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偏好颠倒现象最新反应

浏览

对偏好颠倒现象最新反应

力图消解“偏好颠倒”现象的各种努力均失败之后,经济学家不得不真诚地向心理学家学习,并把重点转向如何修正传统效用模型或建立新的效用模型方面。

其实,在对这一现象的实验和争论过程中,就已经提出各种解释。斯洛维克和利切坦斯泰因(1971)是用认知心理学的一种“反应模式效应”(responsemodeefects)来解释的:决定选择和进行评价是两种不同的行为。个人在进行评价时倾向于关注自己能赚取和损失的数量,特别重视报偿结果;而在进行选择时,人们更看重至少有所获的相对概率。如果斯洛维克和利切坦斯泰因的这种解释是正确的话,那么,取消让受试者进行“评价”的试验项,就可以消解这种现象。Looms,StannerandSugden(1989)的试验却表明,这种现象不仅仅是信息处理产生的效应.而且还意味着对可传递性公理的根本性挑战。因此,针对“偏好颠倒”现象,经济学家较早地提出也是较为有名的修正模型为“预期遗憾”模式(LoomsandSugden,1982;BeU,1982),其基本特征是放弃传递性公理。有的经济学家还力图证明预期效用理论的结论可以拓展到这种非传递框架之中。D.Kahne.man等心理学家却认为,不应只停留在对效用函数的修正上,更重要的是要寻求能对选择行为之后果的“体验”效用进行正确估计的方法等方面。

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Smith,特别是心理学家Kahneman,是否意味着“偏好颠倒”现象之发现推翻了“理性行为”假设,并且心理学的解释获得了主流经济学家的认可了呢?近期内,这最多也只是意味着主流经济学家承认这种现象的存在和值得研究的事实。这还不足以让主流派抛弃理性行为假设,正如西蒙之批判,经过多少年的渗透,仍然没有从根本上动摇新古典经济学家的信心那样。因为,这一根本假设已经成为新古典理论根深蒂固的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众多的经济学家组成的、强大的“既得利益集团”。更何况,他们运用这一假设确实也能够对许多经济行为做出合理的解释。再者,经济学的核心是分析市场如何有序运转的整体问题。市场有很强的激励促使人们理性地行事。“颠倒”现象的存在只是说明并非所有的经济主体都有理性的行为。但从著名的“烧包”(moneypump)论点来看,只要有一些经济主体能够做出理性的决策就足矣。这些理性的主体会通过与偏好不一致者进行交易而获利。这种赢利机会在市场行为理性化之前将不会消失。因此,只要一部分交易者是理性的,在长期中,整个市场的运行看起来就“好像”所有的参与者都已经做出理性选择那样。

不过,最有意义的是,在这一领域中,经济学与心理学已开始理论上的合作,经济学家开始慎重对待心理学家对偏好方面正在进行的研究。长期以来,经济学家虽然支持“偏好通过选择显示”的观点,注重对选择结果的分析,但很少涉及对选择过程本身的探索。因此,经济学家是可以从着重决策过程分析的心理学家那儿学到有助于充实经济理论的东西的。具体地说,经济学假设人们拥有事先确定的偏好,并且能够最好地识别和表达这种偏好。

心理学家对“偏好颠倒”现象的解释却提出了不同的观点。第一,人们对每一组备选项并没有一种事前定义好的偏好。相反,偏好是在对各种事态做出判断和选择过程中构建起来的。第二,做出选择或判断所涉及的背景和程序会影响到被诱导的反应所暗示出的偏好。这意味着,在现实中,偏好极可能会随着情形不同而变化。例如,如果拍卖程序本身会影响出价行为,那么,理论上等价的各种拍卖机制就可能产生不同的结果。从长期来看,随着像“偏好颠倒”这类不利于正统理性假设之证据的日益积累,也许,经济学家力图构建一种统一解释所有经济选择行为的理论框架的希望会日益渺茫,最终被迫放弃这类徒劳的努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