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计划

浏览

社会主义国家组织和使用信贷资金的计划。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内容

信贷计划规定计划期内银行信贷资金的来源和数量,以及信贷资金运用的方向和数量。采取平衡表形式,包括信贷资金来源和信贷资金运用两个方面,在每一方分系统、部门按余额和增减额编制。在不同国家,信贷计划所列的计划项目有所不同。

在中国,信贷计划分为国家信贷计划和各专业银行信贷计划两种。前者是由中国人民银行汇总各专业银行信贷计划,并加以综合平衡后进行编制。后者则是根据开户企业的借款计划和银行组织存款情况,经过审核、测算后编制。国家信贷计划表的主要内容如下:

图

信贷计划的重要特点,是按余额编制。所列计划项目的数额,不是反映该项目收支累计发生数,而是反映其收支相抵后的余额数。因此,信贷计划是一种时点计划,信贷计划指标是时点指标。

任务

根据国家在各个时期的方针、政策和年度国民经济计划的要求,组织动员社会各方面暂时闲置的资金,用于支持企业对流动资金和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需要。同时,通过信贷计划的编制和执行,促使银行有计划合理地运用信贷资金,实现信贷收支平衡,并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合理运用资金。

信贷收支平衡

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国家信贷资金来源与运用在总额和构成上保持平衡。信贷收入与信贷支出,是信贷业务的两个方面。国家根据信贷资金需要与信贷资金来源的可能,通过编制与执行信贷计划求得信贷收支的平衡。从信贷计划的编制过程来说,进行信贷收支平衡,是编制信贷计划的一个重要基础。流通中货币量是信货资金一项来源,适应流通中货币需要量变化而必须增加的货币发行或回笼,应列入信贷计划进行统一平衡;但用于弥补财政赤字和超过生产、流通需要的信贷支出所引起的货币发行,则不应列为信贷收支平衡的内容。否则,信贷收支在形式上保持平衡,实质上并不平衡。

信贷平衡是国民经济中一项重要的平衡工作。加强信贷管理,保持信贷平衡,对于聚集社会资金,控制信贷规模,稳定货币,促进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信贷支大于收,就会引起货币投放。如果信贷规模过大,货币投放过多,超过了商品流通的需要,市场物价就不稳定。信贷收大于支,就会回笼货币。如果信贷控制过紧,规模过小,货币回笼过多,企业发展生产必要的资金得不到解决,也会妨碍生产、流通的正常进行。因此,信贷收支任何形式的不平衡,对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是不利的。

信贷收支平衡要以国民经济综合平衡为基础。实现信贷收支平衡的基本要点是:

(1)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要与国力相适应。如果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安排过大,国家财政承受不起,出现赤字,就只好采取各种方式挤信贷,信贷资金不足,银行只好借助于增发货币来解决。这就会影响信贷收支平衡。

(2)在构成上处理好信贷资金来源和运用的关系。信贷资金运用大体有短期周转性贷款、短贷长用和固定资产性长期贷款三种情况。短期周转性贷款,是用于解决企业季节性、临时性的资金需要,周转比较快,银行在资金上较易调剂。短贷长用,是指用于企业最低限度的流动资金周转的贷款,虽然表现为短期贷款,实际为企业所长期占用,因而要求有长期性的资金来源。固定资产贷款,是用于技术改造和基本建设的贷款,一般周期较长,它要求有专项的或比较固定的资金来源与之相适应。正确处理这三项贷款与资金来源的关系,要注意统筹安排,综合平衡。

(3)注重贷款经济效益,加速信贷资金周转。

(4)积极开展存款、信托、保险等金融业务,广泛筹集社会资金,扩大信贷资金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