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木香的处方(八十)

浏览

木香(别名蜜香、青木香、五香、五木香、南木香、广木香),辛味辛;苦;性温,行气止痛;调中导滞。主胞胁胀满足 ;脘腹胀痛;哎吐泄泻;痢疾后重。小编整理出含有木香的处方共5378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4741~4800共60个。

处方1、五消饮加减

处方焦楂15克,麦芽10克,建曲10克,川朴1.5克,大白6克,炮姜5克,元胡10克,木香3克,二丑15克。

功能主治消积滞,散寒邪。主寒冷停食,凝结于下焦,壅滞不通。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李文亮方

处方2、没药散

处方血竭(别研)肉桂(去粗皮)当归(洗,焙)蒲黄 红花 木香 没药(别研)延胡索 干漆(炒尽烟)赤芍药各等分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血瘀气滞,脐腹撮痛;产后恶露不快,儿枕块痛。

用法用量每服6克,空腹时用热酒调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六

处方3、疏肝和胃汤

处方柴胡10克,瓜蒌仁15克,川连10克,枳壳10克,木香15克,青皮10克,陈皮10克,草豆蔻10克,半夏15克,榔片10克,莱菔子10克,黄芩10克。

功能主治疏肝理气,和胃散寒。主肝郁胃寒。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王兆松方

处方4、香朴散

处方厚朴(去粗皮,生姜炙,锉)30克 木香 麦蘖(炒)陈曲(炒)青橘皮(去白,焙)各7.5克

制法上六味,捣罗为细散。

功能主治治小儿脾胃气弱,乳食迟化,宿滞成积,久而不消,及腹胁刺痛,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1.5克,汤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五

处方5、润肠丸

处方麻子仁(另研)大黄(酒煨)各45克 桃仁泥 归尾 枳实(麸炒)白芍 升麻各15克 人参 生甘草 陈皮各9克 木香 槟榔各6克

制法上药除麻仁、桃仁外,为末,却入二仁泥,蜜丸,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扶正理气,润肠通便。治老人中风,三五日不大便者。

用法用量每服70~80丸,空腹时用温水送下。

摘录《丹溪心法》卷一

处方6、补元散

处方人参 白术 白茯苓 黄耆(蜜炙)苦葶苈 山药各30克 木香15克 附子1个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主水肿消后,服之调补。

用法用量每用6克,加生姜、大枣各少许,以水150毫升,煎取90毫升,去滓,不计时温服。

摘录《鸡峰普济方》卷十九

处方7、全蝎丸

处方全蝎49个(去毒,用生姜49片,于新瓦上先铺姜片,次铺全蝎,用文武火炙,翻转再炙燥)胡椒49粒 木香6克(不见火)狼毒 当归各15克(去芦)茴香(淘去沙)9克(炒)槟榔1个

制法上为细末,米醋糊为丸。

功能主治治小肠疝气。

用法用量每服7粒,温酒下,不拘时候。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二

处方8、紫苏

别名紫苏汤(《圣济总录》卷五十九)。

处方紫苏茎叶30克 桑根白皮30克(锉)赤茯苓30克 羚羊角屑22克 槟榔22克 木香15克 桂心15克 独活15克 枳壳15克(麸炒微黄,去瓤)郁李仁60克(汤浸,去皮,微炒)

制法上药捣粗罗为散。

功能主治治消渴后,遍身浮肿,心膈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300毫升,加生姜4克,煎至18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三

处方9、过街笑

处方木香3克 麝香0.09克

功能主治治闪挫腰痛

用法用量研细末,吹鼻。左痛吹右鼻,右痛吹左鼻,同时活动腰部。

摘录《万病回春》卷五

处方10、木香橘皮丸

处方木香7.5克 丁香7.5克 陈橘皮(去白)青橘皮(去白)京三棱(炮,切)蓬莪术(炮,切)乌梅(连核用)各30克 肉桂(去粗皮)15克 缩砂仁15克 黑牵牛(微炒)30克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脾胃虚弱,饮食所伤,久不消化,气不升降,或成泄泻。

用法用量每服15~20丸,食后,临卧用热水或米饮送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六

处方11、木香散

处方木香15克(用黄连15,克,各锉,同炒)甘草30克(炙)罂粟壳15克(生姜15克,打碎同炒)

制法上研细末,加麝香少许研匀。

功能主治治诸痢。

用法用量每次6克,用陈米饮送下。

摘录《普济本事方》卷四

处方12、开结枳实丸

处方枳实(麸炒)白术 半夏(汤洗)天南星(炮)白矾(枯)苦葶苈(隔纸炒)大黄各15克 木香6克 黑牵牛(头末)60克 大皂角(去皮、子,炙)30克 青皮(去白)15克 或加旋复花30克

制法上同为末,入牵牛头末和匀,生姜汁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破气消滞,化痰开结。治脘痞痰逆,恶心呕哕,酒酲不解,宿物停积,两胁膨闷,咽噎不利,上气咳嗽。

用法用量单腹胀,上喘痰多,四肢肿满,食后用生姜汤下30-40丸,微利为度;妇人干血气,膈实肿满,或产后有伤,面目浮肿,小便不利,生姜葱白汤下,酒疽病,温酒下。

摘录《御药院方》卷五

处方13、生乳丸

处方当归240克 生地240克 川芎120克 生白芍240克 通草60克 生麦芽500克 山甲120克 漏芦240克 生黄耆240克 鹿角霜240克 广木香120克 王不留行(炒)120克

制法共研为细粉,过罗。炼蜜为丸,重9克,蜡纸管封固。

功能主治补气,活血,下乳。治产后气血亏损,乳少,乳汁不足。

用法用量每服1丸,日服二次,温开水送下。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处方14、半夏饮

处方半夏(生姜汁炒黄)干姜(炮)各30克 枣肉(焙)附子(炮裂,去皮、脐)青橘皮(汤浸,去白,焙)各15克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红豆蔻(去皮)各7.5克 木香4克 草豆蔻(去皮)2枚

制法上九味,粗捣筛。

功能主治温中降逆,健脾和胃。主中焦有寒,脾胃不和,不能饮食,见食吐逆。

用法用量每服4.5克,用水150毫升,蜂蜜5毫升,煎至110毫升,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六

处方15、枳壳桔梗汤

处方枳壳(去瓤,麸炒)桔梗(去芦)青皮(去瓤)陈皮(去白)各15克 木香10克 当归 粉草各15克

制法上锉为散。

功能主治治冷热不调,邪正交争,发为腹痛呕吐。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2片水煎,温服。

摘录《世医得效方》卷十二

处方16、神授高青丸

处方高良姜 青木香各30克

制法上二味,研为细末,煮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老人脾脏泄泻,脾胃之气不和,精神倦怠,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次15~20丸,干姜汤送下。

摘录《寿亲养老新书》卷一

处方17、木香理气丸

处方青橘皮30克 桔梗 桂 槟榔各15克 木香 杏仁各7.5克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和丸,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风寒之气伏留不散,聚于胁下,气机不畅,胁下逆满而痛,但不妨碍饮食。

用法用量姜汤下20丸,未知,渐加至30丸。

摘录《鸡峰普济方》卷二十

处方18、顺元散

别名顺元煮散(《圣济总录》卷二十七)。

处方乌头10克 附子(炮)天南星(炮)各5克 木香3克

制法上药研末。

功能主治散寒顺气,化痰通络。治内外感寒,手足逆冷,虚汗不止,脉沉细。

用法用量久煎,温服。

摘录《苏枕良方》卷三

处方19、一志汤

处方人参6克 茯神6克 白术4.5克 甘草 1.5克 黄耆6克 益智仁4.5克 远志1.5克 柏子仁6克 广皮3克 木香1.5克 大枣2杖 姜3片

功能主治治思虑太过,心烦意乱,食少神疲,四肢倦怠。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醇剩义》卷二

处方20、大圣浚川散

别名浚川散(《医学纲目》卷四引张子和)。

处方大黄30克(煨)甘遂I.5克 牵牛30克(头末)木香9克 郁李仁30克 芒消10克

制法上药为散。

功能主治主水肿胀急,大便不通,大实大满者。

用法用量每服3~6克,入生姜自然汁,和如稀糊服。

摘录《医学纲目》卷四引张子和

处方21、金铃子丸

处方金铃子(去核,炒)120克 益智仁 葫芦巴(炒)石菖蒲 破故纸(炒)茴香(炒)巴戟(去心)各60克 木香 白茯苓(去皮)陈皮(去白)各30克

制法上药为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肾气发动,牵引疼痛,脐腹弦急,攻冲不定。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盐汤、温酒任下。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

处方22、汉防己散

处方汉防己22克 猪苓22克(皮黑皮)海蛤30克 陈橘皮30克(汤浸,去白瓤,焙)木香15克白术15克 桑根白皮22克(锉)赤茯苓22克 槟榔30克 紫苏茎叶30克 木通30克(锉)

制法上药捣粗罗为散。

功能主治治虚劳四肢浮肿,呼吸喘促,小便不利。坐卧不安。

用法用量每服9克,以水300毫升,入生姜4克,煎至18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三十

处方23、调肝健脾汤

处方南柴胡12克,焦茅术10克,茯苓10克,姜朴6克,焦内金10克,炙香附6克,炒山药10克,车前子10克,炒抗芍10克,焦建曲10克,广木香3克,壳砂仁3克,萸连2克。

功能主治调肝健脾,和中分泄。主胃热脾弱,肝气不畅,清浊不分。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瞿文楼方

处方24、宁心汤

处方孩儿参9克,丹参9克,当归6克,川芎3克,生地9克,赤芍9克,白芍9克,桃仁9克,红花5克,茯苓9克,木香5克,陈皮3克,炙甘草3克。

功能主治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主气阴两虚,心脉瘀阻,虚实相兼。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孟百三方

处方25、复方大柴胡汤

处方柴胡 黄芩 川楝子 延胡索 白芍药 生大黄(后下)各9克 枳壳 木香 生甘草各6克 蒲公英15克

功能主治疏肝理气,清热解毒,通里攻下。治溃疡病急性穿孔第二期,从气血郁闭证转化为里实热证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首剂由胃管注入,以后每日一剂或两剂,晚上服或早晚分服。也可制成冲剂,用温开水冲服。若腹腔感染重者,加金银花、连翘等;便秘,加芒消;瘀血重者,加桃红、红花、生蒲黄、川芎等。

摘录《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

处方26、复春丸

处方萆薢120克 破故纸(炒)杜仲(去丝)胡芦巴(炒)木通各60克 骨碎补(去毛)虎骨(酥炙)乳香(研)槟榔 没药 木香各30克 甜瓜子(炒)60克 牛膝(去芦,酒浸,焙干)巴戟(去心)各60克 胡桃仁100个(去皮,另研极细)黑附子30克(炮)

制法上为细末,再与胡桃仁同研极细,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肝肾不足,风湿侵袭,手足麻痹,筋骨疼痛,不能屈伸。

用法用量每服40~50丸,空腹时用温酒送下。

摘录《瑞竹堂经验方》卷二

处方27、琥珀黑龙丹

处方琥珀30克 血竭60克 京墨 五灵脂(炒)海藻 海带 南星(姜汁拌,炒)各15克 木香9克 麝香3克

制法上各为细末,和匀再研,炼蜜为丸,每丸3克重,金箔为衣,晒干密收。

功能主治破瘀消肿,化痰软坚。治瘿瘤不论新久,但未穿破者。

用法用量每用1丸,以热酒适量,量病上下,食前、食后化服。如患在下部,服后随用美膳压之。

摘录《外科正宗》卷二

处方28、敛肠丸

处方木香3克 地榆6克 酸石榴皮6克 罂栗壳45克

制法上药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治下痢脓血。

用法用量每服1丸,用陈米泔150毫升,煎取90毫升,空腹时服。

摘录《普济方》卷二一二

处方29、追虫丸

处方大黄 黑丑各30克 山楂 莪术各18克 槟榔 大腹子各12克 雷丸 砂糖各9克 木香6克 皂角3克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治虫证。

用法用量每次3~9克,开水调服。

摘录《医学入门》卷七

处方30、五奇汤

处方诃子2枚(一枚生用,一枚用面裹煨香熟,去核、面不用)肉豆蔻2枚(一枚生用,一枚用面裹煨香熟,去面不用)草豆蔻2枚(一枚生用,一枚面裹煨,去面不用)木香1块(如大枣大)甘草3厘米(如指面大,炮令赤色)

制法上药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久痢。

用法用量每服6克,米饮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七

处方31、实脾散

别名实脾饮(《证治准绳·类方》卷二)。

处方厚朴(去皮,姜制,炒)白术 木瓜(去瓤)木香(不见火)草果仁 大腹子 附子(炮,去皮、脐)白茯苓(去皮)干姜(炮)各30克 甘草(炙)15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温脾暖肾,利水消肿。治阳虚阴水,下半身肿较甚,胸腹胀满,身重食少,手足不温,大便溏,小便短。

用法用量每服12克,水300毫升,加生姜5片,枣子1枚,煎至20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备注方中附子、干姜温养脾肾,扶阳抑阴;厚朴、木香、大腹皮、草果仁下气导滞,化湿利水;茯苓、白术,木瓜健脾和中,渗湿利水;甘草、生姜、大枣益脾温中。诸药合用,共奏温脾暖肾,利水消肿之功。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处方32、小异功散

处方人参 茯苓 白术 甘草 陈皮 木香各等分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治痘疮里虚,呕吐泄泻。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加生姜、大枣,同煎至180毫升服。

摘录《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三引杨氏方

处方33、十膈气散

别名十膈散(《景岳全书》卷五十四)。

处方人参(去芦头)白茯苓(去粗皮)官桂(去粗皮)枳壳(麸炒,去瓤)甘草(锉,炙)神曲(炒黄)麦芽(炒黄)诃藜勒皮(煨,去核)吴白术 陈橘皮(去白)干生姜(炮)京三棱(煨,锉)蓬莪术(煨,锉)各30克 厚朴(去粗皮,用生姜汁涂,炙)槟榔(煨,锉)木香各15克

制法上药十六味,研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冷膈、风膈、气膈、痰膈、热膈、忧膈、悲膈、水膈、食膈、喜膈等十种膈气。

用法用量每服3克,入盐少许,白汤调服。如脾胃不和,腹胀,心胸满闷,亦可用水150毫升,加生姜7片,大枣2枚,盐少许,同煎至120毫升,空腹热服。

摘录《御药院方》卷四

处方34、止痛丸

处方羌活30克 郁李仁45克 大黄24克 槟榔 木香 桂心 川芎各15克

制法共研为末,蜜丸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痔疮痛甚,大便燥结者。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时用白汤下。

摘录《医学入门》卷八

处方35、麻黄豆蔻丸

处方木香 青皮 红花 厚朴各0、6克 苏木0.9克 荜澄茄1.2克 升麻 半夏(汤洗)麦蘖面 砂仁 黄耆 白术 陈皮(去白)柴胡 炙甘草 吴茱萸 当归身各1.5克 益智仁2.4克 神曲末6克(炒)麻黄(不去节)9克 草豆蔻仁15克

制法上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客寒犯胃,心胃大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白开水送下。

摘录《兰室秘藏》卷上

处方36、益母丸

处方益母草500克 川芎30克 赤芍30克 归身30克 木香30克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炼蜜丸,弹子大,每丸重9克。

功能主治调气活血。治月经不调,经来腹痛,腹有症瘕,久不受孕,产后血瘀腹痛。(不孕)

用法用量每次服1丸,一日二至三次。

注意孕妇忌服。

摘录《奇方类编》卷下

处方37、三黄排石汤加减

处方黄芩15克,生大黄15克(后下),山栀子15克,茵陈30克,金钱草50克,双花15克,郁金15克,木香10克,厚朴12克,芒硝10克(冲)。

功能主治清热化湿,通里攻下,利胆排石。主肝胆湿热蕴结,胃肠实热。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李世忠方》

处方38、大活络丹

处方白花蛇 乌梢蛇 威灵仙 两头尖(俱酒浸)草乌 天麻(煨)全蝎(去毒)首乌(黑豆水浸)龟版(炙)麻黄 贯仲 炙草 羌活 官桂 藿香 乌药 黄连 熟地 大黄(蒸)木香 沉香各60克 细辛 赤芍 没药(去油,另研)丁香 乳香(去油,另研)僵蚕 天南星(姜制)青皮 骨碎补 白蔻 安息香(酒熬)黑附子(制)黄芩(蒸)茯苓 香附(酒浸,焙)元参 白术各30克 防风75克 葛根 虎胫骨(炙)当归各45克 血竭(另研)21克 地龙(炙)犀角 麝香(另研)松脂各15克 牛黄(另研)片脑(另研)各4.5克 人参90克

制法上药五十味,为末,蜜丸,如桂圆核大,金箔为衣。

功能主治主中风瘫痪,痿痹痰厥,拘挛疼痛,痈疽流注,跌扑损伤,小儿惊痛,妇人停经。

用法用量陈酒送下。

摘录兰台轨范》卷一引《圣济》

处方39、塌胀丸

处方白樟柳根90克(锉细)赤小豆150克 陈橘皮(去白)60克 木香30克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滴水和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健脾理气,行水消肿,治水溢皮肤,浑身肿胀,喘急,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煮赤小豆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

处方40、化气汤

别名化气散(《张氏医通》卷十三)

处方沉香 胡椒各30克 木香 缩砂仁(去壳)桂心(去粗皮)各60克 丁香皮 干姜(炮)蓬莪术(煨)茴香(炒)青皮(去白,麸炒)陈皮(去瓤,麸炒)甘草(炙)各120克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一切气逆,胸脯噎闷,腹部胀满,及心脾疼痛,呕吐酸水;丈夫小肠气,妇人脾血气。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生姜、紫苏、盐汤调下;妇人淡醋汤下。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

处方41、理中汤

处方砂仁 干姜(炒)苏子 厚朴(姜汁炒)官桂 陈皮 甘草(炙)各3克 沉香 木香各1.5克(水磨入)

功能主治加生姜3片,水煎,磨沉香、木香同服。

用法用量上药锉为一剂。

注意治寒喘,四肢厥冷,脉沉细。

摘录《万病回春》卷二

处方42、塌气丸

处方胡椒30克 蝎尾(去毒)15克(一方有木香3克)

制法上为细末,面丸如粟米大。

功能主治温中行气。治寒气郁结,虚胀腹大,手足冷厥,面青气急。

用法用量每服5~20丸,陈米饮下,不拘时。

备注本方加萝卜子,名褐丸子。

摘录《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处方43、消癖丸

处方人参(切,焙)漂白术(土炒)正广皮(酒炒)白云苓(乳燕)杭青皮(醋炒)川I厚朴(姜制)小枳实(酒炒)法半夏(焙)西砂仁(酒炒)六神曲(炒)陈麦芽(炒)以上各6克 九肋鳖甲(炙)9克 京三棱(煨)蓬莪术(煨)南木香各3克 青化桂 炮黑姜各3~6克 正雅连(姜汁炒)6克

制法共为细末,早米粉糊为丸。

功能主治健脾消积。治癖在胁下,面黄肌瘦,午后发热似疟。

用法用量每服3~6克,量儿大小加减,米饮下。癖消即停。

摘录《幼幼集成》卷四

处方44、化气丸

处方官桂 陈皮 青皮 丁香 木香 缩砂仁各30克 三棱 莪术各60克 茯苓45克 人参(好者)30克 香附250克 甘草 厚朴 萝卜子 大黄各60克 枳壳(炮)槟榔各90克 黑牵牛120克(头末)

制法上为末,用黑牵牛500克,取头末120克,以三份分之,生用二份、炒用一份,和匀打醋糊,入药搜匀,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远年日久,茶酒气食,过度成积。

用法用量每服30~40丸,生姜或茶汤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一六八

处方45、大三脘散

处方独活30克 白术22,5克 甘草22,5克(微炙)干木瓜(切,焙干)30克 紫苏30克 大腹皮30克(炙黄用)陈橘皮22.5克 沉香30克 木香22.5克 川芎22.5克 槟榔22.5克

制法上十一味,共为粗散。

功能主治主三焦气逆,胸膈虚痞,两胁胀痛,面手浮肿,大便秘结。

用法用量每服7.5克,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分二次温服。取便利为效。

摘录《类证活人书》卷十八

处方46、蟠桃丸

处方沉香9克 木香9克 乳香9克(箬上炙)没药9克(箬上炙)琥珀3克或1.5克 白丑(生用,头宋)24克 黑丑(用牙皂煎浓汁浸半日,铺锅底焙,一半生,一半熟,取出研末)24克 槟榔30克(一半生,一半用牙皂煎汁浸透,焙热)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牙皂水打稀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水肿。浑身头面手足浮肿,肚腹胀满疼痛,上气喘急。

用法用量每服8克,黎明时用砂糖煎汤送下。

摘录《寿世保元》卷三

处方47、玄胡索汤

处方当归(去芦,酒浸,锉,炒)玄胡索(炒,去皮)蒲黄(炒)赤芍药 官桂(不见火)各15克 片子姜黄(洗)乳香 没药 木香(不见火)各90克 甘草(炙)7.5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治妇人室女,七情伤感,遂使血与气并,心腹作痛,或连腰胁,或引背膂,上下攻刺,甚作搐搦,经候不调,但是一切血气疼痛,并可治之。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生姜7片,煎至16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吐逆,加半夏、橘红各15克。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处方48、逐石汤

处方金钱草30克,海金沙藤18克,白芍10克,生地12克,鸡内金6克,琥珀末3克(冲服),广木香4.5克(后下),小甘草4.5克。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通淋逐石。主湿热蕴结。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邓铁涛方

处方49、蓬莪茂散

处方蓬莪茂30克 鳖甲60克(涂醋炙令黄,去裙棚)赤芍药15克 槟榔30克 肉桂30克(去皱皮)枳壳30克(麸炒微黄,去瓤)当归39克(锉,微炒)干姜15克(炮裂,锉)京三棱30克(炮,锉)川大黄30克(锉碎,微炒)木香30克 柴胡45克(去苗)

制法上药捣细罗为散。

功能主治破结通瘀,理气温中。治久积癖气不散,胁下如覆杯,多吐酸水,面目萎黄,或腹中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9克,以水250毫升,入生姜3.75克,煎至15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九

处方50、追虫丸

处方黑牵牛(取头末)槟榔各240克 雷丸(醋炙)南木香各60克

制法上药为末,加茵陈60克,大皂角,苦楝皮各30克,煎浓汁,水泛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治虫积。

用法用量成人每服12克,小儿3~9克,清晨用砂糖水送下。

摘录《证治准绳·类方》卷八

处方51、金蒲汤

处方金银花30-60克,蒲公英30-60克,冬瓜子30-60克,大活血15-30克,木香6-10克,生大黄10-20克(后下)。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行气活血,通里泻下。主湿热壅遏肠腑,气滞血瘀,热腐成脓。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病重者每日2剂,日服4次。

摘录朱日升方

处方52、除痛丸

处方木香 乳香(别研)沉香 藿香叶(去土)肉桂(去粗皮)青橘皮(去白)枳实(麸炒,去瓤)吴茱萸(汤洗七次)京三棱(煨香,切)蓬莪茂(煨香,切)各15克 黑牵牛120克(取头出细末45克,余者不用)麝香4.5克(别研)陈橘皮(去白)15克(锉,用巴豆去壳60克,炒令紫色,去巴豆)

制法上药为细末。入麝香、乳香别研匀,水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温中行气,活血止痛。主中焦积寒,脘腹疼痛,呕逆清水,自汗短气。

用法用量每服50丸,食后用温生姜汤送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五

处方53、茴香散

处方京三棱(炮,切)蓬莪术(炮,切)金铃子(去核,麸炒赤)各30克 茴香(炒)青橘皮(去白)甘草(炙)各15克 木香 当归(洗,焙)30克

制法上药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一切气疾,脐腹满,膀胱疝气,小肠气痛。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2片,煎至100毫升,空腹时温服。如小肠撮痛,炒生姜,酒调下,如人行五七里,再服一服。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

处方54、增补省风汤

处方半夏3克(姜制)防风3克 全蝎6克(去翅、足)胆星 甘草(炙)生白附 生川乌 木香(不见火)各1.5克

功能主治治中风口眼歪僻,痰涎壅盛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明医指掌》卷二

处方55、止痛药

处方当归 牛膝 川芎 生地黄 赤芍药 白芷 羌括 独活 杜仲 续断各30克 肉桂 八角茴香 乳香 没药各15克 木香 丁香皮 沉香 血竭各7.5克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治打扑损伤、折骨出臼,金疮破伤。

用法用量老酒调下。

摘录《证治准绳·疡医》卷六

处方56、消肿汤

处方白术 山栀各15克 赤茯苓 萝卜子各9克 葶苈 椒目 苏子各3克 沉香9克 木香1.5克

功能主治健脾利水,降气平喘。治水肿喘满,大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赤水玄珠》卷十五

处方57、二术煎

处方白术(炒)6~9克 苍术(米泔浸,炒)3~6克 芍药(炒黄)6克 陈皮(炒)4.5克 炙甘草3克 茯苓3~6克 厚朴(姜汤炒)3克 木香1.8~2.1克 干姜(炒黄)3~6克 泽泻(炒)4.5克

功能主治主肝强脾弱,气泄,湿泄。

用法用量上药用水300毫升,煎210毫升,空腹时服。

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处方58、木香化滞散

处方木香 姜黄 青皮(去白)砂仁(去壳)人参 槟榔 白术各6克 白茯苓(去皮)白檀香各6克 白豆蔻 藿香 橘皮 大腹子 桔梗各1.5克炙甘草1.2克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气滞不行,心腹满闷。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250毫升,煎至150毫升,空腹时稍热服,或食前沸汤点服。

注意服药期间,忌生冷硬物。

摘录《奇效良方》卷四十一

处方59、接气丹

处方沉香30克 硫黄(如黑锡丹砂子结,放冷,研为细末)黑锡(去滓称)各60克 牛膝(酒浸)白木(焙)苁蓉(酒浸)各15克 丁香9克 川楝子(去棱用肉)木香 茴香(炒)肉豆蔻(煨)破故纸(炒)桂心(去粗皮)附子(炮,去皮、脐)葫芦巴(炒)阳起石(煅)各刃克

制法上药并砂子120克,并捣为细末,和匀,用糯米粉,酒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真元虚惫,阴邪独盛,阳气暴绝,或大吐大泻,久痢虚脱等病。余同黑锡丹治状,此药尤佳。

用法用量空腹时用温酒或盐汤吞下50丸。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

处方60、广茂溃坚丸

处方木香 青皮 陈皮 广茂 乌梅 京三棱各30克 大椒 巴豆(去心、膜)各15克

制法上药八味,为末,糊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治小儿癖积,腹胁胀满,发热,咳嗽喘促,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5~7丸,空腹时用温米汤饮送下。量小儿大小为丸,加减服之。

摘录《卫生宝鉴》卷十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