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毛桃根

概况

异名:南芪、土黄芪(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土五加皮(《广西中草药》)。

基源:为桑科植物粗叶榕的根。

原植物:粗叶榕Ficus simplicissima Lour.,又名三龙爪、亚桠木、五指毛桃、五爪龙、五指牛奶。

形态:灌木或小乔木。嫩枝中空,全株被灰色绒毛。单叶互生,纸质,多型,长椭圆状披针形、狭或广卵形,长8~20cm,宽4~10(~8)cm,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圆形或心形,常具3~5深裂,边缘有锯齿或呈波状,有时全缘;托叶卵状披针形,长8~20mm。花序成对腋生,球形,基部苞片卵状披针形;花黄绿色;雄花生于花序内壁近顶部,具梗;萼片4,紫色,线状披针形;雄蕊2或1枚;瘿花的萼片与雄花的相似;子房球形或卵形,花柱侧生,柱头漏斗形;雄花生于另一花柱内,具梗或近无梗;萼片与雄花的相似,但较狭,颜色也较淡。瘦果椭圆形,有小瘤状凸体。

生境与分布:生于山坡、沟谷、路旁的灌丛中。分布于中国南部及西南部。

生药

采集:秋季采挖,洗净,切片,晒干。

药理

五指牛奶的煎剂:迴乙醇迴流后残渣之水提取物,乙醇提取物,迴给小鼠ig均有明显的止咳作用(氨水喷雾引咳法)。五指牛奶在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甲型链球菌有较好的抑菌作用。

参考文献

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397页。

药性

性味:甘,温。 ①《全国中草药汇编》:“甘,微温。” ②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辛、甘,微温。” ③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甘、淡,平。”

功效:健脾化湿,补肺化痰,行气舒筋。

主治:肺痨咳嗽,盗汗,肢倦无力,食少腹胀,水肿,风湿痹痛,肝炎,白带,产后无乳。 ①《全国中草药汇编》:“肺结核咳嗽,慢性支气管炎,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脾虚浮肿,病后盗汗,白带。” ②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健脾化湿,行气止痛,除痰止咳。治肝硬化腹水,慢性肝炎,肝脾作痛,水肿,风湿性关节炎,劳伤咳嗽。” ③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益气固表,舒筋活络,行气化湿。治肺结核咳嗽,慢性支气管炎,盗汗,病后体弱,产后无乳,妇女白带,胃痛,胸痛,无名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60g。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①新医药通讯(广州市卫生局)1972;(2):“治急性黄疸型肝炎、较重的慢性肝炎:穿破石1000g,五指毛桃250g,葫芦茶150g。加水浸煮两次,浓缩至1500ml,加白糖30g,入防腐剂,静置,过滤。较重者每天服90ml,分2次服;轻者每天服45ml,1次服完,以1个月为1疗程。” ②《全国中草药汇编》:“治慢性气管炎:五指毛桃75g,映山红24g,胡颓子叶30g,鱼腥草12g,羊耳菊(山白芷)9g。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10天为1疗程,连服2个疗程。” ③《全国中草药汇编》:“治风湿性关节炎:五指毛桃、羊耳菊、枫寄生、三叉苦、千斤拔、桑枝、鸡血藤各30g,两面针15g,过江龙24g,山苍子根、黑老虎各18g。水煎服,每日1剂。” ④《广西中医药》:“治白带:五指牛奶50g,一匹绸100g,水煎服。”

食疗:《广西中医药》:“治产后无乳:五指牛奶100g,炖猪脚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