,甘草1两(炙),生姜2两,白蜜1升。

功能主治脾气不调,使人身重如石,欲食即呕,四肢酸削不收。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9升,煮取3升,去滓,纳蜜,搅令微沸。每服8合,日三夜一。

摘录《千金翼》卷十五

处方12、茯神散

处方茯神1两,人参(去芦头)1两,熟干地黄1两,牡蛎(烧为粉)1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黄耆(锉)1两,酸枣仁(微炒)1两,龙骨1两,五味子半两,苍术半两,甘草(炙微赤,锉)半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虚劳,起动汗出,稍热多惊恚,不得睡卧。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个,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二十七

处方13、参归汤

处方黄耆7分,甘草5分,生地黄5分,柴胡4分,草豆蔻仁4分,升麻4分,当归身3分,熟地黄2分,人参2分,益智仁少许,红花少许。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都作1服。

功能主治气血不足。

用法用量水2盏,煎至1盏,去滓,食远服。

摘录《兰室秘藏》卷下

处方14、大通丸

处方干地黄8两,天门冬6两,干姜6两,当归6两,石斛6两,肉苁蓉6两,白术6两,甘草6两,芍药6两,人参6两,麻子仁半两,大黄5两,黄芩5两,蜀椒3升,防风4两,紫菀5两,茯苓3两,杏仁3两,白芷1两。

制法上为末,白蜜、枣膏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补虚益精。主五劳七伤。

用法用量空腹服1丸,每日3次。

摘录《千金》卷十九

处方15、当归汤

处方当归(切,焙)2两,甘草(炙,锉)2两,芎䓖2两,远志2两(去心),麦门冬(去心,焙)2两,芍药2两,赤茯苓(去黑皮)2两,生干地黄(焙)4两,黄芩(去黑心)1两,桂(去粗皮)1两,五味子3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乳石发后,虚热羸乏,胸膈痞滞,心腹胀满,或腰痛肾沥。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先以水5盏,入白羊肾1个(去筋膜,切),煎至3盏,去肾下药,加生姜1枣大(拍碎),大枣3个(擘破),更煎至2盏,去滓,空心、食前分2次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四

处方16、草豆蔻散

处方细辛叶2分,防风2分,羊胫骨灰5分,熟地黄5分,当归6分,草豆蔻仁1钱3分,黄连1钱3分,升麻2钱5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寒多热少,牙齿疼痛。

用法用量先用温水漱口,牙痛处擦之。

摘录《兰室秘藏》卷中

处方17、和荣汤

处方白术1钱半,川芎1钱半,南星1钱,半夏1钱,芍药1钱,茯苓1钱,天麻1钱,川归8分,生地黄8分,熟地黄8分,牛膝8分,酸枣仁8分,黄芩8分,橘红8分,羌活6分,防风6分,官桂6分,红花4分,甘草(炙)4分,黄柏3分。

功能主治补血活血,健脾燥湿消痰,清热疏风,开经络,通腠理。主血虚血热,挟痰挟火,经络肌表之间,先已有其病根,后因感冒风寒,或过嗜陈酒膏粱而助痰火,或恼怒而逆肝气,遂成半身不遂,口眼喎[音 wāi]斜,头目眩晕,痰火炽盛,筋骨时疼。

用法用量水煎,入竹沥、姜汁,晨服。

摘录《法律》卷三

处方18、茯苓汤

处方赤茯苓(去黑皮)3分,桂(去粗皮)3分,芍药半两,当归(切,焙)半两,生干地黄(焙)半两,木香半两,芎藭半两,鬼箭羽3分,桃仁(去皮尖双仁,炒)3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尸注。发作无时,腹胀喘急,上冲心胸,傍攻两胁。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

处方19、海桐皮浸酒

处方海桐皮1两,五加皮1两,独活1两,防风(去芦头)1两,干蝎(生用)1两,杜仲(去皱皮,炙微黄)1两,酸枣仁(微炒)1两,桂心1两,侧子(炮裂,去皮脐)1两,薏苡仁1两,生干地黄3两。

制法上锉,如豆大,用生绢袋盛,以好酒2斗,于瓷瓶中浸,密封,秋、夏7日,春、冬14日开取。

功能主治风毒流入脚膝,疼痛行立不得。

用法用量每日温饮1小盏,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二十五

处方20、独活寄生汤

处方独活、寄生、细辛、杜仲、牛膝、防风、芎、熟地黄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除风消血。主肾气虚弱,卧冷湿地,当风所得,腰背痛,不速治,喜流入脚膝为偏枯,冷痹缓弱,痛重,或腰胁痛,脚气偏重,毒湿多风。素无风或久履湿冷,或足汗脱履,或洗足当风,湿毒内攻,足胜两腿缓纵挛痛,或皮肉紫破有疮。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大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1日2次。服讫温身,勿令冷也。取蒴藋菜火燎,厚安置床上,热卧之上,冷复燎之。冬月取根,春取茎,熬热卧之。诸处风湿亦用此方。

摘录《鸡峰》卷四

处方21、荆芥穗散

处方荆芥穗、黄耆、熟地黄、当归、桑耳、地榆、樗白皮、皂角刺、干姜、槐豆、牛蒡子、甘草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妇人肠风,酒痢。

用法用量每服2钱,空心粥饮调下。

摘录方出《妇人良方》卷八,名见《普济方》卷三二一

处方22、保命延寿

处方胡桃仁半斤,小红枣半斤,白蜜半斤,酥4两,苍术1两,甘草1两,厚朴(各去皮)1两,陈皮(去白)1两,生地黄1两,熟地黄1两,天门冬(去心)1两,麦门冬(去心)1两,破故纸1两,川芎1两,白芍药1两,白术1两,牛膝1两,香附1两,肉桂1两,五味子1两,半夏1两,枳壳1两,荆芥1两,防风1两,独活1两,白芷1两,细辛1两,麻黄1两,小茴香1两,五加皮1两,虎胫骨(酥炙)1两,当归5钱,白茯苓5钱,人参5钱,苁蓉(去甲)5钱,枸杞子5钱,何首乌5钱,砂仁5钱,干姜(煨)5钱,杏仁5钱,乌药5钱,川草乌(去皮)5钱,川椒5钱,木香5钱,沉香5钱。

制法上各制洗净,锉片,生绢袋盛,堆花烧酒1大坛,入药固封,锅内水煮三时,木棍不住手顺搅,使水周旋,取起埋地3日毕,将药晒干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益精润肌。主虚损风气,湿积心腹,腹胃膀胱疼痛,淋痔膈噎,肤燥疮癫,一切恶症。及妇女赤白带、症瘕。

用法用量每日30丸,黄酒送下;其药酒空心午、戌任意进1-3酌。

摘录《扶寿精方》

处方23、金不换丸

处方当归半两,熟地黄1两,川白芷半两,五倍子1两,白石脂(煅)6两,禹余粮半两(煅七次,用醋浸),赤石脂(煅)1钱,龙骨(煅)6两,熟艾1两,附子7钱。

制法上为细末,醋糊为丸。

功能主治妇人子宫虚惫;或服冷药过多,致令赤白带下,淋沥不止;或产后用力过多,阴门突出不收,一应不正之疾。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用艾叶煎酒送下,米饮亦得。虚,加附子1个。

摘录《普济方》卷三三一

处方24、茯苓补心汤

处方白茯苓1钱,白茯神1钱,麦门冬1钱,生地黄1钱,陈皮1钱,半夏曲1钱,当归1钱,甘草5分。

功能主治思虑过多,心神溃乱,烦躁不寐。心气为邪所伤吐血。

用法用量加竹叶、灯心,水煎服。

摘录《医统》卷七十引《局方》

处方25、济阴地黄丸

处方五味子、麦门冬、当归、熟地黄、肉苁蓉、山茱萸、干山药、枸杞子、甘菊花、巴戟肉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足三阴亏损,虚火上炎,致目睛散大,视物不清,昏花涩紧,作痛畏明;或阴虚火燥,唇裂如茧。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丸散膏丹集成》引作“济阴丸”。

摘录《准绳·类方》卷七

处方26、沉香石斛丸

处方沉香(锉)1两,石斛(去根)1两,人参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菟丝子(酒浸1宿,别捣末)3分,山芋1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肉苁蓉(酒浸,切作片子,焙)半两,五味子3分,熟干地黄(焙)1两,百合3分,陈橘皮(汤浸,去白,焙)3分,枸杞子(焙)3分,黄耆(微炙,锉)半两,巴戟天(去心)半两,柏子仁(别研)3分,牛膝(酒浸,切,焙)1两。

制法上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安和五脏,化痰利膈,止逆进食。主三焦虚痞,心胸刺痛。

用法用量每服15-20丸,空心、食前以温米饮送下;温酒送下亦得。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四

处方27、荷叶散

别名地黄汤

处方荷叶2枚(炙),蒲黄1两,甘草2两(炙),白蜜1匙,地黄汁半升。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产后血晕,心闷不识人,或神言鬼语,气欲绝者。

用法用量地黄汤(《普济方》卷三四八)。

摘录方出《外台》卷三十四引《广济方》,名见《圣惠》卷八十

处方28、拨刀面

处方生地黄汁5合,生姜汁1合,鸡子5枚(取白)。

功能主治吐血。

用法用量上3味,和白面作拨刀,煮熟,入盐、醋、椒、葱等调和,如常食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八

处方29、柴胡汤

处方柴胡(去苗)1两,生干地黄(焙)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当归(切,焙)1两,人参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芎藭1两,黄耆1两,芍药1两,肉苁蓉(去皱皮,切,酒浸,焙)1两,石斛(去根)1两。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产后虚热久不解,渐成劳气。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水1盏,加生姜3片,大枣1枚(擘),同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三

处方30、海桐皮浸酒

处方海桐皮1两,五加皮1两,独活1两,侧子(炮裂,去皮脐)1两,天麻1两,桂心1两,防风(去芦头)1两,枳壳(麸炒微黄,去瓤)1两,杜仲(去皱皮,炙微黄)1两,牛膝5两(去苗),薏苡仁6两,生地黄半斤。

制法上锉细和匀,以生绢袋盛,用清酒1斗浸之,春、夏7日,秋、各14日。

功能主治一切风。

用法用量每日随性饮1盏。常令有酒气,不得大醉。

摘录《圣惠》卷二十五

处方31、胡黄连散

处方生地黄、胡黄连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用猪胆汁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吐血,衄血。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据剂型,当作“胡黄连丸”。

摘录《普济方》卷一八九

处方32、定心防风散

处方防风(去叉)1两,龙骨1两,远志(去心)1两,铁精(别研)1两,紫石英(别研)2两,丹砂(别研)2两,熟干地黄(洗,切,焙)2两,人参2两半,干姜(炮)1两,细辛(去苗叶)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白茯苓(去黑皮)2两。

制法上药除别研外,为散,再和匀。

功能主治中风惊悸,心虚恍惚,言语失常,或嗔或怒,志意不乐。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加至2钱,煮大枣汤调下。如风热盛者,去干姜,加玄参1两。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四

处方33、附子汤

处方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萆薢1两,熟干地黄(焙)1两,人参1两,芎䓖半两,半夏(汤洗7遍,炒)半两,白茯苓(去黑皮)3分,桂(去粗皮)3分,当归(切,焙)3分,芍药3分,五味子3分,黄耆(锉)3分。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补益元脏。主伤寒后虚羸少力。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1枣大(拍碎),大枣3枚(擘破),同煎至8分,去滓,空心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一

处方34、保命丸

处方蛤蚧1枚(如丈夫患,用雄者腰上一截;女人患,用雌者腰下一截。酥炙),皂荚(不驼撸种耍テぷ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