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发福是否“福相”

浏览

不少人到了中年以后开始胖起来了,对此,上了年纪的人会说“这是福相”。事实果真如此吗?

发胖究竟是福还是祸?

肥胖究竟是不是福相?现代医学证明,肥胖不是福相。因为,肥胖不但不利于身心健康,而且还会导致许多疾病,甚至缩短寿命。

脂肪过多地沉积在心包膜上,就会加重心脏的负担。心脏较长时期地超负荷工作,便会引起心室肥大、心绞痛和心力衰竭。肥胖可引起血脂增高,而血脂增高又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弹性减弱,脆性增加,从而易诱发高血压和脑溢血。胸腹部皮下脂肪的增多,会影响呼吸,所以肥胖者易气短,肺活量减少。肠系膜脂肪增多,影响了肠蠕动,促使便秘发生,进而增加直肠癌和结肠癌的风险。脂肪在肝脏中沉积,可形成脂肪肝,影响肝脏的解毒功能,也可使胆固醇代谢障碍,从而诱发胆囊炎、胆石症。胰脏内脂肪增加,会发生胰腺炎,还会阻碍胰岛素分泌,引起糖尿病。

肥胖不仅能引起上述多种疾病,而且还能折寿。据报道,一个成年男子的体重若超过标准体重的10%,则死亡的危险性可增加13%;超重20%,死亡的危险性增加25%;超重30%,死亡的危险性增加42%。一个45岁男性的体重若超出标准体重11公斤时,其寿命从预期的80岁可减少到60岁,折寿20年。国外有家人寿保险公司对5万名肥胖者的死亡原因进行分析后发现,糖尿病引起死亡的人数比体重正常者高出3.8倍,充血性心力衰竭和脑溢血的死亡率增加35%。

由此可见,肥胖并非是一种“福相”,而是罹病折寿的祸根。于是,出现了另一种看法,认为瘦比胖好。对老年人,甚至还有一种“有钱难买老来瘦”的说法。那么,是否可以说——

老人消瘦就有利健康呢?

老年人如果体重适中,行动起来便会觉得轻松自如,还可以免除许多疾病的困扰。然而,假如过于消瘦,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老人过于消瘦,不仅会降低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而且,还是某些疾病的征象。引起老年人消瘦的原因很多,既有生理性的原因,又有病理性的因素。一般来讲,常见的原因有以下这些:

1?郾口腔因素:年老牙不全,老人缺牙是普遍现象。即使装了假牙,常因不舒服而不愿使用。牙齿的功用是咀嚼食物并与唾液混合便于吞咽。咀嚼还能刺激胃肠蠕动,促进胃酸和胆汁分泌,从而有助消化。牙齿缺失直接影响消化功能,导致营养不良而消瘦。

2?郾感官因素:老年人的味觉和嗅觉常常降低,会有食无味的情况,不能引起食欲,从而造成摄入量的减少,伴随而来的是营养成分摄入不足,从而发生营养不良,导致消瘦。

3?郾疾病因素: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肠炎等胃肠道疾病,均可影响消化、吸收功能而致营养不良、消瘦。老年人体弱多病,容易罹患多种疾病,如果得了一些慢性消耗性疾病的话,由于消耗多、摄入少,出现营养负平衡,从而容易消瘦。

4?郾心理因素:老年人的心理障碍比较多。退休后经济收入的降低,子女结婚后与老人分居,至爱亲朋一个个相继离世仙逝……,这些,都会引起老人的心理障碍和情绪障碍,进而食不知味,夜不安眠,孤独寂寞,抑郁寡欢。长期以往,人怎会胖?所以,老人消瘦,也可能是某些疾病的症状。那么——

怎样才能不胖不瘦?

有些想减肥的人说:“我吃得并不多,怎么还很胖?”有些想胖的人说:“我胃口挺好的,怎么吃不胖?”其实,吃得胖还是吃不胖,进食情况仅仅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还与消耗(锻炼)有关。营养摄入太多,又不参加锻炼,必然盈大于亏,人就会胖;相反,摄入少,消耗多,“入不敷出”,人就消瘦。要想不胖不瘦,就得“收支平衡”。因此,要做到锻炼和控制饮食同时进行,才能保持体重适中、体形理想的状态。

一个不做体力劳动的成年人,每日日常生活所需要的能量约为2400千卡。手工洗衣、擦桌等轻工作(包括一般脑力劳动),每小时另加75千卡。每日以8小时计算,则需另加600千卡。种地、体育运动等重工作,每日需另加1200~2400千卡。强体力搬运等极重工作,则另加的热量不能少于2400千卡。一个成年人每天的基本需要量为2400千卡,那么,一天基本食谱应该是米饭500克(含热量1600千卡),肥瘦适中的猪肉100克(含热量500千卡),植物油10克(含热量90千卡),蔬菜250克(含热量125千卡),鸡蛋50克(含热量90千卡)。上述基本食谱的热量总和为2405千卡,与人体的需要量相符。

我国的饮食习惯,每天热量的分配大约早餐25%~30%,午餐约40%,晚餐30%~35%。一天脂肪类食品的比例应占总食量的20%~25%以下。脂肪摄入太多,也会致胖。

饮食不单是热量问题,还包括各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已经发胖的人,控制饮食,加强锻炼,体重便会下降;消瘦者,还可增加一些高热量的食物,如巧克力、糖、红枣、瘦肉等。只要不是疾病引起的消瘦,采取摄入大于消耗的措施,定会使自己的体形从瘦变为适中。胖不是福,瘦也不值千金,不胖不瘦才是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