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化与整合

浏览

科学发展的两种相反相成的趋势。它们贯穿于科学发展的全过程,体现在每一科学发展阶段之中。科学的分化指在原有的基本学科中细分出一门或几门相对独立的学科;科学的整合指相邻乃至相距甚远的学科之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溶合,从而打破原有学科之间的界限,形成许多边缘性、综合性学科,使原来几乎彼此毫不相干的各门科学,连结成为科学知识的有机整体。世界是统一的,又是多样的,由此决定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既有分化,也有综合。这表现为人们对一切事物的认识都经历着从感性具体的整体上升到抽象思维的分析阶段,然后再回归到思维的具体,即综合的多样性的整体的过程;也表现为每一认识阶段都是这种分析和综合的相互渗透。这一认识的规律性反映到科学的发展历史中,就是分化和整合的对立统一。

在古代,科学知识以哲学的形式组成一个整体,后来逐步分化出数学和天文学、力学等科学。15世纪以后,人类开始了对世界的条分缕析的深入认识,与此相应,近代科学也开始了专门化过程,相继建立了经典力学、化学、生物学生理学等基础科学。这个分化过程同时也包含着整合,如牛顿力学(见I.牛顿)就是天体力学和地面力学的统一。19世纪中叶,由于科学自身的发展向人类揭示了各种自然现象和自然过程之间的联系,从而使科学的整合日益成为发展的主要趋势,出现了自然科学中电动力学、热力学进化论等新的整合以及历史唯物主义在社会科学中的整合。20世纪以来,科学的整体化潮流继续加强。一方面,由于人类对整个世界的集合认识,出现了愈分愈细的分支学科,如物理学分化为相对论、量子力学、统计物理学原子物理学等等;另一方面,又在同一认识基础上实现着科学的新的整合。这种整合的具体表现有:

(1)各门理论科学相互渗透,产生了物理化学、生物化学量子生物学等一系列边缘学科

(2)科学和技术的相互移植,出现了射电天文学、激光生物学、自动控制等新兴学科;

(3)跨越许多不同学科,建立了控制论系统论、生态科学等横向学科。最后,这一发展趋势还特别表现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密切联系和广泛合作。所有这一些都说明,20世纪科学的发展正在展开一个人类对世界统一性的崭新的认识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