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莲的历史沿革

浏览

花莲

花莲

1945年10月台湾正式归还。国民党政府接管台湾,考虑到地方自治的需要,乃将日本统治时期的五州三厅,改为八县,并将日本统治时期的11市改为9省辖市、2县辖市。其中:花莲县管辖区域:东为花莲区大浊水溪河口,位于东经121°46′16″;西为玉里区云峰东部,位于东经120°58′48″;南为玉里区富里乡,位于北纬23°5′26″;北为花莲区大浊水南澳右岸,位于北纬24°22′23″。东临太平洋,西隔中央山脉与台中、高雄二县为界,南邻台东县,北以大浊水南溪与台北县为界。面积满潮时为4628.5713平方千米,人口174919人。管辖县辖市花莲市及花莲、凤林、玉里等3区,共11乡镇(2镇、9乡)。县政府于1946年1月12日正式成立,县政府设于花莲市中山路。

1946年4月,花莲区的寿乡更名为寿丰乡、研海乡更名为新城乡;凤林区的西新社乡更名为丰滨乡。

1946年7月31日,撤销花莲区。

1946年9月16日,玉里区的太平乡更名为卓溪乡。

1946年10月1日,士林乡更名为秀林乡。

1947年3月6日,凤林区设立光复乡,由凤林镇及瑞穗乡各划一部分增设。

1948年1月1日,吉野乡更名为吉安乡。

1948年1月15日,撤销凤林区。

1950年,太平乡改称为卓溪乡。

1950年台湾省调整各县市行政区域,其中花莲县行政区域照旧。花莲县管辖区域:东为秀林乡大浊水溪河口,位于东经121°46′16″;西为卓溪乡云峰东部,位于东经120°58′48″;南为富里乡永丰村南方,位于北纬23°5′26″;北为秀林乡大浊水溪右岸,位于北纬24°22′23″。东临太平洋,西隔中央山脉与台中、南投、高雄等县接连,南邻台东县,北接宜兰县。管辖花莲市及凤林、玉里二镇,及新城、吉安、寿丰、光复、丰滨、瑞穗、富里、秀林、万里、卓溪等10乡,合计1市12乡镇。人口163428人,面积4628.5714平方千米。县政府设于花莲市。

1958年6月1日,万里乡更名为万荣乡。


相关文章