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率

浏览

资本主义社会,指剩余价值量同预付总资本量的比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表示资本增殖即资本家赢利的程度。

资本家生产商品的目的是为了赚钱,他以一定量的价值额投入周转,获得更大的价值额。这个增殖额是可变资本带来的,即由雇佣工人的无偿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但是,对资本家来说,预付资本的各个组成部分对于剩余价值的生产是同等重要的,不管剩余价值从何而来,它总归是超过成本价格以上的余额,从而也是超过全部预付总资本的余额。这个余额同预付总资本保持一个比率,即利润率。如果用p′代表利润率,m代表剩余价值,c代表不变资本,v代表可变资本,它的计算公式就是

公式 符号

马克思说:“用可变资本来计算的剩余价值的比率,叫作剩余价值率;用总资本来计算的剩余价值的比率,叫作利润率。这是同一个量的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由于计算的标准不同,它们表示同一个量的不同的比率或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51页)。对每个资本家来说,他经常关心的就是这个利润率,对于利润率高低变动的预测,就成了他的生产经营决策的最主要的根据。剩余价值率 公式 符号表示可变资本的增殖程度,或产业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它反映工人创造的新价值按什么比率在资本家与工人之间进行分配,从而反映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而利润率则表示剩余价值量同预付总资本的比率,即资本的增殖程度,或资本家赢利的程度,由于总资本价值同剩余价值之间没有任何内在的必然联系,所以利润率掩盖了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剥削本质,而使资本关系神秘化了。

利润率既然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因此影响利润率变化的因素,首先取决于剩余价值率的高低。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利润率的高低同剩余价值率的高低成正比,而同预付总资本价值的大小成反比。利润率的高低还取决于以下三个因素:

(1)资本有机构成。在剩余价值率既定的条件下,利润率的高低同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成反比,即:资本有机构成愈低,一定量资本吸收的活劳动就愈多,榨取的剩余价值量也愈多,利润率就愈高;反之,则相反。

(2)资本周转速度。利润率一般是以一年为期来计算的。假定其他条件(资本有机构成、剩余价值率、工作日长度)相同,则年利润率的高低同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成正比,而同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成反比。资本周转速度愈快,同量的可变资本在一年内就可以推动更多的活劳动,从而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量,使利润率提高;反之亦然。

(3)不变资本使用上的节约。如以靠牺牲雇佣工人健康为代价而实现的劳动条件的节约,可以减少不变资本的支出,从而提高利润率;通过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生产的排泄物(废渣、废水、废气等)减少并加以综合利用,既可减少不变资本的支出,又可增加收入,从而提高利润率;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动还会通过不变资本的构成要素,特别是原材料价格的变动(这情况同供求关系的变动无关),促使资本增殖或贬值(这情况同货币价值的变动无关),从而对利润率发生直接影响。如其他条件不变,利润率的高低同原料价格的高低成反比。

资本为追逐利润率而在不同部门流动的结果,使利润率趋于平均化,形成平均利润率。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机械化、自动化程度的提高,资本有机构成普遍提高,一般利润率呈下降的趋势。平均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的作用,在不同程度上使资本主义社会所固有的矛盾趋于尖锐化。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