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1893~  )

浏览

图

中国现代学者、教育家、乡村建设运动的倡导者。原名焕鼎。后以漱溟为笔名,沿用至今。原籍广西桂林,1893年10 月18 日(清光绪十九年九月初九日)诞生于北京。顺天中学堂毕业后,曾参加辛亥革命运动的组织中国革命同盟会京津支部,后任《民国报》编辑。他早年潜心研究佛典,在《东方杂志》发表《究元决疑论》长文,引起蔡元培的注意。1917年,受聘至北京大学讲印度哲学。1924年到山东办曹州高级中学。1927年任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广州分会建设委员会的代理主席及广东省立第一中学校长。1928年,他仿照中国古代“吕氏乡约”,提出改造社会要从乡村着手的“乡治”主张,拟定开办“乡治讲习所” 的方案, 得到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的批准。1929年,到河南辉县百泉村办起一所河南村治学院,自任教务长。1930年主编《村治》月刊,宣传他的政治理论。1931年在国民党政府的支持下,他在邹平县办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并以邹平及菏泽两县为实验县,研究乡村建设的理论和方案,设立研究部和训练部,以培养乡村建设运动的干部。他先后任研究部主任、院长(见乡村教育运动)。

“乡村建设”是梁漱溟作为“拯救中国、恢复伦理本位社会”的出路。 他强调“教育即乡村建设”, “一点一滴的教育就是一点一滴的建设”。他认为中国的乡村和中国的“民族精神”是中国社会和文化的根本。近百年来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乡村社会受西洋潮流的刺激,引起中国社会风气改变,乡下人精神“破产”,这是“乡村破坏”的主要方面。于是他宣称中国问题不是对谁革命,而是要走 “乡村建设” 的道路,作广义的教育功夫,使政治伦理化,经济合作化,力求乡村内部“团结自救”。他的具体作法就是通过乡农学校、乡学村学,尽量用“情意教育”、“道德教育”去进行“精神陶炼”,建立“情谊化”的乡村组织,以便恢复固有的中国“民族精神”,而保持“乡村文明”。在30年代,全国性的乡村工作讨论会曾举行了三次,并产生了一个“乡村建设学会”,当时梁漱溟的乡建理论对一些乡村工作者有一定影响。抗日战争期间,梁漱溟以“第三方面”(乡村建设派)身份奔走于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之间。他曾参加发起“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去香港创刊《光明报》。他还在重庆、成都、桂林一些高等学校讲学或任特约讲座教授,最后在重庆北碚主办勉仁文学院。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梁漱溟应邀到北京参加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历任全国政协委员,现任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他的主要著作有:《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国民族自救运动之最后觉悟》、《梁漱溟教育论文集》、《乡村建设理论》、《中国文化要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