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

将食物转变为可供吸收和同化的化学物质的一组器官。有消化管和消化腺两大部分。消化管包括口、咽、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肛门,消化腺则包括涎腺、肝、胰和消化管壁内的许多小腺,其主要功能是分泌消化液。

消化系统是营养物质进入人体内的渠道。消化过程主要在小肠进行。各种消化产物以及维生素、矿物质和水均通过肠粘膜进入淋巴和血液(吸收),供全身组织利用。未被利用和无营养价值的残渣则成为粪便被排出体外。因此,消化系统是保证人体新陈代谢正常进行的一个重要系统。此外,它还有清除体内有毒物质的作用,参与机体的免疫机制,以及分泌多种激素和肽类参与本系统和全身生理功能的调节。

消化道的起始部分。食物入口,在唇、舌的协助下经牙咬切、撕扯、碾压和研磨等机械性加工。口中的唾液腺(包括3对主要的腺体,即腮腺、颌下腺和舌下腺以及无数分布于唇、颊、腭粘膜下的小腺)可分泌浆液和粘液,一方面润滑食物利于吞咽,另一方面唾液中含α-淀粉酶,可水解淀粉分子中的1,4α键,生成α-极限糊精、麦芽丙糖和麦芽糖(见口腔)。

位于鼻、口和喉的后方。其主要功能是借助吞咽动作将食团自口腔向下运送到食管。

食管

连接咽和胃的肌性管道,全长23~25cm。它有三处狭窄(起始处环状软骨部位、主动脉弓处、穿过横膈处),是外伤、穿孔和食管癌的好发部位。食管的主要功能是将食团输送到胃进行消化。食管下端在解剖上无明确的括约肌,但有一个范围狭窄(1~3cm)的高压带,通常称之为下食管括约肌,起着生理性括约肌的作用,防止了胃食管反流。

消化管最膨大的部分,正常容积为 1~2L。入口处是贲门,出口处是幽门。胃可分为五部分:

(1)贲门部──邻近贲门口部分;

(2)胃底──位于贲门以上部分;

(3)胃体──角切迹近端部位;

(4)胃窦──-角切迹远端部分;

(5)幽门管──胃窦的远端部分,终止于幽门口。贲门部粘膜的腺体为贲门腺,胃底和胃体粘膜的腺体为胃底腺,胃窦和幽门管粘膜的腺体是幽门腺。

胃有许多功能。胃的肌肉系统具有显著的扩张性,能容纳较多的食物,因此机体无需过频进餐。胃窦的强大收缩可以搅拌、混合和粉碎食物。这种对食物的物理性加工与胃液的化学性消化同等重要。胃还以最适于小肠消化和吸收的速度,逐渐小量地把食糜排入小肠。胃也分泌一系列物质进入胃腔,包括许多离子(主要是氢、氯化物、钠和钾)、水、内因子、胃蛋白酶原和粘液。

盐酸是由胃底腺的壁细胞(泌酸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主要由胃底腺的主细胞分泌,少量由颈细胞,甚至十二指肠的布伦纳氏腺分泌。在酸的存在下,胃蛋白酶原转变为具有酶活性的胃蛋白酶。胃蛋白酶可将蛋白质水解成多肽。胃蛋白酶原又根据免疫化学性质的不同分成胃蛋白酶原Ⅰ和Ⅱ两组。盐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虽然和蛋白质的消化有关,然而全胃切除术后并不会导致蛋白质吸收不良,这是因为胰腺还分泌许多强大的蛋白水解酶。酸和胃蛋白酶最重要的消化作用似为将铁从食物中的有机铁化合物中分离出来。胃酸除有消化功能外,还在保持小肠(正常时处于无菌状态)免遭细菌污染上起重要作用。一旦去除这个抗菌屏障,如在胃酸缺乏或胃酸被抗酸药中和时,常易发生胃肠炎,甚至发生由于慢性小肠细菌感染而导致的吸收不良状态。

内因子是由壁细胞分泌到胃液的一种蛋白质,可与维生素B12结合。内因子—维生素B12复合物被携带至回肠末端并附着于粘膜的特异性受体,而后维生素B12以主动性转运方式被吸收。在缺乏内因子分泌的情况下,如严重萎缩性胃炎或全胃切除术后,维生素B12不能被吸收,当肝内贮存的B12(正常可供数年之用)耗竭以后便产生恶性贫血。

胃粘液系由贲门腺、幽门腺、胃底腺的颈粘液细胞和整个胃粘膜的表面上皮细胞分泌。粘液紧密地附着于粘膜上皮的表面,使粘膜上皮免遭机械损伤,令破坏性化学物质不能通过,并可中和胃酸,使胃蛋白酶灭活,从而起保护胃粘膜的作用。

分泌入胃腔的物质还有免疫球蛋白A(固有层内的浆细胞分泌)和各种血型物质。血型物质是粘蛋白质,约有80%的健康人分泌此物质。不分泌血型物质的人易患十二指肠溃疡病,而分泌血型物质A的人易患胃癌。胃液内尚有少量血浆蛋白,一些病人(如梅内特里埃氏病人)的胃腔内可出现大量血浆蛋白。

此外,胃粘膜中因有散在的内分泌细胞而具有内分泌功能,如胃窦粘膜中有分泌胃泌素的G细胞,胃粘膜中尚有分泌生长抑素、P物质、血管活性肠肽、蛙皮素等的内分泌细胞。这些内分泌细胞均起源于胚胎外胚层,具有共同的生物化学特点,即摄取胺前体并将其脱羧,产生肽类和肽类激素,因而称为胺前体摄取和脱羧(APUD)系统。

小肠

消化管中最长的一段,全长6.5~7.0m,蟠曲于腹腔中、下部。近端与幽门相连,远端与盲肠相接,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三部。整个十二指肠呈“C”形弯曲,环绕胰腺头部。十二指肠又分为四段:第1段称为球(或冠)部;第2段为降部,总胆管与胰管汇合或分别开口于其后内侧壁;第3段为水平部,由右向左行;第4段为升部,与空肠接连,连接处有特赖茨氏韧带固定;空肠和回肠的连接处没有解剖标志。空肠长度约为回肠长度的2/3。十二指肠最短,约20~30cm,空肠居中,约2.5m,回肠最长,约3.5m。

小肠的独特解剖结构使其具有巨大的吸收能力。这些结构包括:

(1)粘膜和粘膜下层隆起形成一系列环状皱襞;

(2)环状皱襞上又拥有大量突起的绒毛,进一步增加营养物质吸收的有效面积;

(3)绒毛上又排列有突起的微绒毛(刷状缘)。这就使粘膜表面吸收面积较其相应浆膜增大约600倍。有人估计,若将小肠的功能表面铺平,其总面积约相当于半个篮球场。小肠粘膜的表面上皮细胞和刷状缘及其粘多糖覆盖物构成了消化—吸收单位。在消化—吸收单位中存在着一些酶,包括碱性磷酸酶、叶酸轭合酶以及若干肽酶和二糖酶等。这些酶与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有密切关系。

食物中脂类、糖类和蛋白质的小肠消化开始于十二指肠和近端空肠的肠腔内,完成于空肠吸收细胞的粘多糖覆盖物—质膜处。正常时,消化的最终产物脂肪酸、β- 单酸甘油酯、单糖和氨基酸、水、矿物质和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B12除外)均主要在空肠吸收。回肠也具有吸收这些物质的能力,但在肠内容物到达这段肠管以前吸收多已完成。只有当空肠有病变或不存在时,回肠才在吸收上占重要位置。

小肠具有一定的免疫功能,当前对这方面的了解还很贫乏。小肠的免疫细胞及分泌物中有免疫球蛋白,主要是IgA,还有IgG、IgD和IgE。

小肠和胃一样,也有APUD系统,从而也具有内分泌功能。已经查明小肠存在如下的胃肠激素和肽类:缩胆囊素、促胰液素、血管活性肠肽、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肽、胃泌素、胃动素、肠升血糖素、脑腓肽、 P物质、神经降压素、生长抑素等。

大肠

从盲肠到肛管的一段消化管。平均长度约为1.5m,分为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六部

大肠的功能主要是排泄未吸收的食物。从小肠进入的流体内容物中吸收水分,使之变成成形粪便并贮存到排便时。升结肠和横结肠主要是吸收水、钠和氯化物,左侧结肠主要为贮存和排出粪便。大肠每天约吸收水 800~900ml。每天的粪便重量约为100~230g。粪便由水和固体组成,水约占70~85%,其中尚有电解质;固体主要由未吸收的食物残渣、细菌、脱落上皮细胞和未吸收的矿物质组成。排便时间愈延迟,水吸收愈多,粪便也就愈少愈干;排便时间愈提前,粪便量愈大,可呈粥状,甚至水样。

大肠还有少许消化和合成功能,但很少有临床意义。一般说来,食入的植物纤维素通过肠道时绝大部分不发生变化,仅有少量经细菌消化而分解。大肠细菌除参与纤维素的消化以外,还能合成一些物质,包括叶酸、核黄素、生物素、维生素 K和烟酸。这些内源性合成的营养素对机体的重要性尚不了解。

大肠也具有内分泌功能,一些胃肠激素和肽类,如血管活性肠肽、肠升血糖素和生长抑素也存在于大肠。

见肝。

胰腺

在后腹膜腔,斜行横跨后腹壁。胰腺头位于脊柱右侧,十二指肠环的凹面,相当于第1和第2腰椎水平。

胰腺是兼有内、外两种分泌的腺体。外分泌系统每日约分泌2000ml水性液体,富于碳酸氢盐,并含有多种酶和电解质。胰腺外分泌液经主胰管和副胰管流入十二指肠,是人体最重要的消化液,参与小肠的消化吸收过程。消化作用主要由胰酶完成,碳酸氢盐、钙、镁为酶的活性创造最为适宜的环境。外分泌功能发生障碍时可导致严重的脂肪、脂溶性维生素、蛋白质和糖类的吸收不良。

胰腺的内分泌部分主要是胰岛。胰岛细胞至少产生三种激素:A细胞产生胰升血糖素,B细胞产生胰岛素,D细胞产生生长抑素。此外胰腺尚有产生胰多肽的细胞。

消化系统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