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防腐药

用以杀灭病原微生物或抑制其生长的化学物质。“消毒药”指能迅速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药物;“防腐药“指能抑制病原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药物。但消毒药在低浓度时仅能抑制微生物生长,而防腐药在高浓度时也可杀灭微生物,两者常无严格界限,故常相提并论。消毒防腐药与抗生素及磺胺等不同,被人体吸收后,在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浓度下,对人体即能造成损害,故不能全身用药。对各种微生物亦无明显的选择性作用,本类药主要用于体表(皮肤、粘膜、创面)、机械及周围环境的消毒防腐,以预防或治疗各种微生物所致的感染。广泛用于临床各科疾病预防及战场救护。

消毒防腐药种类甚多。作用机理也各不相同。有的能使蛋白质凝固或变性(大多数消毒防腐药,如酚类、醇类、醛类、酸碱类、重金属盐类,均属此类),有的能干扰微生物的重要酶系统(如重金属盐类、氧化剂、卤素类、染科类),有的能改变微生物细胞膜的通透性,使胞内物质外渗,细胞破裂或溶解(如酚类、表面活性剂)。消毒防腐药的作用除受其本身理化性质的影响外,还受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浓度越高,作用时间越长,则效果越好,但对人体组织的刺激性也越大。溶剂对药物的作用也有影响,如苯酚水溶液的杀菌力强,而其甘油或油溶液的杀菌力很弱。碘的酒精溶液(碘酊)对人体组织刺激性强,而碘的甘油溶液(碘甘油)刺激性弱,可用于口腔及咽喉粘膜。因此消毒防腐药使用时要选择适当的浓度、作用时间及溶剂。一般环境温度高则消毒防腐药效力亦增加。酸碱度和湿度对某些消毒防腐药有明显影响。脓、血、蛋白质等有机物质可包埋微生物使之不易受药物的作用,故可降低药物的效力,重金属盐能与蛋白质结合降低效力。因此用消毒防腐药处理创面或消毒物品时,必须先清除脓、血等物质。不同的微生物对不同的消毒防腐药的敏感性各异,如病毒一般对碱类敏感,对酚类耐药。消毒防腐药易杀灭处于生长繁殖期的细菌而不能杀死芽孢。有些药物之间可相互影响,如阳离子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共用,其消毒作用即减弱。碘酚与红汞同用可产生有毒性及腐蚀性的碘化汞。在环境消毒时可选用杀灭微生物能力强大的漂白粉、苯酚、甲醛。人体粘膜、眼鼻周围皮肤、肛门、会阴等处应选用刺激性小的药物(如消毒净、利凡诺尔、新洁尔灭)。

常用的消毒防腐药可分为以下几类。

酚类

可使蛋白质变性,苯酚(石炭酸、酚)应用最早,1865年J.利斯特即将苯酚用于外科消毒。但对组织有刺激性。煤酚(甲酚)为三种甲基酚异构体的混合物,毒性较苯酚小而抗菌作用强。其50%肥皂溶液称煤酚皂溶液(来苏儿),为常用的消毒药,用于洗手、皮肤、器械及病人排泄物的消毒。间苯二酚(雷琐辛)可杀细菌及真菌,用于癣、银屑病、湿疹、脂溢性皮炎等。六氯酚可用作皮肤表面抗菌药。松馏油为松树、杜松等干馏而得的棕黑色粘稠液体,主要成分为松节油、木馏油、酚、二甲苯、乙酸、萘、醋酮、愈创木酚等。有止痒、防腐、溶解角质、促进吸收的作用,用以治疗湿疹、银屑病。鱼石脂(依克度)棕黑色,软膏样,含硫,其10%软膏用以治疗疖肿。

醇类

能使蛋白质变性。乙醇(酒精)最常用。70%(重量百分比浓度)的乙醇杀菌力最强,浓度过高则菌作表层蛋白质迅速凝固,妨碍药物向内渗透,反影响杀菌作用。乙醇主要用于皮肤消毒、器械消毒、物理降温、防止褥疮等。苯氧乙醇对绿脓杆菌有较强的杀灭作用。

醛类

杀菌作用强于醇类、甲醛(蚁醛)作用最强,能使蛋白质变性,可杀灭细菌(包括芽孢)、病毒,对皮肤刺激性强。其40%水溶液称为福尔马林、甲醛用于消毒房舍、衣物、家具、器械。10%福尔马林用以固定解剖标本、保存疫苗、血清等。乌洛托品为甲醛与氨缩合而成,本身无抗菌作用,口服后由肾排出,在酸性尿液中析出甲醛发挥抗菌作用。20%乌洛托品溶液局部应用可治癣。乌洛托品粉剂外用可止脚汗。

酸类

杀菌力不强。苯甲酸(安息香酸)常用作食品防腐剂,可与水杨酸配伍治疗真菌感染如癣。乙酸(醋酸)可洗涤创面,冲洗阴道,配合治疗阴道滴虫病。水杨酸用以治癣、疣、鸡眼。硼酸水溶液可冲洗皮肤、粘膜伤口及角膜,或作含漱液。酒精溶液治外耳道真菌病,硼砂即硼酸钠,作用似硼酸,常制成含漱剂治疗口腔感染。乳酸熏蒸用于空气消毒、十一烯酸和十一烯酸锌常合成,如制成软膏(脚气灵)治疗足癣。

卤素类

碘能使蛋白质变性,有强大的杀细菌、病毒、真菌、阿米巴的作用。 2%碘酊为2%碘、1.5%碘化钾(或碘化钠,它们有助于碘的溶解)的稀酒精溶液用于皮肤消毒。5~5.5%碘酊用于手术部位皮肤消毒。碘对皮肤有刺激性,甚至可引起发热和全身皮疹,故涂碘酊的皮肤稍干后要用70%酒精脱碘。碘酊不可与红汞同用,以免产生腐蚀皮肤的碘化汞。碘甘油用于口腔感染。碘应用于饮水消毒。漂白粉(含氯石灰)是次氯酸钙、氯化钙、氢氧化钙的混合物。加入水中即生成有杀菌能力的次氯酸及次氯酸离子。主要用于消毒饮水及排泄物,漂白粉硼酸溶液(攸琐)可用于灌洗化脓病灶,对气性坏疽病损有效。达金氏液含漂白粉、碳酸氢钠、碳酸钠,可用以冲洗腐败性创伤。氯胺含有效氯(具有消毒能力的氯占总量的百分比)12%,用以消毒饮水、餐具及各种器皿及冲洗创口、粘膜。

氧化剂

与有机物相遇即放出初生态氧、使微生物体内活性基团氧化。过氧化氢溶液(双氧水)为无色透明液体,在组织酶作用下迅速分解放出新生态氧。作用时间短,杀菌力不强,可产生气泡。3%溶液用于清洗伤口(除去痂皮、敷料),1%溶液用于口腔及扁桃体感染。高锰酸钾为紫色结晶,易溶于水、水溶液不稳定,用时应新鲜配制,为强氧化剂,用以冲洗创伤,冲洗阴道、坐浴、洗胃、消毒水果等。

染料类

分碱性或酸性染料,酸性染料杀菌作用较弱。此类药与细菌蛋白质结合而影响其代谢。龙胆紫、甲紫、晶紫,为碱性染料,可通用,能杀灭革兰氏阳性菌及许多真菌。用于皮肤、粘膜伤口感染、溃疡。龙胆紫又可治蛲虫病。吖啶染料如利凡诺尔,为黄色结晶性药,可溶于水,对革兰氏阳性菌及少数革兰氏阴性菌有抑制作用,用于创伤的洗涤及湿敷。

重金属化合物

能与细菌蛋白质结合使之沉淀,从而发挥抗菌作用。汞化合物如:升汞,有毒性,不用于创伤,主要用以消毒非金属器皿。氯化氨基汞(白降汞)用以治疗脓皮病及皮肤真菌感染。黄氧化汞(黄降汞)的1% 眼膏用于疱疹性结膜炎、角膜炎、睑缘炎。汞溴红(红汞、220)为有机汞制剂,常用抑菌,作用不强,用于皮肤、粘膜伤口的消毒,常用其2~4%水溶液(红药水)。硝甲酚汞(硝基汞煤酚、米他芬)用于器械、手术野皮肤消毒,眼及尿道灌洗。硫柳汞(硫汞柳酸钠)用于皮肤粘膜消毒及器械消毒。

银的无机化合物有收敛、腐蚀、抗菌作用。硝酸银的0.25%或 0.5%溶液用以治疗急性结膜炎、睑缘炎和预防新生儿淋菌性结膜炎,滴眼后即用生理盐水冲洗。5~10%溶液用于口腔创面,20%溶液用于子宫颈糜烂。硝酸银结晶或硝酸银棒用于口腔阿弗他或腐蚀肉芽组织,用后以生理盐水冲洗。弱蛋白银和强蛋白银只有抑菌作用,用以治疗结膜炎,预防新生儿淋菌性结膜炎。

硫酸铜(胆矾)对粘膜有收敛、刺激、腐蚀作用,对细菌作用弱,对真菌作用强、0.5%水溶液用于沙眼、结膜炎,口服可催吐。硫酸锌(皓矾)作用似硫酸铜而较弱,0.3~0.5%溶液用于结膜炎。氧化锌不溶于水、与硼酸、滑石粉配成撒布剂(如痱子粉)、糊剂或软膏剂,皮肤科用以治疗湿疹等。炉甘石含碱性碳酸锌及少量氧化铁,有轻度收敛作用。炉甘石洗剂用于湿疹等皮肤病,有止痒之效。

表面活性剂

能降低表面张力,如油、水两种液体之间的表面张力,使之乳化,易于除去;又能吸附于菌体表面,改变细胞壁通透性,使细胞内容物逸出,从而发挥杀菌作用、又分为三类: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抗菌谱广)、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仅对革兰氏阴性菌有效)及不游离的表面活性剂(只有清洁作用,无杀菌作用)。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作用可互相抵消,不可同用。

新洁尔灭(溴苄烷铵)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作用强而快,毒性低,应用广。用于手术前洗手、器械消毒、皮肤消毒、真菌感染、粘膜消毒。消毒净也是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革兰氏阳性及阴性菌作用均强于新洁尔灭,用途似新洁尔灭。

杜灭芬(度米芬、消毒宁)作用亦似新洁尔灭,可制成喉片治疗咽炎。创必龙对葡萄球菌作用较强。洗必泰(双氯苯双胍已烷、氯苯胍亭)作用强于新洁尔灭及杜灭芬,毒性小,无刺激性。用于术前泡手、手术野准备、创伤冲洗、器械消毒等。

环氧乙烷

室温下呈无色具醚味的气体,低温下为无色液体。置于药罐保存。为广谱杀菌药,有毒。置消毒袋内进行消毒,主要用以消毒其他灭菌技术易损坏的电子器械、医疗器械、生物制品、衣服、纺织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