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粉

概况

异名:粉锡(《本经》),水粉(《范子计然》),胡粉(陶弘景),铅华、官粉(《纲目》),宫粉(《药材学》),定粉(《药性论》),光粉(《日华子本草》)。

基源:铅粉系用铅加工制成碱式碳酸铅。

历史:铅粉原名粉锡,最早记载于《本经》。陶弘景谓:“即今所作胡粉也,而谓之粉锡,……。”李时珍曰:“古人名铅为黑锡,故名粉锡。”马志谓:“粉锡、黄丹二物,俱是化铅为之。”按李含光音义云:“黄丹、胡粉皆是化铅,未闻用锡者。”参同契云:“胡粉投炭中,色坏,还为铅。”抱朴子内篇云:“愚人不信黄丹、胡粉是化铅所作,苏恭以二物俱炒锡作,大误矣。”李时珍谓:“锡炒则成黑灰,岂有白粉。”表明古代有人铅锡不分,将粉锡认为由锡制成。马志与李时珍用简易的化学反应辨其误。李时珍所言制法与今日通用的荷兰法相近似。

产地 广东佛山。

生药

鉴别

性状:铅粉为白色粉末,或凝聚成不规则块状,手捻即散成粉,具细腻感,并被染成白色。质重,气无,味酸。

理化:①铅粉不溶于水及乙醇;溶于醋酸、稀硝酸或冷的稀氯化铵液。 ②铅粉少许,加稀硝酸,即产生大量气体;将此气体通入氢氧化钙试液中,即变成白色混浊液体。 ③取铅粉稀硝酸溶液,滴加碘化钾试液,即生成黄色沉淀,溶于热水,冷后重新析出黄色结晶。 ④取铅粉少许,置闭管中燃烧,管壁有水珠生成。置木炭上燃烧,则生成铅粒。

加工炮制:①通用法 将盛醋与有孔铅板的陶器置于马粪或槲皮上,密闭于一室中,约经2个月,铅板上先生成盐基性醋酸铅Pb2O(C2H3O2)2,再与所得二氧化碳和水气作用而成铅粉。 ②现代法 以醋酸铅379份,溶于10倍量的蒸馏水中,过滤;次以结晶碳酸钠286份,溶于10倍量的蒸馏水中,过滤;将醋酸铅滤液注入碳酸钠溶液中,生成碱式碳酸铅沉淀。待沉淀后,倾去上清液,置于滤纸上,用蒸馏水洗净,干燥。研细,过筛。

贮藏:置干燥处,防潮。

化学性质

铅粉主要成分为碱式碳酸铅2PbCO3·Pb(OH)2。因制法不同,其组成亦各异,如以xPbCO3·Pb(OH)2表示,x可以1.88~2.72。原料铅常含杂质,故制成的铅粉,亦含杂质,其中常见者,有Fe、Ag、Cu、As、Sb、Sn等[1,2]

参考文献

[1] Thorpes Dicitionary of Applied Chemistry.vol.4ed.1946∶245。
[2] 中药大辞典.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1871。

药理

铅粉能使蛋白质沉淀而奏收敛制泌的作用。

参考文献

中国矿物药图鉴.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0∶104。

药性

性味:甘,辛,寒。有毒。 ①《本经》:“辛,寒。” ②《药性论》:“辛,寒。” ③《医学入门》:“辛,寒。有毒。”

归经:《得配本草》:“入足少阴经气分。”

功效:消积,杀虫,解毒,生肌。

主治:疳积,下痢,虫积腹痛,癥瘕,疟疾,疥癣,痈疽,溃疡,口疮,丹毒,烫伤。 ①《本经》:“主毒螫,杀三虫。” ②《别录》:“去鳖瘕,疗恶疮,堕胎,止小便利。” ③《药性论》:“治积聚不消,炒焦治小儿疳痢。” ④《日华子本草》:“治痈肿瘘烂,呕逆,疗癥瘕,小儿疳气。” ⑤《纲目》:“治食复,劳复,坠痰消胀;治疥癣狐臭,黑须发。” ⑥《医林纂要》:“软坚行痰,杀虫镇惊。”

用法用量:外用:研末干撒或调敷。或熬膏贴。

使用注意:内服宜慎,脏腑虚寒者及孕妇忌服。 ①《纲目》:“雌黄得胡粉而失色,胡粉得雌黄而色黑,盖相恶也。” ②《本草经疏》:“脾胃虚寒者不宜用,妊妇忌之。”

临床应用

配伍应用:①配蛇床子、黄连、白蔹、土荆皮,治皮癣。 ②配诃子、龙骨、马齿苋,治诸种痢疾。 ③配白矾、黄丹,外用治疮疡。 ④配半夏、贝母、杏仁,治支气管炎。

方选和验方: ①定粉散(《幼科准绳》)治疳痢、五色痢:定粉、龙骨、黄丹(煅过)各6g,诃子3个(煨熟,取肉)。上为末,每服1g,米饮下。 ②胡粉膏(《圣济总录》)治疥疮有虫:胡粉(研)90g,水银60g,皂荚10g(水浸,捣取浓汁200ml)先熬皂荚汁至100ml。下粉、水银,柳木条搅匀。再以盐汤洗疮,取上药液涂疮上,日3~5次。 ③胡粉散(《圣惠方》)治干癣痒不止:胡粉、黄连、蛇床子、白蔹各15g。研为细末,面脂调涂,湿即干贴之。 ④神应膏(《仁斋直指方》)治痈疽发背恶疮:光粉60g,麻油90g。慢火同熬,更换柳枝搅之、至滴水成珠,入白胶末少许,徐徐倾入磁器内,以水浸2日,油纸摊贴。 ⑤《子母秘录》:“治小儿谷道虫痒:胡粉、雄黄等份,置谷道中。” ⑥《频湖集简方》:“治妒精阴疮:铅粉6g,银杏仁7个。铜铫内炒至杏黄,去杏取粉,出火毒、研搽。” ⑦《孙天仁集效方》:“治血风臁疮:官粉120g,乳香少许。先以水调官粉,艾叶烧烟熏干,入乳香同研,香油调作隔纸膏,反复贴之。” ⑧《刘涓子鬼遗方》:“治熛疮,浸淫多汁,日就浸大:胡粉(熬)、甘草(炙)、茹、黄连各1g。同捣筛,以粉疮,日3次。” ⑨《秘传经验方》:“治黄水脓疮:官粉(煅黄)、松香各9g,黄丹3g,白矾6g。同研细末,用香油调成膏外敷。” ⑩《孙真人食忌》:“治火浇疮:胡粉、羊髓调和,涂上封之。” ⑾胡粉散(《圣济总录》)沾牙宣出血不止:胡粉15g,麝香(研)2g。同研为细末,临卧净揩牙,漱口讫,干贴,兼能牢牙。” ⑿新中医 1982;(7):“治疗慢性支气管炎:铅粉200g,牙皂120g,冬虫夏草90g,肉桂、生半夏、天南星各9g,冰片6g。入麻油500ml,慢火熬成膏,贴于膻中穴,3天1换,9天为1疗程。”

医药家论述

①缪希雍《本草经疏》:“粉锡体用与铅相似,性善杀虫,故去三虫鳖瘕。寒能解热毒,故疗恶疮毒螫。重而下降,故能坠胎。涩而粘腻,故止小便利。甄权主积聚不消,炒焦止小儿疳痢;藏器主久痢成疳,和鸡子白服,以粪黑为度,皆为其消积杀虫止痢也。” ②何孟春《余冬录》:“然其铅气有毒,制者必食犬肉、饮酒以御之,若枵腹中其毒气,辄病至死。业久之家,长幼为毒熏蒸,多萎黄,旋致风挛瘫软之疾,不得其寿而毙。” ③赵学敏《纲目拾遗》:“粉锡,今杭城多有业此,名曰粉坊。工人无三年久业者,以铅、醋之气有毒,能铄入肌肤,且其性燥烈,坊中人每月必食鹅一次以解之,则其不能无毒可知。或曰,其造制时则其气有毒,若成粉便不毒。如果有毒,则前人方中何以入食剂,而又不遗制解之法。殊不知此物性能制硫黄,除酒酸,雌黄见之则黑,糟蟹得之不沙,入药能坠胎,傅面多生粉痣,其剥蚀猛悍之性,等于砒硇,惟少服之则可。” ④李时珍《纲目》:“胡粉,即铅之变黑为白者也,其体用虽与铅及黄丹同,而无消盐火烧之性。人服食之,则大便色黑者,此乃还其本质,所谓色坏还为铅也。亦可入膏药代黄丹用。”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