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式教学

浏览

同单式教学(即把同一年级的学生合成一班,在一个教室内由一位教师教学)相对。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编成一班,由一位教师用不同的教材,在同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师对一个年级的学生讲课,同时组织其他年级的学生自学或做作业,并有计划地交替进行(见图)。

复式班学生在上课

中国采用复式教学,始于清朝末年。《奏定学堂章程》的《学务纲要》,极力提倡师范教育。当时官费、自费去日本学习师范教育的很多。一批学生进入日本的宏文学院的师范科学习,修业年限自半年至三年不等,而多数为“速成生”。回国后,他们宣传师范教育和复式教学。1909年(宣统元年),江苏教育总会派遣人员赴日考察“单级教授”,同年筹设“单级教授练习所”,培训复式教学的师资,并择定两所“官塾”(小学)“为学员实习教授之所”。其后,复式教学逐步在全国推行起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普及教育,在人口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的山区、牧区和农村仍采用复式教学。

复式教学的主要特点是:直接教学和学生自学或做作业交替进行。由于学科头绪多,讲课时间少,教学任务重,因而备课时对教学过程的组织、教学时间的分配和教学秩序的处理等,有更复杂的要求。

复式班的编制,以尽可能地减少各年级之间的相互干扰为一般原则。具体编班的形式有:单班学校制和二级或三级复式制。单班学校制是,把几个年级的学生全部编在一个班里。二级或三级复式制是把两个年级或三个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班里。例如把一、三年级或一、三、五年级编成一个班;把二、四年级或二、四、六年级编成另一个班。

复式教学的日课表的编制,以“同堂异科”编排为好,一般是把直接教学时间长的学科同便于安排自动作业的学科相互搭配。复式班的座次编排,是左右划片分别安排不同的年级。如果是单班学校,则一般把低年级学生排在中间,便于教师照顾。为了相对地增加直接教学的时间,适当地减少教师在教学中难于分身的困难,可以培养品德和学习较好的学生当小助手,协助教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