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饮水,提高生活质量

浏览

“饮”比“食”更重要

中国的先人有“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水补”的说法。为什么水对人如此重要?

人体的2/3以上是水。水传送养分至各个组织,是排泄人体废物、体液(如血液)循环的载体,是消化食物、润滑关节和各内脏器官以及调节体温所必需的。

当体内水充足时,血液保持正常的黏度,机体能有效地工作。但是当水的消耗受到限制(即脱水)时,身体就会牺牲自己一些部位的正常状态,以保护另一些组织和器官的正常工作。这样会导致疼痛、组织损伤和各种各样的健康问题。

喝足够的水有利于防病治病,营造好的心情,并延缓衰老,利于长寿。

人一天需要多少水

这里要区别“需水量”和“饮水量”这两个概念。正常人体内的水总是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摄入和排出的量相差无几,变化幅度为1%~2%。美国科学家测定,一个体重65千克的中年人,通过尿液、皮肤蒸发等多种途径,每日排出水的总量为2569毫升,为保持人体内水的平衡,每日必须补充2560毫升左右的水。但我们所需的水,不完全来自饮水,粮食、肉类、蔬菜、水果等食品中也含有水,所以每日需要从饮水中获取的水,约需1200毫升。常用饮水杯容量为200毫升,即每天约需饮6~8杯,才能说饮了足够的水。当然,这是指正常状态,在高温天气和运动、劳动强度大的情况下,还要增加约1/3的水。

还要注意,酒、咖啡和茶不能算做水。比如咖啡和茶,都含有脱水的成分(咖啡因和茶碱),这些成分会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同时对肾脏产生强烈的利尿作用。饮料多为酸性,经常喝酸性的饮料,会使机体酸性物质增多,容易产生疲劳,导致免疫功能降低。另外,饮料中含糖,喝多了会抑制摄食中枢,人容易“厌食”。

什么时候饮水

饮水要“细水长流”,次数要多,不能暴饮。老人洗澡前喝一杯水,可避免在洗澡过程中昏迷,洗后也不会有口渴的感觉。睡前喝少量的水,有利于入睡,夜间起来小便,也要补充水。特别在早晨起床以后,要及时补充足够的水,最好是凉开水(一杯以上),因为经过一夜的睡眠,身体排出了大量的水分,血液的黏稠度增加,血容量不足,微血管淤滞,很容易造成血流不畅、血压升高,不少心脑血管病患者常常是猝死于清晨,就是这个原因。早晨人体肠胃空虚,水吸收快,补水效果较好,所以清晨补水,对于恢复血液正常生理功能,减少心血管病,消除体内代谢垃圾,都有好处。对于晨练者来说,清晨补水更为重要。

清晨补水,可在水中稍加点食盐(微感咸味即可),使水迅速融入细胞。睡前饮水中加点蜂蜜,对预防便秘有好处。

在空调房间里,空气比较干燥,在飞机上,气压较低。在这两种情况下,人体水分的蒸发都比平时快,都需要多喝水。

也有不该喝水的时候,如边吃饭边喝水就不好。因为吃饭时,胃液大量分泌,喝水会把胃液冲淡,影响食物消化。所以饭前、饭后及吃饭时都不要大量喝水。

应当饮用什么样的水

人应当饮用健康水,健康水是最廉价、最有效、最安全的营养物质,它可以使你更健康、更有活力、更长寿。所谓健康水,要具备三个条件:

1、没有污染的干净水,即不含有毒、有害、有异味物质的水。

2、符合人体生理需要的水,即水中含有适量的有益矿物质、氧和二氧化碳等。

3、没有退化的水,即生理功能强,具有生命活力的水。

“纯净水”是干净的水,但不是“健康的水”。因为它只具备第一个条件,虽然不含有毒、有害的物质,但去掉了人体需要的钙、镁、铜、锌、铬、硒等微量元素。这些矿物质对保持水的结构有利,处于离子状态,易被人体吸收。去掉这些矿物质后,水就失去了活力,喝了这样的水,会降低人的免疫功能,使人得高血压、心脏病、癌症等疾病。

自来水符合第一、二个条件,可以说是安全水。但目前我国的自来水还不能说是健康水。一个原因是自来水过滤技术还比较落后,对水源中的有机物只能滤掉20%左右;二是多数管网、水箱比较陈旧,会造成二次污染;三是用氯消毒,氯与有机物结合,会产生三卤甲烷等致癌物质。烧开20分钟,毒性还会成倍甚至几倍增加。所以WHO(世界卫生组织)提议各国在近几年内要取消用氯来对水消毒。因此,只有适当降低自来水的硬度,改进工艺、设备,不用氯而用其他于人体无害的消毒剂,才能使自来水成为健康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