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近

浏览

朝鲜高丽末李朝初的哲学家。先名权晋,字可远、恩淑,号阳村,出身贵族。1368年及第,官拜艺文馆应教、礼仪判书。李朝建立后,任大司成、中枢院使、艺文馆大提学、议政府赞成事等职。权近的政治立场,前期和后期有所不同。前期即高丽时期,师事李穑,受其影响,政治上持温和的改良态度;后期即李朝初期,受郑道传影响,转持激进的改革立场,在理论和实践上竭力为郑道传,为李氏王朝的建立和巩固作论证。其著作有《入学图说》、《五经浅见录》、《四书五经四诀》(已佚传)和为郑道传的著作《三峰集》、《佛氏杂辨》、《心气理篇》及《学者指南图》写的序文及注解等。这些作品,均收录在《阳林集》和《三峰集》中。

权近是一个主张“理先气后”的客观唯心主义者,极力“斥佛扬儒”,宣扬儒家思想。对道教、佛教均取否定态度。他从“理在天地之先,而气由是生心,心亦禀之”的观点出发,批判道教和佛教,认为老子因不知“气”本于“理”,释迦牟尼因不知“心”源于“理”,才使道家沦于虚无,佛家沦于空寂。权近强调以理为本,认为治“心”和“气”的儒家学说,合乎“天理”之大道。但是,他在解释自然界时,却和郑道传一样更加重视物质的气,而把“理”看作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或本质。

权近在认识论上主张唯心主义先验论。认为有一种作为认识能力的精神,它本身具备万物之“理”,并主宰一切事物。他还认为“心”虽没有具体内容,但能依靠这种“理”来区分和认识一切事物。权近的主张含有“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天地万物“本同一体”,人的心正,“天地之心”亦正;人的“气顺”,“天地之气亦顺”。他用这种思想来解释社会现象,认为李氏王朝是受天命而建立起来的神圣国家,只有树立封建伦理观念和法制,才能巩固封建统治。

权近的哲学思想不仅对朝鲜朱子学的发展很有影响,而且后来对日本的哲学思想也有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