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贮藏

种子收获后至播种前的保存过程。种子贮藏的要求高于粮食贮藏,除要求防止发热霉变和虫蛀等外,还要保持种子的生活力、纯度和净度,以便为农业生产提供合格的播种材料。表示种子生活力的主要标志是种子的萌发性能。保持种子萌发能力的期限即种子的寿命。如以发芽率作种子的分级标准,则一级种子的发芽率一般应不低于95~98%;二级种子不低于93~95%;三级种子不低于90~93%。发芽率低至50~60%的种子,即到达种子寿命的半衰期,不宜再用于播种。

影响因素

种子的萌发性能和寿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种子本身的遗传特性、形态结构和生理活性,以及贮藏前种子的状况,包括种子的饱满程度、损伤程度和含水量等,同时也与贮藏时的环境条件有密切关系。其中,种子含水量和贮藏期间温度、湿度等的影响尤为显著。

种子含水量

据测定,在种子含水量为5~14%的范围内,含水量每增加1%,种子的寿命就缩短一半。当禾谷类作物种子的含水量超过14~15%时,种子内自由水大量出现,酶活性增大,呼吸强度会因而骤升,并伴随着霉菌活动,使种子贮藏稳定性降低。因此,在贮藏期间作物种子的含水量应控制在安全水分以下(见表)。在密闭条件下贮藏3年以上时,安全水分标准还需相应减少2%。但某些种子水分在4%以下的极度干燥条件下也会造成生活力下降。

图 温度和湿度

贮藏温度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显著,发芽率常随温度增高而下降。在30℃条件下贮藏种子会产生畸形幼苗。温度效应还受到种子含水量的影响。在一定温度下,充分干燥的种子在密闭容器中贮藏可以延长寿命;种子含水量越高则生活力递减。因此,为了延长种子寿命,应根据需要分别采取各种温、湿度标准。常规贮藏的种子在温度为25℃、相对湿度为75%的条件下,生活力只能保持2年左右;温度为20℃、相对湿度为60%时可保存5年;温度为4℃、相对湿度为45%时可保存20年;温度为-10℃、相对湿度为30%时可保存70年以上。总之,应避免高温(30℃以上)和高湿(相对湿度75%以上,相当于种子含水量15%以上)的贮藏环境条件。

气体

在密闭条件下,采用部分真空或二氧化碳、氮、氦、氢等气体,相应减少氧含量,同时保持10~20℃的低温,可使含水量在10%以下的种子保持高发芽率达8年之久。但对含水量超过安全水分的种子,缺氧贮藏将导致无氧呼吸,积累乙醇等有害物质,使发芽率降低,甚至导致种子死亡。

贮藏方法

因种子用途而异。贮藏作物品系、育种材料和种质资源的原始小样种子时,通常采用麻袋、多孔纸袋、聚乙烯薄膜袋、玻璃瓶、纤维板箱、金属罐等包装。大田生产用种子多采用散装、小围囤,或用麻袋、布袋、防潮袋等包装方式。入库前先进行种子的清净、干燥和仓房的消毒工作。从收获、脱粒、干燥到入仓的每一操作程序,应按作物种类、品种分别进行,避免混杂。入库后的堆放应注意防潮、防虫和防鼠类等的危害。夏季以密闭为主,适时通风换气;低温干燥季节则以通风为主。贮藏期间应定期检查和测定发芽率。播种前或调拨时除进行发芽率测定外,如发现虫害,可用防护剂拌种或用化学药剂薰杀处理,但须严格控制用药量。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