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虾坏血病的防治方法

浏览

淡水虾坏血病的防治方法淡水虾养殖期间,出现坏血病是由于缺少维生素c所致,所有淡水虾如罗氏沼虾、青虾等均可发生。维生素c又叫抗坏血酸,多数动物可以通过d-葡萄糖合成,但淡水虾的体内却不能合成,因此,维生素c是淡水虾的一种重要饲料添加剂。维生素c在饲料制作时损失较多,虾从饲料中摄取的量较少。此外,如果虾池中缺乏浮游生物和水生植物,就有可能引起坏血病。

该病主要症状是病虾结缔组织内出现溶血和坏死,甲壳下出现黑色斑块,容易被细菌感染。病虾厌食,运动缓慢,腹部关节、附肢与虾体结合处变黑。此病应采用人工饲料和鲜活饵料搭配喂养的方法预防,并在虾池中保持一定量的浮游生物。应购买正宗厂家生产的复合维生素,如l-抗坏血酸或稳定性较好的维生素c多聚磷酸酯。维生素c干燥时较稳定,但遇空气、光、高温则会加速氧化,故虾饲料或维生素c应妥善保管,避光、避空气、避高温贮存。按5%。的比例在虾饲料中加入复合光合细菌制剂或加工制成颗粒饲料,经常使用,具有良好的预防效果。出现坏血病,在虾饲料中加入0.1%~0.2%维生素c,配成药饵,连续投喂1周。病情严重时内服含有0.3%~0.4%维生素c的药饵,连续1周,必要时可延长疗程,直到病愈为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